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7萬人投票+瘋狂打call 成都網路理政這些事兒最得人心!

斷頭路快打通了

家門口的噪音沒了

今年的藍天似乎變多了

週末也能去政務服務部門辦事了

......

2017年, 成都人民迎來好事一籮筐

這幸福感蹭蹭蹭~可不是吹的

是207萬人投票+打call評選出來的

看看火熱的投票現場⬇️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時代是出卷人, 我們是答卷人, 人民是閱卷人”。

近日,

2017成都“網路理政十大年度案例”揭曉

十大案例的誕生

可謂是一場全城人民的閱卷——

從案例徵集到群眾投票, 上百萬人參與活動, 投票總數超過207萬。 28個候選案例, 經過線上投票和專家評審團打分兩部分成績匯總, 十大年度案例終於花落有主。

那麼, 成都最終成績如何?

哪些實事最得人心?一起來看看!

科學治霾實現5年最好空氣

今年以來, 成都先後啟動大氣污染防治“650”工程, 發佈“治霾十條”, 系列科學“治霾”措施下, 成都2017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35天, 實現5年來最好空氣。

市民在家就可列印“無房證明”

過去, 成都市民買房需要去房管局列印個人房屋資訊, 12月初, 市房管局推出網上列印“無房證明”的便民舉措, 市民無需再到視窗辦理。

“微戶政”解決戶籍辦理排號難

成都市公安局推出“成都公安微戶政”公眾號進行戶籍業務網上預約排號、線上初審等操作, 大大減少了群眾線下奔波和現場排隊等候時間。

成都一年打通90條“斷頭路”

針對市民反映突出的“打通斷頭路”建議,成都市將“打通斷頭路”列入2017年十大民生實事,2017年成都市共打通“斷頭路”90條,總長54.5公里。

成都人社網上答疑長期照護保險

為讓市民儘快瞭解成都市長期照護保險試點政策,成都市人社局啟動“政事君幫你問”線上答疑活動,市社保局副局長等相關負責人與網友線上互動,當場答疑,並組建微信群長期提供答疑服務。

成都公安上線“蓉e行”

17年7月,成都市公安局發起建立全國首個交通眾治公益聯盟平臺——“蓉e行”,市民們在這一平臺可以舉報交通違規違法,也可以提交通優化建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

雙流“人聯網”大資料環保監測系統

雙流區開發的“人聯網”大資料環保監測系統上線後,群眾可將身邊環境污染事件的圖文上傳,由雙流區公共服務綜合資訊系統匯總後,統一分派到各個職能部門進行處理。

郫筒街道政務微服務平臺

“郫筒街道微服務”平臺,是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新型平臺,可為群眾線上辦事提供便利。下一步,“微服務”還將開通更多政務服務事項,以及市民生活服務、諮詢服務等功能。

新津三個“一小時”工作制

新津民生訴求會辦中心推行的“三個一小時”就是中心受理群眾訴求一小時內落實承辦單位並轉派訴求;承辦單位一小時內及時簽收訴求;承辦單位一小時內進入群眾訴求辦理程式,有力推薦網路理政工作。

成都11單位試點不定時工作制

8月1日起,成都11個行政事業單位開始試點“不定時工作制”,中午和週六都能辦事。截至11月底,全市政務服務系統延時服務視窗辦件總量已達到290499件。

看完這些實實在在便民、利民的網路理政案例,小編想說,在這場人民的閱卷中,成都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來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評審團專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田禾:

“不定時工作制”,能看出政府部門理念的轉變,一切從群眾角度出發。中午、週六辦公,就是在體現“核心在民”的工作思路,充分考慮到老百姓的便利性。

人民日報《民生週刊》副總編輯任懷民:

網路理政,不少城市都在做。以我的觀察,成都功夫下得深,工作做得實。可以用“三心”來概括其特點:一是謀劃時‘貼心’;二是操作上‘用心’;三是收穫了‘暖心’。

中共成都市委黨校現代科技教研部主任鄧凡:

十九大要求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成都在解決民生訴求上非常迅速,這跟中央的發展思想也是高度契合的,可以說成都人民非常幸福。

電子科大教授祝小甯:

成都的網路理政平臺建設,至少在三個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最有效率的1.0政務資訊傳播系統”“最為人本的2.0政務服務系統”“最有智慧的3.0電子資訊系統”。

北大電子政務研究院院長楊鳳春:

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可以盡可能多地替代跑路當面辦證的流程。“基礎在網”,一定要在支撐和形成網路理政的基礎環境上多下功夫。

成都全面推進網路理政工作以來,能讓百姓真切感受到實惠和便利,並非一日之功。一起來回顧——

成都網路理政一周年大事記

1

2016年11月11日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關於全面推進網路理政工作的安排部署,市大資料和電子政務辦正式啟動建設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

2

2016年12月30日

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上線試運行,搭建起三級2732個政府領導網路信箱、12345市長公開電話于一體的全市網路理政平臺。

3

2017年1月6日

網路理政首次寫入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並提出在成都全面推進網路理政,全力打造全媒體多功能一體化網路理政系統。

4

2017年2月20日

人民日報刊發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署名文章《讓網路成為解決問題的“前線”》,文章指出,網路理政的關鍵字是“理”。要善於通過網路理政把握民意的關鍵點,找准問題的根源,讓網路成為解決實際困難的“前線”,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5

2017年2月20日

首期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運行分析報告出爐。平臺上線僅一個月,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受理群眾來信6796件。其中,城市管理、城鄉住房、交通管理三類問題占群眾訴求總量的40.2%。

此後,成都網路理政工作形成了月報通報長效機制,每月分析報告在市長辦公會上通報研究。

6

2017年2月23日

全市推進網路理政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網路理政工作的重要意義,將網路理政各項工作持續推向深入,不斷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

7

2017年4月25日

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提出,深入推進網路理政,大力實施“互聯網+城市”行動,運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深入推進網路理政,構建城市智慧治理新模式。

8

2017年7月26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到部分城區開展現場辦公,並就網路理政平臺反映的民生訴求,與市民代表面對面座談交流,現場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9

2017年9月19日

成都12345市長公開電話在“2017年上半年全國334個城市12345熱線監測結果”中,榮獲(2015-2017)“百分百接通”獎以及代表“城市總體排行榜”前10強的“先鋒”獎,成都在熱線服務“態度”、“表達”、“耐心”等指標方面,均取得滿分。

10

2017年12月28日

第五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暨第十一屆國際公益慈善論壇上,“成都網路理政平臺”被評為2017年中國民生示範工程第一名。

11

2017年12月31日

網路理政平臺年度成績單滿意率達 86.7%。

成都市發佈《2017年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運行資料分析》,給出年度成績單——2017年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網站累計訪問量2136529人次,處理群眾來電來信2362949件。其中,反映類占1229487件、諮詢類587057件、求助類63662件、建議類36731件、表揚類3745件。群眾來電來信回復辦理率99.2%(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訴求解決率84.1%(較2016年提高1.4個百分點),群眾滿意率86.7%(較2016年提高2.4個百分點)。

成都人

chengdu

幸福

shu

888.8

艾盼達

成都一年打通90條“斷頭路”

針對市民反映突出的“打通斷頭路”建議,成都市將“打通斷頭路”列入2017年十大民生實事,2017年成都市共打通“斷頭路”90條,總長54.5公里。

成都人社網上答疑長期照護保險

為讓市民儘快瞭解成都市長期照護保險試點政策,成都市人社局啟動“政事君幫你問”線上答疑活動,市社保局副局長等相關負責人與網友線上互動,當場答疑,並組建微信群長期提供答疑服務。

成都公安上線“蓉e行”

17年7月,成都市公安局發起建立全國首個交通眾治公益聯盟平臺——“蓉e行”,市民們在這一平臺可以舉報交通違規違法,也可以提交通優化建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

雙流“人聯網”大資料環保監測系統

雙流區開發的“人聯網”大資料環保監測系統上線後,群眾可將身邊環境污染事件的圖文上傳,由雙流區公共服務綜合資訊系統匯總後,統一分派到各個職能部門進行處理。

郫筒街道政務微服務平臺

“郫筒街道微服務”平臺,是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新型平臺,可為群眾線上辦事提供便利。下一步,“微服務”還將開通更多政務服務事項,以及市民生活服務、諮詢服務等功能。

新津三個“一小時”工作制

新津民生訴求會辦中心推行的“三個一小時”就是中心受理群眾訴求一小時內落實承辦單位並轉派訴求;承辦單位一小時內及時簽收訴求;承辦單位一小時內進入群眾訴求辦理程式,有力推薦網路理政工作。

成都11單位試點不定時工作制

8月1日起,成都11個行政事業單位開始試點“不定時工作制”,中午和週六都能辦事。截至11月底,全市政務服務系統延時服務視窗辦件總量已達到290499件。

看完這些實實在在便民、利民的網路理政案例,小編想說,在這場人民的閱卷中,成都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來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評審團專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田禾:

“不定時工作制”,能看出政府部門理念的轉變,一切從群眾角度出發。中午、週六辦公,就是在體現“核心在民”的工作思路,充分考慮到老百姓的便利性。

人民日報《民生週刊》副總編輯任懷民:

網路理政,不少城市都在做。以我的觀察,成都功夫下得深,工作做得實。可以用“三心”來概括其特點:一是謀劃時‘貼心’;二是操作上‘用心’;三是收穫了‘暖心’。

中共成都市委黨校現代科技教研部主任鄧凡:

十九大要求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成都在解決民生訴求上非常迅速,這跟中央的發展思想也是高度契合的,可以說成都人民非常幸福。

電子科大教授祝小甯:

成都的網路理政平臺建設,至少在三個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最有效率的1.0政務資訊傳播系統”“最為人本的2.0政務服務系統”“最有智慧的3.0電子資訊系統”。

北大電子政務研究院院長楊鳳春:

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可以盡可能多地替代跑路當面辦證的流程。“基礎在網”,一定要在支撐和形成網路理政的基礎環境上多下功夫。

成都全面推進網路理政工作以來,能讓百姓真切感受到實惠和便利,並非一日之功。一起來回顧——

成都網路理政一周年大事記

1

2016年11月11日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關於全面推進網路理政工作的安排部署,市大資料和電子政務辦正式啟動建設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

2

2016年12月30日

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上線試運行,搭建起三級2732個政府領導網路信箱、12345市長公開電話于一體的全市網路理政平臺。

3

2017年1月6日

網路理政首次寫入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並提出在成都全面推進網路理政,全力打造全媒體多功能一體化網路理政系統。

4

2017年2月20日

人民日報刊發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署名文章《讓網路成為解決問題的“前線”》,文章指出,網路理政的關鍵字是“理”。要善於通過網路理政把握民意的關鍵點,找准問題的根源,讓網路成為解決實際困難的“前線”,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5

2017年2月20日

首期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運行分析報告出爐。平臺上線僅一個月,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受理群眾來信6796件。其中,城市管理、城鄉住房、交通管理三類問題占群眾訴求總量的40.2%。

此後,成都網路理政工作形成了月報通報長效機制,每月分析報告在市長辦公會上通報研究。

6

2017年2月23日

全市推進網路理政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網路理政工作的重要意義,將網路理政各項工作持續推向深入,不斷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

7

2017年4月25日

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提出,深入推進網路理政,大力實施“互聯網+城市”行動,運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深入推進網路理政,構建城市智慧治理新模式。

8

2017年7月26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到部分城區開展現場辦公,並就網路理政平臺反映的民生訴求,與市民代表面對面座談交流,現場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9

2017年9月19日

成都12345市長公開電話在“2017年上半年全國334個城市12345熱線監測結果”中,榮獲(2015-2017)“百分百接通”獎以及代表“城市總體排行榜”前10強的“先鋒”獎,成都在熱線服務“態度”、“表達”、“耐心”等指標方面,均取得滿分。

10

2017年12月28日

第五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暨第十一屆國際公益慈善論壇上,“成都網路理政平臺”被評為2017年中國民生示範工程第一名。

11

2017年12月31日

網路理政平臺年度成績單滿意率達 86.7%。

成都市發佈《2017年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運行資料分析》,給出年度成績單——2017年成都市網路理政平臺網站累計訪問量2136529人次,處理群眾來電來信2362949件。其中,反映類占1229487件、諮詢類587057件、求助類63662件、建議類36731件、表揚類3745件。群眾來電來信回復辦理率99.2%(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訴求解決率84.1%(較2016年提高1.4個百分點),群眾滿意率86.7%(較2016年提高2.4個百分點)。

成都人

chengdu

幸福

shu

888.8

艾盼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