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酒店拼房引爭議,你認同嗎?

酒店拼房引爭議:創新無止境 “共用”應有界

共用床位——與陌生的同性或異性人士, 一起拼房入住酒店, 自稱可以分攤酒店費用、結識更多同類朋友。 然而, 這種模式存在的諸多風險, 引起外界爭議;

共用睡眠艙——將太空艙作為床鋪, 用戶掃碼後便可進入艙內休息, 自稱可以解決都市白領午睡問題。 然而, 面世僅數月, 就因存在治安和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隱患, 被北京警方查封叫停;

共用女友——將矽膠實體娃娃進行租賃, 自稱以低門檻的方式讓更多人體驗情趣。 然而, 該項目一露頭, 就遭遇社會輿論的“迎頭痛擊”, 警方在接到民眾舉報後, 也迅速介入調查並作出處罰, 目前該專案運營公司已主動暫停……

在共用經濟熱潮下, 共用產品層出不窮。 有觀點指出, 在資本不斷推動和裹挾下, 共用經濟已成為眾多創業專案的“噱頭”;一些所謂的共用產品, 只是“掛羊頭賣狗肉”,

借“共用”概念蹭熱度, 甚至在打監管的擦邊球。

北京市法學會旅遊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李廣認為, 共用經濟是大勢所趨, 可以有效地利用社會存量資源, 降低交易成本, 但是“共用”領域並非法外之地;目前大量的“共用經濟”並非完全利用自身存量資源進行共用, 而是以佔用大量的公共資源、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增加資源浪費的方式;例如酒店拼房的模式, 利用的是酒店客房資源, 會擾亂酒店的管理規則。

北京市威宇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互聯網法律專家滕立章也認為, 以共用床位為例, 如果經營者對於“共用”產品的管理、監管職責和懲罰措施缺失, 那麼“共用經濟”這一經營模式, 很可能會被一些不法人員利用, 以“共用經濟”之名從事違法活動之實, 甚至觸犯我國刑法, 構成犯罪。

業內人士指出, 共用經濟的大環境, 猶如天然的叢林, 會有叢林法則及進化之路;共用經濟的出現, 給創業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有些“共用”不論其目的, 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種試錯, 不符合市場需求的必然只是曇花一現,

得不到長遠的發展。

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要想完善監管措施, 還需研究透共用服務和產品自身的特性, 認識共用產品發生的規律、條件以及背後的種種關係, 監管也要根據條件的變化選擇措施, 不是為監管而監管, 而是考慮綜合性的因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