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國家信訪局:今年將探索實行網路約訪

全國信訪局長會議23日在北京召開。 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在會議上提出, 今年將深入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 適時督查改革落實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 2017年網上信訪同比上升79.4%。 舒曉琴在會上強調, 今年將大力推進大資料與信訪工作深度融合, 用好視頻接訪平臺,探索實行網路約訪, 進一步方便群眾。

網上信訪同比上升79.4%

會議透露, 2017年全國網上信訪量同比上升79.4%,信訪結構不斷優化。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 舒曉琴在“部長通道”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指出, 網上信訪正在成為群眾信訪的主管道,

移動端信訪已經成為網上信訪的主要方式, “通過我們進一步加強宣傳, 加強網上受理、網下辦理, 推動問題解決, 會有更多老百姓選擇這種低成本的信訪方式”。

過去一年, 信訪改革深入推進, 包括嚴格訪訴分離、全面推開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推行律師和法律顧問參與信訪工作、建立公職律師制度等, 信訪法治化進一步提升。

此次全國信訪局長會議提到, 2017年在深入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方面, 加強信訪資訊系統的深度應用, 接入近8.6萬個單位, 拓展視頻信訪系統建設。

會議也為2018年信訪工作謀劃出方向: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治理創新為動力、以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為目標,堅定不移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繼續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不斷提升專業化、法治化、資訊化水準,全力打好信訪矛盾化解攻堅戰,切實增強防範風險能力,更好地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奮力開創新時代信訪工作新局面。

今年將探索實行網路約訪

南都記者注意到, 大資料成為今年全國信訪局長會議的一個熱詞。 積極融入國家大資料戰略被擺在推進信訪制度改革的首要位置, 並強調“要大力推進大資料與信訪工作深度融合”。

舒曉琴在會上提出, 信訪工作要牢固樹立大資料思維, 把善於獲取資料、分析資料、運用資料作為做好信訪工作的基本功,運用大資料去做傳統人工手段做不了、做不好的事,去破解長期以來制約信訪工作發展的一些瓶頸性難題,推動信訪工作資訊化升級。

舒曉琴談到, 要運用大資料拓寬信訪業務提升路徑。 比如加大信訪事項受理辦理公開力度, 在互聯網公開受理辦理主體、流程和結果,通過微信、短信、手機APP推送受理辦理資訊,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又如用好視頻接訪平臺,探索實行網路約訪,進一步方便群眾。

會上還提出, 依託信訪資訊系統,研究開發信訪業務智慧輔助系統, 比如研究開發智慧語音諮詢服務平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安裝自助一體機,為群眾提供全天候、零距離的服務。

利用大資料加強對信訪情況的綜合分析也被作為一項重要工作, 為研判形勢、把握規律、防範風險提供支撐。

強調信訪“各環節有規可依”

近年來, 國家信訪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程式引導來訪人依法逐級走訪的辦法》、《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工作規則》等檔, 形成了逐級走訪、分類信訪的制度規範。

舒曉琴在會上提出, 要狠抓信訪工作規範化, 把規範化的理念澆鑄進制度建設之中,注重從制度層面解決業務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對此會議提出, 信訪事項受理辦理、複查覆核、督查督辦等各環節, 還沒有細化制度支撐,或相關制度操作性不強的,要儘快制定、完善, 對不適應改革要求和群眾期待的,要及時修改,確保各項制度上下銜接、層層細化,各環節工作有規可依。

拓寬協力廠商參與信訪問題化解管道

早在2014年, 國家信訪局就在實地督查中邀請媒體記者全程參與, 後來信訪督查組中又多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身影。

2015年, 國家信訪局敞開大門, 首邀12位曾經就信訪工作提出建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觀考察, 還邀請媒體座談, 給信訪工作提建議。 2016年, 國家信訪局首次邀請律師參與群眾來訪接待工作, 並將之制度化。

會上還提出, 要整合基層信訪、綜治、司法等資源力量,全面推行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在日常工作中及時發現矛盾,在為民服務中有效化解矛盾。 此外, 今年還將對中央關於信訪工作制度改革決策部署的落實情況, 適時組織聯合督查, 要求各地切實消除信訪工作“中梗阻”問題, 打通“最後一公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