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環境)河南鄲城:整治“空心村” 拓展鄉村振興發展空間

新華社鄭州1月25日電隨著近年來城鎮化的快速發展, 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鎮, 一些傳統農區農村常住人口減少, 房屋荒棄, 宅基地閒置, 村容破敗, “空心村”問題逐漸凸顯出來。 河南省鄲城縣近年來開展整治“空心村”的專項工作, 目前已在19個鄉鎮整理耕地超過8500畝, 獲得土地出讓金突破6億元。

記者來到還未改造的鄲城縣丁村鄉小王莊村, 站在村子中心四下望去, 周圍幾乎都是破敗荒棄的房子。 村支書王殿祥說, 全村戶籍人口一共400戶, 但目前還在村裡居住的村民不到40戶, 而且基本都是老年人。 在雙樓鄉徐花樓村,

人口最多時有96戶300多人, 但這些年隨著村民向鄉鎮搬遷, 現在全村只有3戶3人還留在村裡。

“‘空心村’已成為農村普遍問題了。 ”鄲城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楊玉民說, 鄲城縣的19個農業鄉鎮, 村莊占地總面積近32萬畝, 根據國土部門調查, 全縣共有340個“空心村”, 有整理價值的土地多達5萬畝。

為破解“空心村”治理難題, 進一步提升對農村土地的利用效率, 2016年以來河南省鄲城縣開展整治“空心村”的專項工作。 在尊重群眾意願的前提下, 鄲城縣對“空心村”舊房集中拆除, 並進行土地複墾耕種。 “改造後, 土地仍歸村民個人所有, 全縣整體耕地面積增加的同時, 農民人均也增加了近1畝土地。 ”楊玉民說。 在鄲城縣白馬鎮劉樓村, 過去殘垣斷壁的破舊房屋已經拆除,

建成了高標準糧田。 “破房子變成了好地, 一年一個人多賺六七百元。 ”村民張翠榮說。

“空心村”治理也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供了條件。 丁村鄉黨委書記趙騰彬介紹, 對沒有外遷的村民, 鄉鎮統一建設了集中安置社區免費提供居住, 社區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的現代化房屋讓村民直接過上了城市生活;在小王莊村, 鄉政府還規劃建設了40畝的現代化社區。 經過整治, 凋零破敗的村莊變身整片糧田, 殘垣斷壁的舊房變成了現代化社區, 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雙樓鄉黨委書記何衛東說, 通過“空心村”的整治, 分散的小村變成了大村, 基礎設施更容易配套, 農業生產更成規模, 極大地推動了現代農業和美麗鄉村的建設。

鄲城縣委書記羅文閣說:“整治‘空心村’, 讓農村煥發了新生機, 不僅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更破解了地從哪裡來、錢從哪裡出、耕地如何保的發展和穩定的雙重難題, 為鄉村振興拓展了空間。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