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愛心連起師生之橋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2018年。 今年對於我來說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年, 因為在今年的五月份我光榮的加入了附中這個大家庭, 自此走上了不一樣的成長道路。 回首這幾個月, 我與學生開始了具有重要意義的師生關係, 與其他老師也開始了和樂融融的同事關係。

這裡的工作讓我感觸最深的便是不能再純粹地運用大學裡的那些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了, 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合適的決定。 當然, 大多數時候我面對的還是學生了, 與其說他們在成長, 不如說我與他們一同成長, 一同進步。 下面我想談談這幾個月在幾個方面感觸最深的幾件事。

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真的不要小瞧任何一個細小的問題, 也不可以將一個問題的答案標準化!這是我多次上完課之後的切身感受。 在我心中我一直認為英語教學不應該是教條的, 死板的, 語言學習本來就是鮮活的和有生命的, 這也是我在教學中一直試圖傳遞給孩子們的。 就拿前幾天的一道考試題來說吧, “今天下午”的英語翻譯應該是this afternoon,但是有孩子寫成了“today’s afternoon”, 雖然按照課本來說他這麼作答是不正確的, 但是我也沒有直接完全否定他答案, 而是告訴他這個表達方式是正確的,

但是顯得不地道, 考試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課本上的寫, 但在平時的口語中可以靈活應用, 因為語言的第一目的是交流, 其實我們的目的是對方明白我們的意思就可以了, 口語中的條條框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 我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激發孩子們的英語學習興趣與勇氣, 鼓勵孩子大膽的開口說英語, 徹底告別“啞巴英語”。

教師最主要的責任便是教書育人, 那麼教書和育人哪個在前呢?相信不用我多說, 肯定是育人為先。 那在我看來, 教育學生最基礎的便是要保持和學生的良好的師生關係, 從而學生才可以信任你, 繼而他們來會全面地配合你的教學工作。 說到底, 這應該是一種師生之間的心理相容吧!我從開學之初就很容易與孩子們打成一片, 可能和外表還有性格有關係吧, 於是我抓住這個先天優勢, 利用各種活動與孩子們搞好關係, 運動會, 參觀山大校園, 冬至包水餃, 元旦文藝匯演……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 我感覺與孩子們的心又近了一步。

在老教師指導之下的業務進步

身為附中的一員, 我覺得一個最明顯的優勢就是無時無刻都能受到優秀教師的指導與薰陶。 附中極具特色的師徒結對制度使我受益匪淺。 前期在對教學非常不熟悉的情況下, 多虧了我師傅對我的指導, 讓我對實際中的教學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這個月的說課大賽及青年教師彙報課中,我的師傅宋曉爽老師還有英語組的其他老師都對我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指導,不厭其煩的一次次對我的課件及教學過程進行修改,對我幫助特別大,這也使得我在說課比賽和青年教師彙報課展示中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我也會繼續努力,不辜負她們及學生對我的信任。

我的成長故事還在繼續,每一天都會有新的發現。是這幫可愛的孩子教會了我很多,同時我也要盡我所能傳授我全部,與學生共同成長。

讓我對實際中的教學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這個月的說課大賽及青年教師彙報課中,我的師傅宋曉爽老師還有英語組的其他老師都對我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指導,不厭其煩的一次次對我的課件及教學過程進行修改,對我幫助特別大,這也使得我在說課比賽和青年教師彙報課展示中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我也會繼續努力,不辜負她們及學生對我的信任。

我的成長故事還在繼續,每一天都會有新的發現。是這幫可愛的孩子教會了我很多,同時我也要盡我所能傳授我全部,與學生共同成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