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徽州故事:作為徽州女人,我把愛和恨都落在了徽州……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前世不修今世修, 徽州的女人, 恨在徽州, 可是愛也徽州。

徽商的經商頭腦, 徽州人的開拓進取, 最後的稱雄商界, 但是闖蕩的背後都有無數個等待丈夫回家的徽州女人, 作為後盾, 她們是男人家裡唯一的依靠, 也是將男人視為唯一的依靠這是她們的命運, 而她們的故事, 讓人魂牽夢縈, 古今皆奇, 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共同的故事叫做“不願妥協”。

徽州徽州好徽州, 做個女人空房守,

舉頭望月憐星斗, 夜思夫君淚沾袖。

吳氏節孝坊

雍正七年的徽州, 那是一個桂花開, 香滿鄉的時節, 她嫁到了鮑家, 作為一個填房, 她在所有人面前身份尷尬, 不算妾, 也不是妻。 大婚那天, 她在所有人面前抬不起頭, 閒言碎語, 沒有八抬大轎, 沒有人們的祝福。

洞房花燭夜, 丈夫將紅紗帕挑開, 見到新娘子謹慎的樣子笑了。 她仔細審視著面前的男子, 舉手投足老成, 說起話來不緊不慢, 溫文爾雅。 柔和的燭光照在了他的臉上, 他那笑對她來說就好像能點亮整個屋子一樣, 太神奇了, 看到他整個人都臉紅的不知所措。

她感激, 在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時候她遇上的男人是她喜歡的。 和他在一起, 並不是因為責任,

而是因為愛。 後來, 她送走了他, 在漁梁壩下。 臨行時, 他送了她一隻金鐲子, “這只鐲子我原來是打算送給新娘的, 我覺得我現在要送給我的妻子。 ”她眼淚汪汪, 她或許最應該感激的是這個媒妁之言下的男人也愛自己。 每月的家書已經翻了無數遍, 這個月已經到了但是書信卻遲遲不來, 吳氏盼啊, 盼啊, 終於, 來人了。 可是人卻不是送信的, 那人滿臉愁容, 許久未開口, 吳氏自知不妙, 終於, 那人開口了, 聲音低沉中帶著哭腔, 吳氏聽他的嘴一動一動, 猶如晴天霹靂, 整個人倒了下去。 棺材落釘前, 吳氏將一隻鐲子放在了他的懷裡, 可是這並不是他給的那一隻, 而是後來重新打的一隻, “這只鐲子也不是送給新郎的, 我也送給我的丈夫,我倆一個一對兒。

乾隆三十二年, 吳氏節孝坊竣工, 上刻節勁三冬和脈承一線, 前者是頌揚她的貞節不二, 後者則表彰她盡心養育前妻之子, 後人稱吳氏節孝坊。 而誰又知道呢, 吳氏恐怕喜歡的不是她看不見的牌坊, 而無非是一隻鐲子。 在後來漫長的30多年裡, 吳氏恐怕沒有時間寂寞, 她太過辛勞了, 先是將丈夫前妻的孩子撫養成人, 後又修了鮑家9代的墳墓, 族人深受感動。

原先的太平橋, 是當年徽商們的啟航點, 如今的太平橋, 變化不大, 唯一變化的是以前徽商破釜沉舟闖蕩的碼頭依舊在使用, 只是現在已經是開拓美景, 遊覽徽州古城美景的搖櫓船碼頭。 君可以跟隨他們的步伐, 坐在搖櫓船上, 兩岸風景緩緩移動, 清風徐來, 人間仙境。 遙想著當年的徽商卻沒有心情欣賞眼前的美景, 他們為了生存, 駕一葉扁舟遠去四方, 家中還有妻兒在等待, 眼前的練江水仿佛不是河, 而是所有徽州女人用一汪思念彙集成的眼淚。

冰寒玉潔坊

冰寒玉潔坊,是來表彰一位容貌姣好的徽州女人,她的故事仿佛也是在那個悲催的時代下所有徽州女人的人生縮影。

徽州儒童許可璣因病長辭於世後,其妻程玉芳貌美正是妙齡,曾有多人說媒,比如徽州府官員林太導和杭州府官員吳仕宏等,程玉芳想,他們前來說媒也無非是自己的樣貌過人,可是若干年之後,皮囊會老去,而她變成了黃臉婆,以她的處境,日後肯定會被世人所唾棄。於是程玉芳均閉門謝絕。但是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程玉芳也不例外,她是這樣的一個美人,她做的再好,仍舊被人家所指指點點,從春到秋,從冬到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熬過了無數個清冷的夜晚,耗盡了所有的青春年華。憑著縫補支撐著家裡,一心一意在家侍奉公公婆婆,照顧直至二老終年。按當年的標準,品行好,具備三從四德,程氏用一生的德行換來鄉里的一片讚譽,後經徽州知府上報朝廷,恩賜建立這座貞節牌坊。

據說牌坊建設到最後在三樓的一個頂板,卻是怎麼都填合不上。眾人便懷疑該女不貞。程氏到了牌坊下面對蒼天訴說道:自己清苦寡居,並未有過什麼出格的行為。程氏確實是心懷坦蕩的,有念頭改嫁,但是卻還是打住了。說來也怪,當說完這段話,頂板就能合縫了。程氏辛苦了一輩子,忍住了改嫁的念頭,在活著的時候就見到了牌坊,也終於算是好人有了好報。

葉氏貞潔烈門坊

位於歙縣徽州古城鬥山街內,有一座聞名遐邇的葉氏貞潔門坊,是徽州難得一見的木質的門坊。在這座牌坊內,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葉氏的丈夫叫江萊甫,字芳卿,縱朝廷有要他出仕,但他婉言謝絕不肯做官,是個有本事的男人,只可惜英年病逝。葉氏年紀輕輕,便守了寡,跟著丈夫久了,也是一個聰明的人,知道當時正值元末明初兵荒馬亂的,她便和自己的婆婆避居在徽州鬥山街。相傳,一位義軍在一次戰役中,深入腹地不料竟然部隊失去聯繫,元兵搜捕下他必死無疑,只有到處躲藏,剛好躲藏的地方就是在葉氏小樓窗下的瓦礫廢墟中。葉氏在關窗時發現了他,像乞丐一樣又冷又餓,十分可憐。元兵搜查風緊,他就一直躲在那裡,不曾離開,葉氏推測他定是義軍,起了惻隱之心。一天深夜,她將飯菜放在竹籃中,用繩索從視窗吊下去,此後連著救濟了他七天,她不知道此人是何身份,也不知道此人竟然就是後來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她不記得,不記得這個男人是什麼時候離開了,可人家卻記得她當年的一飯之恩。

元兵敗走後,朱元璋鑽出廢墟,隻身出走。後來,朱元璋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但他一直念念不忘徽州的這位葉氏的義舉,下詔葉氏進宮為妃。但葉氏也是位剛烈女子,格守貞節,但是不能抗旨不遵,兩難下選擇上吊自盡了。朱元璋聞知後震驚,又是自責也是感動,後來又得知葉氏的婆母在葉氏精心侍奉下活到百歲高夀,有孝心和功德,明太祖朱元璋便降旨讓徽州知府為葉氏建造了這座牌樓也叫做門樓讓她泉下可以風風光光的。遊人們都會感歎葉氏的貞潔,這是古代女人的悲哀。

黃氏節烈坊

同樣的位於徽州古城,也是鬥山街上,臨近葉氏貞潔牌坊,有一座黃氏孝烈門坊建于清代順治七年。

那時候,大清才剛剛入關,順治帝剛剛遷都北京,百廢待興在此之時,徽州吳家卻在結婚沖喜。吳沛迎娶了自己堅持要娶的黃氏,而黃氏也堅決的嫁給了自己喜歡的吳氏。他倆是真心喜歡對方,代價是吳沛要放棄自己考的功名,隨自己的叔父一起經商謀生,而黃氏則要苦守寒窯,等待著自己的夫君回來。黃氏在家裡不曾受過苦,丈夫不在,與婆婆相處遇事情也忍讓,但凡委屈也一聲不吭,盡心維護婆媳關係,每次困惑難度,她都是咬緊牙關,這時候丈夫的面容就會在她心上浮現,一切又仿佛迎刃而解。

吳沛在外,一介書生,但是由於為人處世十分豁達大度,因此生意也十分順利。可是天不遂人願,吳沛在一次運貨驗貨中不慎被船艙上的貨物砸下,昏迷不醒後不治身亡了。

遠在徽州的黃氏,把自己鎖在房裡,任人敲打房門。黃氏面如死灰,她的唯一沒有了,吳沛是她現在與世界連接的繩子,而他現在斷了,她不想去想外面人的話,她的人生黑暗了。

黃氏眼淚流不止,絕食以殉。她彌留之際卻笑著伸出手,因為她終於可以和他在一起了。

黃氏門坊以表黃氏守道節烈,是難得一見的磚石門坊。淒淒慘慘戚戚下,徽州女人不屈不撓,看似柔弱,內心剛烈,從一而終,這也是中國女人的傳統品質,智慧,勤勞,善良。

孝貞節烈坊

歙縣城內新南街有一座“孝貞節烈坊”,造型簡單,用材寒磣,是用磚頭砌成,但它具特殊的意義。它不但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座牌坊,而且紀念的是徽州幾萬名節烈婦女。那是在清朝即將滅亡時,徽州府最後一任知府動用公款,建了這座牌坊,上面寫著“徽州府屬孝貞節婦六萬五千零七十八名”。可悲的數字,可敬的徽州女人,可恨的貞潔禮教,可歎的徽州倫理。

約上朋友,帶著家人到徽州古城來吧。這裡的故事會讓你感歎,感觸,流連忘返。如水,似畫,每一座牌坊都是徽州女人用一生的血和淚搭成的一齣戲,往事唱盡了世事繁華,悲歡離合,兒女情長!

冰寒玉潔坊

冰寒玉潔坊,是來表彰一位容貌姣好的徽州女人,她的故事仿佛也是在那個悲催的時代下所有徽州女人的人生縮影。

徽州儒童許可璣因病長辭於世後,其妻程玉芳貌美正是妙齡,曾有多人說媒,比如徽州府官員林太導和杭州府官員吳仕宏等,程玉芳想,他們前來說媒也無非是自己的樣貌過人,可是若干年之後,皮囊會老去,而她變成了黃臉婆,以她的處境,日後肯定會被世人所唾棄。於是程玉芳均閉門謝絕。但是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程玉芳也不例外,她是這樣的一個美人,她做的再好,仍舊被人家所指指點點,從春到秋,從冬到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熬過了無數個清冷的夜晚,耗盡了所有的青春年華。憑著縫補支撐著家裡,一心一意在家侍奉公公婆婆,照顧直至二老終年。按當年的標準,品行好,具備三從四德,程氏用一生的德行換來鄉里的一片讚譽,後經徽州知府上報朝廷,恩賜建立這座貞節牌坊。

據說牌坊建設到最後在三樓的一個頂板,卻是怎麼都填合不上。眾人便懷疑該女不貞。程氏到了牌坊下面對蒼天訴說道:自己清苦寡居,並未有過什麼出格的行為。程氏確實是心懷坦蕩的,有念頭改嫁,但是卻還是打住了。說來也怪,當說完這段話,頂板就能合縫了。程氏辛苦了一輩子,忍住了改嫁的念頭,在活著的時候就見到了牌坊,也終於算是好人有了好報。

葉氏貞潔烈門坊

位於歙縣徽州古城鬥山街內,有一座聞名遐邇的葉氏貞潔門坊,是徽州難得一見的木質的門坊。在這座牌坊內,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葉氏的丈夫叫江萊甫,字芳卿,縱朝廷有要他出仕,但他婉言謝絕不肯做官,是個有本事的男人,只可惜英年病逝。葉氏年紀輕輕,便守了寡,跟著丈夫久了,也是一個聰明的人,知道當時正值元末明初兵荒馬亂的,她便和自己的婆婆避居在徽州鬥山街。相傳,一位義軍在一次戰役中,深入腹地不料竟然部隊失去聯繫,元兵搜捕下他必死無疑,只有到處躲藏,剛好躲藏的地方就是在葉氏小樓窗下的瓦礫廢墟中。葉氏在關窗時發現了他,像乞丐一樣又冷又餓,十分可憐。元兵搜查風緊,他就一直躲在那裡,不曾離開,葉氏推測他定是義軍,起了惻隱之心。一天深夜,她將飯菜放在竹籃中,用繩索從視窗吊下去,此後連著救濟了他七天,她不知道此人是何身份,也不知道此人竟然就是後來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她不記得,不記得這個男人是什麼時候離開了,可人家卻記得她當年的一飯之恩。

元兵敗走後,朱元璋鑽出廢墟,隻身出走。後來,朱元璋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但他一直念念不忘徽州的這位葉氏的義舉,下詔葉氏進宮為妃。但葉氏也是位剛烈女子,格守貞節,但是不能抗旨不遵,兩難下選擇上吊自盡了。朱元璋聞知後震驚,又是自責也是感動,後來又得知葉氏的婆母在葉氏精心侍奉下活到百歲高夀,有孝心和功德,明太祖朱元璋便降旨讓徽州知府為葉氏建造了這座牌樓也叫做門樓讓她泉下可以風風光光的。遊人們都會感歎葉氏的貞潔,這是古代女人的悲哀。

黃氏節烈坊

同樣的位於徽州古城,也是鬥山街上,臨近葉氏貞潔牌坊,有一座黃氏孝烈門坊建于清代順治七年。

那時候,大清才剛剛入關,順治帝剛剛遷都北京,百廢待興在此之時,徽州吳家卻在結婚沖喜。吳沛迎娶了自己堅持要娶的黃氏,而黃氏也堅決的嫁給了自己喜歡的吳氏。他倆是真心喜歡對方,代價是吳沛要放棄自己考的功名,隨自己的叔父一起經商謀生,而黃氏則要苦守寒窯,等待著自己的夫君回來。黃氏在家裡不曾受過苦,丈夫不在,與婆婆相處遇事情也忍讓,但凡委屈也一聲不吭,盡心維護婆媳關係,每次困惑難度,她都是咬緊牙關,這時候丈夫的面容就會在她心上浮現,一切又仿佛迎刃而解。

吳沛在外,一介書生,但是由於為人處世十分豁達大度,因此生意也十分順利。可是天不遂人願,吳沛在一次運貨驗貨中不慎被船艙上的貨物砸下,昏迷不醒後不治身亡了。

遠在徽州的黃氏,把自己鎖在房裡,任人敲打房門。黃氏面如死灰,她的唯一沒有了,吳沛是她現在與世界連接的繩子,而他現在斷了,她不想去想外面人的話,她的人生黑暗了。

黃氏眼淚流不止,絕食以殉。她彌留之際卻笑著伸出手,因為她終於可以和他在一起了。

黃氏門坊以表黃氏守道節烈,是難得一見的磚石門坊。淒淒慘慘戚戚下,徽州女人不屈不撓,看似柔弱,內心剛烈,從一而終,這也是中國女人的傳統品質,智慧,勤勞,善良。

孝貞節烈坊

歙縣城內新南街有一座“孝貞節烈坊”,造型簡單,用材寒磣,是用磚頭砌成,但它具特殊的意義。它不但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座牌坊,而且紀念的是徽州幾萬名節烈婦女。那是在清朝即將滅亡時,徽州府最後一任知府動用公款,建了這座牌坊,上面寫著“徽州府屬孝貞節婦六萬五千零七十八名”。可悲的數字,可敬的徽州女人,可恨的貞潔禮教,可歎的徽州倫理。

約上朋友,帶著家人到徽州古城來吧。這裡的故事會讓你感歎,感觸,流連忘返。如水,似畫,每一座牌坊都是徽州女人用一生的血和淚搭成的一齣戲,往事唱盡了世事繁華,悲歡離合,兒女情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