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加坡曾大力提倡儒學,為什麼卻無疾而終?

作者/郭振羽

南洋理工大學終身名譽教授、新躍社科大學學術顧問

新加坡于1965年“揮淚”獨立。 面對在逆中求存的諸種挑戰, 包括失業、住房、交通、醫藥、教育設施等等問題, 舉國上下, 勵精圖治, 努力解決基本問題。 在工業化政策下, 很快實現初段經濟起飛;同時進行都市重建, 提供平民化的公共住宅以及基本交通設施, 初步滿足了國民衣食住行的需求。 到了70年代後期, 新加坡已經躋身“新興工業國”之列, 平均國民所得在亞洲位居第二, 僅次於日本, 可算是個小康社會了。

但是由於早期建國歷程偏重經濟發展,

忽視精神和文化建設, 在高速工業化和都市化的過程中, 許多社會組織和文化傳統受到衝擊, 諸種社會問題的自覺”, 陳榮捷談“朱子與道統”, 都可說是成一家之言。 在討論時, 狄百瑞和陳鼓應都對儒家倫理提出批評, 也有些年輕學者尖銳發言, 看得出來已經可以容許不同聲音。 君子和而不同, 老夫子地下有知, 當撚須含笑。

百篇論文當然參差不齊, 老調重彈者有之, 言之無物者有之, 還有些是借題發揮。 不過能百花齊放, 終究是好事。

我的論文排在會議第二天(9月2日)上午。 題目是很平淡的《新加坡推廣儒家倫理的社會背景和社會條件》。 在鋪天蓋地文史哲學者的論文之中, 這應該是會議中唯一從社會學觀點討論儒家倫理運動的論文。

我的論文主要從新加坡70年代出現的集體道德焦慮出發, 分析之後產生的道德危機意識, 領導層乃啟動社會運動作為對應。 這個過程類似人類學者華萊士(A. Wallace)所稱的“再生運動”(Revitalization Movement);為了避免誤會, 我稱之為“文化再生運動”。 以中國為例, 清末有康梁變法, 國府時期有“新生活運動”;韓國有“新民運動”;臺灣也曾努力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在中學教授“中國文化基本課程”。 不論成功與否, 這都是應對社會道德危機的“文化再生運動”。

我分析了在新加坡推動儒家倫理的有利條件, 包括華族傳統中的儒家價值觀, 儒家倫理的非宗教性, 入世而不排外, 東亞四小龍崛起, 以及政府全力支援;但是也指出其局限性和面對的挑戰,

包括他族同胞的疑慮, 華族內部的分歧, 儒家思想的政治化等。 對於推廣儒家倫理運動的前景和成效, 我語帶保留, 指出這場社會運動是否會達到目標, “還言之過早”。 我認為這是一場社會實驗;這套新的倫理體系是否可以在新加坡這個現代社會生根, 成為“新傳統”的一部分, 要決定於這套儒家倫理與現存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體系之間是否契合相融。

我報告之後收到不少回應。 不少人指出就在新加坡當局熱積極推動儒家倫理運動, 運動正達高潮之際, 還有如此不合調的保留聲音, 覺得甚為“清新”(refreshing)。 還記得陳鼓應私下回應說他一向對新加坡帶批判態度, 沒想到我可以以此方式表達不同看法, “這樣他們也不能不同意你的分析了”。

第二天聯合早報和海峽時報都有相當篇幅報導, 內容完整, 都強調我有關“社會實驗”觀點。 (只是早報報導用了“社會試驗”, 應是筆誤。 )

這個社會實驗的結果, 沒想到在三年之後就揭曉了。

新加坡儒家倫理雖然是政府全力推展的文化再生運動的重點所在,

到底還是中學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是宗教課程之外的一個選項。 而1984年啟動宗教課程之後, 卻造成各個宗教彼此排斥, 以至於引發潛在的宗教摩擦。 -- 正是社會學所說的“預料之外的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 而當局苦苦經營的儒家倫理, 選修學生比例不足20%, 學生反映課程內容太難, 看來長期下來無以為繼。

在轟轟烈烈曲阜之會後不過三年, 教育部在無預警的情況下, 於1990年宣佈停止中學道德教育課程。 當局沒有多做解釋, 因之有人稱之為“無疾而終”。 1991年1月, 該部發表《共同價值觀白皮書》, 提出各族人民都能接受的“五大共同價值觀”, 並據以設計一套新的公民道德教材, 取代原有的宗教課程和儒家倫理。

新提出的“五大共同價值觀”包括: “國家至上, 社會為先;家庭為根,社會為本;社會關懷,尊重個人;求同存異,避免衝突;種族和諧,宗教寬容。” 可以看出其核心精神仍然是儒家倫理。經過幾年的實驗,教育當局終於體會到不必以儒家之名,仍然可以推行儒家倫理。

至於企圖透過宗教課程推動道德教育,在新加坡多元社會結構下,則是弊大於利。學生還沒有由宗教課程中提升道德修養,卻先在各自宗教信仰中,排斥外教,加深了宗教之間的矛盾。在此情況下,不得不迅速叫停。這算是場失敗的實驗。

教育政策既已改變,東亞哲學研究所也隨之轉型,自1991年起全面停止了儒家思想研究,各方儒學學者紛紛回歸故里。1992年,兩年之後,“東亞哲學研究所”正式改組改名為“東亞政治經濟研究所”,稱為Institute of East Asian of Political Economy (IEAPE),巧妙的保留了部分原有簡寫IEAP(Institute of EastAsian Philosophy)。

同年,我應邀到哈佛大學參加一場“文化中國”學術研討會,就以新加坡這場社會實驗發表論文,我稱之為一場“未完成的再生運動”。

至此,上個世紀80年代由政府主導的那場文化再生運動正式走入歷史。

1990年代之後,有關儒學的活動和研究轉以民間團體為主導,包括南洋孔教會、新加坡儒學會、南洋學會、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喜耀文化學會等。由於社會大環境所限,參加者年紀偏高,影響有限。1980年代推展儒學的盛況,只能留在歷史中,此情可待成追憶了。

本文原題《回顧30年前的一場“文化再生運動” 兼記1987年曲阜儒學大會》,發表於2018年1月第34期的《怡和世紀》。 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新加坡眼,帶你看新加坡。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kanxinjiapo

社會為先;家庭為根,社會為本;社會關懷,尊重個人;求同存異,避免衝突;種族和諧,宗教寬容。” 可以看出其核心精神仍然是儒家倫理。經過幾年的實驗,教育當局終於體會到不必以儒家之名,仍然可以推行儒家倫理。

至於企圖透過宗教課程推動道德教育,在新加坡多元社會結構下,則是弊大於利。學生還沒有由宗教課程中提升道德修養,卻先在各自宗教信仰中,排斥外教,加深了宗教之間的矛盾。在此情況下,不得不迅速叫停。這算是場失敗的實驗。

教育政策既已改變,東亞哲學研究所也隨之轉型,自1991年起全面停止了儒家思想研究,各方儒學學者紛紛回歸故里。1992年,兩年之後,“東亞哲學研究所”正式改組改名為“東亞政治經濟研究所”,稱為Institute of East Asian of Political Economy (IEAPE),巧妙的保留了部分原有簡寫IEAP(Institute of EastAsian Philosophy)。

同年,我應邀到哈佛大學參加一場“文化中國”學術研討會,就以新加坡這場社會實驗發表論文,我稱之為一場“未完成的再生運動”。

至此,上個世紀80年代由政府主導的那場文化再生運動正式走入歷史。

1990年代之後,有關儒學的活動和研究轉以民間團體為主導,包括南洋孔教會、新加坡儒學會、南洋學會、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喜耀文化學會等。由於社會大環境所限,參加者年紀偏高,影響有限。1980年代推展儒學的盛況,只能留在歷史中,此情可待成追憶了。

本文原題《回顧30年前的一場“文化再生運動” 兼記1987年曲阜儒學大會》,發表於2018年1月第34期的《怡和世紀》。 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新加坡眼,帶你看新加坡。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kanxinjiapo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