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運動員、青壯年易猝死?教你3招保護心跳的方法,遠離猝死

心臟病猝死, 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臟驟停。 大部分患者是在事前沒有預期或任何警訊情況下, 發生心律不齊異常, 常是心跳過快, 少數是跳得過慢, 導致心臟忽然停止工作, 病人將失去意識、心跳、血壓而需要積極急救的情況, 但能夠成功救回來的機率, 僅不到一成。

令人吃驚的是, 運動員的心臟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心律不齊, 中壯年族群也比年長者發生猝死的機會高。 今天分享心跳日常保養關鍵之道。

早晚、運動後量脈搏

跳動規律跟次數一樣重要

每分鐘跳六十到一百下的心臟, 每天平均要持續跳上十萬次左右,

才能把提供氧氣及營養素的血液, 順利送到全身器官及組織。 但要怎麼知道心臟跳得好不好?規不規則?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就是直接測量手腕橈動脈的脈搏。

當心臟收縮輸出血液時, 會產生心跳, 並讓動脈血管壁搏動, 產生脈搏。 早上醒來, 把左手的手腕放在桌面上, 用右手的食指及中指, 輕壓位於手腕近大拇指側的橈動脈, 量三十秒的脈搏跳動次數, 再乘以二, 或是直接量六十秒的脈搏跳動次數, 就可約略算出每分鐘心跳數。 同時, 也要留意脈搏與脈搏間是否跳動得很規則, 若是心跳不規則, 部分脈搏有可能太小無法被察覺, 所以, 脈搏有時候不見得就等於心跳。

目前坊間常見的運動穿戴裝置,

不少有脈搏量測設計, 雖可記錄每分鐘的平均脈搏數, 但不見得有監控脈搏規律與否的設計。

一般而言, 脈搏跟血壓一樣, 會有日夜變化。 如果一天中脈搏沒有明顯變化, 代表心律變異降低, 這並不是個好現象。 同時, 脈搏會隨著年紀越來越年長, 越跳越慢。

若年長後, 脈搏越跳越快, 也是異常現象。 如果覺得很虛弱、暈眩, 建議可再多量一次脈搏, 瞭解次數、規律性是否有變化。

此外, 運動後的脈搏, 應該比休息狀態的脈搏快。 如果運動後的脈搏跟休息狀態的脈搏數差不多, 或是運動後, 脈搏跳得很不規律、亂七八糟亂跳, 也是要特別留意的異常。

誘發心臟驟停因素:忙、累、情緒激動或抽煙

心室震顫會讓心臟喪失搏血功能, 是目前醫學上確知會導致心臟驟停的重要因素, 若未及時急救, 猝死機會極高。 儘快以心肺復蘇術及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 恢復正常的心臟節律, 較有機會捥回生命。 平時, 最好能熟知居家、公司附近AED的所在位置。

三大會誘發心室震顫的高危險因素,

包括:

一、心臟的冠狀動脈有血管狹窄, 或血管痙攣突然狹窄, 造成心肌缺氧。

二、有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 像是心臟擴大、心肌肥厚、心臟衰竭等。

三、自律神經不平衡, 尤其是很忙、很累、情緒很激動時, 讓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會讓動脈血管的斑塊剝離, 也是發病的重要因數。

認真控制高血壓及血脂異常、適度減輕體重、採取健康飲食, 對減少心室震顫有幫忙。 而煙、酒、咖啡、茶雖然都會增加心跳次數, 但其中, 最容易引起致命性心律不齊的嗜好是抽煙, 積極戒除煙癮, 是減緩心律不齊的關鍵。

曾經心肌梗塞患者, 更要在醫師監控下規律運動

如何改善自律神經的不平衡, 避免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目前最有證據的日常保健是規律運動, 日走萬步是不錯的運動保健方式。 美國心臟醫學會則建議, 每週至少五天, 每次至少三十分鐘, 共一百五十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遛狗), 或是每週至少三天, 每次至少二十五分鐘, 共七十五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如:跑步)及兩天的肌力運動(如:瑜伽)。

若是曾經心肌梗塞的患者,絕不可因為怕心臟病再度發作而完全不運動,反而是更需要在專業複健科醫師的監控下,規律的做漸進式心臟複健運動,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建議以緩和的有氧運動為佳,高衝擊性的舉重等無氧運動,則較不合適。

但千萬別誤以為專業運動員,心臟一定很強健,不需要擔心猝死。

事實上,擅長馬拉松長跑的年輕運動員,雖然因為每次心臟可打出的血液量較多,每分鐘的心跳數,往往比正常人少,但是長時間持續運動,也會讓心肌產生損傷,發生心律不齊的可能性反而比較高。規律,但不過量、不過勞的運動,才是正確的健心之道。

心跳保健3要訣

健康成人每分鐘心跳數約在六十次至一百次。使用運動穿戴裝置,可量測脈搏數,但無法得知心跳規律性。做好心跳保健三要訣,有助降低猝死風險。

1.用食指及中指輕壓位於手腕近大拇指側的橈動脈,正確測量脈搏數及規律性。

2.規律運動可減緩血壓升高及血脂異常,改善自律神經的不平衡,避免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3.熟知居家附近AED所在位置,因心臟驟停三分鐘內,使用AED存活率最高。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資訊,可以添加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中國心律失常防護中心。

若是曾經心肌梗塞的患者,絕不可因為怕心臟病再度發作而完全不運動,反而是更需要在專業複健科醫師的監控下,規律的做漸進式心臟複健運動,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建議以緩和的有氧運動為佳,高衝擊性的舉重等無氧運動,則較不合適。

但千萬別誤以為專業運動員,心臟一定很強健,不需要擔心猝死。

事實上,擅長馬拉松長跑的年輕運動員,雖然因為每次心臟可打出的血液量較多,每分鐘的心跳數,往往比正常人少,但是長時間持續運動,也會讓心肌產生損傷,發生心律不齊的可能性反而比較高。規律,但不過量、不過勞的運動,才是正確的健心之道。

心跳保健3要訣

健康成人每分鐘心跳數約在六十次至一百次。使用運動穿戴裝置,可量測脈搏數,但無法得知心跳規律性。做好心跳保健三要訣,有助降低猝死風險。

1.用食指及中指輕壓位於手腕近大拇指側的橈動脈,正確測量脈搏數及規律性。

2.規律運動可減緩血壓升高及血脂異常,改善自律神經的不平衡,避免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3.熟知居家附近AED所在位置,因心臟驟停三分鐘內,使用AED存活率最高。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資訊,可以添加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中國心律失常防護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