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眼睛發紅流淚,可能是你家貓惹的禍,不得不知的“貓抓病”

在眼科門診中, 結膜炎的病患占了絕大部份, 造成結膜炎的原因很多, 包括過敏性結膜炎、急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砂眼等等, 可大略區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兩大類。

非感染性結膜炎通常都與個人體質有關, 尤其以過敏性體質最為常見, 患者通常合併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甚至合併過敏性或異位性皮膚炎, 除非能完全避免接觸過敏原, 否則極難根治, 而過敏原之種類繁多, 且大多存在于患者的生活環境之中, 不易追查, 常見者如:粉塵、塵蹣、花粉、動物毛髮、煙塵、棉絮等等, 因此, 非感染性結膜炎大多只能給予症狀治療, 以減輕患者的不適感, 此外, 改善生活環境的衛生品質也會有所幫助。

至於感染性結膜炎, 不潔的接觸是個重要的關鍵, 無論是病毒感染, 細菌感染, 或是披衣菌感染, 都需經由接觸為媒介, 這其中, 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感染,

叫做「貓抓病」。

「貓抓病」並不常見, 顧名思義, 通常都發生在愛貓族的身上, 只要你養貓當寵物, 喜歡與貓耳鬢廝磨, 你就有可能感染貓抓病, 尤其以10歲以下的兒童最為常見。 發病的人超過三分之二以上, 曾有過被貓抓傷的經驗, 但也可能經由吸入被貓感染過的東西, 或被貓舔過, 甚至接觸過貓後又揉眼睛而感染。

病原是一種桿菌, 症狀大約在接觸後一至兩個月後才會出現, 或許因此常使人忽略其中的關聯性, 其症狀包括:紅眼睛、刺痛、出現水狀分泌物, 以及眼睛有異物感等。 皮膚上的抓痕通常是診斷上一項重要的線索, 但抓痕可能在一至三個星期後消失, 甚至連疤痕都沒有, 若在疤痕消失之前尚未出現症狀, 則更易使人忽略其中的關聯性。

此外, 頭頸部或腋下會出現局部的淋巴腫大, 硬而不痛, 少數會大到像一顆高爾夫球的大小。 患者可能合併一些輕微的全身性症狀, 包括輕微的發燒、發冷、頭痛、全身酸痛等等, 而以上所提及之症狀大部份不具特異性, 一般較為嚴重之結膜炎或結膜炎合併感冒也可能出現類似症狀,

因此, 能確定此一診斷並不容易, 所幸通常在兩、三個月內可以完全康復, 因為病例不多, 且確定診斷不易, 因此臨床上並無特效藥物可以縮短病程, 也沒有疫苗可供愛貓人士預防之用。

在治療方面,

多半是支持性的, 以減輕症狀為主, 通常在兩、三個月內可以完全康復, 熱敷患部有助於症狀的改善, 減輕患者的痛苦。 貓雖是帶原者, 通常並不發病, 而且只帶原三個星期左右, 因此, 並不需要把貓趕出家門, 病人也無須隔離, 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至今仍未曾發現過。 唯一預防之道就是提醒愛貓人士注意貓兒的清潔, 常洗手, 避免被貓兒抓傷, 還有就是「別對貓兒太親熱」。

炎炎夏日, 別讓紅眼睛破壞了您美好的假期, 所以請多注意環境衛生, 常洗手, 少揉眼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