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建設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花溪將從這些方面入手

新的一年, 花溪區踏上了建設公平共用創新型中心城市的新征程, 明確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到2020年, 建成更高水準全面小康社會, 成為主業突出、特色鮮明的綠色產業城區, 功能完善、宜居宜業的山水園林城區, 文化厚重、開放包容的人文城區, 品牌突出、知名度高的全域旅遊城區, 自然低碳、環境優美的生態文明城區, 活力迸發、動力強勁的創新城區, 民生穩定、平安和諧的幸福城區。

征程萬里風正勁, 繼往開來逐夢行。 為了實現既定目標, 日前, 花溪區結合實際, 繪出了“路線圖”, 將從建設現代城市、特色小鎮、富美鄉村,

優化城鄉融合發展格局入手, 不斷全面提升配套設施, 優化產業佈局和結構, 提升社會治理水準, 豐富城市人文內涵等, 構建公平共用的美麗新家園。

城鄉融合

在城鄉融合的打造過程中, 將以綠色旅遊公路環線為主線, 以黔陶鄉、青岩鎮新哨村、高坡鄉石門村為試點, 穩步推進122個行政村的改造提升;有序推進“城市雙修”、城區“三舊改造”, 逐步完成棚戶區、城中村和經開片區企業“退城進園”, 推進城區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推進青岩、童世界、天河潭、經開數字經濟小鎮等10個特色小鎮差異化建設運營;推進市域環城快鐵和軌道交通3號線、S1號線建設, “組組通”為重點的鄉村路網加快覆蓋、提等升級, 打通農村出行“最後一公里”,

加快形成以“一線五環”為重點的富美鄉村空間佈局, 集中連片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產業, 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 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 走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和智慧化發展的路子。 對全區重要道路、產業帶、產業園區、重點企業進行全面摸排, 重點打造“一帶兩區”, 即農旅融合休閒度假產業帶, 高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集中展示區, 先進製造業、大資料產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發展壯大實體經濟, 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推動大資料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將大資料安全、數位物流作為推動實體經濟、數位經濟、共用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力爭大資料經濟規模總量達30億元以上。

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路徑, 做特一產、做強二產、做大三產, 力爭規模以上企業總量達60家, 推進以茶葉、精品水果種植為重點的農業轉型升級, 推進以生態旅遊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 新增10家限上商貿流通企業。

精准脫貧

在精准脫貧工作中, 落實精准要求、夯實基礎設施、做實產業扶貧、壓實責任鏈條。 建立大資料管理平臺動態管理低收入困難群體;解決貧困村寨公路、用水問題, 完成1060人易地扶貧搬遷;因地制宜種植茶、蔬、果、花、藥、菌等高效經濟作物, 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築牢區、鄉、村三級扶貧攻堅責任鏈條, 實現全區“三變”改革項目收益全域平衡, 讓低收入困難群體共用發展成果。

生態建設

在生態建設中,

將通過推進保護碧水、藍天、田園、綠地“四大行動”, 實施“十大行業治理”, 加大對花溪河流域水環境治理及周邊農村環境整治, 推進吉林、養牛片區雨汙分流工程, 啟動洛平汙水處理廠建設;加大花溪水庫、阿哈水庫、十裡河灘濕地公園等重點區域的保護、治理與修復;推進花溪湖、紅岩水庫、水場堡水庫、栗木水庫建設, 完成植樹造林及農業結構調整8萬畝以上, 修復山體跡地165畝。

城市內涵提升

在城市內涵提升中, 做大做強“花溪之夏”藝術節、苗族“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等特色活動;實施貴州茶馬古道(青岩段)周邊配套修繕項目及青岩川主廟等歷史文化遺產的恢復、陳列, 建設青岩慈雲寺非遺傳習基地等一批文化公園和文化景觀;著力推進青岩古鎮文化產業聚集區、板橋藝術村、恒大花溪童世界主題公園等特色文化小鎮建設,

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建設;逐步將一些大型居民社區打造成“書香社區”, 同時開展賽車、騎行、徒步等富有花溪地域特色的生態體育品牌活動, 提升花溪的歷史厚度、人文高度、形象風度。

民生保障工程

在民生保障工程中, 將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統籌推進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行動, 實施就業創業、收入提升、人居環境、交通出行、教育供給、醫療健康、養老敬老、城市文明、智慧治理、平安花溪、“菜籃子”等系列提升工程, 進一步夯實公平共用發展的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