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文房四寶”裡的千年古村落

溫州永嘉有一宋代的古村落名“蒼坡”, 背依筆架山, 面臨楠溪江, 始祖李岑為避戰亂從福建長溪遷居於此, 村子由南宋國師李時日設計, 以文房四寶為形象, 歷經千年風雨的滄桑, 仍保留有南宋時期風格建築, 其寨牆、古柏、水池猶見當年風韻。

古村的正門又稱“車門”, 始建於南宋年間, 為木造牌樓式結構, 門樓上懸牌匾, 上書“蒼坡溪門”四個大字, 在永嘉方言裡“車”與“溪”同音。 車門又是一種等級的象徵, 只有當這裡出現一定級別的官員後, 才能由皇帝下詔賜建。

進入村口, 左右兩邊是兩方池塘, 池塘被取名為“硯池”, 池塘的邊上擱著幾條長石, 意為“墨條”。 村中直街東頭指向一座類似“筆架”的山峰, 稱作“筆街”, 村子四周用鵝卵石塊砌成寨牆, 圍成方形, 其寓意就是一張方形的紙, 也就形成了文房四寶的建築格局。

這座三面環水帶有宮廷風格的古建築就是“仁濟廟”, 廟中供奉的是一個叫作周處的人。 據記載, 周處年輕時橫行鄉里, 後經人指點棄惡從善, 戰死沙場, 成了人們教育青年改惡從善的楷模。

現廟已被辟為“楠溪江民俗館”, 擺放著楠溪人民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器具, 比如翻水車、磨盤、千斤石等等。 村民不僅耕讀傳家, 同樣沒有放棄練武的習慣, 早在北宋時就出過武進士李邦。

李氏大祠堂是蒼坡村的禮教中心, 也是宗族聚會和重大族事慶典的地方。

古時, 凡參加三試“金榜題名”的族人, 均要到此舉行盛大的祭祖儀式, 行三跪九叩大禮, 以祭拜列祖列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