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還有誰會談論英雄

看過這樣一段話:“當英雄從街上走過, 總有人要成為在路邊為他們鼓掌的熱播。 我也曾有過英雄夢想, 但並不是誰都能成為真正的英雄, 現在的我, 很願意成為那個接受平凡生活的普通人。 ”

我不知道你第一次看到這段話是什麼感覺。

但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 我喜歡得不得了, 我覺得說得太對了。

英雄嘛, 也就只能活在童話裡, 小說裡還有電影裡。 幻想成為英雄的人都已經長大了, 誰還要那麼幼稚地披上報紙, 手拿玩具在街上懲惡揚善呢?

​但是我想了想又覺得不對, 好像每一次我們都喜歡跟“小孩”“幼稚”“長不大”這樣子的詞眼劃清界限, 好像是一種碰都碰不得的毒品, 一旦沾上就要接受身邊所有人的鄙夷和唾棄, 所以我們才恨不得把“英雄”的另一個我從自己的身體裡踢出去。

所以對這段話, 我怎麼也喜歡不起來了。

當初看到它的時候, 確確實實安慰到了我。

它曾原諒了我作為一個年輕人, 沒有任何具象的夢想, 只好強加上英雄這兩個字作為點綴, 欺騙別人也欺騙自己;

它曾原諒了我一直重複跟別人談論我那不切實際的遠大抱負, 卻因為描繪了這樣一個廣闊的, 遙不可及的東西之後, 我可以把我的懦弱和無用被美化成了急流勇退和通透看淡;

它曾原諒了我在描繪未來藍圖的時候, 從沒有把自身能力考慮進去的不周全, 也徹底把自己變成這般“不食人間煙火”卻什麼都做不了的無用窘態。

當然你完全可以反駁我, 畢竟這句話本身就沒有任何問題, 它對一個人的意義在於另一個說出口的人。

可如果真的是一個不年輕的人對我說出這句話, 我更願意選擇相信他。

因為年輕實在賦予了我們太多做白日夢的時間:

我們可以在不考慮現實生存問題的情況下大聲說出來, 我以後要幹嘛;

也可以在遊手好閒之余告訴自己其實只是在等一個機會, 只要機會一到一定可以一鳴驚人;

更可以隨口就跟另一個人作出承諾, 你等我幾年就一定可以攜手走下去的。

這些都不需要成本, 一切的動力都歸根於年輕, 在擁有這些藉口之後, 我們就有了隨意揮霍時間, 金錢和身體的資本且不用考慮任何成本, 因為根本就是零成本。

並不是這樣不好, 如果可以我也願意在年輕一回。 這樣又能坐在酒吧裡舉杯跟你說我的理想抱負, 又能跟你悠閒在學校的操場散一散步, 英雄這種喜歡得不能再喜歡的字眼我就又可以用。

想想就覺得是很美好的事。

你覺得不年輕了就很好嗎?不是的, 在這個世界裡每個人都在回顧年輕的美好, 指責社會物欲橫流的黑暗的同時, 又在無時無刻拼盡全力掠奪自己能力範圍內可以得到的東西。

在指責錢充滿銅味的同時又避而不談自己身上的臭味。

你是不是覺得哪樣都不好?沒錯, 人就是這樣的充滿矛盾。

而關於英雄, 也不過是每個時期的替代品。 年少時英雄就是救世主, 長大後英雄就成了有權有勢的代名詞, 這樣說的話, 又好像沒差, 每個人都在想如何成為英雄。

初衷這種東西你說出來, 會有很多人讚美你, 你不必覺得欣慰。 因為他們一開始準備讚美你的時候就想好了不用負責,

抱著一種“我已經做不到了他試試不知道會怎麼樣”的態度。

你要知道的是, 英雄的初衷在於你得接受所有該接受, 不能接受, 必須接受的東西。

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痛苦到跟很多人抗爭, 我並不鼓勵這樣做, 因為社會這樣的“傻逼”真的不少, 除非你已經做好跟他們同類的準備。
​我還在學校的時候,有些人問:“如何過好大學?”

這個問題從你問出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註定過不好,因為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從來都不會覺得滿足。

偶爾變現出來的滿足也不過是做給自己和別人看的,是的,人有時候真的需要自己騙騙自己。

但還是想說,在你年輕的時候,盡一切可以揮霍的去揮霍,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想成為的人,那麼年輕時候去做遠比以後要容易得多。

​我還在學校的時候,有些人問:“如何過好大學?”

這個問題從你問出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註定過不好,因為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從來都不會覺得滿足。

偶爾變現出來的滿足也不過是做給自己和別人看的,是的,人有時候真的需要自己騙騙自己。

但還是想說,在你年輕的時候,盡一切可以揮霍的去揮霍,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想成為的人,那麼年輕時候去做遠比以後要容易得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