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獨家」12位老司機分享萬字區塊鏈創業經

文 | 鉛筆道 記者 赤橙、博宇

2008年, 中本聰第一次提出區塊鏈概念, 這枚定時炸彈炸開了10年後的中國創投圈。 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為之瘋狂,

但更多的創業者是一臉迷茫和焦灼, 生怕被甩在時代的後面。

區塊鏈可以應用到哪些行業?有人說它可以應用到各行各業, 有人說可行的場景十分有限。

想進行區塊鏈創業, 怎麼玩?有人呼籲抓緊時間乘風而上, 有人奉勸謹慎為好。

區塊鏈會像互聯網一樣重構所有行業嗎?有人認為毋庸置疑, 有人為此打上了問號。

鉛筆道向12位區塊鏈資深創業者取經, 他們來自底層技術、金融、藝術品、食物、大資料、共用經濟等行業。

一起來看看區塊鏈在這些行業開出了什麼花, 耕耘者踩過哪些坑, 又收穫了什麼經驗。

注:本文內容主要來自記者採訪和網路公開信息, 論據難免偏頗, 不存在刻意誤導。

1、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到哪些行業?

八分量創始人-阮安邦:區塊鏈技術, 其實在我看來本質上是一個, 通過共識的共用帳本。 而帳本本身是一段資料, 共識的作用是讓這個資料不可被篡改, 或者是說很難被篡改。 所以, 在我的理解裡, 區塊鏈就是一個非常難篡改的資料庫, 所有需要用來存儲非常難被篡改的資料的地方都能用區塊鏈。

另一方面, 區塊鏈它強調的是多方共識。 所以, 並不是說我自己一個人往一個地方存資料, 然後自己讀出來。 是多方進行, 對資料的一致性進行協商和判斷, 所以呢, 它是多方資料交換的一個樞紐, 也就是說在資料傳輸的過程中, 只要考慮到資料的不可抵賴性的特性, 那都是可以用區塊鏈的。 這麼說來的話, 區塊鏈可以理解成一種不可被篡改的消息通訊機制。

只要涉及到多方、不可抵賴的資料交換, 這樣的場景, 都可以用區塊鏈。

這兒有卡GO CARD創始人-陳建偉:從區塊鏈本身的技術特性來看, 最適合的只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 涉及到資料來源的溯源和防偽, 這個事情可能普遍用在一些供應鏈項目, 包括一些偏公證類的、需要資料權威性的一些專案, 比如說法律、防偽。

第二個層面就涉及到去中心化的資料交換, 這方面一些特殊的場景應用, 沒有中心存在才使得資料保存有意義。 比如說, 國外有些很有意思的項目, 比如說用了一些P2P的理念, 使得資料可以分散保存。 這裡面如果說和應用相關的話, 一些偏保險類的、公益捐款類的可能效果會更加好一些。

第三個層次就是涉及到一些金融類的, 這裡面也分為兩個。 第一個是基礎應用級的, 比如說支付結算。 這個是區塊鏈最有應用的金融場景, 但是偏偏現在很難做, 根本也沒有人去做它, 然後國家可能是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吧, 但是公司級的應用很少。 第二個就是現在瘋狂的這種權益類的服務, 特別是網上炒幣的。

因為監管的缺失, 或者是因為瘋狂吧, 反正現在已經一股腦兒都直接在做第三層次的事兒, 第一第二層次還沒怎麼碰呢。

領主世界創始人-劉大鴻:不分行業, 數字互聯網能有多少行業, 區塊鏈就能應用到多少行業。 同時呢, 我覺得區塊鏈還能創造更多更新的行業, 也會淘汰一些舊模式的互聯網行業。

就像我們常說的這個區塊鏈是去中心化, 然後傳統互聯網是中心化的。

但是事實上, 並沒有嚴格的界限。 雖然根本上在於說, 去中心化的思想是把過去中心化的分配模式, 進行了進一步的升級。 這其實是對用戶價值進一步的尊重, 然後是一個非常好的激勵系統。

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黃步添:區塊鏈技術主要應用于金融領域, 如資產證券化、供應鏈金融、私募股權交易、信用證、跨境支付等。

好活創始人-朱江:第一, 我覺得在金融行業是一個比較好的應用。 因為金融跟資產、跟信用體系都是比較相關的。 不光是ICO, 像一些銀行啊我覺得都是比較好的。

第二個來說的話, 我覺得跟共用經濟比較相關的這種平臺, 用區塊鏈也比較好。 為什麼呢?共用經濟核心的一點,就是信用體系的建立。比如說像小黃車,和很多的共用單車、靈活用工的平臺,怎麼讓用戶相信你的押金沒有被動過,資產、傭金沒有被調整過,這些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來調整。

邊界智能創始人-曹恒:根據區塊鏈的特性可以應用於以下場景:1. 不可篡改的歷史。例如:存證、溯源、審計,延展出來版權保護、互助保險、內容共用、ABS等等。

2.不需集中仲介的去中心化多方共識。例如:p2p、轉帳、交易,以及複雜的多方協作商業流程(比如涉及病患,醫院還有保險公司的理賠)。

3.加密可信計算。例如:保護隱私的醫療資料加密分析處理。

一同保創始人-于鵬飛:區塊鏈作為一種互聯網的底層技術,可以認為,是一種與應用場景無關的技術,就類似于當年互聯網剛出現時,未來勢必會對各行各業都帶來變化。

千千世界(善圓科技)創始人-何聰:理論上,凡是有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主體,由於某一項業務或者服務,需要在某一段時間內產生契約關係的場景(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受益權等),都可以應用區塊鏈進行升級。

從行業的角度看,傳統需要仲介的保險、證券、外貿、律師、期貨,需要信任的銀行、信託、供應鏈、資料安全、公益慈善、政務確權(碳排放、地票、身份證等)這類行業都可以應用。但這裡所說的“應用”是沒有考慮應用成本的,說的只是應用可行性,而不是必要性。

中科點擊創始人-劉宇航:區塊鏈可以應用到金融、醫療、資訊安全、版權保護等行業,金融方面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比特幣就是典型的應用,從資訊安全的角度,區塊鏈可以做到資料標記與主動溯源,尤其在版權保護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場景。

2、結合具體的例子應該怎麼做?

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黃步添:區塊鏈技術主要解決機構間的信任問題,通過區塊鏈構建分散式共用帳本,同時建立統一的資料標準,並讓參與方基於智慧合約建立透明的業務規則。

中科點擊創始人-劉宇航:簡單舉個例子,區塊鏈可對業務過程中的外發資料進行權屬認定,同時將這些權屬資訊、業務使用情況、外發時間、外發物件等內容標記到資料中;當發生資料違規使用事故,在需要追查、取證、溯源時提供支援。我們把這俗稱為“資料浮水印”。比如說公司的一份很機密的文檔,只發送給了少數的幾個人,只有這幾個人有許可權知道,禁止外發,為了防止文檔洩露,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給這份文檔可信加密,也就是打上“資料浮水印”,在之後的流通過程中都會有使用過程溯源甚至主動溯源。

八分量創始人-阮安邦:以八分量為例,我們是從用區塊鏈來存儲資料,和用區塊鏈來交換資料這兩個地方入手。把區塊鏈打造成一種不可被篡改或者是很難被篡改的資料庫,加上一個很難被篡改的消息通訊機制。

目前,我們在做一套系統,想把軟體系統的開發、運維整個閉環流程,完整地搬到區塊鏈上。之所以要這麼做,有兩點:我們希望在整個軟體發展、運維的完整的生命週期之內,保障關鍵資料被放在一個很難被篡改的資料庫裡;以及關鍵消息是由一個很難被篡改的消息通信機制來傳遞。在這裡,區塊鏈就是被我們用作這個資料庫和消息通訊機制。

落到具體的案例或者是產品,我們做了,用區塊鏈來驅動的CVS源碼版本控制,以及用區塊鏈來驅動的網頁防篡改。還有用區塊鏈來驅動的審計系統。這三個模組可以算是,網頁從開發到發佈、到事後審計的關鍵流程,都依靠區塊鏈來運行。

我們真正想做到是,由區塊鏈驅動的可信、安全的運維體系。從這個案例來出發的話,我倒是認為區塊鏈真正在創造一種,從技術的角度來解決資料的傳輸和存儲當中,被輕易篡改這樣的一個問題。

領主世界創始人-劉大鴻:根本上來說,比特幣就是第一個應用。最好的解釋是這樣的,在過去,沒有區塊鏈技術之前,所有的銀行結算方式都是銀行從總行到分行、到支行、到營業所,用龐大的伺服器群組來處理轉帳、記帳的問題。影響就是,每天五點鐘下班後,銀行的工作人員並沒有離開,而是去處理後續的財務對賬、會計等等問題。

這就是用中心化,集中的方式、層級的管理來處理金融轉帳的問題。而中本聰就設計了一個技術叫區塊鏈,用礦工的演算法和礦工的團隊來對接這樣的系統,解決了最後整體記帳的問題,實際上它就是分散式的思想。

這樣的話,其實它是通過社會化的應用,社會化和分散式的礦機和礦工替代了銀行的伺服器和工作人員。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可以轉帳,可以礦工競爭,等等。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社會激勵模型。

這個社會激勵的模型可以應用到各行各業,過去中心化的系統,比如說存儲的問題,還有比如說過去需要一個公司來做的事,如果可以把任務分解為標準的模式,分解到社會上去,大家共同來完成一件事情,社群協作。根據大家的貢獻來獎勵,這是非常好的協作方式。從根本上來講,區塊鏈是一個社會協作的基礎演算法模型,它會重構各行各業。

但並不是說一定要做數位貨幣,只要用這種架構都是可以做到的,它保證了公平的分配、可信的身份確認、可信的交易等等。

好活創始人-朱江:以我們為例,主要有兩個應用場景。一個是區塊鏈當中的數字資產,第二個是智慧合約。

我們所有的跟師傅相關、企業相關發的這些活兒,以及資金都是用區塊鏈來進行存儲的。為什麼要這麼存儲呢,主要是讓我們的雇主和使用者覺得他的數字資產是安全的,不會被其他的個人、平臺篡改。以前沒有用區塊鏈技術的時候,信用體系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只是我們覺得用區塊鏈,信用體系可能會更好,從技術上來說,對這個信用體系有比較好的保障。

但是,現在最近區塊鏈比較火,我覺得還是主要在幣圈兒,但是在這個行業應用上來說的話,應用還是比較少。但是我們覺得也不要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套上這麼一個名字,去資本市場中獲得更多的關注、更好的估值,我覺得這樣做也是不對的。

信鏈創始人-黃立峰:例如防偽,國外有家公司做鑽石的防假,把鑽石或者寶石的光學特徵等物理特徵記錄到區塊鏈上,這是比較好用的一個方式。

但是像其他的比如食品打假防偽的話,我覺得這個就有點虛了,要提取普通食品的物理特徵,要麼就是成本太高,要麼就是技術上不成熟。鑽石就不一樣,它本身就有很容易記錄的物理特徵。像文章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這個做起來還是很麻煩的,目前來說,技術上很難做到很好的效果,要技術與商業模式相結合,但即使是這樣的話都很難做到很完美。

如果做底層技術,比如我們做的區塊鏈+存儲,就是對貢獻的存儲頻寬進行經濟激勵,這一點技術上是可以做到比較完善的,所以我們才做這一塊,結合雲存儲、資料安全這方面來做的東西。

千千世界創始人-何聰:比如公益慈善領域,至少有三個主體,捐助人、受助人和公益慈善機構,在國際援助領域還要增加第四個主體,就是主權政府。以往之所以會出現郭美美、陳游標、同一天生日等事件以及被援助國家的政府截留善款的普遍情況,就是因為本可以、本應該被信任的機構或政府,由於違反契約造成的。如果應用了真正的區塊鏈,那就相當於在各主體的頭上都上了個“緊箍咒”,任何一方違反契約“作惡”,就會被其他各方“念咒”進行同步回應,以達到各方不敢作惡、不能作惡,使得契約可以以一種“自發”的方式進行。這裡的“自發”可以理解為對智慧合約的應用。

Ifoods chain創始人-范志凱:我們現在做的叫Ifoods chain ,從這個名字上看呢,整體結構是區塊鏈應用的風格,都這麼叫。前面的foods ,說的就是我們應用落地的具體方向,就是食品。食品領域其實是包含很多,包括食品領域的企業、生產商、流通商、最終的售賣商、供應鏈等等;從具體的人來講呢,除去生產者,最重要的就是食品消費者。另外,從食品全球供應來說呢,還會涉及到全球的企業和一些機構。

比如,食品檢測,消費者想要買好的食品,但是基本上消費者沒有檢測方式,主要靠經驗。比如買肉的時候,看看肉的顏色,最多也就摸摸質感之類的,來判斷到底肉的品質怎麼樣。但是這種經驗式的,準確度不會太高。

消費者檢測的資料上傳後,也會形成對這個商鋪的肉的資料記錄,如果其他人再來買肉,也可以進行參考。

但是這有個基礎,就是區塊鏈技術,因為區塊鏈技術有一個比較大的優勢,就是資料不可篡改。所有上傳的資料都不會被人為修改,或者說修改的代價會非常非常大,以至於不可能修改。這也是區別于傳統資料庫的地方,傳統資料庫通過超級管理員基本上都是可以就行資料篡改的。

在食品領域呢,如果有資料能夠篡改,檢測也好,追溯也好就沒有任何意義。

心源觀止創始人-孫斌:藝術品行業是我在做的,裡面有一個東西,藝術品鑒證就是保證,例如現在送來的這幅書畫就是當初的那個。為什麼是區塊鏈解決,不是別的?因為傳統的,如果存在某個中心機構裡面的,這些是有可能被更改的,但是一放到區塊鏈上,它就不可被更改了。

再說一個,版權它就是虛擬的,虛擬的東西的存放和流轉,就是跟這個區塊鏈最好的一個結合了。而且它的所有的計費方式啊都是通過智慧合約去保障的,就有一個公認的計費方式,不會有存在差價。不會這個買貴了那個買便宜了的情況,它等於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公平的市場。

其實能說出來的傳統行業有不少應用案例,但是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因為都在落地階段。

一同保創始人-于鵬飛:我們是做互聯網保險行業,通過底層大資料平臺,為特定人群定制差異化的健康險。在這個過程中,有如下幾個問題我們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解決的。

1.資訊的分散式存儲和置信。區塊鏈作為底層的通訊機制和資料存儲機制,其天然就是支援分散式存儲的,其不可篡改的天然特性,保障了資料的安全可信。一同保利用其改造過的區塊鏈技術,將其底層的健康大資料進行存儲,從而保證資料的可信可用。

2.投保人身份的校驗。利用資訊的分散式存儲,可快速對投保人身份和相關資訊進行校驗,並可以提供一套全網公開可查詢的介面,通過公眾的力量對資訊進行驗證。

4.數據的可追溯。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全流程的多方資料進行分散式存儲,可以追溯保單從投保到理賠的全過程。參與方不僅能查詢到全部的處理過程,確保保單資訊的真實性和唯一性,還能方便後續流程處理。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工作時,讓每筆資金流向都公開透明,每筆資金流轉資料都不可篡改,每筆資金的去處和用途都有跡可查。

3、落地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心源觀止創始人-孫斌:坑倒是有過。我們叫九四事件,最大的打擊就是9月4號,國家的法律把ICO這塊封了,嗯那麼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困難,那會兒我們正準備發ICO的。ICO這塊提供了一個新的融資方式,不用再做傳統融資了。它合法不合法?因為好多人把它當傳銷來做,做爛了。劣幣驅逐良幣,真正做事的人被這些做爛的影響了,一竿子打死了。

早期入行,注意法律風險吧,多請幾個律師。哈哈。

法律風險主要在ICO,虛擬貨幣叫“token”,中國世紀互聯研究室的一個人把它翻譯成了“通證”,它是一個通行證明。但是應用到比特幣上,它就是個幣,就牽涉到錢了。

如果用“通證”的概念去理解這個“幣”,那麼法律風險就小一點。但是如果我們以“幣”的概念去理解的話,因為它更具象,大家都好理解,有可能你就牽涉到你是不是在發行國家法幣,你是不是在發行證券,是不是在發行金融屬性的東西?就很難去界定了。

中科點擊創始人-劉宇航:區塊鏈的應用現在還在探索中。從目前來看,應用的範圍遠沒有那麼廣泛,我們所做的應用現在也是小範圍的應用,如何擴大範圍商業化應用,一方面取決於資料資產獲得權問題,一方面取決於國家政策法規方面,這也是區塊鏈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這兒有卡GO CARD創始人-陳建偉:這方面就不多說了吧,反正兩個事情,我們也一樣遇到過。

第一就是技術的壁壘,這塊兒(困難)確實還是挺大的。

第二就是,你做完這個技術,跟應用怎麼樣去結合。就是你總會希望,用了區塊鏈和不用區塊鏈,在應用這塊兒出現一些不一樣的事情。這個事情既能夠真真切切的發生,又能夠對外去解釋出來。但是這塊兒確實很難,但是他光靠忽悠也可以忽悠啊,但是能夠說服人的幾乎沒有。

領主世界創始人-劉大鴻:產品落地的過程,最重要的是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和理解門檻也就是認知門檻。

有比較高的技術,才能去解決各種各樣的東西。(技術門檻)是最大的坑。因為在早期,技術還在發展,很多問題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想不清楚。就像互聯網早期的時候也有很多問題解決不了,就是一些技術上的坑。但是區塊鏈發展的速度更快,出現的問題更多一些。但是,我想也會逐步去解決。

第二個大坑,就是試圖用過去舊的認知、用傳統的模式來理解區塊鏈,就會讓人陷入很多錯誤的思考。相對來講,我們總喜歡把什麼都掌控在自己手裡,(與去中心化相比)這是一個最大的門檻。

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黃步添:區塊鏈技術涉及的機構比較多,線下協調各個機構共同參與某個業務的難度會比較大。

同時在應用區塊鏈技術時,要避免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需多考慮用了區塊鏈技術是否能解決業務痛點。業務本身的參與主體間是否存在信任問題,比如機構間的清結算、資料交換是否可信等。

八分量創始人-阮安邦:在落地的時候,最大問題可能還是在於付出的代價。

因為我們知道,區塊鏈的共識效率會比較低,用來做資料傳輸存儲的時候的輸送量就會低很多。這邊一方面是要通過技術攻關來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客戶教育這塊。因為我們知道安全和效率或者安全和成本,它們是一個成反比例的關係,需要做抉擇。

好活創始人-朱江:第一個坑,一定要想清楚我們為什麼要用這個區塊鏈。因為其實不用區塊鏈,現在所有的這些應用也是可以跑通的,而且體驗也不一定會有多差。所以一定要想好,我們為什麼要用要用區塊鏈。

第二點就是,在技術平臺上,我們要選擇是公有鏈、還是聯盟鏈、還是私有的?這個在技術架構上一定要選好。現在很多的企業都是用聯盟鏈,有個問題就是,技術平臺的持續服務能力非常關鍵,一旦伺服器宕了、停了,整個應用就癱了。

而且要考慮到,如果採用區塊鏈技術以後,產品在架構上也要注意(調整)。因為隨著服務節點越來越多以後,寫入或者回應速度可能會慢。所以在用戶端也是一定要注意,由於這事兒會帶來用戶上體驗上一些調整。

最後,你用了一段時間的區塊鏈以後,還是要不斷地調整產品當中的一些體驗場景,你要看用了區塊鏈以後到底對你有沒有説明,對你的客戶的信任的提升到底有沒有幫助。因為現在很多平臺,在系統設計的時候,一般都會有中心化資料存儲的伺服器,還有各種記憶體中資料庫,然後再加上這個區塊鏈資料庫以後,就會出現資料存在多個地方,所以一定要注意資料的同步。

本來採用區塊鏈技術就是為了讓資料是更能夠同步,是不被篡改的,但是因為架構沒設計好,用了這系統反而造成資料在自己內部出現了混亂,就得不償失了。

邊界智能創始人-曹恒:區塊鏈技術還在非常早期,開發支援是非常不成熟的,而且區塊鏈的共識效率和集中式系統相比是很低效的,而且現階段用戶體驗也完全沒法和集中式系統相比。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現階段開發區塊鏈專案還是成本很高的。所以不要為了用區塊鏈而區塊鏈。需要看看要解決的問題,是否有集中式系統沒法解決的難點。

另外,千萬不要企圖把所有計算都放在鏈上進行,不實際也不對。合理的應用架構應該是支持鏈上鏈下資源交互操作。

千千世界(善圓科技)創始人-何聰:落地的過程中,至少會遇到三個坑。第一個是人才的坑。區塊鏈其實是發展不到十年的綜合性的老技術新概念,之前的探索可以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和《一個密碼朋克的宣言》中窺見,《從0到1》的作者彼得·蒂爾就說PayPal的願景是創造替代美元的數字貨幣。

可以說,加密技術、支付技術和分散式技術的發展催生了中本聰設計的比特幣,進而呈現了綜合性的區塊鏈技術。所以,區塊鏈領域的技術人才都是由於興趣或利益原因從傳統領域通過社區互動和自學探索轉化而來的。這就造成了在技術落地的過程中,最難的不是白皮書,而是實現白皮書的人,而由於學習的時間成本,人才會成為落地最大的坑。我們的經驗是,放棄“公司”這種陳舊的有勞動雇傭關係的組織結構,創造“無國界社區”吸引聚集志同道合的跨界人才,善圓區塊鏈Shanchain目前與Zencash團隊是戰略合作關係。

第二個是底層選擇的坑,究竟是什麼類型的“鏈”?是通過分叉已有的鏈?還是通過簡單粗暴的組合宣稱自主研發底層?這個選擇是方向性的,對於區塊鏈項目落地來說,這個選擇意味著給自己明確的定位。我們從2016年4月開始探索,早期糾結於選擇公有鏈還是聯盟鏈,搭在比特幣、乙太坊還是超級帳本上,幾個坑走過後,我們形成了對未來50年區塊鏈發展的研判,並開始基於這個研判耐心地設計Shanchain的架構——分形分維分散式區塊鏈。

第三個是應用場景的坑,就是你究竟用區塊鏈來改變什麼?無論是大眾場景還是垂直小眾場景,把成本考慮進去,有沒有必要,使用者需不需要?有多少主體會陪你玩這個遊戲?玩的過程中,政策和法律風險是怎樣的?國內玩不轉,出海後就玩得轉麼?打算多長時間玩出點名堂?我們的經驗是,要始終不忘初心。

Ifoods chain創始人-范志凱:第一呢,要對區塊鏈技術有比較深刻的理解,才能談到具體落地;第二呢,需要結合落地行業,應用的具體特點。

前面咱們談到了,區塊鏈的應用是很廣泛的,能夠應用到各個行業,但是具體應用的行業來說,行業跟行業間是有很大不同。

比如,金融跟食品,這兩個區別非常大。金融是需要區塊鏈結合金融自有的特性,以及金融企業機構的規則,制度等,比如我們的銀行,銀行有銀行的規則,那在應用的時候就要考慮到銀行的特點,中國人民銀行,和普通的商業銀行,裡面的制度又有所不同,所以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食品行業,更多的要從食品安全保障,消費者利益健康保障,食品供應保障來結合。這些結合的點與金融業呢,區別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落地的時候,一定要對落地的行業有研究,對應用的方向走自己的深入見解。

第三呢,我想是和其他技術的聯合應用。比如,大資料,比如人工智慧等等。拿Ifoods chain 來說,在我們構建的時候,裡面會有大量的資料獲取存儲及智慧分析的過程,同時我們還會用到智慧硬體,比如高精度感測器設備。只有這些結合起來才能組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應用體系。

所以,總結來說,在落地的之前需要對區塊鏈技術有深入的瞭解,對需要落地的應用行業要有深入的分析,瞭解行業目前的問題,在落地的過程中呢,要去擁抱結合其他先進的技術。我覺得這是區塊鏈落地時要注意的地方,也是踏踏實實前進的一個趨勢吧。

4、如果一個行業成功應用了區塊鏈技術,會對行業、對資本市場有什麼影響?

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黃步添:區塊鏈推動資訊互聯網走向價值互聯網,涉及到資訊不對稱的行業都會逐步被打破。

中科點擊創始人-劉宇航:區塊鏈能夠解決資料資產化、0成本共用交易、增值過程可溯、價值回歸等問題,將跨領域、跨部門的“資產、業務、資料”進行有效整合,除了直觀的節稅、節仲介費效益之外,還能實現“業務流程智慧化、安全多方信任”等高級屬性,將即時監測、即時風控。簡單說可大幅加速大資料資產在流通過程中的增值。這無論對於企業本身,還是資本市場都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也能夠產生很大的價值空間。

八分量創始人-阮安邦:其實從我們公司出發的話,我們對區塊鏈的應用並不是從貨幣、記帳的角度。所以呢,我覺得如果這些用區塊鏈實現的資料庫和用區塊鏈實現的消息通訊機制,如果能很成熟地在行業推廣的話,我覺得它會有,比現在做帳本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領主世界創始人-劉大鴻:我覺得區塊鏈行業的成功是不需要假 設的,它一定會成功。首先會改變過去互聯網運作的一些模式。從資本市場來看的話很多傳統的VC,他的經營模式和對創業者的理解和支持,都可能會發生變化。有一些新起來的區塊鏈資本,發展是非常迅猛的。

比如說分散式資本、千方資本、頂針資本、BlockVC,這些都是投資區塊鏈的新秀。他們能看到這個行業的本質,決策也比較快。然後市場可能會面臨新的洗牌,雖然(區塊鏈)是在萌芽狀態,但是我相信未來會有新的區塊鏈基金造就偉大的公司,同時也反過來成就偉大的資本和偉大的基金。這是我幾點基本的看法。"

好活創始人-朱江:我覺得,一個行業或者一個企業應用成功了,主要核心還是因為它的產品、商業模式和使用者體驗成功了。區塊鏈只是幫助他實現的一個技術手段跟工具而已,不應該過分強調區塊鏈技術對商業模式的説明,是有作用但不是非常核心的。區塊鏈現在開源,誰其實都可以用,很多企業成功不是說因為用了區塊鏈成功了,而是產品本身做得比較好,推廣和運營做得好,區塊鏈只是實現手段之一。

當然目前區塊鏈在資本市場比較熱,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可能也是找到了一個新的增長點吧。我覺得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它(資本市場)也會逐漸冷靜下來。因為現在熱主要也是因為ICO,但是現在從央行啊,包括很多的國家金融機構對ICO、對比特幣、對幣圈兒的整治效果來看,在國內來說的話,區塊鏈在虛擬貨幣上的應用,對後續的發展的前景也是需要考慮的。

所以我覺得更應該考慮一下區塊鏈在一些行業應用上的比較好的應用場景。我覺得這肯定是非常大的一個趨勢,而且這幾年應該發展得非常迅速。但是我覺得還真不一定能達到重構所有行業的高度吧。這個事情,跟三國演義說的一樣,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因為我們現在中心化太嚴重了,所以現在需要去中心化。但是去中心化一段時間以後呢,會發現這個信用體系也會有問題,有可能還會又回到中心化,它會是這麼一個反覆運算,螺旋式的發展過程。

千千世界(善圓科技)創始人-何聰:僅就區塊鏈技術如果全面成功運用于公益慈善領域,影響最大的可能是政府稅收的徵收和使用方式,因為稅收徵收的目的和使用的方式從契約來說都是具有公共屬性的,進而會引導資本市場中形成越來越多的“耐心資本”或“影響力資本”,因為區塊鏈本質上要改變的是生產關係,表現在,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越來越融合。

Ifoods chain創始人-范志凱:首先我覺得,任何一項技術的應用都是比較漫長的過程,當然這個漫長也是相對的一個概念,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現在,每一次的技術革新,其實時間都是越來越短的。

具體到區塊鏈,我覺得是可以與其他革新進行參考比對的。比如最近的一次,互聯網,互聯網之前互聯網之後,不管是對社會還是個人,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

舉個簡單例子,淘寶。互聯網技術興起之前,沒有淘寶,基本沒有網路購物,那這時候人們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呢?不說宏觀的就說購物方面,人們是商場化的是外出化的。因為什麼?因為你在家買不了你需要的東西,你必須出去,那這時候商場行業是紅火的,大中、國美這些是行業的龍頭。

有了互聯網後呢,大家慢慢習慣了在網上購物,出去的時間自然而然的就少了,實體商場肯定會受到衝擊。最明顯的例子,北京的中關村,互聯網之前火的一塌糊塗,我說的是賣電器、電腦、相機這些的。互聯網之後,現在去看看,基本都變成創業中心了,當然實體也不會不存在,比如國美、大中這些,還是很厲害,但是,有個前提,就是他們擁抱了互聯網、接受並使用了互聯網。

針對區塊鏈,也是一樣的,它的技術特點,應用前景,以及能夠帶來的優化是大家能夠想像得到的,但是在技術發展及應用的過程中,肯定會摒棄掉目前已經存在的東西,就業也好,投資也好,行業也好,都會帶來新的機會。

二十年前,投資人、資本追逐的可能是煤礦等重工業,互聯網出來後,資本馬上轉向了互聯網行業,這就說明互聯網是進步的,同樣,區塊鏈出來後,無論是社會還是個人,它都會帶來巨大的衝擊。它的不可篡改性,帶來更多的,我覺得是社會的誠信體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

心源觀止創始人-孫斌:區塊鏈更像互聯網,它是底層技術的重構。互聯網是資訊互聯,區塊鏈是價值互聯。從資訊社會過渡到價值社會,從資訊社會過渡到契約社會。

為什麼巴菲特他們經常去鼓吹比特幣要沒,因為比特幣動了他們的蛋糕,他們是屬於傳統金融。那麼什麼叫區塊鏈精神?就是對傳統這種權威的否定,那麼新興的區塊鏈市場相當於把區塊鏈當做一種互聯網的權威,而不是傳統權威。

原來是假如銀行、政府是傳統的中心化的權威。那麼互聯網權威呢就是區塊鏈,講究的是共識,所有人去建立了一個新的信仰,大家是一同維護這個虛擬的社會。所以互聯網的資訊一定會在後面變成一個信用互聯網。

5、私藏的心得與建議

好活創始人-朱江:我對區塊鏈的認知,剛開始還是從比特幣,還有一些金融上的應用(開始瞭解的)。後來呢,我們主要是把它應用在這個我們自己的一些行業應用的場景當中,主要是共用經濟、靈活用工當中。我們覺得這個分散式存儲、信用體系的建立,用這種技術實現對我們非常有幫助。

現在很多企業用區塊鏈都是趕時髦。包括用聯盟鏈也好,或者是用自由鏈也好。其實都只是在中心化存儲上的一個補充,做一個資料上備份,並沒有這個把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去中心化,信任上的東西,這些特性發揮到該有的高度。主要是因為現在很多區塊鏈還是以概念的炒作為主,以比特幣、金融幣圈兒為主,有一部分資本在這個過程起了一個不是很好的推動的作用。區塊鏈在中國,尤其是行業應用上應該得到一個很好的發展。

我覺得還是應該要通過(觀察)自己的App也好,或者行業應用,他們對資料的分散式存儲或者信用體系有一個比較高的要求,再用區塊鏈是比較好的。不要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而且,我覺得不一定非要所有的應用都需要用區塊鏈。為什麼很多人也在用呢?因為他主要是想打破大平臺的資料壟斷,想通過區塊鏈來逆襲像BAT這樣的平臺。但是不要因為這個把自己的用戶體驗和商業本質忘了。

最後呢,區塊鏈方面的創業是既需要技術又需要智慧。我也希望在進行區塊鏈相關創業的小夥伴,一方面能夠對區塊鏈帶來的顛覆式創新和革命有一個非常好的突破。但是,也要警惕這種技術,尤其在國內的金融體系和信用及道德體系,有可能會出現問題的一些場景。不要被監管部門進行處罰或者打擊。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創業上很大的損失跟失敗。有可能辛辛苦苦好幾年,一下就回到解放前了。

這兒有卡GO CARD創始人-陳建偉:我們當時是這個想法(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儲值共用網路),但事實上,後來也偏離了這個方向,目前這塊兒還是扯淡的和騙人的居多。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我相信99%都是這樣,但是行業就是如此吧,我們也不想過多的評論。

(後來不做區塊鏈了)還是我們自身的問題吧,從業務進展上看,區塊鏈技術並不是首要的,所以說我們對它的應用級排得往後一些。第二個還是說性質問題吧,目前區塊鏈這塊兒的大部分的應用,或者是很大部分風口上的應用跟金融關係太大。而且是跟國家趨勢完全是對著幹的。所以說我們就老老實實的從這裡面退出了。

我本身就是有技術背景的一個創始人,所以說技術這個事情,我始終會繼續嘗試這些最新的、特別是有潛力的、很有意思的這些東西。但是我們也不會過分去依賴它,我們當時用是因為,覺得跟我們專案的一些基本屬性和未來發展的一些趨勢能夠結合,所以願意去做。但是這方面確實積累還不夠,反正做的過程是坑坑窪窪的。

但是再往下我們看到,幣圈兒這些事兒開始變得瘋狂,國家又開始監管,現在又開始這麼火熱。我們就發現這個行業似乎在變質了。不可否認,就在這裡面我們也受到一些誘惑,但是總體而言還是經住了這個誘惑吧,也就堅決不去參與這些事兒了。

(建議)那就是兩個吧,一個是對想進入幣圈兒的人,祝你們走好。另外一個,就是想對於進入正常的區塊鏈技術創業的人,只能說希望他們五年後有得發財吧。

八分量創始人-阮安邦:如果是玩幣的創業者,我感覺門檻不高,但風險大需謹慎。如果是做底層區塊鏈技術研發,門檻高,但能解決非常非常多切實的痛點問題。

不懂技術但想在自己的行業應用的話,我覺得現在開源的區塊鏈項目也不少,注意開源版權協議就可以了。合格的CTO應該都能帶團隊用起來。倒是業務和商業模式方面或許可以有調整的地方,這裡創業團隊就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

信鏈創始人-黃立峰:還是要先多花時間瞭解底層技術,把一些思想瞭解清楚了再動手,不要太著急投入進來。這裡面坑也是挺多的。技術是一方面,另外一個是,相關的一些思維、思想,比如去中心化,這個可能甚至比技術都還更要重要的。首先要想清楚了才能夠動手。

很多專案的整個商業模式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以現有的技術架構、組織架構也好,有的根本就是與區塊鏈項目是不匹配的,即使你想要結合你都結合不了,或者結合了也也根本就沒有什麼作用。有的需要從商業模式、組織架構方面完全重構。

一開始的話,簡單嘗試一下還是可以的,能不能取得多大的效果,那真的還是要打個問號。

心源觀止創始人-孫斌:區塊鏈最大的問題是能耗,需要通過礦工去維護,這個能耗是特別高的。

第二個就是,它效率確實存在問題,那種特別頻繁的,像淘寶一秒幾百萬次的那種,它做不了。但底層技術一直在革新,比特幣是一秒7次,乙太坊是一秒40多次,它在擴容和技術反覆運算的同時,效率一直在提升。未來這個問題會被逐步的解決掉。但是對於大部分行業來說,這個一秒幾十次或者一秒幾百次其實也夠了。

再就是高冗餘,它通過高冗餘去解決了安全問題,有舍有得吧。

(想要進行區塊鏈相關創業的)趕緊進,把時時間線放長了,他就是早期的入場者,當然現在看有可能不是那麼早。市場上現在肯定投機的居多,但是一定會有一批踏踏實實做事的起來。

什麼也不懂就別進來了,這個圈子還是有比較大的技術門檻。不懂就別進了,不懂進來摻和啥,只能是投機。除非找到一個特別適合應用區塊鏈的行業。創業者得有跨行的能力,至少是兩個行業。因為它本來就是一項革新的技術,你用來給傳統行業加股票估值,我覺得沒有多大意義。

而且區塊鏈的核心是去中心化,現在很多大企業進來就是我把區塊鏈中心化。我(大企業)還是能控制這個盤子,我加了區塊鏈,只是為了加我的股價,或者什麼別的個人利益。他在(最初)設計整個結構的時候,就是一個中心化的結構,這是很多大企業去做區塊鏈的通病。區塊鏈如果沒了去中心化,那就相當於沒有這東西。

如果新的創業者想玩區塊鏈,進來肯定沒問題,這對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至於有什麼方法讓他快速入門?沒有個一年半載的積累,他鬧不明白。得看他對傳統行業的熟悉程度,如果對傳統行業很熟的話,結合區塊鏈的應用,至少需要半年吧。

/The End/

編輯 薛 婷 校對 梓葳、楊茅、超超

【活動】搶食區塊鏈:那些暗藏的陷阱與機會

時間:2018年1月27日14:00~17:00

地點:北京(後續通知)

報名方式:為控制參與者品質,本活動為付費活動。點擊【報名連結】,活動諮詢加微信:wenxue-600

區塊鏈沉寂8年,爆紅卻在一夜之間。

最近2周,整個創投圈已被區塊鏈的神話故事燃燒得熱血沸騰。據不完全統計,近期已有不下20家機構向鉛筆道描述了這種瘋狂。

不論知名或不知名,低調或不低調,許多機構如同南移北遷的獸群一般,數日之內調整投資重心,押注區塊鏈賽道,覆蓋全細分領域。

有人說,這個行業暴利,許多公司看似無名,實則每月數千萬至數十億利潤不等,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在他們面前黯然失色。

有人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技術,用好了是幹掉“BAT”等巨頭的潛在機會。

也有人說,它陷阱重重,存在諸多灰色地帶,又缺乏落地場景,鮮有成功案例。

... ...

針對以上,鉛筆道將發起“搶食區塊鏈”主題沙龍,邀請一線創業者投資人分享討論。

嘉賓如下: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敖萌博士

分散式資本黃僑濛

大河創投合夥人李榮閣

原本區塊鏈CEO吳鵬

雲象區塊鏈合夥人兼CTO溫琪

網錄科技vp楊濤

閃傳CEO薑天鵬

為友資本合夥人陳菜根

在此之前,鉛筆道已採訪了50~60位區塊鏈創業者,作為圈內最前沿的創投媒體,相信將帶給參與者一場視聽盛宴。

總之:區塊鏈已來,你愛來不來。

為什麼呢?共用經濟核心的一點,就是信用體系的建立。比如說像小黃車,和很多的共用單車、靈活用工的平臺,怎麼讓用戶相信你的押金沒有被動過,資產、傭金沒有被調整過,這些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來調整。

邊界智能創始人-曹恒:根據區塊鏈的特性可以應用於以下場景:1. 不可篡改的歷史。例如:存證、溯源、審計,延展出來版權保護、互助保險、內容共用、ABS等等。

2.不需集中仲介的去中心化多方共識。例如:p2p、轉帳、交易,以及複雜的多方協作商業流程(比如涉及病患,醫院還有保險公司的理賠)。

3.加密可信計算。例如:保護隱私的醫療資料加密分析處理。

一同保創始人-于鵬飛:區塊鏈作為一種互聯網的底層技術,可以認為,是一種與應用場景無關的技術,就類似于當年互聯網剛出現時,未來勢必會對各行各業都帶來變化。

千千世界(善圓科技)創始人-何聰:理論上,凡是有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主體,由於某一項業務或者服務,需要在某一段時間內產生契約關係的場景(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受益權等),都可以應用區塊鏈進行升級。

從行業的角度看,傳統需要仲介的保險、證券、外貿、律師、期貨,需要信任的銀行、信託、供應鏈、資料安全、公益慈善、政務確權(碳排放、地票、身份證等)這類行業都可以應用。但這裡所說的“應用”是沒有考慮應用成本的,說的只是應用可行性,而不是必要性。

中科點擊創始人-劉宇航:區塊鏈可以應用到金融、醫療、資訊安全、版權保護等行業,金融方面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比特幣就是典型的應用,從資訊安全的角度,區塊鏈可以做到資料標記與主動溯源,尤其在版權保護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場景。

2、結合具體的例子應該怎麼做?

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黃步添:區塊鏈技術主要解決機構間的信任問題,通過區塊鏈構建分散式共用帳本,同時建立統一的資料標準,並讓參與方基於智慧合約建立透明的業務規則。

中科點擊創始人-劉宇航:簡單舉個例子,區塊鏈可對業務過程中的外發資料進行權屬認定,同時將這些權屬資訊、業務使用情況、外發時間、外發物件等內容標記到資料中;當發生資料違規使用事故,在需要追查、取證、溯源時提供支援。我們把這俗稱為“資料浮水印”。比如說公司的一份很機密的文檔,只發送給了少數的幾個人,只有這幾個人有許可權知道,禁止外發,為了防止文檔洩露,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給這份文檔可信加密,也就是打上“資料浮水印”,在之後的流通過程中都會有使用過程溯源甚至主動溯源。

八分量創始人-阮安邦:以八分量為例,我們是從用區塊鏈來存儲資料,和用區塊鏈來交換資料這兩個地方入手。把區塊鏈打造成一種不可被篡改或者是很難被篡改的資料庫,加上一個很難被篡改的消息通訊機制。

目前,我們在做一套系統,想把軟體系統的開發、運維整個閉環流程,完整地搬到區塊鏈上。之所以要這麼做,有兩點:我們希望在整個軟體發展、運維的完整的生命週期之內,保障關鍵資料被放在一個很難被篡改的資料庫裡;以及關鍵消息是由一個很難被篡改的消息通信機制來傳遞。在這裡,區塊鏈就是被我們用作這個資料庫和消息通訊機制。

落到具體的案例或者是產品,我們做了,用區塊鏈來驅動的CVS源碼版本控制,以及用區塊鏈來驅動的網頁防篡改。還有用區塊鏈來驅動的審計系統。這三個模組可以算是,網頁從開發到發佈、到事後審計的關鍵流程,都依靠區塊鏈來運行。

我們真正想做到是,由區塊鏈驅動的可信、安全的運維體系。從這個案例來出發的話,我倒是認為區塊鏈真正在創造一種,從技術的角度來解決資料的傳輸和存儲當中,被輕易篡改這樣的一個問題。

領主世界創始人-劉大鴻:根本上來說,比特幣就是第一個應用。最好的解釋是這樣的,在過去,沒有區塊鏈技術之前,所有的銀行結算方式都是銀行從總行到分行、到支行、到營業所,用龐大的伺服器群組來處理轉帳、記帳的問題。影響就是,每天五點鐘下班後,銀行的工作人員並沒有離開,而是去處理後續的財務對賬、會計等等問題。

這就是用中心化,集中的方式、層級的管理來處理金融轉帳的問題。而中本聰就設計了一個技術叫區塊鏈,用礦工的演算法和礦工的團隊來對接這樣的系統,解決了最後整體記帳的問題,實際上它就是分散式的思想。

這樣的話,其實它是通過社會化的應用,社會化和分散式的礦機和礦工替代了銀行的伺服器和工作人員。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可以轉帳,可以礦工競爭,等等。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社會激勵模型。

這個社會激勵的模型可以應用到各行各業,過去中心化的系統,比如說存儲的問題,還有比如說過去需要一個公司來做的事,如果可以把任務分解為標準的模式,分解到社會上去,大家共同來完成一件事情,社群協作。根據大家的貢獻來獎勵,這是非常好的協作方式。從根本上來講,區塊鏈是一個社會協作的基礎演算法模型,它會重構各行各業。

但並不是說一定要做數位貨幣,只要用這種架構都是可以做到的,它保證了公平的分配、可信的身份確認、可信的交易等等。

好活創始人-朱江:以我們為例,主要有兩個應用場景。一個是區塊鏈當中的數字資產,第二個是智慧合約。

我們所有的跟師傅相關、企業相關發的這些活兒,以及資金都是用區塊鏈來進行存儲的。為什麼要這麼存儲呢,主要是讓我們的雇主和使用者覺得他的數字資產是安全的,不會被其他的個人、平臺篡改。以前沒有用區塊鏈技術的時候,信用體系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只是我們覺得用區塊鏈,信用體系可能會更好,從技術上來說,對這個信用體系有比較好的保障。

但是,現在最近區塊鏈比較火,我覺得還是主要在幣圈兒,但是在這個行業應用上來說的話,應用還是比較少。但是我們覺得也不要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套上這麼一個名字,去資本市場中獲得更多的關注、更好的估值,我覺得這樣做也是不對的。

信鏈創始人-黃立峰:例如防偽,國外有家公司做鑽石的防假,把鑽石或者寶石的光學特徵等物理特徵記錄到區塊鏈上,這是比較好用的一個方式。

但是像其他的比如食品打假防偽的話,我覺得這個就有點虛了,要提取普通食品的物理特徵,要麼就是成本太高,要麼就是技術上不成熟。鑽石就不一樣,它本身就有很容易記錄的物理特徵。像文章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這個做起來還是很麻煩的,目前來說,技術上很難做到很好的效果,要技術與商業模式相結合,但即使是這樣的話都很難做到很完美。

如果做底層技術,比如我們做的區塊鏈+存儲,就是對貢獻的存儲頻寬進行經濟激勵,這一點技術上是可以做到比較完善的,所以我們才做這一塊,結合雲存儲、資料安全這方面來做的東西。

千千世界創始人-何聰:比如公益慈善領域,至少有三個主體,捐助人、受助人和公益慈善機構,在國際援助領域還要增加第四個主體,就是主權政府。以往之所以會出現郭美美、陳游標、同一天生日等事件以及被援助國家的政府截留善款的普遍情況,就是因為本可以、本應該被信任的機構或政府,由於違反契約造成的。如果應用了真正的區塊鏈,那就相當於在各主體的頭上都上了個“緊箍咒”,任何一方違反契約“作惡”,就會被其他各方“念咒”進行同步回應,以達到各方不敢作惡、不能作惡,使得契約可以以一種“自發”的方式進行。這裡的“自發”可以理解為對智慧合約的應用。

Ifoods chain創始人-范志凱:我們現在做的叫Ifoods chain ,從這個名字上看呢,整體結構是區塊鏈應用的風格,都這麼叫。前面的foods ,說的就是我們應用落地的具體方向,就是食品。食品領域其實是包含很多,包括食品領域的企業、生產商、流通商、最終的售賣商、供應鏈等等;從具體的人來講呢,除去生產者,最重要的就是食品消費者。另外,從食品全球供應來說呢,還會涉及到全球的企業和一些機構。

比如,食品檢測,消費者想要買好的食品,但是基本上消費者沒有檢測方式,主要靠經驗。比如買肉的時候,看看肉的顏色,最多也就摸摸質感之類的,來判斷到底肉的品質怎麼樣。但是這種經驗式的,準確度不會太高。

消費者檢測的資料上傳後,也會形成對這個商鋪的肉的資料記錄,如果其他人再來買肉,也可以進行參考。

但是這有個基礎,就是區塊鏈技術,因為區塊鏈技術有一個比較大的優勢,就是資料不可篡改。所有上傳的資料都不會被人為修改,或者說修改的代價會非常非常大,以至於不可能修改。這也是區別于傳統資料庫的地方,傳統資料庫通過超級管理員基本上都是可以就行資料篡改的。

在食品領域呢,如果有資料能夠篡改,檢測也好,追溯也好就沒有任何意義。

心源觀止創始人-孫斌:藝術品行業是我在做的,裡面有一個東西,藝術品鑒證就是保證,例如現在送來的這幅書畫就是當初的那個。為什麼是區塊鏈解決,不是別的?因為傳統的,如果存在某個中心機構裡面的,這些是有可能被更改的,但是一放到區塊鏈上,它就不可被更改了。

再說一個,版權它就是虛擬的,虛擬的東西的存放和流轉,就是跟這個區塊鏈最好的一個結合了。而且它的所有的計費方式啊都是通過智慧合約去保障的,就有一個公認的計費方式,不會有存在差價。不會這個買貴了那個買便宜了的情況,它等於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公平的市場。

其實能說出來的傳統行業有不少應用案例,但是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因為都在落地階段。

一同保創始人-于鵬飛:我們是做互聯網保險行業,通過底層大資料平臺,為特定人群定制差異化的健康險。在這個過程中,有如下幾個問題我們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解決的。

1.資訊的分散式存儲和置信。區塊鏈作為底層的通訊機制和資料存儲機制,其天然就是支援分散式存儲的,其不可篡改的天然特性,保障了資料的安全可信。一同保利用其改造過的區塊鏈技術,將其底層的健康大資料進行存儲,從而保證資料的可信可用。

2.投保人身份的校驗。利用資訊的分散式存儲,可快速對投保人身份和相關資訊進行校驗,並可以提供一套全網公開可查詢的介面,通過公眾的力量對資訊進行驗證。

4.數據的可追溯。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全流程的多方資料進行分散式存儲,可以追溯保單從投保到理賠的全過程。參與方不僅能查詢到全部的處理過程,確保保單資訊的真實性和唯一性,還能方便後續流程處理。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工作時,讓每筆資金流向都公開透明,每筆資金流轉資料都不可篡改,每筆資金的去處和用途都有跡可查。

3、落地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心源觀止創始人-孫斌:坑倒是有過。我們叫九四事件,最大的打擊就是9月4號,國家的法律把ICO這塊封了,嗯那麼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困難,那會兒我們正準備發ICO的。ICO這塊提供了一個新的融資方式,不用再做傳統融資了。它合法不合法?因為好多人把它當傳銷來做,做爛了。劣幣驅逐良幣,真正做事的人被這些做爛的影響了,一竿子打死了。

早期入行,注意法律風險吧,多請幾個律師。哈哈。

法律風險主要在ICO,虛擬貨幣叫“token”,中國世紀互聯研究室的一個人把它翻譯成了“通證”,它是一個通行證明。但是應用到比特幣上,它就是個幣,就牽涉到錢了。

如果用“通證”的概念去理解這個“幣”,那麼法律風險就小一點。但是如果我們以“幣”的概念去理解的話,因為它更具象,大家都好理解,有可能你就牽涉到你是不是在發行國家法幣,你是不是在發行證券,是不是在發行金融屬性的東西?就很難去界定了。

中科點擊創始人-劉宇航:區塊鏈的應用現在還在探索中。從目前來看,應用的範圍遠沒有那麼廣泛,我們所做的應用現在也是小範圍的應用,如何擴大範圍商業化應用,一方面取決於資料資產獲得權問題,一方面取決於國家政策法規方面,這也是區塊鏈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這兒有卡GO CARD創始人-陳建偉:這方面就不多說了吧,反正兩個事情,我們也一樣遇到過。

第一就是技術的壁壘,這塊兒(困難)確實還是挺大的。

第二就是,你做完這個技術,跟應用怎麼樣去結合。就是你總會希望,用了區塊鏈和不用區塊鏈,在應用這塊兒出現一些不一樣的事情。這個事情既能夠真真切切的發生,又能夠對外去解釋出來。但是這塊兒確實很難,但是他光靠忽悠也可以忽悠啊,但是能夠說服人的幾乎沒有。

領主世界創始人-劉大鴻:產品落地的過程,最重要的是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和理解門檻也就是認知門檻。

有比較高的技術,才能去解決各種各樣的東西。(技術門檻)是最大的坑。因為在早期,技術還在發展,很多問題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想不清楚。就像互聯網早期的時候也有很多問題解決不了,就是一些技術上的坑。但是區塊鏈發展的速度更快,出現的問題更多一些。但是,我想也會逐步去解決。

第二個大坑,就是試圖用過去舊的認知、用傳統的模式來理解區塊鏈,就會讓人陷入很多錯誤的思考。相對來講,我們總喜歡把什麼都掌控在自己手裡,(與去中心化相比)這是一個最大的門檻。

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黃步添:區塊鏈技術涉及的機構比較多,線下協調各個機構共同參與某個業務的難度會比較大。

同時在應用區塊鏈技術時,要避免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需多考慮用了區塊鏈技術是否能解決業務痛點。業務本身的參與主體間是否存在信任問題,比如機構間的清結算、資料交換是否可信等。

八分量創始人-阮安邦:在落地的時候,最大問題可能還是在於付出的代價。

因為我們知道,區塊鏈的共識效率會比較低,用來做資料傳輸存儲的時候的輸送量就會低很多。這邊一方面是要通過技術攻關來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客戶教育這塊。因為我們知道安全和效率或者安全和成本,它們是一個成反比例的關係,需要做抉擇。

好活創始人-朱江:第一個坑,一定要想清楚我們為什麼要用這個區塊鏈。因為其實不用區塊鏈,現在所有的這些應用也是可以跑通的,而且體驗也不一定會有多差。所以一定要想好,我們為什麼要用要用區塊鏈。

第二點就是,在技術平臺上,我們要選擇是公有鏈、還是聯盟鏈、還是私有的?這個在技術架構上一定要選好。現在很多的企業都是用聯盟鏈,有個問題就是,技術平臺的持續服務能力非常關鍵,一旦伺服器宕了、停了,整個應用就癱了。

而且要考慮到,如果採用區塊鏈技術以後,產品在架構上也要注意(調整)。因為隨著服務節點越來越多以後,寫入或者回應速度可能會慢。所以在用戶端也是一定要注意,由於這事兒會帶來用戶上體驗上一些調整。

最後,你用了一段時間的區塊鏈以後,還是要不斷地調整產品當中的一些體驗場景,你要看用了區塊鏈以後到底對你有沒有説明,對你的客戶的信任的提升到底有沒有幫助。因為現在很多平臺,在系統設計的時候,一般都會有中心化資料存儲的伺服器,還有各種記憶體中資料庫,然後再加上這個區塊鏈資料庫以後,就會出現資料存在多個地方,所以一定要注意資料的同步。

本來採用區塊鏈技術就是為了讓資料是更能夠同步,是不被篡改的,但是因為架構沒設計好,用了這系統反而造成資料在自己內部出現了混亂,就得不償失了。

邊界智能創始人-曹恒:區塊鏈技術還在非常早期,開發支援是非常不成熟的,而且區塊鏈的共識效率和集中式系統相比是很低效的,而且現階段用戶體驗也完全沒法和集中式系統相比。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現階段開發區塊鏈專案還是成本很高的。所以不要為了用區塊鏈而區塊鏈。需要看看要解決的問題,是否有集中式系統沒法解決的難點。

另外,千萬不要企圖把所有計算都放在鏈上進行,不實際也不對。合理的應用架構應該是支持鏈上鏈下資源交互操作。

千千世界(善圓科技)創始人-何聰:落地的過程中,至少會遇到三個坑。第一個是人才的坑。區塊鏈其實是發展不到十年的綜合性的老技術新概念,之前的探索可以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和《一個密碼朋克的宣言》中窺見,《從0到1》的作者彼得·蒂爾就說PayPal的願景是創造替代美元的數字貨幣。

可以說,加密技術、支付技術和分散式技術的發展催生了中本聰設計的比特幣,進而呈現了綜合性的區塊鏈技術。所以,區塊鏈領域的技術人才都是由於興趣或利益原因從傳統領域通過社區互動和自學探索轉化而來的。這就造成了在技術落地的過程中,最難的不是白皮書,而是實現白皮書的人,而由於學習的時間成本,人才會成為落地最大的坑。我們的經驗是,放棄“公司”這種陳舊的有勞動雇傭關係的組織結構,創造“無國界社區”吸引聚集志同道合的跨界人才,善圓區塊鏈Shanchain目前與Zencash團隊是戰略合作關係。

第二個是底層選擇的坑,究竟是什麼類型的“鏈”?是通過分叉已有的鏈?還是通過簡單粗暴的組合宣稱自主研發底層?這個選擇是方向性的,對於區塊鏈項目落地來說,這個選擇意味著給自己明確的定位。我們從2016年4月開始探索,早期糾結於選擇公有鏈還是聯盟鏈,搭在比特幣、乙太坊還是超級帳本上,幾個坑走過後,我們形成了對未來50年區塊鏈發展的研判,並開始基於這個研判耐心地設計Shanchain的架構——分形分維分散式區塊鏈。

第三個是應用場景的坑,就是你究竟用區塊鏈來改變什麼?無論是大眾場景還是垂直小眾場景,把成本考慮進去,有沒有必要,使用者需不需要?有多少主體會陪你玩這個遊戲?玩的過程中,政策和法律風險是怎樣的?國內玩不轉,出海後就玩得轉麼?打算多長時間玩出點名堂?我們的經驗是,要始終不忘初心。

Ifoods chain創始人-范志凱:第一呢,要對區塊鏈技術有比較深刻的理解,才能談到具體落地;第二呢,需要結合落地行業,應用的具體特點。

前面咱們談到了,區塊鏈的應用是很廣泛的,能夠應用到各個行業,但是具體應用的行業來說,行業跟行業間是有很大不同。

比如,金融跟食品,這兩個區別非常大。金融是需要區塊鏈結合金融自有的特性,以及金融企業機構的規則,制度等,比如我們的銀行,銀行有銀行的規則,那在應用的時候就要考慮到銀行的特點,中國人民銀行,和普通的商業銀行,裡面的制度又有所不同,所以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食品行業,更多的要從食品安全保障,消費者利益健康保障,食品供應保障來結合。這些結合的點與金融業呢,區別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落地的時候,一定要對落地的行業有研究,對應用的方向走自己的深入見解。

第三呢,我想是和其他技術的聯合應用。比如,大資料,比如人工智慧等等。拿Ifoods chain 來說,在我們構建的時候,裡面會有大量的資料獲取存儲及智慧分析的過程,同時我們還會用到智慧硬體,比如高精度感測器設備。只有這些結合起來才能組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應用體系。

所以,總結來說,在落地的之前需要對區塊鏈技術有深入的瞭解,對需要落地的應用行業要有深入的分析,瞭解行業目前的問題,在落地的過程中呢,要去擁抱結合其他先進的技術。我覺得這是區塊鏈落地時要注意的地方,也是踏踏實實前進的一個趨勢吧。

4、如果一個行業成功應用了區塊鏈技術,會對行業、對資本市場有什麼影響?

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黃步添:區塊鏈推動資訊互聯網走向價值互聯網,涉及到資訊不對稱的行業都會逐步被打破。

中科點擊創始人-劉宇航:區塊鏈能夠解決資料資產化、0成本共用交易、增值過程可溯、價值回歸等問題,將跨領域、跨部門的“資產、業務、資料”進行有效整合,除了直觀的節稅、節仲介費效益之外,還能實現“業務流程智慧化、安全多方信任”等高級屬性,將即時監測、即時風控。簡單說可大幅加速大資料資產在流通過程中的增值。這無論對於企業本身,還是資本市場都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也能夠產生很大的價值空間。

八分量創始人-阮安邦:其實從我們公司出發的話,我們對區塊鏈的應用並不是從貨幣、記帳的角度。所以呢,我覺得如果這些用區塊鏈實現的資料庫和用區塊鏈實現的消息通訊機制,如果能很成熟地在行業推廣的話,我覺得它會有,比現在做帳本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領主世界創始人-劉大鴻:我覺得區塊鏈行業的成功是不需要假 設的,它一定會成功。首先會改變過去互聯網運作的一些模式。從資本市場來看的話很多傳統的VC,他的經營模式和對創業者的理解和支持,都可能會發生變化。有一些新起來的區塊鏈資本,發展是非常迅猛的。

比如說分散式資本、千方資本、頂針資本、BlockVC,這些都是投資區塊鏈的新秀。他們能看到這個行業的本質,決策也比較快。然後市場可能會面臨新的洗牌,雖然(區塊鏈)是在萌芽狀態,但是我相信未來會有新的區塊鏈基金造就偉大的公司,同時也反過來成就偉大的資本和偉大的基金。這是我幾點基本的看法。"

好活創始人-朱江:我覺得,一個行業或者一個企業應用成功了,主要核心還是因為它的產品、商業模式和使用者體驗成功了。區塊鏈只是幫助他實現的一個技術手段跟工具而已,不應該過分強調區塊鏈技術對商業模式的説明,是有作用但不是非常核心的。區塊鏈現在開源,誰其實都可以用,很多企業成功不是說因為用了區塊鏈成功了,而是產品本身做得比較好,推廣和運營做得好,區塊鏈只是實現手段之一。

當然目前區塊鏈在資本市場比較熱,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可能也是找到了一個新的增長點吧。我覺得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它(資本市場)也會逐漸冷靜下來。因為現在熱主要也是因為ICO,但是現在從央行啊,包括很多的國家金融機構對ICO、對比特幣、對幣圈兒的整治效果來看,在國內來說的話,區塊鏈在虛擬貨幣上的應用,對後續的發展的前景也是需要考慮的。

所以我覺得更應該考慮一下區塊鏈在一些行業應用上的比較好的應用場景。我覺得這肯定是非常大的一個趨勢,而且這幾年應該發展得非常迅速。但是我覺得還真不一定能達到重構所有行業的高度吧。這個事情,跟三國演義說的一樣,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因為我們現在中心化太嚴重了,所以現在需要去中心化。但是去中心化一段時間以後呢,會發現這個信用體系也會有問題,有可能還會又回到中心化,它會是這麼一個反覆運算,螺旋式的發展過程。

千千世界(善圓科技)創始人-何聰:僅就區塊鏈技術如果全面成功運用于公益慈善領域,影響最大的可能是政府稅收的徵收和使用方式,因為稅收徵收的目的和使用的方式從契約來說都是具有公共屬性的,進而會引導資本市場中形成越來越多的“耐心資本”或“影響力資本”,因為區塊鏈本質上要改變的是生產關係,表現在,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越來越融合。

Ifoods chain創始人-范志凱:首先我覺得,任何一項技術的應用都是比較漫長的過程,當然這個漫長也是相對的一個概念,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現在,每一次的技術革新,其實時間都是越來越短的。

具體到區塊鏈,我覺得是可以與其他革新進行參考比對的。比如最近的一次,互聯網,互聯網之前互聯網之後,不管是對社會還是個人,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

舉個簡單例子,淘寶。互聯網技術興起之前,沒有淘寶,基本沒有網路購物,那這時候人們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呢?不說宏觀的就說購物方面,人們是商場化的是外出化的。因為什麼?因為你在家買不了你需要的東西,你必須出去,那這時候商場行業是紅火的,大中、國美這些是行業的龍頭。

有了互聯網後呢,大家慢慢習慣了在網上購物,出去的時間自然而然的就少了,實體商場肯定會受到衝擊。最明顯的例子,北京的中關村,互聯網之前火的一塌糊塗,我說的是賣電器、電腦、相機這些的。互聯網之後,現在去看看,基本都變成創業中心了,當然實體也不會不存在,比如國美、大中這些,還是很厲害,但是,有個前提,就是他們擁抱了互聯網、接受並使用了互聯網。

針對區塊鏈,也是一樣的,它的技術特點,應用前景,以及能夠帶來的優化是大家能夠想像得到的,但是在技術發展及應用的過程中,肯定會摒棄掉目前已經存在的東西,就業也好,投資也好,行業也好,都會帶來新的機會。

二十年前,投資人、資本追逐的可能是煤礦等重工業,互聯網出來後,資本馬上轉向了互聯網行業,這就說明互聯網是進步的,同樣,區塊鏈出來後,無論是社會還是個人,它都會帶來巨大的衝擊。它的不可篡改性,帶來更多的,我覺得是社會的誠信體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

心源觀止創始人-孫斌:區塊鏈更像互聯網,它是底層技術的重構。互聯網是資訊互聯,區塊鏈是價值互聯。從資訊社會過渡到價值社會,從資訊社會過渡到契約社會。

為什麼巴菲特他們經常去鼓吹比特幣要沒,因為比特幣動了他們的蛋糕,他們是屬於傳統金融。那麼什麼叫區塊鏈精神?就是對傳統這種權威的否定,那麼新興的區塊鏈市場相當於把區塊鏈當做一種互聯網的權威,而不是傳統權威。

原來是假如銀行、政府是傳統的中心化的權威。那麼互聯網權威呢就是區塊鏈,講究的是共識,所有人去建立了一個新的信仰,大家是一同維護這個虛擬的社會。所以互聯網的資訊一定會在後面變成一個信用互聯網。

5、私藏的心得與建議

好活創始人-朱江:我對區塊鏈的認知,剛開始還是從比特幣,還有一些金融上的應用(開始瞭解的)。後來呢,我們主要是把它應用在這個我們自己的一些行業應用的場景當中,主要是共用經濟、靈活用工當中。我們覺得這個分散式存儲、信用體系的建立,用這種技術實現對我們非常有幫助。

現在很多企業用區塊鏈都是趕時髦。包括用聯盟鏈也好,或者是用自由鏈也好。其實都只是在中心化存儲上的一個補充,做一個資料上備份,並沒有這個把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去中心化,信任上的東西,這些特性發揮到該有的高度。主要是因為現在很多區塊鏈還是以概念的炒作為主,以比特幣、金融幣圈兒為主,有一部分資本在這個過程起了一個不是很好的推動的作用。區塊鏈在中國,尤其是行業應用上應該得到一個很好的發展。

我覺得還是應該要通過(觀察)自己的App也好,或者行業應用,他們對資料的分散式存儲或者信用體系有一個比較高的要求,再用區塊鏈是比較好的。不要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而且,我覺得不一定非要所有的應用都需要用區塊鏈。為什麼很多人也在用呢?因為他主要是想打破大平臺的資料壟斷,想通過區塊鏈來逆襲像BAT這樣的平臺。但是不要因為這個把自己的用戶體驗和商業本質忘了。

最後呢,區塊鏈方面的創業是既需要技術又需要智慧。我也希望在進行區塊鏈相關創業的小夥伴,一方面能夠對區塊鏈帶來的顛覆式創新和革命有一個非常好的突破。但是,也要警惕這種技術,尤其在國內的金融體系和信用及道德體系,有可能會出現問題的一些場景。不要被監管部門進行處罰或者打擊。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創業上很大的損失跟失敗。有可能辛辛苦苦好幾年,一下就回到解放前了。

這兒有卡GO CARD創始人-陳建偉:我們當時是這個想法(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儲值共用網路),但事實上,後來也偏離了這個方向,目前這塊兒還是扯淡的和騙人的居多。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我相信99%都是這樣,但是行業就是如此吧,我們也不想過多的評論。

(後來不做區塊鏈了)還是我們自身的問題吧,從業務進展上看,區塊鏈技術並不是首要的,所以說我們對它的應用級排得往後一些。第二個還是說性質問題吧,目前區塊鏈這塊兒的大部分的應用,或者是很大部分風口上的應用跟金融關係太大。而且是跟國家趨勢完全是對著幹的。所以說我們就老老實實的從這裡面退出了。

我本身就是有技術背景的一個創始人,所以說技術這個事情,我始終會繼續嘗試這些最新的、特別是有潛力的、很有意思的這些東西。但是我們也不會過分去依賴它,我們當時用是因為,覺得跟我們專案的一些基本屬性和未來發展的一些趨勢能夠結合,所以願意去做。但是這方面確實積累還不夠,反正做的過程是坑坑窪窪的。

但是再往下我們看到,幣圈兒這些事兒開始變得瘋狂,國家又開始監管,現在又開始這麼火熱。我們就發現這個行業似乎在變質了。不可否認,就在這裡面我們也受到一些誘惑,但是總體而言還是經住了這個誘惑吧,也就堅決不去參與這些事兒了。

(建議)那就是兩個吧,一個是對想進入幣圈兒的人,祝你們走好。另外一個,就是想對於進入正常的區塊鏈技術創業的人,只能說希望他們五年後有得發財吧。

八分量創始人-阮安邦:如果是玩幣的創業者,我感覺門檻不高,但風險大需謹慎。如果是做底層區塊鏈技術研發,門檻高,但能解決非常非常多切實的痛點問題。

不懂技術但想在自己的行業應用的話,我覺得現在開源的區塊鏈項目也不少,注意開源版權協議就可以了。合格的CTO應該都能帶團隊用起來。倒是業務和商業模式方面或許可以有調整的地方,這裡創業團隊就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

信鏈創始人-黃立峰:還是要先多花時間瞭解底層技術,把一些思想瞭解清楚了再動手,不要太著急投入進來。這裡面坑也是挺多的。技術是一方面,另外一個是,相關的一些思維、思想,比如去中心化,這個可能甚至比技術都還更要重要的。首先要想清楚了才能夠動手。

很多專案的整個商業模式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以現有的技術架構、組織架構也好,有的根本就是與區塊鏈項目是不匹配的,即使你想要結合你都結合不了,或者結合了也也根本就沒有什麼作用。有的需要從商業模式、組織架構方面完全重構。

一開始的話,簡單嘗試一下還是可以的,能不能取得多大的效果,那真的還是要打個問號。

心源觀止創始人-孫斌:區塊鏈最大的問題是能耗,需要通過礦工去維護,這個能耗是特別高的。

第二個就是,它效率確實存在問題,那種特別頻繁的,像淘寶一秒幾百萬次的那種,它做不了。但底層技術一直在革新,比特幣是一秒7次,乙太坊是一秒40多次,它在擴容和技術反覆運算的同時,效率一直在提升。未來這個問題會被逐步的解決掉。但是對於大部分行業來說,這個一秒幾十次或者一秒幾百次其實也夠了。

再就是高冗餘,它通過高冗餘去解決了安全問題,有舍有得吧。

(想要進行區塊鏈相關創業的)趕緊進,把時時間線放長了,他就是早期的入場者,當然現在看有可能不是那麼早。市場上現在肯定投機的居多,但是一定會有一批踏踏實實做事的起來。

什麼也不懂就別進來了,這個圈子還是有比較大的技術門檻。不懂就別進了,不懂進來摻和啥,只能是投機。除非找到一個特別適合應用區塊鏈的行業。創業者得有跨行的能力,至少是兩個行業。因為它本來就是一項革新的技術,你用來給傳統行業加股票估值,我覺得沒有多大意義。

而且區塊鏈的核心是去中心化,現在很多大企業進來就是我把區塊鏈中心化。我(大企業)還是能控制這個盤子,我加了區塊鏈,只是為了加我的股價,或者什麼別的個人利益。他在(最初)設計整個結構的時候,就是一個中心化的結構,這是很多大企業去做區塊鏈的通病。區塊鏈如果沒了去中心化,那就相當於沒有這東西。

如果新的創業者想玩區塊鏈,進來肯定沒問題,這對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至於有什麼方法讓他快速入門?沒有個一年半載的積累,他鬧不明白。得看他對傳統行業的熟悉程度,如果對傳統行業很熟的話,結合區塊鏈的應用,至少需要半年吧。

/The End/

編輯 薛 婷 校對 梓葳、楊茅、超超

【活動】搶食區塊鏈:那些暗藏的陷阱與機會

時間:2018年1月27日14:00~17:00

地點:北京(後續通知)

報名方式:為控制參與者品質,本活動為付費活動。點擊【報名連結】,活動諮詢加微信:wenxue-600

區塊鏈沉寂8年,爆紅卻在一夜之間。

最近2周,整個創投圈已被區塊鏈的神話故事燃燒得熱血沸騰。據不完全統計,近期已有不下20家機構向鉛筆道描述了這種瘋狂。

不論知名或不知名,低調或不低調,許多機構如同南移北遷的獸群一般,數日之內調整投資重心,押注區塊鏈賽道,覆蓋全細分領域。

有人說,這個行業暴利,許多公司看似無名,實則每月數千萬至數十億利潤不等,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在他們面前黯然失色。

有人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技術,用好了是幹掉“BAT”等巨頭的潛在機會。

也有人說,它陷阱重重,存在諸多灰色地帶,又缺乏落地場景,鮮有成功案例。

... ...

針對以上,鉛筆道將發起“搶食區塊鏈”主題沙龍,邀請一線創業者投資人分享討論。

嘉賓如下: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敖萌博士

分散式資本黃僑濛

大河創投合夥人李榮閣

原本區塊鏈CEO吳鵬

雲象區塊鏈合夥人兼CTO溫琪

網錄科技vp楊濤

閃傳CEO薑天鵬

為友資本合夥人陳菜根

在此之前,鉛筆道已採訪了50~60位區塊鏈創業者,作為圈內最前沿的創投媒體,相信將帶給參與者一場視聽盛宴。

總之:區塊鏈已來,你愛來不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