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議美國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

摘要: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品質是高校發展的第一要務。 根據美國高等教育價值理念、制度安排、師生互動、資源環境等方面構建的內部品質保障體系特點, 分析以州高等教育委員會、各專業指導委員會為主的非政府組織和多元化的監控認證機制相結合的外部品質保障體系架構, 探究了美國高等教育品質保障的內涵、途徑、方法, 並從內部品質控制上注重對“放”與“管”度的結合和從外部評估監管上注重發揮協力廠商認證機構的作用兩個方面對優化首都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提出可資借鑒的政策建議。

關鍵字:美國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認證體系

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主題是品質。 1998年, 世界首屆高等教育大會宣言:重視品質是一個時代的命題, 誰輕視品質就將被淘汰出局[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 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2]教育部《關於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 在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進程中, 建設一流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教學水準和人才培養品質。 而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建設對提高教育品質至關重要。

美國擁有發達的高等教育系統。

目前, 全美共有聯邦教育部認可的具有學位授予權的大學4, 147所, 在校大學生約為1, 990萬[3]。 《2018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顯示: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中, 美國有44所, 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 美國高等教育之所以取得了飛躍式發展, 這與其品質保障體系息息相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希望通過分析該體系, 為市屬院校開展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工作、提升高等教育品質提供參考。

美國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分為內部管理監控體系和外部監控認證體系兩個層面。 兩者雖然主體不同、方式不同、管道不同, 但相互銜接、相互補充, 為美國高等教育品質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注重加強內部品質保障體系建設

總體來看, 美國高校從價值理念、制度安排、師生互動、資源環境等方面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內部品質保障體系。

1.多元且統一的價值理念深化培養品質

價值理念塑造大學氣質。 美國高校的特定使命和價值追求儘管多元, 但大都包含了求真求善、理性創新、學術自由、開放進取等價值理念, 在校園文化和學術活動中滲透著世界公民、愛國主義、科學精神、社會責任、公共利益、人文關懷等教育, 如芝加哥大學“益智厚生”的育人理念;麻省理工學院把服務于國家作為最重要的原則, 同時加強全球性參與、合作與競爭的辦學理念等。 由此營造了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 一方面, 這些使命價值浸潤到學校戰略規劃等頂層設計中;另一方面,

使得學生在日常校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美國主流價值觀薰陶, 培養了領導能力、前瞻視野和創新精神, 在深層次上保障和提升了人才培養品質。

2.完備順暢的制度安排及運行機制確保教學品質

第一, 董事會決策、校長負責和教授治學, 從內部治理結構上保障教學品質。 董事會制度是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基石, 它通過保持信託的完整、聘任校長、籌措與管理學校資源、審批規劃和預算、監控學校運作等方式[4]確保高校內部治理體系平穩運轉, 為保障教育品質提供堅實後盾。 董事會通常下設執行委員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學生事務委員會等, 直接參與到招生、教學、就業指導、畢業生品質跟蹤等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

一些董事會成員本身即為資深教授, 他們在為學生授課的同時, 及時瞭解一手資訊, 發揮監督作用。

校長是大學行政管理的核心, 由董事會聘請並授權其負責學校運行、籌集經費、提升學校聲望等。 校長十分看重教學品質, 通常把教學和學術事務交由教務長負責, 教務長在選擇教員、安排課程、授課品質和學術預算等方面對校長直接負責。 校長和教務長的專業素質和管理能力對大學教育品質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教授委員會為教學品質保駕護航。 美國高校的教授委員會(或稱學術評議會)分為校、院、系三級, 組織機構完善。 教授委員會不僅在學校教育政策、規劃、預算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而且在涉及學校(院、系)教學科研等重大事項中負有首要責任, 這包括教師聘任、課程設定、教學內容與方法、科學研究、學位授予以及與教育過程相關的學生生活等。教授委員會的作用發揮真正實現了教授治學、教授治校的目標,推動了美國高等教育健康發展。

第二,嚴格的把關機制有效保障了課程品質。制度順暢運行需要配套機制。一方面,是課程設置的把關機制。經過多年的探索,美國高校已形成了一套嚴謹的課程設置機制,其中,學校一級負責全校性的通識教育類課程,院系一級負責專業主修課程,分級把關審核。每一級都成立了課程評估委員會或職能類似的機構,評估課程的價值、可行性以及是否與學生需求相符。該委員會還對教學大綱、課程安排、作業安排、考核評價方式等進行嚴格審核。例如:紐約大學雖然在世界三個城市(紐約、上海、阿布達比)設有校區,但任何一個校區開發新的課程,均須通過本科生教職工管理委員會審批。另一方面,是授課內容的把關機制。課程大綱對師生而言即為一份契約,如果教師未按照大綱要求進行授課,學生可以向學校投訴,教師可能會面臨被約談或解聘的危險。

3.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助推教學品質

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加之已突破百萬的國際生,使得高校學生結構複雜、文化多元,這給高校教學及日常管理增加了難度。美國高校探索出師生良性互動的多種路徑,激發大學活力,提高教學品質。

第一,配備學業導師。學校為每一名學生配備學業導師,提供針對性的學業指導。學業導師要瞭解學生的文化背景、成長情況等,指導學生選擇適合的課程。對於學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學業導師採取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合的方式,説明學生制定循序漸進的學業規劃。

第二,設立學習輔導站。美國高校非常重視對學生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指導,很多高校設立諸如寫作中心之類的學習輔導站,通過預約獲得“一對一”的指導。任課教師也要安排時間,為有需要的學生答疑、輔導。

第三,網上學生評教。學生通過評師網等網上教學評價平臺,不僅可以評價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授課水準、教學效果,以評促教,而且還可以瞭解教師的教學內容、授課風格等資訊,為選課提供參考。

4.充足平衡的資源環境提升教學品質

資源環境彰顯大學魅力。一方面,高校為學生提供先進的軟硬體設施,營造宜人的學習氛圍。例如:芝加哥大學的哈珀主閱覽室被譽為最美的大學閱覽室之一,加州大學大衛斯分校以及時、安全、環保為衡量標準,提高新房建造、舊房改造與維修工程的效益和效率,賓州大學提高校園設施的日使用率,投資建設最先進的主調度系統[5]。另一方面,配備專門人員在圖書及資料庫使用、健康服務、心理諮詢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保障。其中,運用網路資訊技術提升教育品質獨具特色。

第一,充分發揮網路資訊技術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學品質。美國作為資訊技術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將網路資訊技術、大資料技術運用到高等教育中已成常態,如北伊利諾州立大學開設網路課程,降低了學習成本,讓地處不同地域的學生接受到同等品質的教育,實現了資源分享。同時,網路課程有助於學生反復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第二,運用一體化的資訊系統護航學生學業過程。高等教育品質的核心體現在學生的學業上,美國高校在利用資訊系統指導學生學業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北伊利諾州立大學為例,該校的學生資訊系統裡不僅僅是學生的自然情況,更多的是學生的學業資訊。系統通過分析學生的成績對其學業進行監測:一方面,學生根據GPA情況,通過系統與導師約定談話時間,以便更好規劃今後的學業;另一方面,該系統還設有預警機制,學生課程未達標時,預警燈亮起,資訊同時回饋給學生管理工作人員,以便及時對特定學生進行特別關注。

以上是美國在高等教育內部品質保障體系方面的普遍做法,每所高校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舉措,但“提高教學品質、提升學生能力”的理念不變。

運用外部因素推動高等教育品質發展

高等教育品質直觀地體現在大學排名、畢業生品質和監管認證等方面。美國高校在優化內部品質體系的同時,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共同推動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發展。

1.州高等教育委員會協調推動高等教育品質

美國憲法規定,除軍事院校外,美國聯邦政府對高等教育沒有直接管轄權,高等教育由各州負責管理。美國絕大部分州都設有高等教育委員會,該委員會作為協調機構,通過宏觀調控來保證和促進本州高校的教育品質提升。

第一,重視發揮州高等教育委員會總體指導作用。美國各州高等教育委員會基本上分為三類,分別是:管理委員會、協調委員、計畫委員會[6]。主要職能包括制定本州高等教育規劃、協調州政府對高校科研經費或政府補貼的發放、對高校新專業進行評估、為高等教育提供資訊服務等,但不涉及學校辦學的具體事宜。例如:伊利諾州高等教育委員會(IBHE)成立於1961年,該委員會實行董事會制度,董事會由16人組成,負責管理州和聯邦高等教育撥款項目,批准公立高等學校新增教學、研究、公共服務等機構,對高等教育機構和機構的運作、贈款和資金改進提出建議,以及維護伊利諾州高等教育資訊系統。委員會通過上述職責維護和監督教學品質。

第二,注重發揮高等教育委員會下設研究機構的作用。美國高等教育委員會下設多個研究機構,各研究機構職能不同。以伊利諾州高等教育委員會為例,其下設的學術委員會,一方面,推動大學間資源分享、促進學生相互選課,同時確保本州的學生在州內學校學分互換;另一方面,對公立高校的專業設置進行把控,各公立院校新增、減少、修改課程設置時,需到這裡備案。下設的資訊採集機構,分析採集的課程設計、學生回饋、教師背景等資訊,評估各個高校學生的發展狀況、師資水準等,在此基礎上,定期與其他州的情況進行對比,為進一步提升教學品質提供指導依據。

2.高等教育認證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品質

高等教育認證是美國保證和提高高等教育品質的一種特殊的教育管理和品質保證模式[7],分為專業認證和機構認證。專業認證是指對某一專業的評估,通常與國家專業協會掛鉤,由專業職業協會與相關領域的專家一起對專業開展的認證工作。目前,全美專業評估機構有諸如美國商學院認證委員會(ACBSP)、美國工程技術認證委員會(ABET)等近七十個委員會。機構認證是指對整個學校(機構)進行評價。美國按區域劃分了六個區域認證機構,分別是高等教育委員會(HLC)、南部院校協會(SACS)、西北高校委員會(NWCCU)、西部高校聯盟評鑒委員會(WASC ACCJC)、美國中部諸州高等教育委員會(MSCHE)和新英格蘭院校協會(NEASC)。作為協力廠商評估機構,他們得到教育部授權,負責本區域內高校的認證。

第一,多元認證的客觀性和廣泛性提升高等教育品質。認證評估涉及到學校、專業建設發展的方方面面。機構認證的主要評估指標包括:辦學宗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計畫、條件保障、教學設施、學生入學及學位授予、研究生培養、科學研究、學校組織及行政管理等全方位的評估[8]。專業認證主要評估指標包括:教師學術水準、教學經驗、實踐能力、對教學及學生的熱心程度、學生的入學條件、畢業要求、學位授予標準、本專業所需的軟硬體條件、課程設置、教學計畫、改革目標等方面。機構認證和專業認證,兩者互為補充,共同保障高等教育品質。

第二,差異化的認證程式與模式精准服務高等教育品質。機構認證的週期一般為8年~10年,專業認證的週期為5年~7年。每個學校或專業接受認證的模式和標準不盡相同,認證的科學化、精細化更好地服務高等教育品質。例如:國際商學院協會(AACSB)在認證審核的過程中,根據被認證高校自己確定的商科專業建設總體思路、發展的願景和確定的目標,進行教學、科研、師生關係、社會貢獻、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模組的認證。簡而言之,能否順利通過AACSB認證,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化的指標體系,而是針對高校各自的發展情況及自身規劃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9]。區域認證以高等教育委員會(HLC)為例。該委員會負責19個州一千多所高校的認證工作,其使命是為保證和提高高等教育品質而服務。

認證過程。第一步是確立標準。該標準由委員會和高校共同制定,每5年修訂一次,以保證標準的客觀性、科學性。第二步是學校自評。學校按照高校評估標準,全方位地開展自評自查自糾,這本身就是自我提高的過程。第三步是同行評審團入校評議。評審團由同類別的高校專家組成,對被認證的院校進行3天~5天的實地評估,通過查詢、訪談、審理自評報告等辦法評估該院校是否達標,並提出整改意見。從上述認證過程來看,高校若想順利通過認證,須按照標準進行辦學宗旨、學科專業、師資力量、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通過內部自評和外部評估,形成適合本校的辦學機制,這極大地保障了該校的教學品質。

認證模式。針對不同類型的高校,採取不同的認證模式,確保認證的初衷。一是開放道路模式,主要是針對綜合實力強、運行良好的高校,如芝加哥大學,10年評估一次;二是標準道路模式,週期為10年,在第4年、第10年分兩次評估、監督;三是學術品質提升專案(AQIP)道路模式,主要是針對社區大學,每年進行一項基礎項目評估,持續8年。通過8年的評估就可以申請10年期認證,但大部分院校願意繼續委員會每年的評估,以此持之以恆地提高教學品質[10]。

美國高校的外部品質監控結果對外公開,公眾可以通過申請或登錄相關網站收集到品質保證檔、審查報告、評估結果等相關資訊,方便公眾進行橫向比較。外部品質監控審查的結果將影響到生源的數量和品質、師資品質,影響到政府撥款、高校的收入。這是高度國際化和高等教育市場化的美國高校十分看重的。

高等教育大眾化以來,面對不同層級的各類學校,美國政府逐步找到了保障與監控高等教育品質的合理而有效的方法與途徑,形成了獨特的品質保障體系,這對於我國如何全面保障和不斷提高高等教育品質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筆者認為我國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建設應該在以下兩個方面加強:一是內部品質控制要注重對“放”與“管”度的把控;二是外部評估要在切實發揮協力廠商評估機構的作用上下功夫。我們應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理念和經驗,構建與我國高等教育評估制度相適應的、具有首都特點的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逐步形成依據高校功能定位、教學水準與研究能力並重,政府、學校、專門機構和社會多元評價相結合,經費投入與績效評估掛鉤的高等教育評價體系。(作者:董竹娟 葛學彬 陳桂營,單位:北京工商大學,董竹娟系學校黨委副書記)

參考文獻:

[1]董雲川,羅志敏. 話題、問題、解題:中國高等教育如何突圍?[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4,30(6):52.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46.

[3]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2017[M].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17:242,248.

[4]歐陽光華. 董事、校長與教授:美國大學治理結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6-133.

[5] [美]國家研究院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研究型大學與美國未來:美國繁榮與安全的十大突破性舉措[M].朱健平,等,譯.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2015:87.

[6]Gates S. M.,Augustine C. H.,Benjamin R.,Bikson T. K.,Kaganoff T.,Levy D. G.,Moini J. S.,Zimmer R.W.. Ensuring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in Higher Education: An Analysis of Assessment Practices [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 Wiley Company, 2002:115-116,117-122.

[7]楊院,史秋衡. 高等院校認證標準的辨析—以美國院校認證標準為例[J].高等教育管理,2007,1(4):16.

[8]萬毅平.美國的高校認證與教育評估[J].江蘇大學學報,2003(2):25.

[9]國際商學院協會.[EB/OL].[2017-11-01].http://www.aacsb.edu/.

[10]美國高等教育委員會.[EB/OL].[2017-10-01].http://www.hlcommission.org.

《北京教育》雜誌

這包括教師聘任、課程設定、教學內容與方法、科學研究、學位授予以及與教育過程相關的學生生活等。教授委員會的作用發揮真正實現了教授治學、教授治校的目標,推動了美國高等教育健康發展。

第二,嚴格的把關機制有效保障了課程品質。制度順暢運行需要配套機制。一方面,是課程設置的把關機制。經過多年的探索,美國高校已形成了一套嚴謹的課程設置機制,其中,學校一級負責全校性的通識教育類課程,院系一級負責專業主修課程,分級把關審核。每一級都成立了課程評估委員會或職能類似的機構,評估課程的價值、可行性以及是否與學生需求相符。該委員會還對教學大綱、課程安排、作業安排、考核評價方式等進行嚴格審核。例如:紐約大學雖然在世界三個城市(紐約、上海、阿布達比)設有校區,但任何一個校區開發新的課程,均須通過本科生教職工管理委員會審批。另一方面,是授課內容的把關機制。課程大綱對師生而言即為一份契約,如果教師未按照大綱要求進行授課,學生可以向學校投訴,教師可能會面臨被約談或解聘的危險。

3.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助推教學品質

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加之已突破百萬的國際生,使得高校學生結構複雜、文化多元,這給高校教學及日常管理增加了難度。美國高校探索出師生良性互動的多種路徑,激發大學活力,提高教學品質。

第一,配備學業導師。學校為每一名學生配備學業導師,提供針對性的學業指導。學業導師要瞭解學生的文化背景、成長情況等,指導學生選擇適合的課程。對於學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學業導師採取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合的方式,説明學生制定循序漸進的學業規劃。

第二,設立學習輔導站。美國高校非常重視對學生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指導,很多高校設立諸如寫作中心之類的學習輔導站,通過預約獲得“一對一”的指導。任課教師也要安排時間,為有需要的學生答疑、輔導。

第三,網上學生評教。學生通過評師網等網上教學評價平臺,不僅可以評價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授課水準、教學效果,以評促教,而且還可以瞭解教師的教學內容、授課風格等資訊,為選課提供參考。

4.充足平衡的資源環境提升教學品質

資源環境彰顯大學魅力。一方面,高校為學生提供先進的軟硬體設施,營造宜人的學習氛圍。例如:芝加哥大學的哈珀主閱覽室被譽為最美的大學閱覽室之一,加州大學大衛斯分校以及時、安全、環保為衡量標準,提高新房建造、舊房改造與維修工程的效益和效率,賓州大學提高校園設施的日使用率,投資建設最先進的主調度系統[5]。另一方面,配備專門人員在圖書及資料庫使用、健康服務、心理諮詢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保障。其中,運用網路資訊技術提升教育品質獨具特色。

第一,充分發揮網路資訊技術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學品質。美國作為資訊技術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將網路資訊技術、大資料技術運用到高等教育中已成常態,如北伊利諾州立大學開設網路課程,降低了學習成本,讓地處不同地域的學生接受到同等品質的教育,實現了資源分享。同時,網路課程有助於學生反復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第二,運用一體化的資訊系統護航學生學業過程。高等教育品質的核心體現在學生的學業上,美國高校在利用資訊系統指導學生學業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北伊利諾州立大學為例,該校的學生資訊系統裡不僅僅是學生的自然情況,更多的是學生的學業資訊。系統通過分析學生的成績對其學業進行監測:一方面,學生根據GPA情況,通過系統與導師約定談話時間,以便更好規劃今後的學業;另一方面,該系統還設有預警機制,學生課程未達標時,預警燈亮起,資訊同時回饋給學生管理工作人員,以便及時對特定學生進行特別關注。

以上是美國在高等教育內部品質保障體系方面的普遍做法,每所高校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舉措,但“提高教學品質、提升學生能力”的理念不變。

運用外部因素推動高等教育品質發展

高等教育品質直觀地體現在大學排名、畢業生品質和監管認證等方面。美國高校在優化內部品質體系的同時,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共同推動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發展。

1.州高等教育委員會協調推動高等教育品質

美國憲法規定,除軍事院校外,美國聯邦政府對高等教育沒有直接管轄權,高等教育由各州負責管理。美國絕大部分州都設有高等教育委員會,該委員會作為協調機構,通過宏觀調控來保證和促進本州高校的教育品質提升。

第一,重視發揮州高等教育委員會總體指導作用。美國各州高等教育委員會基本上分為三類,分別是:管理委員會、協調委員、計畫委員會[6]。主要職能包括制定本州高等教育規劃、協調州政府對高校科研經費或政府補貼的發放、對高校新專業進行評估、為高等教育提供資訊服務等,但不涉及學校辦學的具體事宜。例如:伊利諾州高等教育委員會(IBHE)成立於1961年,該委員會實行董事會制度,董事會由16人組成,負責管理州和聯邦高等教育撥款項目,批准公立高等學校新增教學、研究、公共服務等機構,對高等教育機構和機構的運作、贈款和資金改進提出建議,以及維護伊利諾州高等教育資訊系統。委員會通過上述職責維護和監督教學品質。

第二,注重發揮高等教育委員會下設研究機構的作用。美國高等教育委員會下設多個研究機構,各研究機構職能不同。以伊利諾州高等教育委員會為例,其下設的學術委員會,一方面,推動大學間資源分享、促進學生相互選課,同時確保本州的學生在州內學校學分互換;另一方面,對公立高校的專業設置進行把控,各公立院校新增、減少、修改課程設置時,需到這裡備案。下設的資訊採集機構,分析採集的課程設計、學生回饋、教師背景等資訊,評估各個高校學生的發展狀況、師資水準等,在此基礎上,定期與其他州的情況進行對比,為進一步提升教學品質提供指導依據。

2.高等教育認證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品質

高等教育認證是美國保證和提高高等教育品質的一種特殊的教育管理和品質保證模式[7],分為專業認證和機構認證。專業認證是指對某一專業的評估,通常與國家專業協會掛鉤,由專業職業協會與相關領域的專家一起對專業開展的認證工作。目前,全美專業評估機構有諸如美國商學院認證委員會(ACBSP)、美國工程技術認證委員會(ABET)等近七十個委員會。機構認證是指對整個學校(機構)進行評價。美國按區域劃分了六個區域認證機構,分別是高等教育委員會(HLC)、南部院校協會(SACS)、西北高校委員會(NWCCU)、西部高校聯盟評鑒委員會(WASC ACCJC)、美國中部諸州高等教育委員會(MSCHE)和新英格蘭院校協會(NEASC)。作為協力廠商評估機構,他們得到教育部授權,負責本區域內高校的認證。

第一,多元認證的客觀性和廣泛性提升高等教育品質。認證評估涉及到學校、專業建設發展的方方面面。機構認證的主要評估指標包括:辦學宗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計畫、條件保障、教學設施、學生入學及學位授予、研究生培養、科學研究、學校組織及行政管理等全方位的評估[8]。專業認證主要評估指標包括:教師學術水準、教學經驗、實踐能力、對教學及學生的熱心程度、學生的入學條件、畢業要求、學位授予標準、本專業所需的軟硬體條件、課程設置、教學計畫、改革目標等方面。機構認證和專業認證,兩者互為補充,共同保障高等教育品質。

第二,差異化的認證程式與模式精准服務高等教育品質。機構認證的週期一般為8年~10年,專業認證的週期為5年~7年。每個學校或專業接受認證的模式和標準不盡相同,認證的科學化、精細化更好地服務高等教育品質。例如:國際商學院協會(AACSB)在認證審核的過程中,根據被認證高校自己確定的商科專業建設總體思路、發展的願景和確定的目標,進行教學、科研、師生關係、社會貢獻、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模組的認證。簡而言之,能否順利通過AACSB認證,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化的指標體系,而是針對高校各自的發展情況及自身規劃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9]。區域認證以高等教育委員會(HLC)為例。該委員會負責19個州一千多所高校的認證工作,其使命是為保證和提高高等教育品質而服務。

認證過程。第一步是確立標準。該標準由委員會和高校共同制定,每5年修訂一次,以保證標準的客觀性、科學性。第二步是學校自評。學校按照高校評估標準,全方位地開展自評自查自糾,這本身就是自我提高的過程。第三步是同行評審團入校評議。評審團由同類別的高校專家組成,對被認證的院校進行3天~5天的實地評估,通過查詢、訪談、審理自評報告等辦法評估該院校是否達標,並提出整改意見。從上述認證過程來看,高校若想順利通過認證,須按照標準進行辦學宗旨、學科專業、師資力量、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通過內部自評和外部評估,形成適合本校的辦學機制,這極大地保障了該校的教學品質。

認證模式。針對不同類型的高校,採取不同的認證模式,確保認證的初衷。一是開放道路模式,主要是針對綜合實力強、運行良好的高校,如芝加哥大學,10年評估一次;二是標準道路模式,週期為10年,在第4年、第10年分兩次評估、監督;三是學術品質提升專案(AQIP)道路模式,主要是針對社區大學,每年進行一項基礎項目評估,持續8年。通過8年的評估就可以申請10年期認證,但大部分院校願意繼續委員會每年的評估,以此持之以恆地提高教學品質[10]。

美國高校的外部品質監控結果對外公開,公眾可以通過申請或登錄相關網站收集到品質保證檔、審查報告、評估結果等相關資訊,方便公眾進行橫向比較。外部品質監控審查的結果將影響到生源的數量和品質、師資品質,影響到政府撥款、高校的收入。這是高度國際化和高等教育市場化的美國高校十分看重的。

高等教育大眾化以來,面對不同層級的各類學校,美國政府逐步找到了保障與監控高等教育品質的合理而有效的方法與途徑,形成了獨特的品質保障體系,這對於我國如何全面保障和不斷提高高等教育品質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筆者認為我國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建設應該在以下兩個方面加強:一是內部品質控制要注重對“放”與“管”度的把控;二是外部評估要在切實發揮協力廠商評估機構的作用上下功夫。我們應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理念和經驗,構建與我國高等教育評估制度相適應的、具有首都特點的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逐步形成依據高校功能定位、教學水準與研究能力並重,政府、學校、專門機構和社會多元評價相結合,經費投入與績效評估掛鉤的高等教育評價體系。(作者:董竹娟 葛學彬 陳桂營,單位:北京工商大學,董竹娟系學校黨委副書記)

參考文獻:

[1]董雲川,羅志敏. 話題、問題、解題:中國高等教育如何突圍?[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4,30(6):52.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46.

[3]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2017[M].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17:242,248.

[4]歐陽光華. 董事、校長與教授:美國大學治理結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6-133.

[5] [美]國家研究院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研究型大學與美國未來:美國繁榮與安全的十大突破性舉措[M].朱健平,等,譯.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2015:87.

[6]Gates S. M.,Augustine C. H.,Benjamin R.,Bikson T. K.,Kaganoff T.,Levy D. G.,Moini J. S.,Zimmer R.W.. Ensuring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in Higher Education: An Analysis of Assessment Practices [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 Wiley Company, 2002:115-116,117-122.

[7]楊院,史秋衡. 高等院校認證標準的辨析—以美國院校認證標準為例[J].高等教育管理,2007,1(4):16.

[8]萬毅平.美國的高校認證與教育評估[J].江蘇大學學報,2003(2):25.

[9]國際商學院協會.[EB/OL].[2017-11-01].http://www.aacsb.edu/.

[10]美國高等教育委員會.[EB/OL].[2017-10-01].http://www.hlcommission.org.

《北京教育》雜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