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出海記|日媒:美國限制中俄企業業務 海康威視躺槍

日媒稱, 美國正針對部分生產通信設備等產品的中俄企業加強在美國的業務限制。 以特朗普身邊人員身陷“通俄門”為背景, 美國政府提高了對通過監控攝像頭、安全軟體、通信設備等洩露資訊的警惕。 對於與這類企業的交易限制不僅涵蓋政府機構, 還開始波及民間企業。

《日本經濟新聞》1月18日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稱, 美軍最近從位於中西部密蘇里州的倫納德·伍德堡陸軍基地拆除了由世界上最大監控攝像頭廠商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公司生產的監控攝像頭。 按照《華爾街日報》的說法,

有人指出監控攝像頭有可能被中國用於資訊收集活動。

報導稱, 美國眾議院的委員會將在1月30日就該公司生產的攝像頭等安全問題舉行聽證會。 美國國土安全部也發出通知, 稱海康威視生產的部分攝像頭有可能被外部駭客惡意使用。

特朗普2017年12月簽署了國防授權法案。 該法案1634條明確表示在聯邦政府機構“禁止使用卡巴斯基實驗室的產品與服務”。 卡巴斯基是開發殺毒軟體等產品的俄羅斯最大安全軟體企業, 擁有包括日本在內的4億個人用戶, 企業用戶超過27萬家。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 之所以在法案中專門提到卡巴斯基, 是因為該公司從美國國內的私人電腦上發現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製作的機密軟體, 併發到了俄羅斯。

機密軟體被認為是國家安全局的合同員工違規帶到了家中。 有觀點懷疑卡巴斯基對俄羅斯情報部門的特殊任務提供了合作。

卡巴斯基認為美國政府機構發出的產品禁用通知不當, 於2017年12月向聯邦法院起訴國土安全部。 美國家電銷售商百思買等已經停止銷售其軟體, 卡巴斯基在聲明中進行了駁斥, 稱“在美國的銷售和在安全行業的評判由此受到了嚴重打擊”。

報導稱, 目前儘管沒有中俄企業向政府提供情報的證據, 但由於“通俄門”事件, 美國這種證據不足卻到處打口水戰的風氣正愈演愈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