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又有一波“乳山牡蠣”登上各大媒體重點版面,乳山海洋牧場、海洋經濟持續引發關注!

乳山牡蠣“變法”記

在海邊生活過的人都知道,牡蠣雖然味道鮮美,但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海鮮,碼頭上堆成堆,市場上幾塊錢一斤。

如果你對牡蠣的印象還停留在廉價和低端,那來到本月中旬舉辦的第三屆乳山(國際)牡蠣文化節上轉一轉,你就會發現,乳山的牡蠣已不是原來的模樣,一場“變法”已讓乳山牡蠣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變養法 牡蠣住進深水區“豪宅”

“我們選用的是澳大利亞網籠,這種養殖籠用抗氧化材料製成,加之在4公里以外深海區養殖,可以有效降低微生物附著養殖籠造成牡蠣缺氧引發死亡的風險。 ”1月13日,大連獐子島集團駐乳山時代海洋牧場專案建設指揮部的薛東寧說。 不光養殖網籠升級換代,在乳山時代海洋牧場一期5000畝示範區上,以往打入海底的木制台筏也被單體重達7噸、可抗九級以上大風的水泥坨代替,新定制的玻璃鋼工船可實現自動化採收、海上清洗。

新技術、新設施的運用是乳山以海洋牧場專案建設加速牡蠣產業動能轉換的一個切片。 乳山是中國牡蠣之鄉,牡蠣養殖面積8萬畝,年產值超過30萬噸。 但多是傳統小、散養殖,海洋養殖業難以做大做強。 為此,乳山啟動了海洋牧場項目建設,通過與大企強企聯合開發,引進先進的養殖設施和配套設施,打造示範養殖區,推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

為推進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乳山聘請專業機構對海區的水文、水質、洋流、潮汐等基礎條件進行系統摸底,根據海區適養品種、養殖方式、海區承載力等,編制了現代海洋牧場規劃,將海上區域劃分為貝類養殖區、人工魚礁區、底播增殖區等,並在陸上配套建設淨化物流中心、技術服務中心、行銷中心、研發與良種擴繁中心等設施。 乳山還出臺海洋牧場發展獎勵辦法,鼓勵建設水產良種基地、引進優良苗種,大力發展裝備型、田園型、遊釣型、底播型等新型海洋牧場,延伸牡蠣特色產業鏈條,融合發展休閒漁業等。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48萬畝海洋牧場項目建設規劃,將通過統一佈局、統一技術規範、統一品質標準、統一地理標識,打造集育苗、養殖、研發、集散和交易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新型海洋牧場綜合體。 ”乳山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馬祝說。

變吃法 亮出“牡蠣+幹白”新名片

1月14日,在乳山綠城台依湖酒莊酒產業小鎮舉行的“牡蠣+幹白”品鑒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數百名“吃貨”。 生牡蠣、清蒸牡蠣、炸蠣黃、蒜蓉牡蠣等不同花樣的菜肴,搭配乳山產幹白,成為第三屆牡蠣文化節特色旅遊項目。 “針對不同釀造工藝的葡萄酒,我們研發了一系列牡蠣菜品,作為冬季吸引遊客的拳頭產品,遊客較往年增長超過三成。 ”乳山台依湖景區負責人介紹。

乳山海域90%以上養殖區達到國家一類養殖水質標準,海洋基礎生物繁殖旺盛,非常適合牡蠣等貝類的生長。 因此,乳山牡蠣個體大、肥度高、肉質好、味鮮美,獲評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是無公害水產品。

為了讓乳山牡蠣走出深巷,近年來,乳山通過“牡蠣+”,融合文化、旅遊,借助旅遊美食項目開發、牡蠣文化節等活動舉辦,增強乳山牡蠣文化底蘊,打好牡蠣特色牌。 “牡蠣+旅遊”,乳山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開發以牡蠣為特色的美食旅遊專案,推出牡蠣宴,發佈精品旅遊線路,打造美食名片和旅遊目的地,推動牡蠣產業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單體重達1.71斤的牡蠣王、外殼金黃的牡蠣、三倍體牡蠣,牡蠣文化節上,各式各樣的牡蠣吸引遊客駐足拍照,一些牡蠣養殖戶還收到了客商和遊客的現場訂單。

乳山深挖牡蠣文化內涵,將牡蠣與母愛城市文化名片融合,在每年牡蠣大批量上市時,借助牡蠣文化節、牡蠣爭霸賽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賽事,提升乳山牡蠣品牌知名度。

“我們還啟動了牡蠣小鎮規劃,通過深入融合牡蠣產業、特色旅遊、城市文化、休閒養生等元素,真正讓牡蠣成為乳山一張響亮的名片。”馬祝說。

變賣法 “乳山牡蠣”品牌價值超3億

開殼、分揀、清洗、冷凍,在乳山華信食品牡蠣生產加工車間內,數十名工人們正忙著加工半殼牡蠣。“我們是全球首家獲得BAP標準的貝類加工企業,生產的芝士焗牡蠣、蒜蓉蠔、蒜蓉粉絲蠔等系列牡蠣加工產品可以直接進入北美市場進行銷售。”乳山華信食品相關負責人周偉說,他們正在申請牡蠣養殖和育苗BAP認證,認證通過後,乳山牡蠣可直接端上外國人的餐桌。

華信食品是乳山一家老牌水產加工企業。為解決單一加工銷售利潤空間急速下滑造成發展動能不足的問題,華信從加工產品源頭做起,通過與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自建生物研究院等方式,引進了長牡蠣、金牡蠣等牡蠣良種,並探索了筏式夾繩、貝藻混養等綠色養殖模式,建立起集牡蠣良種選育、科學育苗、合理養殖為一體的上游產業鏈。“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確保了牡蠣安全可追溯。”周偉說,他們的牡蠣價格是普通的大路貨的一倍以上。

近年來,乳山高度重視牡蠣產業發展,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扶持牡蠣企業向精細化加工、精深加工轉變,引導小散養殖戶抱團成立合作社規模化發展,乳山牡蠣產業規模在全國縣級市居首。

乳山從養殖、包裝、流通、銷售、食用等環節入手,出臺了“乳山牡蠣”保護十條意見,並構建了全國首個牡蠣產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通過品牌建設提升了乳山牡蠣的價值,也讓乳山牡蠣從論筐賣到論個賣。據瞭解,“乳山牡蠣”的品牌價值超過3億元,乳山牡蠣鮮品及系列產品,不僅進入了北京、上海、廣州、青島等國內大中城市的銷售市場,而且暢銷美國、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

“牡蠣+旅遊”,乳山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開發以牡蠣為特色的美食旅遊專案,推出牡蠣宴,發佈精品旅遊線路,打造美食名片和旅遊目的地,推動牡蠣產業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單體重達1.71斤的牡蠣王、外殼金黃的牡蠣、三倍體牡蠣,牡蠣文化節上,各式各樣的牡蠣吸引遊客駐足拍照,一些牡蠣養殖戶還收到了客商和遊客的現場訂單。

乳山深挖牡蠣文化內涵,將牡蠣與母愛城市文化名片融合,在每年牡蠣大批量上市時,借助牡蠣文化節、牡蠣爭霸賽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賽事,提升乳山牡蠣品牌知名度。

“我們還啟動了牡蠣小鎮規劃,通過深入融合牡蠣產業、特色旅遊、城市文化、休閒養生等元素,真正讓牡蠣成為乳山一張響亮的名片。”馬祝說。

變賣法 “乳山牡蠣”品牌價值超3億

開殼、分揀、清洗、冷凍,在乳山華信食品牡蠣生產加工車間內,數十名工人們正忙著加工半殼牡蠣。“我們是全球首家獲得BAP標準的貝類加工企業,生產的芝士焗牡蠣、蒜蓉蠔、蒜蓉粉絲蠔等系列牡蠣加工產品可以直接進入北美市場進行銷售。”乳山華信食品相關負責人周偉說,他們正在申請牡蠣養殖和育苗BAP認證,認證通過後,乳山牡蠣可直接端上外國人的餐桌。

華信食品是乳山一家老牌水產加工企業。為解決單一加工銷售利潤空間急速下滑造成發展動能不足的問題,華信從加工產品源頭做起,通過與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自建生物研究院等方式,引進了長牡蠣、金牡蠣等牡蠣良種,並探索了筏式夾繩、貝藻混養等綠色養殖模式,建立起集牡蠣良種選育、科學育苗、合理養殖為一體的上游產業鏈。“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確保了牡蠣安全可追溯。”周偉說,他們的牡蠣價格是普通的大路貨的一倍以上。

近年來,乳山高度重視牡蠣產業發展,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扶持牡蠣企業向精細化加工、精深加工轉變,引導小散養殖戶抱團成立合作社規模化發展,乳山牡蠣產業規模在全國縣級市居首。

乳山從養殖、包裝、流通、銷售、食用等環節入手,出臺了“乳山牡蠣”保護十條意見,並構建了全國首個牡蠣產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通過品牌建設提升了乳山牡蠣的價值,也讓乳山牡蠣從論筐賣到論個賣。據瞭解,“乳山牡蠣”的品牌價值超過3億元,乳山牡蠣鮮品及系列產品,不僅進入了北京、上海、廣州、青島等國內大中城市的銷售市場,而且暢銷美國、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