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興鎮:守護一方綠水青山

華興鎮團林礦區複墾後建成的山區休閒公園一景。

改造後的小安溪河華興場鎮段健身步道一角。

本網訊1月19日上午, 在華興鎮場鎮的小安溪河堤邊, 當地居民張思國和幾位鄰居正悠閒地散步。 “現在河堤整治好了, 河水也變清了,”張思國高興地說, 只要天不下雨, 早晚很多居民喜歡到河堤邊散步, 走累了就在邊上的椅子上坐著邊休息邊聊天。

站立在華興大橋上遠望, 小安溪河面乾乾淨淨,

岸邊河堤經過整治煥然一席, 配置有一排排的景觀樹和草坪、太陽能路燈、休閒座椅、健身步道、公廁等設施設備, 這裡變成了一個濱河公園。

華興場鎮人口只有2000餘人, 流經華興鎮境內長7.2公里的小安溪穿境而過, 華興大橋把老場和新場連為一體。

2017年以來, 華興鎮投入30多萬元, 在全面展開小安溪和境內12條溪河清漂保潔工作的同時, 還實施了場鎮二、三級污水管網建設、關閉禁養區養殖場及場鎮、村社垃圾集中清運等工作。

“目前, 我們華興鎮依法關閉了9家不符合養殖區域和污染治理條件的養殖場, 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業面源的污染問題。 通過集中收運, 80%的農村生活垃圾得到徹底治理。 ”鎮領導介紹說, 近日,

鎮村嚴格按照標準檢查驗收, 評選出20戶最美院落、20戶最清潔戶。 目前, 鎮裡正在製作各村的景觀標識牌, 將村情公佈在上面。

漫步在這個重慶市級文明場鎮, 大街小巷乾淨整潔, 環衛工的身影不時可見, 場鎮二、三級污水管網建設也進展順利, 今年5月底, 二、三級管網竣工投用後, 場鎮生活污水將進入已建成的汙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

在一大片平坦開闊的河壩上, 幾百畝蔬菜長勢喜人。 蔬菜種植業主說, 河流水質變好了, 清清的河水用於蔬菜灌溉, 生產的蔬菜既綠色又生態, 成為市場的搶手貨。

言談之間, 一艘打漁船順河而上。 河水的治理, 讓久違的打漁船重現小安溪。

驅車沿著一條花樹簇擁的山區公路, 記者來到毓青山上的團林村,

一個個鳥語花香的礦山休閒公園映入眼簾。 經過複墾改造的層層梯土裡, 水土保持林木長勢喜人, 桂花、三角梅、紫薇、山茶等20多種花草樹交相輝映, 不時可遇到相鄰璧山區的村民在林間休閒、散步、攝影。

“這5個山坡的林地面積有500多畝, 前幾年還是採礦後留下的坑坑窪窪滿目瘡痍的荒蕪景象, 現在經過鎮村和採礦企業的聯手治理, 恢復了山清水秀的美麗容顏, 被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確定為5星級非煤礦山複墾樣板, 全市的綠色礦山建設現場會就在團林礦區召開的。 ”華興鎮領導介紹說, 毓青山上森林資源豐富, 有珍貴的金絲楠木群、桫欏群和眾多古樹, 下一步, 我們將依託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自然景觀,

大力發展休閒旅遊, 讓山區農業立足生態致富。 同時, 村容村貌建設、天然氣進農家等項目也在該村全面展開。

在團林村3社, 200多畝白茶已經萌發新芽, 這是華興鎮打造3000畝白茶基地的前奏, 後續發展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按照‘產業興、百姓富、生態優’的要求, 我們認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行動的重中之重是發展特色產業。 ”鎮領導表示, 白茶是華興山區獨有的產業資源, 鎮村決定依託這一優勢, 加快產業發展, 引導群眾擴大白茶種植規模, 把華興鎮打造成為渝西地區最大的白茶種植基地, 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造福一方百姓。

筆者在採訪中獲悉, 近年來, 特別是2017年以來, 華興鎮深學篤用黨的十九大精神, 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 一邊保護好綠水青山,一邊大力發展綠色產業。這個離滬蓉高速大廟互通口只有5公里的山區小鎮,正一天天悄然變化著,當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已經不再遙遠。

一邊保護好綠水青山,一邊大力發展綠色產業。這個離滬蓉高速大廟互通口只有5公里的山區小鎮,正一天天悄然變化著,當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已經不再遙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