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海四位教師獲“馬雲鄉村教師獎”!每人獎勵10萬元……

心有光芒, 必有遠芳。 歷時近一年時間, 2017馬雲鄉村教師獎年度頒獎典禮1月21日晚在三亞舉行。 馬雲等嘉賓為全國 100 位優秀鄉村教師頒獎。 我省四位老師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作為青海獨家合作媒體, 西海都市報記者受邀出席頒獎典禮, 現場見證這一盛況。

此次頒獎典禮是第三屆, 有100位鄉村教師獲此殊榮——他們除了可以得到每人10萬元的現金資助, 還有3年的專業技能培訓。 教育脫貧, 馬雲和他的小夥伴們說了三年, 也堅持做了三年。

“我獲得這個獎, 感到非常榮幸, 首先感謝馬雲先生和馬雲公益基金會, 我很高興, 也很激動, 由衷地感謝老師們。 今後的教育生涯中, 我會腳踏實地在鄉村教育的這片土地上揮灑我的汗水, 把孩子們照顧好。

”獲獎的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中心學校土觀山教學點教師李長維說。

“有幸獲得2017年馬雲鄉村教師獎, 參加頒獎典禮, 我很激動, 滿滿的幸福感。 這幸福感將以往的辛勞和委屈填平。 今晚出席的很多優秀鄉村教師的故事, 同時感動和激勵著我。 深切感受到作為一名鄉村教師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要堅守自己的信念, 不忘初心, 努力工作。 ”獲獎的湟中縣魯沙爾鎮第一小學科學教師李寶成如是說。

湟中縣共和學校副校長甄永順說:“獲得這項殊榮,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深感榮幸。 感謝馬雲公益基金會給了我這個難得的機會。 在以後的時光裡, 我將一如既往, 奉獻、奮鬥在鄉村教育這個神聖的舞臺上。

繼續關注和關愛留守兒童, 給單親家庭孩子和孤兒以溫暖和關懷。 提升專業水準, 創新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 努力使我們的鄉村教育變得越來越好。 ”

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秋智鄉寄宿制小學校長索昂它次在頒獎現場告訴記者, 能夠和青海另外三位老師一起參加頒獎會非常激動, 感覺自己很幸運。 馬雲先生舉辦這麼隆重的頒獎典禮, 讓人震撼, 內心更多的是感恩。 今後將一如既往做好鄉村教育工作。

2015年, 馬雲公益基金會發起“馬雲鄉村教師計畫”, 每年為100位鄉村教師提供總金額為1000萬元的獎金資助和持續三年的專業發展支持。 此後,馬雲公益基金會又先後發佈“馬雲鄉村校長計畫”和“馬雲鄉村師範生計畫”,分別計畫在10年內投入約兩億元人民幣尋找和支援中國優秀的鄉村校長,以及在10年內投入至少3億元,選拔應屆優秀師範畢業生成為鄉村教師,培養未來的鄉村教育家。

2017年12月1日,阿裡巴巴吹響脫貧的“號角”,宣佈五年投入100億元,馬雲還給阿裡所有高管都指派了脫貧任務,其中馬雲自己的任務便是“教育脫貧”。

在頒獎典禮舉行的當天中午,馬雲還邀請80多位企業家商討教育脫貧,具體落實鄉村寄宿學校的升級。

對於“教育脫貧”,馬雲有著美好的設想:“週五用校車將孩子們送回家,週一早上再從村口把孩子送到學校;農村裡的留守婦女通過培訓成為生活管理員,照顧孩子們生活;學校規模大了,有幾百個學生,教師也有積極性。”

馬雲邀國內企業家

探討鄉村寄宿制學校計畫

“今天請大家來,是探討、推動貧困鄉村並校計畫,鼓勵大家共同參與,為家鄉服務,建宿舍、捐校車……”1月21日中午,馬雲邀請80余位國內知名企業家齊聚三亞,就如何參與完善鄉村寄宿制學校、讓孩子們能夠讀上條件完善的寄宿制學校,以及對鄉村脫貧的意義展開探討。

“脫貧要從教育做起。”馬雲多年來關注農村教育問題,他發現農村教育的一個大問題是“一些特別貧困的地區,小學空在那兒,只有十幾個學生,一兩個老師,教五六個年級”。有統計顯示,在14個國家特困連片地區的708個貧困縣中,有100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近5萬所,這些學校中有很多分佈分散、條件較為簡陋。

馬雲表示,政府在過去30年作了很多努力,讓幾億人實現脫貧,非常了不起,而企業家也應該投入這場脫貧戰役中,在這個對企業家來說最好、最能發揮的時代,盡到社會責任。

在2017年12月1日,阿裡巴巴脫貧基金啟動,計畫5年內投入100億元從事脫貧事業。

馬雲指著一張鄉村兒童坐木船上學的照片說:“很多學生上課需要坐船去,跋山涉水,我覺得,這些孩子根本就不應該走讀,應該寄宿,必須大力推動寄宿制。”

在媒體的報導中,經常能夠看到農村留守兒童長途跋涉去上學的情景,“冰花男孩”王福滿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並不是特例,根據《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發展報告》(2016)顯示,農村小學生平均單程上學距離為5.4公里,而農村初中生平均單程上學距離為17.5公里,很多農村學生每天上學往返要用去4個小時至5個小時。

“週五用校車將孩子們送回家,週一早上再從村口把孩子送到學校;農村裡的留守婦女通過培訓成為生活管理員,照顧孩子們生活;學校規模大了,有幾百個學生,教師也有積極性。”馬雲描述著鄉村並校和完善寄宿制學校的設想,“在歐美,寄宿制很成熟,我們完全可以把經驗帶進來。貧困鄉村裡100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應該並掉。”

“我們今天做這個事情是希望配合政府,真正影響幾百萬農村孩子的教育。只有農村教育強了,教育才會強。”馬雲說。

馬雲在現場向企業家們發出倡議:“鼓勵大家為家鄉服務,推動並校計畫,參與校舍建設、校車捐助,馬雲基金會負責做標準、監督、落實,每年向公眾彙報。”

馬雲基金會已經先行一步,在2017年啟動了鄉村寄宿制學校專案試點,為貴州兩所學校對接劉曉松等企業家持續三年的支持,共同參與鄉村寄宿制學校的升級工程。

這兩所學校分別是位於黔西南州的大田小學與位於黔東南州的寨頭民族小學,專案計畫通過三年的支持,建設具有示範和標杆作用的鄉村寄宿制學校,將來在更多鄉村地區複製和推廣。

此後,馬雲公益基金會又先後發佈“馬雲鄉村校長計畫”和“馬雲鄉村師範生計畫”,分別計畫在10年內投入約兩億元人民幣尋找和支援中國優秀的鄉村校長,以及在10年內投入至少3億元,選拔應屆優秀師範畢業生成為鄉村教師,培養未來的鄉村教育家。

2017年12月1日,阿裡巴巴吹響脫貧的“號角”,宣佈五年投入100億元,馬雲還給阿裡所有高管都指派了脫貧任務,其中馬雲自己的任務便是“教育脫貧”。

在頒獎典禮舉行的當天中午,馬雲還邀請80多位企業家商討教育脫貧,具體落實鄉村寄宿學校的升級。

對於“教育脫貧”,馬雲有著美好的設想:“週五用校車將孩子們送回家,週一早上再從村口把孩子送到學校;農村裡的留守婦女通過培訓成為生活管理員,照顧孩子們生活;學校規模大了,有幾百個學生,教師也有積極性。”

馬雲邀國內企業家

探討鄉村寄宿制學校計畫

“今天請大家來,是探討、推動貧困鄉村並校計畫,鼓勵大家共同參與,為家鄉服務,建宿舍、捐校車……”1月21日中午,馬雲邀請80余位國內知名企業家齊聚三亞,就如何參與完善鄉村寄宿制學校、讓孩子們能夠讀上條件完善的寄宿制學校,以及對鄉村脫貧的意義展開探討。

“脫貧要從教育做起。”馬雲多年來關注農村教育問題,他發現農村教育的一個大問題是“一些特別貧困的地區,小學空在那兒,只有十幾個學生,一兩個老師,教五六個年級”。有統計顯示,在14個國家特困連片地區的708個貧困縣中,有100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近5萬所,這些學校中有很多分佈分散、條件較為簡陋。

馬雲表示,政府在過去30年作了很多努力,讓幾億人實現脫貧,非常了不起,而企業家也應該投入這場脫貧戰役中,在這個對企業家來說最好、最能發揮的時代,盡到社會責任。

在2017年12月1日,阿裡巴巴脫貧基金啟動,計畫5年內投入100億元從事脫貧事業。

馬雲指著一張鄉村兒童坐木船上學的照片說:“很多學生上課需要坐船去,跋山涉水,我覺得,這些孩子根本就不應該走讀,應該寄宿,必須大力推動寄宿制。”

在媒體的報導中,經常能夠看到農村留守兒童長途跋涉去上學的情景,“冰花男孩”王福滿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並不是特例,根據《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發展報告》(2016)顯示,農村小學生平均單程上學距離為5.4公里,而農村初中生平均單程上學距離為17.5公里,很多農村學生每天上學往返要用去4個小時至5個小時。

“週五用校車將孩子們送回家,週一早上再從村口把孩子送到學校;農村裡的留守婦女通過培訓成為生活管理員,照顧孩子們生活;學校規模大了,有幾百個學生,教師也有積極性。”馬雲描述著鄉村並校和完善寄宿制學校的設想,“在歐美,寄宿制很成熟,我們完全可以把經驗帶進來。貧困鄉村裡100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應該並掉。”

“我們今天做這個事情是希望配合政府,真正影響幾百萬農村孩子的教育。只有農村教育強了,教育才會強。”馬雲說。

馬雲在現場向企業家們發出倡議:“鼓勵大家為家鄉服務,推動並校計畫,參與校舍建設、校車捐助,馬雲基金會負責做標準、監督、落實,每年向公眾彙報。”

馬雲基金會已經先行一步,在2017年啟動了鄉村寄宿制學校專案試點,為貴州兩所學校對接劉曉松等企業家持續三年的支持,共同參與鄉村寄宿制學校的升級工程。

這兩所學校分別是位於黔西南州的大田小學與位於黔東南州的寨頭民族小學,專案計畫通過三年的支持,建設具有示範和標杆作用的鄉村寄宿制學校,將來在更多鄉村地區複製和推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