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示」踏入新年前後不到1個月 竟有20個孩子因它身亡……這個“奪命殺手”就藏在我們家裡!

今天我們要講的又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一氧化碳中毒!

也許你從手機上、報紙上都看過這類事故新聞, 但當把那些零散的報導集中起來,

放在你面前時, 相信你一定被深深震驚了:原來一氧化碳中毒竟這麼可怕!它的殺傷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最近的一份“受難者”名單

● 2018年1月19日, 廣西柳州, 一對母女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據悉, 女孩14歲, 是初二學生……

● 2018年1月15日, 陝西省安康市關廟鎮, 家長外出, 3兄妹在家裡, 不料因用煤爐取暖, 導致煤氣中毒身亡。 據悉, 3個孩子分別為17歲、12歲、10歲……

● 2018年1月11日, 廣東惠州發生一起悲劇, 3個小孩用燃氣熱水器洗澡, 不料因中毒死亡……

●2018年1月10日, 四川敘永縣水尾鎮, 一對夫婦及兩名外孫女, 因在屋裡用木炭盆取暖, 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4人全部死亡……

2018年1月8日, 陝西西安西鹹新區, 一家三口疑似煤氣中毒身亡, 其中包括年僅4歲的孩子……

● 2018年1月7日, 湖北利川市,

張大爺與其外孫(6歲)、外孫女(13歲)用烤火爐取暖時, 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張大爺和外孫女身亡, 外孫正在醫院搶救中……

● 2018年1月6日, 廣東珠海市白蕉鎮, 一少年洗澡時因通風不良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年僅14歲……

● 2018年1月6日, 安徽合肥, 一對父子因夜裡用蜂窩煤爐取暖,

導致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 2018年1月5日晚, 浙江寧波, 年輕媽媽在浴室內給5歲兒子洗澡時, 因燃氣熱水器發生氣體洩漏, 雙雙中毒身亡……

● 2017年12月24日晚, 雲南巧家縣, 一戶人家父母外出辦事, 4個孩子獨自在家, 因天冷烤火取暖, 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全部身亡, 據悉4個孩子均為男孩, 年齡最大的11歲, 最小的僅4歲……

● 2017年12月21日, 廣西南寧市, 一家五口因煤氣洩露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其中奶奶和小孫女身亡, 據悉, 小孫女才8歲……

● 2017年12月20日, 廣東陽江市平崗鎮, 一戶人家爸媽上班去了, 只有小哥倆(11歲、8歲)在家, 他們在洗澡時因煤氣洩漏, 導致1死1昏迷……

在新舊年交替的這段時間, 竟然有29人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其中包括20個孩子, 想想心裡都很揪痛,

這份“死亡”名單裡有祖孫、有父子、有母女、有兄妹、有兄弟……

本來都是很幸福的人家, 當時都在做著高興的事, 卻因為一氧化碳的侵入, 整個家都破碎了……

這種慘烈只有在溺水高發季才有過深刻展現, “夏季防野外溺水, 冬季防煤氣中毒”絕不是憑空說的, 它是從無數的血淚事故中總結出的經驗教訓啊!

難道我們還不該好好警惕嗎? 你真的知道這些常識嗎?

一氧化碳到底是什麼?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因此被稱為“隱形殺手”。 一旦被吸入後, 會導致頭痛眩暈、心悸、噁心、嘔吐, 嚴重者造成昏迷、死亡。

哪些情況會引發這種中毒?

1.在密閉居室中使用煤炭爐烤火取暖;

2.用燃氣熱水器洗澡時,通風不良,洗浴時間過長;

3.廚房煤氣洩漏到密閉的空間裡;

4.在密閉的空間裡吃木炭火鍋;

5.發動汽車、開啟空調後,在車窗緊閉狀態下睡覺。

如何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注意通風!

除此之外,要做到這些:

✔ 使用煤炭取暖時,火爐要安裝煙囪,煙囪結構要嚴密,排煙排氣良好,室內門窗不要封閉過嚴。

✔ 使用管道煤氣時,要定期檢查管道是否老化、破損,以防煤氣洩漏。

✔ 切忌在密閉的室內吃炭火鍋、點炭火盆。

✔ 不要開著空調在密閉的車裡睡覺。

✔ 建議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這樣可以第一時間發現一氧化碳。

如何對患者進行急救?

一旦發現身邊有人一氧化碳中毒,要學會及時和科學施救,別讓悲劇發生。

哪些情況會引發這種中毒?

1.在密閉居室中使用煤炭爐烤火取暖;

2.用燃氣熱水器洗澡時,通風不良,洗浴時間過長;

3.廚房煤氣洩漏到密閉的空間裡;

4.在密閉的空間裡吃木炭火鍋;

5.發動汽車、開啟空調後,在車窗緊閉狀態下睡覺。

如何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注意通風!

除此之外,要做到這些:

✔ 使用煤炭取暖時,火爐要安裝煙囪,煙囪結構要嚴密,排煙排氣良好,室內門窗不要封閉過嚴。

✔ 使用管道煤氣時,要定期檢查管道是否老化、破損,以防煤氣洩漏。

✔ 切忌在密閉的室內吃炭火鍋、點炭火盆。

✔ 不要開著空調在密閉的車裡睡覺。

✔ 建議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這樣可以第一時間發現一氧化碳。

如何對患者進行急救?

一旦發現身邊有人一氧化碳中毒,要學會及時和科學施救,別讓悲劇發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