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少見的“蟹爪式”起落架——米格23

米格-23戰鬥機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設計研製的可變後掠翼單座單發超音速戰鬥機, 是前蘇聯第一種重型戰鬥機, 也是阿爾喬姆·伊萬諾維奇·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親自掛帥的專案。 米格-23是20世紀70-80年代蘇聯國土防空部隊的主要裝備。 有三種主要改型, 其中米格-23是原型機;C/MΦ型是制空型;У型是雙座教練機;MC是C型的出口型。

米格-23的機身就被發動機、可變翼翼盒和翼套結構、油箱和內置機炮塞得滿滿當當, 內部空間相當有限。 再加上該機採用上單翼設計, 如果把主起落架設計在翼根處就會導致結構過長過重, 得不償失。 在米格-23進入詳細設計後, 米格設計局在主起落架設計上遇到了難題, 傳統的機身八字形起落架根本塞不進空間有限的機身, 讓許多結構設計師一夜白了頭。 主起落架設計已經可以說是事關米格-23項目的成敗, 如果要在機身上增加鼓包才能容納下起落架的話,

顯然大幅增加跨音速阻力, 導致性能下降。

米格設計局只能對外求助, 向整個蘇聯航空工業尋求答案。 最後一位蘇聯航空大學女大學生設計了一種蟹爪結構起落架, 成功解決了米格-23起落架收放難題, 她也因此得到了史達林獎章。 米格-23飛機是前蘇聯第一種重型戰鬥機, 其外形脫離了米格戰鬥機機頭進氣的傳統樣式, 改為兩側進氣, 得以在機頭裝大直徑天線的火控雷達, 實現了超視距攻擊。 採用變後掠翼技術, 改善了起降性能和增大了航程.4個機身油箱, 兩個機翼油箱,

最大機內載油量為5750升, 機下可掛3個800升副油箱。 進氣道及噴口可調節, 在起落架後的機身兩側有接頭, 可裝助推火箭以縮短起飛距離。 航程較遠, 作戰半徑大。 其作戰半徑可達1160千米。

米格-23有5個武器掛架:即左右機翼下各有1個, 左右進氣道下各有1個,

機身下中央有1個。 掛架可攜帶不同引導模式的空對空導彈、火箭與其它武器最大載彈量2000kg, 主要的外掛武器有K-13(AA-2"環礁")、Р-60(AA-8"蚜蟲")紅外型近距空對空導彈、P-23P(雷達型)/T(紅外型)(AA-7"尖頂")中距空對空導彈、YB-32-57型火箭彈發射器(每個裝32枚57mm火箭彈)、ГП-9炮艙(內裝ГШ-23Л雙管炮其彈藥)和炸彈等。 導彈既也可以隔1秒發射1枚或4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