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鄰居不滿噪音裝上“震樓器”?1:業主受不了!民警都束手無策?

前日, 家住海口港華路一社區的簡先生反映稱, 自家樓下住著一位對聲音特別“敏感”的鄰居, “家裡只要出現一點聲音, 樓下鄰居就會找上門, 有時候家裡沒有任何動靜, 也會招來對方的‘投訴’。 ”簡先生說, 更讓他們一家倍感煎熬的是, 近期自家臥室每天都會發出“嗡嗡嗡”的聲音, “這聲音一整天都有, 我們被吵得連覺都睡不好。 我懷疑樓下鄰居裝了震樓器, 不然聲音不會這麼規律。 ”

據悉, 針對簡先生反映的情況, 轄區派出所民警已上門調解20多次, 至今仍未解決。 民警表示, 簡先生所說的樓下業主疑似裝震樓器一事,

目前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 只是懷疑, 仍需要進一步核實。

業主講述

樓下阿婆對聲音“敏感”, “我家挪個凳子她都說影響休息”

昨日, 記者來到簡先生家的客廳時, 並未聽到明顯的聲音。 隨後, 簡先生的愛人符女士帶領記者進入他們的臥室, 一進去, 記者就聽到了“嗡嗡嗡”的聲音。 循著聲音, 記者在床頭櫃處找到了聲源, 趴在地上聽了幾分鐘後發現, 此處傳來的聲音確實比臥室其他地方的強度大, 聲音頻率穩定, 類似機械發出的嗡嗡聲。

簡先生告訴記者, 他們一家於2016年8月份搬進該社區, 當時樓下已經住著一對老夫婦。 搬進社區的第一年, 簡先生一家與樓下老人相處和睦, 經常往來, 還互相送東西吃。 2017年初, 住在樓下的阿婆開始上門反映,

簡先生家經常發出一些聲音, 影響到其休息。

簡先生說, 他們與阿婆口頭協商, 約定自家晚上10點以後不發出較大的聲音。 “孩子還小, 比較好動, 經常會跑動, 她上來反映問題後, 我們也儘量讓孩子減少跑動, 還在臥室、客廳鋪了地墊。

”簡先生說, 鋪上地墊之後, 阿婆又說他家的凳腳一直在地上摩擦, 影響到她。 “吃飯的時候難免會挪動凳子, 這點聲音每個家庭都會有吧!”

“妻子在家拖個地, 樓下老人當晚就用棍子捅了一晚上樓板”

簡先生無奈地說, 此後, 阿婆一次又一次地上門“投訴”, 而他家不能發出聲音的時間從晚上10點, 提前到9點、8點半, 直到現在的8點, 但事情並沒有結束。 “後來, 老人知道了我的電話, 便不再上門反映問題, 她一旦聽到我們家發出一點聲音, 就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 ”簡先生說, 他只好再三向老人解釋, 並要求家人儘量避免發出聲音。

簡先生告訴記者, 元旦前後, 樓下老人開始整夜整夜地用棍子捅樓板。 “那聲音不規律, 一聽就是用棍子捅的。 ”簡先生說,

去年12月27日, 樓下老人捅了一晚上樓板, 他不知道怎麼解決此事, 便報了警。 經民警協調, 之後幾天雙方相安無事, 但2017年的最後一天, 為了辭舊迎新, 簡先生的愛人符女士晚上7點半左右開始拖地、打掃衛生, 難免會發出聲音, 當天晚上, 樓下老人又捅了一晚上樓板。 1月2日, 民警與居委會工作人員到場, 組織雙方就此事進行調解。

臥室一直傳來“嗡嗡嗡”的聲音, “估計裝了震樓器”

簡先生說, 1月5日早上開始, 他們家開始傳來“咚咚咚”的聲音, 尤其是簡先生和妻子的臥室, 聲音最為強烈, 直到當晚11點還沒有停止, 於是簡先生一家選擇“逃離”這個家, 在賓館住了一周。

1月8日, 實在忍無可忍的簡先生, 向12345熱線反映該問題。 “派出所民警介入後,

臥室的聲音由原來的‘咚咚咚’變成了現在的‘嗡嗡嗡’, 聲音仍然存在, 估計是裝上震樓器了, 不然聲音不會這麼規律。 ”簡先生說, 白天還好, 但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 這聲音真的很折磨人, “孩子還小, 現在我們都不敢住這間臥室了。 ”符女士說。

從簡先生家離開後, 記者來到樓下業主家門口, 多次敲門均無人應答。

派出所民警

已上門調解20多次

樓下住戶是否裝震樓器待核實

記者昨日前往該派出所瞭解相關情況時, 當記者提起此事, 派出所的民警紛紛向記者介紹情況, “我們出警都有20多次了, 光我們隊都去了5次, 估計所裡每個人都去過。 ”一名民警說, 派出所民警已上門調解20多次, 至今無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