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沙那些年,我在騰格裡沙漠的苦與樂

沙漠原貌

2016年6月, 我大學畢業, 不知道何去何從, 所學的專業是荒漠化治理與水土保持, 這是一個很蹩腳的專業, 高不成低不就,

在甘肅這個地方, 本科畢業不要說找一個好點的工作, 就是找到一個工作都很難。

直到快畢業的時候, 才聽說有一家公司的要招我們這個專業, 這個公司研發了一款機械固沙車, 招我這個專業的學生過去武威與民勤交界處的騰格裡沙漠治沙。

事實上, 學過這個專業怎麼可能對治沙、民勤不瞭解。

實習期間, 我也去過一次民勤, 那一次正逢春季, 一旦刮起沙塵暴, 那漫漫的黃沙遮天蔽日, 再加上嗆人的塵土味, 這種滋味可不好受。 當地的土地沙化問題十分嚴重, 它惡化生態環境, 破壞生存條件, 加劇自然災害發生, 制約經濟發展, 加深了貧困程度, 給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所以從專業的角度來說, 我所學的這個專業與荒漠化治理是相當對口的。

可是從個人角度來說, 這確實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抉擇。 要治沙, 肯定要去沙漠腹地, 那裡荒無人煙, 進去後連個手機信號都沒有, 一個20幾歲的年輕小夥子, 去了以後的發展空間在哪裡, 可能在哪裡連個女朋友都找不上, 更談不上成家立業了。

我又試著投了幾份簡歷, 不想皆石沉大海, 了無音訊。

眼看畢業期限將近, 工作依然沒有著落, 我心裡好是著急。 不得已又想起了上面那家公司, 他們的招聘日期已經過了, 我好多同學當時也跟我一樣, 選擇的空間並不是很多, 都簽了那家公司,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還需要人。

於是, 我撥通了那家公司老總的電話, 說明情況之後, 對方很是包容:“我們這裡雖然條件艱苦,

但就需要你們這個專業的大學生, 你跟著你們一起的同學直接來報導就行了。 ”

帶著些許忐忑與不安, 也有些無奈的心情, 我和我的同學們踏上了去民勤治沙的道路。

我們被分配到治沙工作的前沿陣地, 一個叫九墩灘的地方, 公司在這裡建設了一個治沙基地, 裡面吃穿用行一應俱全。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這裡太過於偏僻, 距離最近的鄉鎮都有20公里左右。

基地周圍一眼望去都是漫漫黃沙, 黃沙中間只有少許的綠色點綴其間, 那是一種叫沙米的植物, 以前在課本裡見過。 領導告訴我們, 到秋季的時候我們可以到沙漠裡收穫一些沙米, 用來熬粥喝, 很有營養價值的。

治沙專案部

接下來就是在基地附近的沙漠區域進行實地的草方格鋪設培訓,

草方格固沙, 顧名思義是利用廢棄的麥草一束束呈方格狀鋪在沙上, 再用鐵鍬軋進沙中, 留麥草的1/3或一半自然堅立在四邊, 然後將方格中心的沙子撥向四周麥草根部, 使麥草牢牢地堅立在沙地上。

利用固沙裝備將稻草、麥秸等植物莖杆在沙漠表面鋪設成不同形式的草沙障, 增大了沙漠表面的粗糙度, 消減風力, 阻止流沙移動, 截流雨水, 可以起到明顯的防風固沙作用。

但如果不進行鞏固, 取得的治沙效果可能會隨著風沙流的運動消失。 利用生物固沙技術進行植被恢復, 有效改善沙區土地性質, 可以保證在草沙障腐爛後仍然能夠起到防風固沙作用。

在基地半年多時間裡的機械固沙車培訓後,

我們這批人就被分到了公司接的一個治沙項目裡, 在二月初春的嚴寒天氣裡, 專案部的全體人員從基地出發, 前往位於民勤沙漠深處的項目區。 到達後, 大家便行動起來搭建帳篷, 沒一會兒呼嘯而至的西北風肆虐橫行, 被揚起的風飛沙從湛藍的天空簌簌而下, 打在臉上似刀割般生疼, 吹迷了雙眸睜不開眼。

但大夥並沒有因為風沙而停止搭建工作, 在肆虐的風沙環境下,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 三個帳篷終於完成了搭建。

柴油發電機是我們最主要的供電設備, 煮飯、取暖、充電等全靠它來維持, 因此, 它的正常工作與否直接關聯著我們的生活。 每天晚上在發電機的隆隆聲中入睡, 早上在隆隆聲中睜開雙眼,一旦聽不到它的聲音就知道它“罷工”了,它一罷工,受罪的可是我們。

所以,我們還是希望在使用它時就一直這麼吵下去,千萬不要保持寂靜。不然在晝夜溫差忒大的沙漠裡,還得忍受著寒冷的侵襲。

生活上,通常都是從數公里之外取水,同事們輪流當起廚子燒菜做飯,秀刀功,展示自己的廚藝。大夥都開玩笑地說道,咱們在這兒做上幾個月的飯,回基地後可以取代李大廚了。

這些時不時的調侃,為我們枯燥乏味的項目生活添鹽著醋,讓其變得有味道。做飯時最怕起風沙了,風夾雜著沙粒直往鍋裡躥,此時不求飯菜的品質,只要飯裡少些沙子就行。

在這個資訊化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民勤項目部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卻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手機沒有信號,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後面公司為我們買來信號增強器,終於可以接打電話了,雖然信號不穩定、上不了網,但大夥的心裡還是挺高興的。

東方欲曉,曙光乍現。

每天當魚肚白淺與淺藍交匯之際,睡在帳篷裡的我們在發電機的隆隆聲中睜開惺忪的睡眼,簡單地吃過早飯後,便開始一天的工作。清晨的沙漠雖然有太陽散射的萬丈光芒,但襲人的瑟瑟寒氣讓我們直打哆嗦,為了方便作業、提高效率,我們輕裝上陣。

往固沙機車廂裡裝接草簾子是工作的開始,這一環節是最基礎的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當然也是最髒最累的工序。

之所以說是最關鍵的一步,是因為車廂內的草簾子是由每一卷長12米左右的草簾子首尾相連依次串聯起來的,盡可能地不能出現接錯的情況,一旦出現就會直接影響固沙機壓草方格的效率,因此我們在穩中求快,以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草簾子裡的塵土大、沙粒多、碎草屑多,連續作業大半天,整個人全被塵埃和草屑所包裹,尤其是鼻孔裡和耳朵裡,滿滿的灰塵,縱然有口罩、帽子的庇護,還是如此。我們用細紮絲連接草簾子,每一天數百捆的草簾子和紮絲需要經過雙手,手套不知磨破了多少雙,手指頭的皮膚皸裂了,長滿倒刺,剝了一層又一層,又幹又脹。

遇到大風,眼睛被沙粒和草屑吹迷,不過好在公司為我們及時配備了防護鏡,戴上之後有了極大的改善。條件雖然艱苦,工作雖然苦累,可是每每看著一塊塊麥草方格屹立在沙漠中,阻擋著風沙的肆意蔓延時,大夥的臉上便會露出些許欣慰的笑容。

沙漠裡叫不出名字的野花

三月的沙漠,正值風季,降水的可能性不大。一場雨突如其來,雨滴在帳篷上霹靂作響,淅淅瀝瀝下了大半夜。早上起來,掀開帳簾,外面被濃濃的霧氣籠罩著,如夢如幻,看不到遠處的沙丘。面對這樣的情形,只能進行草方格的修繕。

我們裹著棉大衣,行走在沙地上,穿梭在雲霧裡,猶如在仙境裡遊蕩。太陽終於從繚繞的霧海中露出了臉,頃刻之間,霧氣減少了許多。一陣陣微風拂過,霧氣隨風在沙面飄散而逝,遠處的沙丘也顯出了真面目。陽光普照下,濕潤的沙表面不一大會兒便變幹了。

雨過天晴沒過多久,一場雪又不期而至。

夜晚的大風將帳篷吹得吱吱作響,還以為老鼠來盜取食材了,起身揭開帳簾,一股冷風襲面而來,狂風攜裹著雪花恣意妄為。雪後的沙漠美不勝收,沙丘覆一身素衣,清淨素雅,往日的飛沙走石也被掩藏、也被冰封。枯萎的沙米被冰晶點綴,在明媚的陽光下,晶瑩剔透。雪霽天晴朗,寒氣處處逼人。風雪嚴寒後,晴朗的早晨,水汽凝結成霜附著在帳篷上,似為其披上一層白紗。

天晴了,風也停了,陽光很好。

沒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這樣快,才片刻,地上已見斑斑沙底,卻不見濕痕。天邊漸漸飄出幾縷煙跡,並不動,卻在加深。疑惑半晌,我才發現,那是剛剛化雪的沙山。

你見過沙漠夜晚的星空嗎?

晴朗的夜晚,沒有一絲一縷的雲朵,天空中繁星點點,坐在沙丘上,仰起頭,望向夜幕裡的天空。群星閃耀,其中有幾顆星辰格外的璀璨,一閃又一閃,倒映在我的瞳孔裡。一陣清風徐來拂過臉龐,好不愜意。每到農曆十五,一輪明月懸掛皓空,月光灑在沙丘上,將人影拉的很長。

在燈紅酒綠、繁華喧鬧的都市已經很少看到如此真切的星空了。

站在沙漠之中,傾聽著一兩千年前的馬蹄駝鈴,遙望著早已遠去的袈裟背影,在帳篷裡聽夠了一整夜驚心動魄的風沙呼嘯時,清晨,借明淨的水色把耳根洗淨,抬頭,即可望望燦爛的沙壁。

午後,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上沙丘,親近這湛藍的讓人心動的天空,擁抱那一把一把陽光灑下去的燦爛沙漠。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

我們壓成型的草方格

在裝草休息間隙,三五個坐在草垛上隨意聊天,雅俗共賞。草垛為老鼠和麻雀提供了食物,老鼠成群結隊的藏匿在草垛裡,一群群麻雀落在草垛上啄食米粒。發現老鼠,我們便拿起鐵鍁進行滅鼠,一為消除鼠患,二也是找樂子,豐富下業餘生活。

消滅老鼠時,大夥分工明確,你追我趕他來堵,那場面也著實有些許意思。

不大一會,好幾隻老鼠被我們滅掉了,喊來小黃,小黃嘴裡叼上老鼠就去撒歡兒玩個不停,一會兒用爪子爪,一會兒又叼在嘴裡。玩膩了老鼠,又跑上草垛去追逐麻雀,好不熱鬧。看到小黃玩得那麼嗨,我們也被逗笑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從三月初到現在,最初的白面書生個個變成了黑黝黝的小夥。同事們把燃燒的激情,豪邁的風采,連同那滾燙的汗水一起灑在了騰格裡沙漠的熱土上。在二十幾歲,人生最美好的歲月裡,有過這樣的經歷,亦或是一生裡不凡的篇章!

沙地中的草方格,帶著夢幻般的期許,妝點著騰格裡和我們的的心境。我們用行動去澆灌綠色的夢想,來見證荒漠的改變。騰格裡草方格固沙植綠,在草方格的阻擋下,風沙活動日漸式微。大漠中的植被已泛新綠,沙丘上的蘆葦從沙中露出新的枝幹。天朗氣清,鳥語嫋嫋不絕,此時此刻,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

人的一生或許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走向,但可以選擇自己所堅持的事業,雖然我們對國家的荒漠化防治事業做出的貢獻微不足道,但我們希望也能用這微末的努力,去改善那些生活在沙漠附近飽受風沙肆虐的人們,通過防風固沙、封沙育林(草)、造林綠化等,使當地沙漠化得以遏制、生物多樣性進一步豐富,改善小氣候,使當地的生態環境步入良性迴圈。

但是,我們知道這裡的情況依舊嚴峻,雖然與沙漠的抗爭一直貫穿在民勤人民的生產生活中。從造林壓沙到修渠調水,局部治沙雖然取得一定效果,但終究擋不住沙進人退的趨勢,流沙仍以每年3—4米的速度向南推進,妄圖逐步吞噬掉民勤綠洲。

所以,在此,我們號召更多的有識之士投身于治沙事業中來。哪怕你只是種下一棵樹、一株沙生植物,也能用微末之力,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沙漠裡的落日,格外美麗

-END-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凝雲。生物工程與工商管理雙學士學位,現從事治沙技術員工作。

About us

真誠講述世間每個平凡人的職業和人生故事

帶你遇見“一千零一種人生”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早上在隆隆聲中睜開雙眼,一旦聽不到它的聲音就知道它“罷工”了,它一罷工,受罪的可是我們。

所以,我們還是希望在使用它時就一直這麼吵下去,千萬不要保持寂靜。不然在晝夜溫差忒大的沙漠裡,還得忍受著寒冷的侵襲。

生活上,通常都是從數公里之外取水,同事們輪流當起廚子燒菜做飯,秀刀功,展示自己的廚藝。大夥都開玩笑地說道,咱們在這兒做上幾個月的飯,回基地後可以取代李大廚了。

這些時不時的調侃,為我們枯燥乏味的項目生活添鹽著醋,讓其變得有味道。做飯時最怕起風沙了,風夾雜著沙粒直往鍋裡躥,此時不求飯菜的品質,只要飯裡少些沙子就行。

在這個資訊化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民勤項目部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卻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手機沒有信號,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後面公司為我們買來信號增強器,終於可以接打電話了,雖然信號不穩定、上不了網,但大夥的心裡還是挺高興的。

東方欲曉,曙光乍現。

每天當魚肚白淺與淺藍交匯之際,睡在帳篷裡的我們在發電機的隆隆聲中睜開惺忪的睡眼,簡單地吃過早飯後,便開始一天的工作。清晨的沙漠雖然有太陽散射的萬丈光芒,但襲人的瑟瑟寒氣讓我們直打哆嗦,為了方便作業、提高效率,我們輕裝上陣。

往固沙機車廂裡裝接草簾子是工作的開始,這一環節是最基礎的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當然也是最髒最累的工序。

之所以說是最關鍵的一步,是因為車廂內的草簾子是由每一卷長12米左右的草簾子首尾相連依次串聯起來的,盡可能地不能出現接錯的情況,一旦出現就會直接影響固沙機壓草方格的效率,因此我們在穩中求快,以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草簾子裡的塵土大、沙粒多、碎草屑多,連續作業大半天,整個人全被塵埃和草屑所包裹,尤其是鼻孔裡和耳朵裡,滿滿的灰塵,縱然有口罩、帽子的庇護,還是如此。我們用細紮絲連接草簾子,每一天數百捆的草簾子和紮絲需要經過雙手,手套不知磨破了多少雙,手指頭的皮膚皸裂了,長滿倒刺,剝了一層又一層,又幹又脹。

遇到大風,眼睛被沙粒和草屑吹迷,不過好在公司為我們及時配備了防護鏡,戴上之後有了極大的改善。條件雖然艱苦,工作雖然苦累,可是每每看著一塊塊麥草方格屹立在沙漠中,阻擋著風沙的肆意蔓延時,大夥的臉上便會露出些許欣慰的笑容。

沙漠裡叫不出名字的野花

三月的沙漠,正值風季,降水的可能性不大。一場雨突如其來,雨滴在帳篷上霹靂作響,淅淅瀝瀝下了大半夜。早上起來,掀開帳簾,外面被濃濃的霧氣籠罩著,如夢如幻,看不到遠處的沙丘。面對這樣的情形,只能進行草方格的修繕。

我們裹著棉大衣,行走在沙地上,穿梭在雲霧裡,猶如在仙境裡遊蕩。太陽終於從繚繞的霧海中露出了臉,頃刻之間,霧氣減少了許多。一陣陣微風拂過,霧氣隨風在沙面飄散而逝,遠處的沙丘也顯出了真面目。陽光普照下,濕潤的沙表面不一大會兒便變幹了。

雨過天晴沒過多久,一場雪又不期而至。

夜晚的大風將帳篷吹得吱吱作響,還以為老鼠來盜取食材了,起身揭開帳簾,一股冷風襲面而來,狂風攜裹著雪花恣意妄為。雪後的沙漠美不勝收,沙丘覆一身素衣,清淨素雅,往日的飛沙走石也被掩藏、也被冰封。枯萎的沙米被冰晶點綴,在明媚的陽光下,晶瑩剔透。雪霽天晴朗,寒氣處處逼人。風雪嚴寒後,晴朗的早晨,水汽凝結成霜附著在帳篷上,似為其披上一層白紗。

天晴了,風也停了,陽光很好。

沒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這樣快,才片刻,地上已見斑斑沙底,卻不見濕痕。天邊漸漸飄出幾縷煙跡,並不動,卻在加深。疑惑半晌,我才發現,那是剛剛化雪的沙山。

你見過沙漠夜晚的星空嗎?

晴朗的夜晚,沒有一絲一縷的雲朵,天空中繁星點點,坐在沙丘上,仰起頭,望向夜幕裡的天空。群星閃耀,其中有幾顆星辰格外的璀璨,一閃又一閃,倒映在我的瞳孔裡。一陣清風徐來拂過臉龐,好不愜意。每到農曆十五,一輪明月懸掛皓空,月光灑在沙丘上,將人影拉的很長。

在燈紅酒綠、繁華喧鬧的都市已經很少看到如此真切的星空了。

站在沙漠之中,傾聽著一兩千年前的馬蹄駝鈴,遙望著早已遠去的袈裟背影,在帳篷裡聽夠了一整夜驚心動魄的風沙呼嘯時,清晨,借明淨的水色把耳根洗淨,抬頭,即可望望燦爛的沙壁。

午後,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上沙丘,親近這湛藍的讓人心動的天空,擁抱那一把一把陽光灑下去的燦爛沙漠。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

我們壓成型的草方格

在裝草休息間隙,三五個坐在草垛上隨意聊天,雅俗共賞。草垛為老鼠和麻雀提供了食物,老鼠成群結隊的藏匿在草垛裡,一群群麻雀落在草垛上啄食米粒。發現老鼠,我們便拿起鐵鍁進行滅鼠,一為消除鼠患,二也是找樂子,豐富下業餘生活。

消滅老鼠時,大夥分工明確,你追我趕他來堵,那場面也著實有些許意思。

不大一會,好幾隻老鼠被我們滅掉了,喊來小黃,小黃嘴裡叼上老鼠就去撒歡兒玩個不停,一會兒用爪子爪,一會兒又叼在嘴裡。玩膩了老鼠,又跑上草垛去追逐麻雀,好不熱鬧。看到小黃玩得那麼嗨,我們也被逗笑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從三月初到現在,最初的白面書生個個變成了黑黝黝的小夥。同事們把燃燒的激情,豪邁的風采,連同那滾燙的汗水一起灑在了騰格裡沙漠的熱土上。在二十幾歲,人生最美好的歲月裡,有過這樣的經歷,亦或是一生裡不凡的篇章!

沙地中的草方格,帶著夢幻般的期許,妝點著騰格裡和我們的的心境。我們用行動去澆灌綠色的夢想,來見證荒漠的改變。騰格裡草方格固沙植綠,在草方格的阻擋下,風沙活動日漸式微。大漠中的植被已泛新綠,沙丘上的蘆葦從沙中露出新的枝幹。天朗氣清,鳥語嫋嫋不絕,此時此刻,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

人的一生或許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走向,但可以選擇自己所堅持的事業,雖然我們對國家的荒漠化防治事業做出的貢獻微不足道,但我們希望也能用這微末的努力,去改善那些生活在沙漠附近飽受風沙肆虐的人們,通過防風固沙、封沙育林(草)、造林綠化等,使當地沙漠化得以遏制、生物多樣性進一步豐富,改善小氣候,使當地的生態環境步入良性迴圈。

但是,我們知道這裡的情況依舊嚴峻,雖然與沙漠的抗爭一直貫穿在民勤人民的生產生活中。從造林壓沙到修渠調水,局部治沙雖然取得一定效果,但終究擋不住沙進人退的趨勢,流沙仍以每年3—4米的速度向南推進,妄圖逐步吞噬掉民勤綠洲。

所以,在此,我們號召更多的有識之士投身于治沙事業中來。哪怕你只是種下一棵樹、一株沙生植物,也能用微末之力,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沙漠裡的落日,格外美麗

-END-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凝雲。生物工程與工商管理雙學士學位,現從事治沙技術員工作。

About us

真誠講述世間每個平凡人的職業和人生故事

帶你遇見“一千零一種人生”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