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古今說史:中東戰爭——埃、以開戰前的準備工作

一、埃軍情況:埃及陸軍總兵力為15萬, 其中部署在西奈半島的東部軍區有第3步兵師、第8巴勒斯坦師、第4裝甲師, 兵力共3萬。 陸軍有坦克530輛、火炮500門, 空軍有作戰飛機255架。

埃及陸軍以第3步兵師防守阿裡什、臘法、阿布奧格拉三角地區;以第 8 巴勒斯坦師防守加沙地區。 這個部署顯然是重視西奈半島北部, 而對其中部及南部的防禦部署是薄弱的。 西奈的防禦部隊是由東部軍區司令阿裡·阿密爾準將指揮。 半島南部的沙姆沙伊赫由1個旅防守, 該旅由開羅總司令部直接控制。 埃及空軍雖然擁有255架飛機, 但能出動的只130架, 其中70架是米格-15 和“吸血鬼”式。

二、以色列軍隊的兵力以及作戰規劃:1956年10月初, 以色列國防軍共有兵員10萬、坦克400輛、自行車輛450輛、火炮150門、作戰飛機 155 架。 經同英法兩國商定, 作戰任務區分如下:法國空軍負責作戰期間的制空權和以色列的國土防空;以色列空軍以 155 架作戰飛機支援本國地面部隊作戰,

同時負責亞喀巴灣方向的作戰。

以色列陸軍在開戰的前一天——10 月 28 日黃昏完成了對全部野戰旅的動員。 其中 12個旅是由南部軍區司令阿薩夫·辛霍尼準將指揮的。 南部軍區總兵力為 4.5萬人, 12 個旅分為 4 個師, 每個支隊負責一路作戰。 哈依姆·拉斯科夫準將指揮的第 77 支隊(第 1、11、27 旅)指向北部海岸公路, 耶胡達·沃拉赫上校指揮的中路支隊(第 4、10 步兵旅, 第 7 裝甲旅)擔任西奈半島中部的作戰;西奈半島南部由阿里爾·沙龍上校指揮的第 202 空降旅擔任, 沙姆沙伊赫一路由第 9 旅擔任。 稱之為“卡達希”行動的西奈戰役 , 其目的是為了席捲西奈半島, 擊潰埃軍, 排除埃及對蒂朗海峽的封鎖, 阻止埃軍爾後發動的反攻,

同時也為了摧毀埃軍突擊部隊設在加沙地區和邊境附近的基地。 但是, 問題在於蘇伊士運河戰爭不是以色列單方面作戰, 而是以色列同英法兩國軍隊聯合作戰。 首開戰端的是以色列軍隊。 本·古裡安總理和達揚總參謀長擔心以色列開戰後英法軍隊是否會履行協定。 由於有這種擔心, 以色列地面部隊投入戰鬥是極其慎重的。 他們密切注視著英法軍隊的動向, 首先, 第 4 旅推遲了開戰時間, 在開戰日的第二天黎明寧佔領邊界附近的庫賽馬, 第 10 旅將進攻發起時間推遲了一夜。 第 7 裝甲旅直到開戰 48 小時後才策應英法聯軍, 開始沿西奈中路前進。 第37 旅最初計畫留作預備隊。 海岸公路的拉斯科夫支隊到開戰日的第三天黃昏一直處於待機狀態。
開戰後 48 小時是戰爭指導上極為重要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 以軍的計畫是密切注視埃軍、英法軍隊、國際輿論的動向, 特別是在搞清英法軍隊參戰的動向後, 才正式全面發動西奈戰役。 從這裡可以看出小國和大國聯合作戰時如何選擇開戰時機上存在的一些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