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罕見夜光雲現日本上空,如仙女編編起舞般美麗

夜光雲(Noctilucent cloud)是深曙暮期間出現於地球高緯度地區高空的一種發光而透明的波狀雲, 距地面的高度一般在80km左右, 常呈淡藍色或銀灰色, 是夜光雲中的冰晶顆粒散射太陽光的結果, 這類冰晶顆粒的半徑一般為0.05~0.5微米。

夜光雲只有在高緯度地區(50-65)的夏季當太陽在地平線以下6°~12°時, 即低層大氣在地球陰影內, 而高層大氣的夜光雲被日光照射時, 才能用肉眼直接觀察到。

夜光雲看起來有點像卷雲, 但比它薄得多, 而且顏色為銀白色或藍色, 出現在淩晨太陽升起或者黃昏太陽降落時, 太陽與地平線夾角在6-15度之間的時候。

這是非常自然的, 因為時候太早會因為其太薄而看不見, 而太遲了它也會落到地球的陰影之中去。

據報導, 當地時間18日上午6點零6分,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XAX)在鹿兒島縣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了“艾普斯龍(Epsilon)”火箭3號機。

火箭升空後,

天空出現罕見“夜光雲”, 日本西部大多數地區都能觀看到, 吸引了不少網友拍照。

夜光雲是太陽位於地平線之下時出現於地球高緯度地區高空的一種發光而透明的波狀雲, 距地面的高度一般在80km左右, 常呈淡藍色或銀灰色, 是夜光雲中的冰晶顆粒散射太陽光的結果。

據悉, 夜光雲是近代才發現的氣象現象, 在1885年之前沒有任何相關記錄, 因此科學界對此現象的瞭解有限。

日本首次觀測到夜光雲是在2015年, 而這次的夜光雲現象, 被普遍認為是火箭在高空釋放大量氣體和塵埃而形成的。

夜光雲的成因科學界還有爭議, 最主流的理論認為它主要是由極細的冰晶構成, 這個經驗理論只在對流層成立。

對流層之上是平流層(同溫層), 再往上才是中間層, 但平流層的特點是上熱下冷, 故垂直方向上的對流很少而主要是水準方向上的大氣運動(所以客機飛行一般選擇在平流層中), 這樣實際上中間層的溫度是很高而不是很低了。 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垂直方向上重力波的衰減造成的。 重力波由於各種異常原因而可能在某些地方減弱, 從而導致了低層大氣向上的動量傳遞。 這樣那些在向東方向上具有很強相速度的重力波將向東的動量傳遞給了高層的大氣。

這樣那些在向東方向上具有很強相速度的重力波將向東的動量傳遞給了高層的大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