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扭傷了,該熱敷還是冷敷?用錯了傷得更重!

生活中, 我們跑個步, 打個球, 甚至是走個樓梯都非常容易發生扭傷。

尤其是穿高跟鞋的女性, 腳踝扭傷的情況更是常見。

這時候, 要是敷不對, 則可能導致問題加重, 最後發展到必須入院治療才能緩解。

受傷後:先冰敷, 後熱敷

生活中以膝關節、踝關節韌帶損傷最常見, 一般不需要動手術, 可以通過正確的護理儘快康復。

受傷後最明顯的是疼痛和腫脹, 這時要停止一切活動, 而且要儘早冰敷。

冷敷可讓傷處的動脈緊縮, 減少血液往腳踝灌流, 進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如一開始就熱敷, 只會讓局部的腫脹更加嚴重。

故扭傷初期用冷敷, 1次/小時, 20分鐘/次, 以減少局部血腫。

24小時後, 破裂血管流血停止, 這時可用熱敷, 3~4次/天, 20分鐘/次, 可加速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

特別嚴重的(腫痛情況沒有緩解, 反而更嚴重)情況, 在48小時後才考慮熱敷。

換熱敷是因為, 韌帶修復需要促進傷處的血液迴圈,

將韌帶康復所需營養物質和藥物帶到傷處, 而傷處產生代謝的廢物則通過血液迴圈、關節液的代謝把它帶走。

此外, 口服扶他林片或外擦扶他林、法斯通等, 能緩解腫痛症狀。

除了冷敷以外, 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抬高、休息與制動

將受傷的部位稍微抬高, 有利於腫脹消退。 受傷部位不要用力, 不要隨意下地走動, 量力而行, 以免發生骨折等更大的事故。

適當加壓包紮

可用膠布採取閉合式包紮法, 將踝關節固定住, 以減輕腫脹。

適度地做腳踝運動

適度的腳踝運動可幫助靜脈血液回流, 消除水腫。

將腳墊起高於心臟, 並將腳底板下壓、上抬、下壓、上抬, 以1秒1下的速度每天踩100下。

腳底板下壓上抬的動作, 可讓腳踝的水腫回流心臟, 水腫一消, 韌帶自然恢復得快。 但動作幅度不宜太大, 不應引起疼痛, 才能避免過度拉扯, 防止韌帶二度損傷。

不要馬上做推拿按摩

發生了腳踝扭傷, 首先要分清傷勢的輕重:

如果扭傷後能站立、勉強走路, 雖然很疼但並不劇烈, 大多是軟組織損傷, 說明扭傷較輕, 可自行處置。

當自我處理後成效不佳, 甚至腫痛加劇的, 儘快找專業人士處理, 檢查是否有骨折或是韌帶全斷的問題。

如果腳踝扭傷後, 踝部活動時有劇痛, 不能站立或挪步, 疼的地方在骨頭上, 並逐漸腫起來, 說明可能傷到骨頭,

應立即到醫院診治。

合併皮膚損傷的, 也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做正規處理。

同時, 建議大家不要在腳受傷後馬上就去推拿按摩, 若是本來沒斷的韌帶變成全斷, 那就得不償失了。

關注“食安香洲”微信公眾號或今日頭條號, 瞭解更多食藥知識及動態

素材:家庭醫生

編輯:香洲FDA團隊

素材:家庭醫生

編輯:香洲FDA團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