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獨家」2018你該關注的稻米類大事件

如今我國稻米市場正值購銷兩旺的季節, 原糧市場政策托市收購進行中, 大部分農戶已將手中的原糧進行變現。 大米方面,

部分產區受原糧成本不斷上漲的影響, 米價穩中有升。 那麼接下來能夠影響稻米市場的重要事件不可忽視, 這將關係到農戶的未來收益以及米企的利潤等。 以下是中國糧油資訊網分析師尹秀穎總結的三個重要事件, 整體將影響2018年二三季度行情。

首先, 水稻托市價格公佈

2018年開年對於稻米市場來說, 水稻最低保護價將是頭等大事, 這不僅關係到農戶的收益其價格的高低也將改變農戶的種植意向, 特別是對東北農戶來講, 將是重中之重, 畢竟今年玉米成為一枝獨秀, 開啟了“上漲模式”。 對於水稻最低保護價, 筆者有三點要講:其一, 2018年水稻最低保護價不會取消, 將繼續會執行, 市場一直傳言取消的或將是早秈稻品種。

其二, 2018年水稻最低保護價已定準了下調的基調, 幅度是多少尚未得知, 根據專家建議得知, 預計整體下調幅度會在0.06-0.2元/斤, 若大幅調低或將給予農戶補貼, 並且根據近年來水稻市場行情走勢來講, 未來整體將是優質優價的特徵。 其三, 2018年水稻最低保護價公佈時間, 預計將在春節前後公佈, 按照近兩年的時間表來看, 2016年為2月3日、2017年為2月17日。

其次, 水稻去庫存政策的繼續實施

國家政策是一隻無形的手, 持續的對市場進行著調節。 近兩年米企一直在感歎, 大米行業生意越來越難做, 不再是中規中矩的操作了, 要緊跟著市場政策的變化。 如今2017年水稻去庫存政策效果明顯。

一方面, 將超期水稻定向銷售給某大型企業進行加工並出口,

以低價去競爭國際市場, 起到一定的去庫存作用。 據相關資料統計, 2017年1-11月累計出口112.77萬噸, 同比增幅高達215%, 出口量創近10年來的新高, 眼下2014年產水稻也將面臨著超期, 不宜存貯的水稻是否還會繼續實行此策略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 2017年中為了加快去水稻庫存, 國家將2013年產水稻拍賣底價下調進行競價銷售, 取得了優異的成果, 特別是在主產區東北, 米企參拍積極性較高。 並且針對去庫存,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局、財政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三部門在9月22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大米競價銷售試點方案》的通知, 待國儲托市全部結束, 此項政策將在黑、蘇、皖、贛四省展開, 想必此政策將對大米市場帶來不小的影響, 屆時米價或將受到一波低價衝擊。

再一方面, 1月8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公佈了“關於調整部分政策性小麥銷售底價的”公告, 將2014-2017年小麥銷售底價下調了50元/噸, 這不禁讓筆者想起, 我國14-16年產水稻在2017年一直是順價銷售原則, 在6月份以前, 米企是左顧右盼的等地國家銷售底價下調, 採購部分稻穀進行生產, 畢竟市場原糧流通量少, 且價格高, 但最終等來的卻是“透心涼”, 下圖是國家臨儲水稻拍賣底價, 此價格再加上出庫費及運費, 大米銷售價格難漲, 利潤更是無從談起。 2018年若改變順價銷售, 將加快水稻去庫存更能激發米企參買的熱情。 反之糧越囤時間越長, 國家浪費的資源、資金也就更多。

最後, 2018年進口大米總量

進口大米一直在我國大米市場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十年進口量屢創新高, 據海關資料統計, 2017年1-11月累計進口356.69萬噸, 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進口總量, 且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量, 但在2018年整體市場或將有所改觀, 主要原因是國家不斷推進水稻去庫存政策, 國內米價在穩中走低, 使得內外價差在不斷的縮小。 同時,我國大米進口嚴格實行配額制,2018年大米進口配額總量為532萬噸,(其中:長粒米 266 萬噸、中短粒米 266 萬噸),國營貿易比例 50%,均在掌控的範圍內,同時近兩年我國加大了走私檢查力度,也利於我國大米市場的發展。

綜上所述,以上三點即將是2018年稻米市場非常值得關注的大事件。既然托市收購價註定下調,仍然計畫種植水稻的農戶即是降成本,保增收。水稻代加工成大米若試點成功,後期可在多主產區展開。不過總的來說,2018年水稻價格已定準下調的基調,但由於我國大米行業產能過剩,未來幾年市場還將進行不斷的洗牌,優勝劣汰還將是常態。

同時,我國大米進口嚴格實行配額制,2018年大米進口配額總量為532萬噸,(其中:長粒米 266 萬噸、中短粒米 266 萬噸),國營貿易比例 50%,均在掌控的範圍內,同時近兩年我國加大了走私檢查力度,也利於我國大米市場的發展。

綜上所述,以上三點即將是2018年稻米市場非常值得關注的大事件。既然托市收購價註定下調,仍然計畫種植水稻的農戶即是降成本,保增收。水稻代加工成大米若試點成功,後期可在多主產區展開。不過總的來說,2018年水稻價格已定準下調的基調,但由於我國大米行業產能過剩,未來幾年市場還將進行不斷的洗牌,優勝劣汰還將是常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