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古都燈會每日一燈」七彩恐龍

七彩恐龍

位於西城牆北段的《七彩恐龍》也是一組以特殊材質製作的燈組, 它以乒乓球為主材料, 捆紮而成的大小恐龍色彩豐富、造型流暢, 讓人觀之深感匠心獨到。

以恐龍為造型的燈組, 在我市歷屆燈會中以不同材質、不同形象出現, 不少遊客也是通過觀看恐龍燈組, 才瞭解到大同是山西唯一發現恐龍化石的地區, 我省也是我國較早發現恐龍化石並開展恐龍調查的省份。 據資料記載, 大同在中生代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晚期, 距今約七千萬年前左右, 是適合恐龍生存的樂園。 1958年, 我國古生物學家在左雲發現了蒙古疾馳龍、戈壁微角龍以及姜氏巴克龍三種恐龍的化石, 這是大同發現最早的恐龍化石。 此後, 在大同的郊區、左雲、天鎮等地進行了多次調查與發掘,

採獲大批多種類的恐龍化石。 目前, 大同市博物館也有不同品種的恐龍化石展品, 供觀者瞭解大同恐龍的歷史。

該燈組是以彩燈形式展現大同恐龍的神奇魅力。 它以三隻巨型恐龍為主造型, 環繞各種頗有抽象意味的彩燈, 每只恐龍表情歡愉, 或低頭嬉戲、或抬頭仰望, 而恐龍身上, 乒乓球捆紮的龍身色彩豔麗大方, 有的飾有中國古典的吉祥花紋, 有的是戲曲臉譜, 各個臉譜表情不一, 生動異常, 仿佛向人類述說著時光更迭的悠遠歷史, 讓觀者觀看時, 體驗史前文明的同時, 也感受著新年的歡樂與祥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