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200平方米大平層好還是100平方米兩層小複式好?

當我們談論臺灣設計時,

我們常常被它簡約克制的外形中蘊藏的工藝美學所打動,

但似乎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參透臺式設計追求的“回歸設計本質”的高深哲學。

“形”容易模仿, 而“意”難以領會。

本次的業主夫婦, 從事著高精尖的行業

光是“形”上的打造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如何能夠設計出打動他們的房子?

內部反復溝通之後, 設計團隊終於找到了一條“通往光明之路”!

沒錯, 光!

光能照亮前方之路, 同樣也能夠給人帶來舒適與溫暖。

所以, 房屋的名字是“靜窺”, 而它的本質是“光”!

這是一套位於寧波余姚城東新區的房子, 格局方正, 全明通透, 採光條件非常好。 男女主人當初正是看中了這些大大的落地窗戶, 才最終選擇了這裡。 既然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 那就把它無限放大。

推門而入, 即是門廳。 一個原木與白色相間的櫃子出現在眼簾, 簡約而有質感的器皿, 向來客述說著這個房子內在想要的表達。

硬朗的白色大理石與原色實木地板組合, 布藝沙發與鐵藝茶几組合, 呈現了一種剛與柔的視覺體驗。 黑色的鐵藝櫃子的空間穿插, 光線不僅是照明的作用, 更是空間與空間直接連接的管道。 白色的布藝沙發舒適而又溫暖, 在燈光下整潔而又雅致。 一家人在此聊天暢談, 歡聲笑語宛若就在耳邊。 於客廳飄窗之處,

專設了一處如同榻榻米一般的巧妙休憩空間。 潔白的窗紗輕舞, 一杯茶、一本書、一縷陽光, 就是一個閒適而又愜意的午後。

由於工作的原因,業主十分注重書房的打造,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又不能太多壓抑。超大的落地書架,顯示了主人的素質與涵養,燈帶又給人以視覺的享受。設計師創造性的採用了玻璃牆的方式分隔了餐廳與書房,不僅增添書房的通透感,用餐之時還能一窺書房的美景。

光線的巧妙運用,是這套房子最吸引矚目的地方。地燈、牆燈、射燈……地磚的光滑質感,倒映出空間的格調和優雅。而玻璃書房的設計,讓每個空間即明確分隔但又有細微的聯繫。

由於工作的原因,業主十分注重書房的打造,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又不能太多壓抑。超大的落地書架,顯示了主人的素質與涵養,燈帶又給人以視覺的享受。設計師創造性的採用了玻璃牆的方式分隔了餐廳與書房,不僅增添書房的通透感,用餐之時還能一窺書房的美景。

光線的巧妙運用,是這套房子最吸引矚目的地方。地燈、牆燈、射燈……地磚的光滑質感,倒映出空間的格調和優雅。而玻璃書房的設計,讓每個空間即明確分隔但又有細微的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