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傳遞學術資訊,加強領域交流——ASH最新進展系列會議大幕開啟

作為全球血液學領域的交流盛會, 美國血液病學會(ASH)年會每年在美國五大城市輪流舉辦, 報導最新血液學的前沿技術和研究結果。 為更好地向我國學者傳遞ASH會議中的最新研究進展, 由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與輝瑞中國聯合主辦的ASH最新進展系列會議於2018年1月7日在北京正式啟動, 隨後的一個月內時間將繼續在上海、廣州、鄭州、成都完成共5場的全國巡講, 並且此專案雙方還達成長期合作, 旨在為中國廣大血液領域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 更好地推動我國血液學科發展。 現整理首場北京場的會議精華,

以饗讀者。

專家致辭

吸收國際最新進展

搭建學術交流平臺

黃曉軍教授

王建祥教授

劉開彥教授

周道斌教授

本次“ASH 最新進展”系列巡講會議的北京場特別邀請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黃曉軍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王建祥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劉開彥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周道斌教授共同擔任會議主席並主持本次會議。

黃曉軍教授在致辭中表示,

ASH年會一直是血液領域的年度盛會。 感謝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攜手輝瑞公司, 持續開展ASH 最新進展的中國行會議, 將豐富精彩的學術內容傳遞給國內同道。 當前, 我國的血液診療正逐步與國際領域交流、融合。 雖然藥物產品等方面與歐美國家仍具有一定差距, 但基於我國大的患者群體, 中國血液研究仍佔據很多發展機會, 讓人期待!

王建祥教授在會議致辭中指出, 本次“ASH最新進展”會議由我國血液學領域多位專家共同努力完成, 每位講者都對自己報告部分的ASH 會議內容進行了精心整理準備, 加入自身的深入理解與思考, 從而能夠將進展精華更好地傳遞給參會學者, 相信會議內容一定會為大家帶來很大的學術收穫,

更好地提高我國血液疾病診療水準。

學術精粹

多角度解讀分析

ASH會議研究進展

聚焦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的個體化治療與最新進展

江倩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江倩教授將2017年ASH年會中關於AML診療相關的研究進行了整合, 強調個體化治療在AML的重要性, 包括在診斷疾病時需要哪些資訊、復發狀況下應採取哪些治療等。並指出在當前新藥迭出的發展情況下,更應探討與思考如何給予更為適合的診療方案、如何評估患者身體狀態以及是否適合治療。

魏輝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魏輝教授指出,今年ASH會議AML治療領域發佈了包括誘導和鞏固化療方案的優化、去甲基化藥物的使用、新型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藥物的應用等方面多項進展。可以看出,AML領域沉寂多年,2017年是進步顯著的一年,有Bcl-2抑制劑、FLT3抑制劑、IDH2抑制劑等多項靶向治療新藥獲批進入臨床治療,勢必會產生改變治療理念的研究進展。在我國也有多項靶向治療研究正在開展或即將開展,前景令人期待。

劉輝教授

北京醫院劉輝教授對AML中的老年患者人群所收穫的最新進展加以詳細闡述。主要的三項口頭報告研究圍繞老年AML診斷中的精准分層、治療中化療與去甲基化治療的結合以及診斷中新靶點治療的開展這三個方向。綜合看來,精准分層老年AML的診療基礎、化療與去甲基化藥物的恰當結合是研究發展方向,而老年AML的診療出路或為新的靶向藥物的應用。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最新進展

秘營昌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秘營昌教授集中介紹了ALL領域與臨床實踐較為相關的研究進展。今年ASH會議繼續貫徹成人ALL的治療向兒童方案學習的理念,但需要注意,其中老年ALL患者應用兒童方案或增加毒性,應對方案進行一定調整。同時,聯合靶向治療Ph樣ALL也是今年ASH年會的關注熱點,應關注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治療手段和藥物今後的發展。此外,會議中還指出成人ALL診療也需要強調臨床中對疾病的認識,提高醫生與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闡述移植領域的各項最新進展

王昱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昱教授主要選取了供者選擇和復發防治處理這兩大部分進行重點精粹。供者選擇部分的多項研究集中在供者特徵和不同來源供者間的比較。而在復發防治處理方面的研究概括了血液學復發後治療、搶先治療以及復發的預防、移植預處理方案的加強與調整等幾個方面。

關注新型藥物研究進展

江濱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江濱教授介紹了多項白血病領域的新藥物,包括抗CD22單抗inotuzumab ozogamicin、抗CD33單抗gemtuzumab ozogamicin以及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bosutinib等,詳細介紹了各項藥物的治療機制並歸納整理了本次2017ASH年會中針對這幾項藥物的給藥方案、療效相關因素、聯合治療探索、獲益人群的臨床研究。

微小殘留白血病(MRD)的研究進展

高素君教授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高素君教授指出,MRD一直以來都是良好的預後指標,在治療決策上也發揮重要作用。ASH年會中ALL MRD公佈了一項針對Ph陰性ALL患者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成人還是兒童,MRD都是明確的不良預後指標,並且其不受檢測方法、檢測的cut off值、檢測的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當前關於AML的MRD檢測手段也在不斷增多,包括新型流式檢測水準的提高、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方法的標準化以及二代測序技術在診療過程中的應用等。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最新進展概述

主鴻鵠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鴻鵠教授介紹了當前APL診療領域進展現狀及未來發展空間,指出今後開展APL領域研究仍具有一定挖掘的空間,主要集中在少見類型APL的發現及特徵分析、早期死亡和危險因素的降低、低危患者的簡化治療和高危患者的優化治療、砷劑一線治療後復發機制及最佳治療方案。主鴻鵠教授還為與會者分析了ASH會議中被接收的各項研究背後的原因以及參加ASH會議的經驗之談。

探討CAR-T診療相關話題

王迎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王迎教授在報告中指出,隨著對新靶點的認識以及研究的開展,今年ASH年會CAR-T療法在B-ALL、T-ALL 等多個疾病領域報告了新進展,驗證了各項CAR-T療法的療效與安全性;同時還有研究探索了對CAR-T療法的結構進行優化從而減輕治療相關不良反應。此外,對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中樞毒性患者的診療方面也報告了相關研究內容。

兒童血液疾病的進展薈萃

鄭胡鏞教授

會議最後環節關注在兒童血液疾病領域的診療進展,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鄭胡鏞教授主持,分為髓系疾病和淋系兩個方面進行報告。

竺曉凡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竺曉凡教授指出,兒童AML領域較少出現新型藥物研究報告,而是更多圍繞預後分層相關內容。當前,對於危險度分層納入因素的探索、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指征、靶向藥物治療以及支持治療等均面臨一定的挑戰。

張樂萍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張樂萍教授以一個病例展開,對應了ASH年會中提出的ALL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其中,不良反應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內容,兒童ALL不僅要治癒,更需要降低治療相關的死亡或併發症,對毒性進行預測和對症處理;同時還應整合非化療製劑在兒童ALL中的應用以及兒童ALL易感基因的探索。(千蔚整理)

包括在診斷疾病時需要哪些資訊、復發狀況下應採取哪些治療等。並指出在當前新藥迭出的發展情況下,更應探討與思考如何給予更為適合的診療方案、如何評估患者身體狀態以及是否適合治療。

魏輝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魏輝教授指出,今年ASH會議AML治療領域發佈了包括誘導和鞏固化療方案的優化、去甲基化藥物的使用、新型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藥物的應用等方面多項進展。可以看出,AML領域沉寂多年,2017年是進步顯著的一年,有Bcl-2抑制劑、FLT3抑制劑、IDH2抑制劑等多項靶向治療新藥獲批進入臨床治療,勢必會產生改變治療理念的研究進展。在我國也有多項靶向治療研究正在開展或即將開展,前景令人期待。

劉輝教授

北京醫院劉輝教授對AML中的老年患者人群所收穫的最新進展加以詳細闡述。主要的三項口頭報告研究圍繞老年AML診斷中的精准分層、治療中化療與去甲基化治療的結合以及診斷中新靶點治療的開展這三個方向。綜合看來,精准分層老年AML的診療基礎、化療與去甲基化藥物的恰當結合是研究發展方向,而老年AML的診療出路或為新的靶向藥物的應用。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最新進展

秘營昌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秘營昌教授集中介紹了ALL領域與臨床實踐較為相關的研究進展。今年ASH會議繼續貫徹成人ALL的治療向兒童方案學習的理念,但需要注意,其中老年ALL患者應用兒童方案或增加毒性,應對方案進行一定調整。同時,聯合靶向治療Ph樣ALL也是今年ASH年會的關注熱點,應關注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治療手段和藥物今後的發展。此外,會議中還指出成人ALL診療也需要強調臨床中對疾病的認識,提高醫生與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闡述移植領域的各項最新進展

王昱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昱教授主要選取了供者選擇和復發防治處理這兩大部分進行重點精粹。供者選擇部分的多項研究集中在供者特徵和不同來源供者間的比較。而在復發防治處理方面的研究概括了血液學復發後治療、搶先治療以及復發的預防、移植預處理方案的加強與調整等幾個方面。

關注新型藥物研究進展

江濱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江濱教授介紹了多項白血病領域的新藥物,包括抗CD22單抗inotuzumab ozogamicin、抗CD33單抗gemtuzumab ozogamicin以及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bosutinib等,詳細介紹了各項藥物的治療機制並歸納整理了本次2017ASH年會中針對這幾項藥物的給藥方案、療效相關因素、聯合治療探索、獲益人群的臨床研究。

微小殘留白血病(MRD)的研究進展

高素君教授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高素君教授指出,MRD一直以來都是良好的預後指標,在治療決策上也發揮重要作用。ASH年會中ALL MRD公佈了一項針對Ph陰性ALL患者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成人還是兒童,MRD都是明確的不良預後指標,並且其不受檢測方法、檢測的cut off值、檢測的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當前關於AML的MRD檢測手段也在不斷增多,包括新型流式檢測水準的提高、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方法的標準化以及二代測序技術在診療過程中的應用等。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最新進展概述

主鴻鵠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鴻鵠教授介紹了當前APL診療領域進展現狀及未來發展空間,指出今後開展APL領域研究仍具有一定挖掘的空間,主要集中在少見類型APL的發現及特徵分析、早期死亡和危險因素的降低、低危患者的簡化治療和高危患者的優化治療、砷劑一線治療後復發機制及最佳治療方案。主鴻鵠教授還為與會者分析了ASH會議中被接收的各項研究背後的原因以及參加ASH會議的經驗之談。

探討CAR-T診療相關話題

王迎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王迎教授在報告中指出,隨著對新靶點的認識以及研究的開展,今年ASH年會CAR-T療法在B-ALL、T-ALL 等多個疾病領域報告了新進展,驗證了各項CAR-T療法的療效與安全性;同時還有研究探索了對CAR-T療法的結構進行優化從而減輕治療相關不良反應。此外,對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中樞毒性患者的診療方面也報告了相關研究內容。

兒童血液疾病的進展薈萃

鄭胡鏞教授

會議最後環節關注在兒童血液疾病領域的診療進展,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鄭胡鏞教授主持,分為髓系疾病和淋系兩個方面進行報告。

竺曉凡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竺曉凡教授指出,兒童AML領域較少出現新型藥物研究報告,而是更多圍繞預後分層相關內容。當前,對於危險度分層納入因素的探索、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指征、靶向藥物治療以及支持治療等均面臨一定的挑戰。

張樂萍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張樂萍教授以一個病例展開,對應了ASH年會中提出的ALL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其中,不良反應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內容,兒童ALL不僅要治癒,更需要降低治療相關的死亡或併發症,對毒性進行預測和對症處理;同時還應整合非化療製劑在兒童ALL中的應用以及兒童ALL易感基因的探索。(千蔚整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