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死守爛攤子:李東生掛帥也難救TCL手機頹勢

“絕不放棄通訊業務”, “絕對有信心做好(手機業務)”, 儘管公告顯示TCL手機業務“全年出現較大虧損”, 但這仍然沒有阻止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逆轉市場的“謎之自信”。

不過, 一方面是下行的智慧手機行業大勢, 一方面是綜合實力落後于對手, 可以說, TCL手機的自救之路並不樂觀。

據1月16日TCL集團發佈公告稱, TCL手機2017年出貨量為4387.6萬台, 同比暴跌36.2%。 早在2017年9月的德國IFA柏林消費電子展, TCL董事長李東生就放出風聲, 稱將親自主導TCL手機業務的發展。 10月TCL手機業務重組, 轉讓49%的股權。 重組和李東生掛帥就能為TCL手機指出明路嗎?

曾經的TCL手機是有過“榮耀”的。 2004年TCL在李東生堅持下, 一舉收購法國湯姆遜公司的電視業務、DVD影碟機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 最為輝煌的2015年其出貨量達8355萬台, 淨利潤8.5億元, TCL手機還喊出了未來進入全球前三的口號。

然而之後TCL業績一直處於下滑中, 2016年同比下降17.7%, 2017年更是斷崖式暴跌。

TCL通訊的經營每況愈下, 有人說是多品牌運作模式不當, 也有人認為是其品牌“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 當然更為重要的還是產品不給力。

雖然TCL手機一直不缺熱情和口號, 李東生也不缺少信心和動力, 並且善於從經營架構上調整, 但顯然“藥方”並不靈。 如今對於逆轉行情, TCL對外稱, 將提效降本、提升運營效率、發佈系列新品以改善經營狀況。 然而客觀分析, 不管是重組還是戰略調整, 甚至組織經營結構優化, 還是一年前熟悉的“配方”。 “新瓶裝舊酒”沒有創新的變革, 根本不可能產生實質的業務推進。

此外, 走出銷量下滑、財務虧損的泥潭, TCL通訊還要面臨外部的環境壓力。 根據IDC資料, 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從2011年同比增幅61.3%逐年下滑,

近兩年來增幅僅有2%-3%。 在中國市場甚至慘烈, 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日前發佈的報告, 2017年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大幅下降11.6%, 其中2017年12月下滑更是同比減少33.2%, 進入“漲滯”階段。

面對這樣的行業形勢, 中國手機廠商“華米OV”通過各自產品、技術、行銷等手段, 從三星、蘋果手裡奪取了不少市場, 實現逆襲。 但TCL手機顯然沒有找到路子, 這一家電業的巨人, 已經淪落為手機通訊業的配角。

戰略重組之後, 不能說TCL手機完全沒有機會, 但必須拿出可行的復興方案。 如果只有豪情壯語而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 不管誰掌舵, TCL手機的未來都只有崎嶇和挑戰, 沒有光明!2018年的日子必將更加難過。

====

智家電(ijiadian):智慧互聯網時代家電第一自媒體,

關注互聯網智慧化拐點時代的家電產業轉型進程。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