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骨折後,照了X線,還有必要做CT和MRI嗎?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 張豔濤 / 文

“照了X線, 還有必要做CT和MRI嗎?”

這想必是很多人拿到檢查單都會有的疑問, 那麼究竟是否有必要呢?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清楚這三種檢查都是怎麼一回事?聽聽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放射科主任趙振江的講解吧。

X線

X會穿過人體, 不同部位吸收射線, 底片上不會曝光或部分曝光, 洗片後這個部位就是白色的。

優點:快捷、價廉。

缺點:受制於深淺組織的影像相互重疊和隱藏, 有時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攝X光片才能看清。

X光檢查是傳統的影像學檢查手段, 是疾病初篩的首選檢查方式。 對能夠引起組織器官大體的病理變化, 同時有密度變化, 自然對比較好的部位效果比較好。 對於有移位骨折、有骨質改變的骨病、關節部位骨性病變、不透光異物存留等疾病有很好的診斷價值。

X光檢查費用低廉, 投照量小, 適合絕大多數患者常規檢查。

CT

CT(X線電腦斷層成像)的檢查原理是X光會斷層穿過人體, 通過電腦計算後處理為二次成像, 具有解析度高, 運動偽影較小的特點。

優點:可以斷層看, 經後處理可以顯示更多資訊。

缺點:費用比X光要貴, 且CT檢查的輻射劑量通常高於單次X光攝影。

CT檢查在顯示橫斷面方面明顯優於X 光片, 尤其是對密度高的骨骼組織顯像清晰。 CT血管造影能清晰的顯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變, 對腫瘤的檢查靈敏度明顯高於普通 X 光片。 而且, 多排螺旋 CT能進行三維成像, 有助於立體顯示骨折形態和結構, 利於診斷和確定骨折的治療方案;CT比MRI更清晰, 但MRI的組織細節更豐富。

MRI

MRI(磁共振成像)是把人體放置在一個強大的磁場中, 通過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質子, 發生核磁共振, 收集磁共振現象所產生的信號而重建圖像的成像技術。

優點:與CT相比, 它沒有放射輻射, 沒有骨性偽影, 能多方面、多參數成像, 有高度的軟組織分辨能力。

缺點:費用相對比較昂貴。

MRI檢查與X光和CT檢查最大的不同, 在於檢查過程中沒有X線輻射, 對機體的損害很小。 其主要用於發現軟組織疾病, 在骨科主要用於發現椎間盤病變、脊髓病變、半月板病變、炎性病變和出血性病變等。 通過不同的處理技術能更早期發現骨折如椎體骨折、骨盆骨折,

還可以判斷骨折是否為新鮮骨折。

不需使用對比劑即可顯示血管結構, 儘管相對CT解析度低, 但是, 各種組織的性質性差異顯示較好, 有高於CT數倍的軟組織分辨能力, 對顱腦、脊椎和脊髓病的顯示優於CT。

溫馨提醒

各種外傷, 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 優先選擇X光照片, 檢查結果快速易得。 若要進一步觀察, 可以選擇CT。 超聲、核磁對於骨皮質髓質等看不清, 一般不選擇。 而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椎間盤疾病需要觀察椎間盤與相應的神經根, 要想更好觀察這些軟組織, 最優選擇就是核磁。 同樣, 對於關節、肌肉、脂肪組織檢查, 核磁也是首選。

總之, 三者是不可相互替代, 不是越貴的檢查越能發現問題, 就診時要遵從醫生的檢查要求, 以便能儘早、準確的發現問題。

以便能儘早、準確的發現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