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西藏“兩會”進行時」五年來西藏自治區政府做了這些工作

圖為代表入場。 攝影:王淑

中國西藏網訊 1月24日, 西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拉薩開幕。 會上, 西藏自治區主席齊紮拉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客觀、全面、務實地總結了過去五年西藏自治區政府的工作。

圖為會議現場。 攝影:王淑

大力改善基礎設施

西藏自治區全區公路里程由6.5萬公里增加到9萬公里, 高等級公路由37公里增加到660公里, 99%的建制村通了公路。

拉林高等級公路基本建成通車;拉日鐵路建成運營, 拉林鐵路建設加快推進;國內外航線由37條增加到79條;鄉鎮郵政網點實現全覆蓋,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 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309萬千瓦, 主電網覆蓋62個縣(區), 解決和改善199萬人用電問題。 湘河等水利樞紐重點工程相繼開工建設, 新增和改善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84.5萬畝。 建制村移動信號全覆蓋, 寬頻通達率85%。 城鎮垃圾、汙水處理、給排水等市政基礎設施持續改善, 重要城鎮和高海拔縣供暖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

大力改善民生生活

脫貧攻堅取得重大進展, 5年減少貧困人口53萬人, 2016年西藏被中央評為扶貧工作綜合評價好的8個省區之一。 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 全面落實10個方面33項民生政策,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準大幅提高, 農牧區醫療制度覆蓋全體農牧民, 率先實現有意願的五保物件集中供養、實現孤兒集中收養。 實施各類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21.8萬套(戶)、農牧區危房改造14.7萬戶。

就業形勢保持總體平穩, 累計新增城鎮就業21.9萬人, 轉移農牧區富餘勞動力518.5萬人次, 高校畢業生累計實現就業7.7萬人, 城鎮零就業家庭全部動態消零。 基礎教育普及水準不斷提高, 以辦公為主的普惠性學前雙語教育網路基本建成, 全區51個縣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評估認定, 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達到99.5%、99.3%。 基本醫療公共服務不斷提升, 實施了1000餘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建設和能力建設項目, 全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達到1476個, 每千人擁有床位4.5張、衛生技術人員4.6人。 藏醫藥事業取得新發展。 地震、氣象等方面的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不斷提升。 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全面落實。 國家統計局專項調查結果顯示,
群眾對生活現狀的滿意度超過97%, 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達97.3%。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農牧業生產基礎不斷夯實, 全力推動青稞增產、犛牛育肥工作, 青稞良種累計推廣面積達到185萬畝, 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00萬噸, 建設犛牛短期育肥示範縣7個。 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總產值達到36億元。 設立110億元政府投資基金, 加快推進旅遊文化、清潔能源、淨土健康、天然飲用水、綠色建材等特色產業發展。 “西藏好水”年銷售突破80萬噸。 2015年以來, 清潔電力外送21.8億千瓦時。 圍繞全域旅遊, 打造“人間聖地·天上西藏”品牌, 五年累計旅遊收入超過1300億元。 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占全區從業人員的比重超過62%。

大力強化科教人才支撐

落實中央支持的12項國家重點人才工程, 2017年底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8.3萬人、技能型人才達9.3萬人,分別比2012年增加2.1萬人、3.4萬人。深入推進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學前雙語教育快速普及,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構建以中職為重點、高職為龍頭,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相結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西藏大學生態學納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實現零突破。啟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實施八大重大科技專項,青稞和犛牛種質資源與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農口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成立。建成拉薩、日喀則、那曲3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農田機械化綜合作業率達到60.2%。“十二五”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0%。

大力加強民族團結

堅持開放歡迎包容理念,積極鼓勵引導區內群眾到內地就業創業,吸引內地人員來藏投資興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深入。寺廟管理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利寺惠僧政策全面落實。民族團結更加鞏固,“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深入人心,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

大力推進文化建設

建成5464個農家書屋、1787個寺廟書屋,1000個衛星數位書屋落戶農家。68個縣級廣播電視臺開辦,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提高到96.2%和97.3%。基本形成區、市、縣、鄉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路。累計創作各類文藝作品5000餘部,開展惠民演出10萬餘場次,《共同家園》《六弦情緣》等一批優秀文藝作品獲得國家級獎項。文物保護利用扎實推進,實施100多個文物保護專案,藏戲、《格薩爾》說唱、唐卡、藏紙等聯合國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和發展。藏醫藥申遺取得積極進展。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成為西藏文化旅遊的一張名片,全區文化產業年產值突破30億元。五年來,西藏自治區運動員在國內外各類比賽中,獲得獎牌122枚,在第十三屆全運會上,奪取1金6銅,創歷史最好成績。

大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拉薩市首位度作用進一步顯現,日喀則、昌都、林芝、山南、那曲撤地設市,堆龍德慶等7縣(市)撤縣設區,全區城鎮化率提高近7個百分點。積極推進農牧區“水電路訊網、科教文衛保”十項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積極推進26個特色小城鎮建設,7個特色小城鎮納入國家培育名錄。支援邊境地區發展,邊民補助標準大幅提高。

大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始終堅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認真貫徹西藏自治區黨委各項重大決策部署。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西藏自治區黨委“約法十章”“九項要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嚴格落實政府黨組主體責任。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五年共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23件,制定出臺政府規章25件,清理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檔293件。建立完善政府參事制度,發揮諮詢委作用,實行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五年來,“三公”經費支出下降了30%。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加大學習型政府建設力度。(中國西藏網 文/胡瑛 圖/王淑)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017年底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8.3萬人、技能型人才達9.3萬人,分別比2012年增加2.1萬人、3.4萬人。深入推進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學前雙語教育快速普及,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構建以中職為重點、高職為龍頭,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相結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西藏大學生態學納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實現零突破。啟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實施八大重大科技專項,青稞和犛牛種質資源與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農口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成立。建成拉薩、日喀則、那曲3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農田機械化綜合作業率達到60.2%。“十二五”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0%。

大力加強民族團結

堅持開放歡迎包容理念,積極鼓勵引導區內群眾到內地就業創業,吸引內地人員來藏投資興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深入。寺廟管理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利寺惠僧政策全面落實。民族團結更加鞏固,“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深入人心,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

大力推進文化建設

建成5464個農家書屋、1787個寺廟書屋,1000個衛星數位書屋落戶農家。68個縣級廣播電視臺開辦,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提高到96.2%和97.3%。基本形成區、市、縣、鄉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路。累計創作各類文藝作品5000餘部,開展惠民演出10萬餘場次,《共同家園》《六弦情緣》等一批優秀文藝作品獲得國家級獎項。文物保護利用扎實推進,實施100多個文物保護專案,藏戲、《格薩爾》說唱、唐卡、藏紙等聯合國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和發展。藏醫藥申遺取得積極進展。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成為西藏文化旅遊的一張名片,全區文化產業年產值突破30億元。五年來,西藏自治區運動員在國內外各類比賽中,獲得獎牌122枚,在第十三屆全運會上,奪取1金6銅,創歷史最好成績。

大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拉薩市首位度作用進一步顯現,日喀則、昌都、林芝、山南、那曲撤地設市,堆龍德慶等7縣(市)撤縣設區,全區城鎮化率提高近7個百分點。積極推進農牧區“水電路訊網、科教文衛保”十項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積極推進26個特色小城鎮建設,7個特色小城鎮納入國家培育名錄。支援邊境地區發展,邊民補助標準大幅提高。

大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始終堅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認真貫徹西藏自治區黨委各項重大決策部署。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西藏自治區黨委“約法十章”“九項要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嚴格落實政府黨組主體責任。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五年共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23件,制定出臺政府規章25件,清理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檔293件。建立完善政府參事制度,發揮諮詢委作用,實行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五年來,“三公”經費支出下降了30%。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加大學習型政府建設力度。(中國西藏網 文/胡瑛 圖/王淑)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