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ofo和摩拜:這個冬天格外冷

共用單車第一梯隊的摩拜和ofo, 近來的日子並不好過。

年關將至, 摩拜與ofo賬上資金都不充裕, 而更重要的是, 資本與創業者的關係變得非常微妙。

巨頭對他們的態度, 已經從開始的瘋狂押注, 逐漸變成了遷延觀望。 甚至, 想要重新扶植一個新的、更聽話的品牌。

滴滴與ofo的緊張關係, 早已不是秘密。 在ofo拒絕了滴滴等股東的合併要求之後, 雙方都已經在尋找新的合作夥伴。

財新的《單車戰爭未結束》中顯示, 早在2017年12月, ofo已經找到阿裡和螞蟻金服馳援, 新一輪融資額度或達10億。 對於資金用途, 雙方也已經協商一致——可用於回購那些主張合併的老股東的股份。 基本上可以確定, 這個“老股東”意指滴滴。

另一方面, 滴滴也絕不會坐以待斃。 有傳言稱, 滴滴在今年年初開始孵化自己的共用單車項目, 內部代號“海棠”。

而一周前(1月17日), 滴滴宣佈線上下重新投放小藍單車, 並與運營小藍單車的天津鹿鼎科技達成協議, 小藍單車用戶支付的押金和充值餘額可轉換成滴滴單車券和出行券。 從虎嗅目前獲得的消息來看, 小藍單車的整個團隊幾乎全部離職, 且存在大範圍欠薪, 單車的線下回收也相當困難。 相比起實際意義,

滴滴此舉更像是和ofo劃清界限的一種宣告。

雙方的嫌隙早有端倪。 2017年11月23日, 媒體報導稱, 滴滴派駐ofo的三名高管已開始休假。 其中, ofo的執行總裁付強與ofo創始人戴威發生爭執, 被戴威趕出了辦公室。 隨後, 付強與負責市場部的南山(原滴滴開放平臺負責人)與負責財務部門的Leslie Liu(原滴滴財務總監)同時休假。 儘管ofo方面回應稱三名高管屬於正常休假, 但外界依然把這當做滴滴、ofo交惡的關鍵時間節點。

除去滴滴之外, 在滴滴快的合併案中吃過大虧的阿裡, 也在目前的戰局中尋找新的可能, 並希望拿到絕對控制權。

2017年9月, 螞蟻金服以4億元投資了永安行旗下的永安行低碳, 隨後, 永安行低碳與哈羅單車合併。 12月, 永安低碳再次獲得螞蟻金服領投的23億人民幣投資。

昨天(1月22日), 哈羅單車再次傳出超過10億美金的融資消息, 傳言稱, 本輪將繼續由螞蟻金服領投。 這意味著, 哈羅單車+永安行這個組合已經牢牢掌握在阿裡手中。

退一萬步說, 即便難以投資ofo, 阿裡也已拿到了足夠的籌碼, 可攻可守。 此刻陷入進退維谷境地的, 仍然是ofo。

摩拜目前的資金儲備也不容樂觀。 “沒有年會、沒有年終獎。 ”知情人士這樣告訴虎嗅。 而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大股東騰訊對這個賽道產生了懷疑。

實際上, 不論是對於阿裡還是騰訊來說, 重新扶植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並不難。

根本原因是重置成本極低(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 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因為除了錢之外, “共用”單車這個賽道幾乎不存在任何核心壁壘。 如果以每輛車300元的成本計算, 1000萬輛單車的重置成本只有30億人民幣。 對於阿裡、騰訊甚至滴滴這樣的公司來說, 拿出這些錢並不是難事。 “不聽話就換別人”也絕不只是嚇唬創業者而已。

而摩拜和ofo目前亟需思考的問題是, 當阿裡和騰訊都不再押注, 也無意接盤之後, 自己的“出行故事”還能講多久。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 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長江公寓授權虎嗅網發表, 並經虎嗅網編輯。 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 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連結。 原文連結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0848.html

未來面前, 你我還都是孩子, 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