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老錢推薦:全世界最“爛”的建築師——弗蘭克·蓋裡

他白天是貨車司機, 晚上在夜校裡奮筆疾書;

他改名蓋裡(Gehry), 理由是字母排列更具形式感;

他的設計生涯始於美國海軍陸戰隊,

第一個作品是把廁所標語設計成誦經手抄本;

他的作品被人當面說成“that piece of shit!”;

他設計的狗屋, 都能遭來買家的罵聲;

他被《辛普森家族》調侃是在垃圾箱裡尋找靈感的建築師……

|弗蘭克·蓋裡

他是弗蘭克·蓋裡(Frank Owen Gehry), 生於加拿大多倫多一個猶太家庭, 17歲移民美國加利福尼亞。

在南加利福尼亞州大學獲得建築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在哈佛大學從事城市規劃。

他的解構主義設計理念, 最擅長以扭曲線條塑造外觀的建築聞名於世。

跳舞的房子,布拉格,1996

說他是全世界最怪誕的建築師並不為過, 但無法否認, 他也是這個時代最偉大、最具創新精神與影響力的建築家。

蓋裡地標性的建築作品, 遍及全世界每一寸充滿詩和愛的樂土, 但對他的誤解與推崇同樣猛烈。

Marqués de Riscal酒店,西班牙,2006

甚至於很多富豪一面叫駡, 一面又揮霍天文數字的金錢求他設計又一座詭異的建築。

面對周遭揚抑的雜訊,

他始終堅守自我, 桀驁不馴, 率性直言, 不斷創作出深邃的作品以回應質疑。

El Peix 雕塑,奧林匹克中心,巴賽隆納,1992

他拒絕平庸、抄襲與自我設限, 作品豐富如璀璨的人生閱歷, 永遠超乎凡人的想像。

|解構主義

迪士尼音樂廳,洛杉磯,2003

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 他將金屬作橡皮泥, 捏成巨型傳聲筒。

腦部康復中心,拉斯維加斯,2010

拉斯維加斯腦部康復中心,他將腦幹與鳥巢通靈,蜿蜒的秀出不朽的藝術和不滅的良心。

千禧公園露天音樂廳,芝加哥,2004

芝加哥千禧公園露天音樂廳,他在草地上結起了巨型金屬蛛網,斑駁的光影盡情的將聲音揉碎,灑在糾纏在那些長長短短的喇叭上。

Chiat Day大廈,加州,1991

有人說蓋裡的設計風完全就是在揉紙,其實是他在加利福尼亞州想像文化和抽象片段藝術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解構主義。

他作品的獨特之處,是很少摻雜社會化和意識形態的東西,所以大量的多角平面、傾斜結構、倒轉形式結合視覺效應運用到設計圖紙中。

蓋裡擅長使用斷裂的幾何圖形打破傳統習俗,並解釋說,這是探究一種不明確社會秩序的態度,也是實現建築師群體的自我救贖。

|神秘的藝術

蓋裡的設計,形式顯然脫離功能,與其說他具有雕刻家的刁鑽,不如說他是借建築宣揚抽象城市的輪廓。

而這樣誇張的表達方式,離不開藝術的張力。

藝術是蓋裡靈感的發源地,讓他設計開放建築結構時有一種無形的改變。

所以他的建築是超現實、誇張、抽象的,有時還會使人迷惑、混亂、憤懣。

流行文化博物館,西雅圖,2000

即便如此,出自蓋裡筆下的建築,所呈現出獨一無二、高貴和神秘的氣息,依然飽受讚譽。

他也享有建築界最高榮譽——普里茲克獎在內的無數官方肯定。

|古根漢美術館

瞭解弗蘭克·蓋裡,必須親眼見證一下古根漢美術館。

坐落于西班牙畢爾巴赫,是當仁不讓的地標,被譽為20世紀90年代最偉大的建築之一。

美術館外觀具有奇特不規則的曲線,白貝殼狀的表面全由鈦金屬拼接;

內部用纖薄的碳纖維骨架,支撐龐大的、開闊的藝廊空間。古根漢美術館的建築本身就是曠世傑作,其本體遠比館藏更為迷人,它也作為蓋裡的最後一件作品,令人惋惜。

因為蓋裡已經意識到,超現實主義基調的奇葩設計,已經不得不放棄各種有趣的建築材料,純粹是金錢的堆砌,這終究是設計靈魂的終點。

▲ 圖片源自網路公開資料

老錢向你推薦:維迦旅遊,V+Travel,您的貼身旅遊策劃師!輕奢樂活的旅行體驗…

即刻關注“維迦旅遊”微信公眾號,即可獲取精品定制行程,享受輕奢旅程。

腦部康復中心,拉斯維加斯,2010

拉斯維加斯腦部康復中心,他將腦幹與鳥巢通靈,蜿蜒的秀出不朽的藝術和不滅的良心。

千禧公園露天音樂廳,芝加哥,2004

芝加哥千禧公園露天音樂廳,他在草地上結起了巨型金屬蛛網,斑駁的光影盡情的將聲音揉碎,灑在糾纏在那些長長短短的喇叭上。

Chiat Day大廈,加州,1991

有人說蓋裡的設計風完全就是在揉紙,其實是他在加利福尼亞州想像文化和抽象片段藝術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解構主義。

他作品的獨特之處,是很少摻雜社會化和意識形態的東西,所以大量的多角平面、傾斜結構、倒轉形式結合視覺效應運用到設計圖紙中。

蓋裡擅長使用斷裂的幾何圖形打破傳統習俗,並解釋說,這是探究一種不明確社會秩序的態度,也是實現建築師群體的自我救贖。

|神秘的藝術

蓋裡的設計,形式顯然脫離功能,與其說他具有雕刻家的刁鑽,不如說他是借建築宣揚抽象城市的輪廓。

而這樣誇張的表達方式,離不開藝術的張力。

藝術是蓋裡靈感的發源地,讓他設計開放建築結構時有一種無形的改變。

所以他的建築是超現實、誇張、抽象的,有時還會使人迷惑、混亂、憤懣。

流行文化博物館,西雅圖,2000

即便如此,出自蓋裡筆下的建築,所呈現出獨一無二、高貴和神秘的氣息,依然飽受讚譽。

他也享有建築界最高榮譽——普里茲克獎在內的無數官方肯定。

|古根漢美術館

瞭解弗蘭克·蓋裡,必須親眼見證一下古根漢美術館。

坐落于西班牙畢爾巴赫,是當仁不讓的地標,被譽為20世紀90年代最偉大的建築之一。

美術館外觀具有奇特不規則的曲線,白貝殼狀的表面全由鈦金屬拼接;

內部用纖薄的碳纖維骨架,支撐龐大的、開闊的藝廊空間。古根漢美術館的建築本身就是曠世傑作,其本體遠比館藏更為迷人,它也作為蓋裡的最後一件作品,令人惋惜。

因為蓋裡已經意識到,超現實主義基調的奇葩設計,已經不得不放棄各種有趣的建築材料,純粹是金錢的堆砌,這終究是設計靈魂的終點。

▲ 圖片源自網路公開資料

老錢向你推薦:維迦旅遊,V+Travel,您的貼身旅遊策劃師!輕奢樂活的旅行體驗…

即刻關注“維迦旅遊”微信公眾號,即可獲取精品定制行程,享受輕奢旅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