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齊天大聖”的誕生

圖片中這兩隻在Hello Kitty毛絨玩具上爬來爬去的獼猴, 叫中中、華華。

雖然外表看不出有什麼特殊之處, 但是這兩隻誕生於上海的獼猴, 與1996年的“多利”羊一樣, 是克隆而來, 這也是首次克隆的靈長類動物, 而他們的名字寓意為“中華”。

目前來說, 這兩隻出身還不到10周的獼猴很健康。 相關研究報告在週三發表於學術週刊《細胞》上, 雖然被稱為“體細胞核移植”(SCNT)的克隆方法用於許多哺乳動物, 如狗、馬、兔子、羊, 而過去猴子對克隆技術有抵抗性, 往往胚胎無法正常發育, 或者很快夭折。

研究人員希望這一技術在將來能克隆一組基因相同的獼猴用於醫學研究。 不過它的代價非常昂貴, 而且非絕對有效:研究人員用127枚卵母細胞, 做了109個重構胚胎, 對21只猴子受體進行移植, 結果獲得了6只懷孕受體, 最後只有兩隻個體順利出生。

非人靈長類動物與我們非常相似, 所以它們是疾病研究和藥物測試的關鍵。 但猴子之間的基因差異會影響測試結果。 如果有一組基因一模一樣的克隆猴子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研究人員還可以利用克隆技術, 通過基因工程給猴子加入特殊疾病的基因, 如帕金森, 從而為疾病建立更好的動物模型。

1996年出生的多利是用細胞核移植技術, 從一隻成年綿陽身上取下 DNA, 再由第二隻羊提供卵子, 待兩者組成的含有新遺傳物質的卵細胞分裂成胚胎後, 植入代孕母羊的子宮內發育, 最終成功分娩。 新出生的羊羔與第一隻綿羊擁有同樣的 DNA。

1997年, 同樣的技術用於克隆兩隻猴子, Ditto 和 Neti。 但是它們是從早期胚胎細胞中克隆出來的。 而這次的長尾獼猴中中和華華, 是從猴子胎兒的結締組織細胞中克隆出來的。 與胚胎細胞不同的是, 後者可以在實驗室中生長, 這就使研究人員可以克隆出更多克隆體,

也可以更容易地在培養皿中培養細胞。

中國研究人員花了三年時間, 致力於把多利的克隆技術在猴子身上發揮作用。 儘管最終取得了成功, 但也經歷了無數次失敗。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說, 當他們試圖從成人細胞, 而不是胎兒細胞中克隆猴子時, 181個胚胎中只有兩隻猴子出生——而它們都在30小時內死於呼吸衰竭。

克隆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先進的設備和許多動物。研究人員不得不使用大量的代孕母體進行研究。據說,得到一隻成功克隆的獼猴,需要5萬美元。

但是,體細胞克隆猴的成功,以及未來基於體細胞克隆猴的疾病模型的創建,將有效縮短藥物研發週期,提高藥物研發成功率,促進針對阿爾茨海默病、自閉症等腦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新藥研發進程。

隨著中中和華華的成長,研究人員將監測他們的健康和行為。同時也期待更多它們的可愛照片。

更多有趣的科技文章,歡迎關注我們:

http://www.wttech.org/

181個胚胎中只有兩隻猴子出生——而它們都在30小時內死於呼吸衰竭。

克隆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先進的設備和許多動物。研究人員不得不使用大量的代孕母體進行研究。據說,得到一隻成功克隆的獼猴,需要5萬美元。

但是,體細胞克隆猴的成功,以及未來基於體細胞克隆猴的疾病模型的創建,將有效縮短藥物研發週期,提高藥物研發成功率,促進針對阿爾茨海默病、自閉症等腦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新藥研發進程。

隨著中中和華華的成長,研究人員將監測他們的健康和行為。同時也期待更多它們的可愛照片。

更多有趣的科技文章,歡迎關注我們:

http://www.wttech.org/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