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內大豆種植分佈情況在哪?

我國大豆產量位居世界第四, 2017/18年度大豆種植面積增加。 預計2017/18年度全國大豆產量為1300萬噸, 較去年增加300萬噸, 增加30%。 從分地區來看,

黑龍江占比36%, 安徽省占比11%, 內蒙占比8%, 吉林占比4%。 東北三省大豆面積占比40.8%。 全國大豆平均單產為120千克/畝, 遠低於國際水準200千克/畝, 國產大豆單產有待提高。

根據國家統計資料資料顯示, 華北地區產量占總產50%, 其中黑龍江地區占華北地區的80%。 黃淮地區產量占總產的23%,安徽占黃淮地區的50%。 西南地區產量占總產的7%, 單產在130-150千克/畝的波動範圍之間。

中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在2010年後出現快速下降,

究其根本, 主要原因如下:

1.國產大豆市場受到進口大豆擠壓, 不管是從出油率還是成本, 進口大豆都占上風。 進口大豆出油率在20%左右, 國產大豆基本在17%左右。 而進口大豆在3300元/噸, 國產大豆至少在3500元/噸, 2015年之前國內大豆價格基本在4500元/噸左右。

2.進口大豆主產地美國、巴西等國家生產大豆採用規模化、機械化作業, 生產成本低, ;中國大豆屬於勞動力密集型產品, 人口成本較高, 單從價格角度出發, 國產大豆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

3.國外基本種植的轉基因大豆, 有很多抗蟲、抗澇的品種單產較高。 根據國內外兩家權威資料顯示, 美國大豆的單產是3.49噸/公頃, 國內大豆產量1.8噸/公頃。

4. 國內大豆的第一競爭作物——玉米無論從產量還是種植效益來看, 均明顯優於大豆, 農民在選擇播種時優先選擇種植玉米。

2016/17年後, 大豆種植面積出現緩慢的恢復性增長, 主要受種植結構調整和玉米臨儲政策改革影響, 預計2017/18年度中國大豆播種面積回升至600萬公頃, 比上年度增加60萬公頃, 增幅11.1%。 預計,2017/18年度大豆產量將達到130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300萬噸。

【作者:Kevin】

預計,2017/18年度大豆產量將達到130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300萬噸。

【作者:Kevi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