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碩斌:白龍馬為什麼代表生命修為之“意”?

馬最大的特徵就是善奔, 在《西遊記》五個生命的取經團隊中, 唯獨白龍馬在正常情況下不以人言, 只是默默地認取往西天的道路馱著唐僧往前走。

它被唐僧駕馭著, 反映和顯化的均是唐僧的意願。 唐僧是一個生命業性的代表, 業性顯化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意識, 我們時時刻刻念頭意識不斷, 永無停駐就如奔馬, 所以說, 馬在生命修為中代表“意”。 孫悟空是只猿猴, 代表能知能覺之心, 與意馬合在一起正是“心猿意馬”的概念。

書中第十五回“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第三十四回“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均直接稱白龍馬為“意馬”。 還有第三十四回中的詩“意馬心猿都失散, 金公木母盡凋零”也有“意馬”, 均可作為印證。

但《西遊記》中的馬可是非凡, 它叫白龍馬, 乃龍化成的馬, 而且還是白色的。 在未皈依唐僧之前, 藏在蛇盤山鷹愁澗的水中, 那澗千萬個孔竅想通。

對於國學陰陽五行、易經八卦等核心修行原理接觸不太多的人士可能很容易忽視, 但稍有契入者都知道天下萬事萬物無不是相、數、理的統一, 無不顯露生克制化的關係。 《西遊記》的作者深明其理, 如何能亂編呢, 我們不妨細究之。

首先, 生命所生具的意識或思想, 都被我們自己默認為有道理, 合符邏輯, 相互纏繞, 千繞萬繞, 換句話說, 任何意識都是有道道的, 這些所謂的自以為是的道道就好像千千萬萬的孔竅, 我們的意識均依之而存在。 這就是書中所謂的蛇盤山鷹愁澗。

那白龍是否又有所指呢?有的, 道家丹道常用龍虎來喻指生命兩個永不停止的特性——心、息, 龍喻心, 虎喻息。 祖師們常說:“龍性纏綿, 虎性猙獰”,

就是說我們生命這顆心啊最為糾纏、纏繞, 而我們世道之人的氣息也是最為關鍵之一, 是無法停止的, 一停止生命就得完蛋, 所謂猙獰。 白色五行屬金, 在生命五臟對應的就是肺金, 肺就是主一身之氣的。

所以說, 《西遊記》以白龍喻丹道的龍虎修煉理念, 龍馬反映的也正是心與意識的關係。 白龍馬反映在外的是馬, 是永難停駐的意識, 而內在其實是由龍所化成, 即由纏綿之心主宰, 心念不息意識不止。

注意, 所有意識構成的一個整體是具結構的, 結構決定性質, 即具業性, 就是唐僧所代表的了。 所以唐僧與白龍馬結合得最為密切, 因為意識本就是業性的當下反映。

——選自劉碩斌老師著作《西遊記修真解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