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凍傷後要迅速複溫 補充高能高熱飲品

1月24日迎來“臘八”, 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這一點也不誇張, 這幾天長春的天氣嗷嗷冷, 氣溫嗖嗖降, 出門凍成“面癱臉”的概率是相當高的。

寒冷的天氣裡, 凍傷極容易發生, 一旦凍傷了怎麼辦?長春市兒童醫院二外(燒傷)科主治醫師馬麗娜提醒, 凍傷後千萬別泡冷水、別用雪搓, 應快速複溫, 讓血液迴圈暢通。

體感溫度-2℃時 就有可能發生凍傷

雖說現在條件好了, 城市裡的孩子們保暖都非常好, 但孩子貪玩, 寒冷天氣裡, 在外面呆一陣, 就會凍臉、凍手、凍腳, 這些部位極容易被凍傷。

什麼是凍傷呢?凍傷是皮膚軟組織受寒冷潮濕後局部血運減少而形成的損傷。

當局部皮膚體感溫度降到-2℃時就有可能發生凍傷, 當氣溫降到-25℃時, 就極容易發生凍傷了。

馬麗娜介紹, 容易出現凍傷的部位有面部, 如耳、鼻、嘴, 四肢, 如手、腳。

鞋襪過緊、長時間站立等情況容易發生凍傷

馬麗娜介紹, 發生凍傷是因為身體較長時間處於低溫和潮濕刺激時, 就會使體表的血管發生痙攣, 血液流量因此減少, 造成組織缺血缺氧, 細胞受到損傷, 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迴圈較差的部位, 如腳趾。

凍傷與氣候因素有關。 寒冷的天氣, 潮濕和風速都可加速身體的散熱。 凍傷與局部因素有關。 如鞋襪過緊、長時間站立不動及長時間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迴圈發生障礙,

熱量減少, 導致凍傷。 凍傷與全身因素有關。 如疲勞、虛弱、緊張、饑餓、失血及創傷等均可減弱人體對外界溫度變化調節和適應能力, 使局部熱量減少導致凍傷。

凍傷後要迅速複溫 補充高能高熱飲品

老人常說, 凍傷了千萬別用熱水泡, 得用涼水, 或用雪搓搓。 馬麗娜說, 這種做法完全是錯誤的。 凍傷後要迅速複溫, 防止進一步的冷暴露以及恢復血液迴圈。

凍傷早期可以用衣物或用溫熱的手覆蓋受凍的部位, 以維持足夠的血供。

快速使用溫水療法, 就是將凍傷的部位放在溫度在38-42℃之間的溫水裡, 先放在比體溫高一度的水裡, 等適應後再逐漸增加水溫, 但水溫不能超過45℃, 因為凍傷後的部位感知遲鈍, 容易造成燙傷。 “在溫水裡泡的時間別超過20分鐘,

這樣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使末梢血液增加。 ”

要及時喝高熱、高能量的熱飲, 讓身體暖起來, 加速全身血液迴圈。 在凍傷的部位, 可以塗抹一些藥膏, 如凍傷藥膏、甘油、魚肝油、維生素類軟膏等, 防止熱量揮發。 保護傷口以及避免創傷。 如果感染了, 最好是去正規的醫院進行就醫。

凍傷後禁忌事項

禁忌用冰塊擦拭凍僵的肢體、幹熱或緩慢複溫, 這可進一步損傷組織;對受傷部位的任何摩擦都是禁止的。 如果凍傷了, 尤其是手部凍傷了, 千萬不要去烤火, 因為這樣, 會易使手部組織受熱過快而導致爛掉。

冬天如何防止凍傷

1、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適當增添衣物, 三九天寒勤加衣, 不能因為一時冷熱就隨便脫掉衣服。

2、堅持進行耐寒訓練, 不能整天躲在室內, 也需要偶爾出去活動, 讓身體逐漸適應氣溫的變化。

3、適當“玩雪”, 農村人都知道, 適當用雪搓手、搓臉能預防凍傷, 效果還非常不錯。

4、避免鞋襪過緊。 寒冷天氣裡, 減少戶外活動時間。

吉網 吉刻APP記者 艾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