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與引擎,寶安當之無愧

要“詩和遠方”

更要“詩與當下”

這不是出自某個詩人

而是寶安區委書記姚任之口

站在2018年新年“當下”

姚任書記接受專訪

談及寶安以及深圳的“遠方”

姚任

出生於1963年6月, 籍貫廣東省遂溪縣。 曾先後擔任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党工委書記, 深圳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 2015年8月調任寶安區委副書記、區長, 2017年9月擔任寶安區委書記, 今年1月10日, 不再擔任寶安區區長職務。

我們做什麼事一定要認定目標、久久為功, 有步驟去推動, 一茬接著一茬幹, 功成不必在我, 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 要“詩和遠方”, 更要“詩與當下”。

——— 寶安區委書記姚任

接下來

我們一起來看看

專訪的內容吧

談寶安座標

發展重心西移寶安發展潛力最大

陳文定 :十九大後, 深圳的發展又迎來了新的“風口”, 怎樣看待當下寶安在深圳的定位和座標?

姚任:寶安是深圳的一個大區, 我們習慣說的是國土面積大區、人口大區、產業大區, 還有一個民生大區, 這是我們對寶安的一個基本描述。

同時, 寶安也是目前深圳發展潛力最大, 也應該承擔更大責任和使命的一個區。 從發展的規律來講, 我們說深圳的發展一直是往西走, 其實這是和廣東省的發展、和我們的地理位置與整個珠三角板塊融合的一個概念。

你看, 從上世紀80年代在羅湖, 上世紀90年代在福田, 本世紀前十年在南山, 現在在寶安。

陳文定:這是深圳過往30年發展的路徑, 你認為接下來就是寶安?

姚任:這是珠江兩岸融合發展的一種趨勢, 是粵港澳大灣區形成的基礎, 更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形成的基礎。 任何一個規劃出來都不是憑空的, 它一定和現有條件和未來的戰略部署相關, 所以我相信未來的寶安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中, 一定承擔更大的責任。

陳文定:為什麼有這種判斷?

姚任:這種判斷是基於寶安目前雄厚的工業基礎, 比較強勁的產業配套能力和我們目前幾個比較大的專案的引擎作用。

比如說兩中心一館的建設, 再比如“互聯網+”基地落戶寶安, 還包括我們推動的機場東空鐵樞紐, 這些都是寶安重大的佈局。 也因此, 我們把寶安“十三五”期間“濱海寶安、產業名城、活力之區”這個定位升級成為“灣區核心、智創高地、共用家園”。

談產業空間

五到十年寶安GDP或可翻一番

陳文定:對於寶安來說, 要承擔城市中心繼續西移的重任, 將面對什麼樣的挑戰?

姚任:我們有很多機遇, 也有很多新的問題要破解。 首先就是土地空間, 這是整個深圳市都面臨的, 也不是說寶安國土面積大, 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第二是我們的產出, 每平方公里的產出還是偏低, 我們的工業增加值率還是偏低。

陳文定:意思是寶安的發展品質還不夠高?

姚任:產出低是確實存在的, 我們每平方公里的產出才8個億, 原特區內大約是15個億, 我們至少還有近7個億的空間。 如果按照市里的比例, 寶安的GDP、工業總產值還要翻一倍, 我相信通過我們五年、十年奮鬥, 翻一番是完全沒問題的。 此外, 工業增加值率比較好的區大約在33%, 寶安才23%, 這也說明寶安發展有更大的空間。 至於土地空間, 儘管寶安有400平方公里, 但除去150平方公里的綠地、水面、一級水源保護區和林地、50平方公里的道路, 大約100平方公里的航空限高、寶安真正能發揮的空間只有100平方公里。

陳文定:所以說寶安進步的空間還很大,而且從土地空間上來說,寶安相對其他區是比較寬裕的。

姚任:沒錯,我認為還有很大的空間。我們也在琢磨,面對低、中、高各類不同的企業,相關措施都在同步推進。最近我們出了一個“1+5”檔,重點解決空間問題,解決新引進企業的落地問題。我們要求每個街道每年至少騰出一萬平方米的空間,引進新型企業,因為寶安這塊土地,需要把穩定本地企業和引進新企業相結合。畢竟,生產要素是流動的,對於很多好企業,它在全球格局中流動,那我們一定要引進這些好企業,歡迎好的企業到寶安來,所以要騰挪空間。

對於在寶安成長的好企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感情、有情懷、有品質、有速度”的企業,比如說在這三五年間,生產產值在五億元以上、成長較快的,我們要堅決留住。它們剛來都是租廠房,一旦做大後,沒空間,就會往外搬。所以,我們給每個街道下了任務,一定要想辦法騰挪空間,把好企業留住。

談區域競爭

有一定的同質化競爭並不奇怪

陳文定:在產業發展上,寶安這兩年在創新上狠下功夫,也提出打造“品質型”、“創新型”的產業名城,會不會擔心和南山這樣的創新強區產生同質化競爭?

姚任:寶安和南山的產業有一定的同質化,這不奇怪,它本身發展的路徑是一樣的,我們都是往更高的品質、更高的創新這個路徑走,這是不矛盾的。但是南山和寶安又有所不同,目前南山的空間更加受限,它可能更多地偏重於研發,寶安不僅僅是研發,也不僅僅是製造,我們是研發、製造同時並進。

陳文定:對工業企業來講,這是寶安目前比南山更有優勢的部分。但從區域競爭的角度來看,寶安最大的短板在哪裡?

姚任:寶安的企業品質還要提升,2017年寶安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3030家,總數全市第一,但我們不能沾沾自喜。我們的經濟品質還是偏低,所以我們現在在推進產值5億元以上企業的研發機構全覆蓋、3億元以上的達到70%,加大研發投入,促進轉型升級,這是寶安要努力做的。另外,我們的產業結構還不是特別理想,比如我們的第二產業對經濟的貢獻達到51%,綜合性服務業、文創、金融的貢獻率還偏低。假如寶安的文創、金融比例再提升20%,那就不得了。

陳文定:寶安經濟一直以來外向度比較高,這會不會讓寶安經濟受到國際經濟的影響較大?

姚任:現在的經濟是開放型經濟,消費人群也是國際化的,這是一個現狀,也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潮流。這對寶安來說,既是優勢,也是挑戰。

陳文定:怎樣破解?

姚任:首先我們要把握住國際經濟的動態,另外我們還要加強自己的研發,只要有品質,就能經得起風浪。在擴大內需的背景下,我相信深圳的製造、創造一定在國內是一流的。我們現在就是抓緊時間,把品質和研發提升上去,只要有品質,就能天下無敵。

談粵港澳大灣區

打造深圳西部中心與東莞濱海灣新區對接

陳文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被寫入十九大報告,上升為國家戰略,寶安也適時提出了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的定位。核心和引擎看起來野心不小,寶安的底氣何在?

姚任:你提到的“核心”和“引擎”,我認為寶安當之無愧。為什麼說是“核心”?第一,寶安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核心,天生麗質。第二,寶安是樞紐核心,這裡是航空、海港、高鐵、地鐵、城際交通、高速公路六位一體的交通樞紐,這是別的區、別的市所沒有的。此外,寶安還是產業之核,未來我們還將打造創新之核,讓“產、學、研、用”在寶安整合,讓研發在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把產業做得更牢。

陳文定: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區都有很大熱情,也都有自身定位,你認為大家要如何共處?

姚任:這是個很大的命題,在粵港澳大灣區,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受行政區劃影響,而是要創新體制機制,實現抱團共贏。前海的定位很清楚,就是要加強深港合作,特別是金融和現代服務業的合作。南山則是側重于科技創新,而寶安則是產業創新加智慧製造,更多的是轉化,只有揚長避短才能形成一個產業生態。產業生態不是一根獨苗、一棵樹的概念,而是一片森林,也因此,現在我們也提出了深中莞惠城市組團的概念,提出了深中產業拓展走廊。

陳文定:深中產業拓展走廊?

姚任:深中通道的開通意味著珠三角城市群格局發生變化,原來我們是廣佛肇、珠中江、深莞惠,而伴隨著深中通道的建設,珠三角的城市格局在空間上已經發生了改變,空間的改變必然引起產業生產要素的流動,產業佈局一定馬上就變,未來就是“深中莞惠”。以後我們30分鐘就能到中山,到東莞半小時,到惠州1個小時,所以我們說,珠江東西岸的產業融合大幕已經拉開,深中通道的作用不能低估,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陳文定:那寶安準備如何迎接深中通道的到來?

姚任:作為寶安,我們時刻準備著,提前籌畫。我們目前也在佈局,空港新城重點打造臨空經濟圈、會展經濟圈,把福海、沙井、松崗、新橋打造成深圳的西部中心,加強與東莞的濱海灣新區對接。

談民生保障

學校建設力度是“十二五”7倍

陳文定:你之前提到寶安是民生大區,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作為深圳的大基層,寶安如何做好民生工作,緩解這樣的矛盾?

姚任:我們的民生短板很明顯,醫療、學校等,我剛到寶安時面臨學位緊張、車位緊張、醫療床位緊張,我們就要把這些事情一個一個做得很實。在醫院方面,我們做了“6+8”,新建6家醫院,改、擴建8家醫院,新安、沙井分別佈局了3000床、4000床的大醫院。即便這麼努力,到“十三五”,千人床位數還是3 .0張,比起市里的千人床位數4 .2張,我們還是偏低。學校方面,我們做了“17+21”,新建17家學校,改、擴建21家學校,每年增加1.5萬-2萬個學位,否則跟不上老百姓的學位需求。

陳文定:即便這樣,學位依然是供不應求。

姚任:供不應求,所以我們還整備了29塊用地,每個街道至少預備3塊小學用地,這個力度是“十二五”期間的7倍。

陳文定:所以你們希望儘快補齊之前的短板?

姚任:有一次我去《民心橋》做節目,主持人說“我要給寶安扣一分。為什麼呢?多年來沒有解決停車問題,三任領導都被投訴停車位”。我參加完節目就馬上幹,2016年增加了8900個,2017年增加了2.2萬個停車位。

陳文定:為什麼之前解決不了,現在可以了?

姚任:其實一直以來,都比較重視停車場建設,主要是需求增長得快。我們在全市率先出臺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停車位建設的措施,現在是多種途徑解決,比如引進“宜停車”,利用社區的小空地用來做停車場,提高舊改專案停車場的配置,還有些停車場可以錯峰共用,公配設施全部提供停車場。從現在的資料看,寶安機動車保有量在70萬輛左右,而我們擁有的停車位在40萬個左右,就等於每兩部車就有一個車位,大概這個比例。

陳文定:這也是你對民生問題的態度。

姚任:是的,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能“等、靠、要”,要問題導向,能解決問題的措施就是創新。再舉個例子,前不久再上《民心橋》節目,市民打進十幾個電話,微信、短信80多個,對寶安的醫療衛生沒有一個投訴和質疑。

談基層治理

重心下沉把社區打造成“准街道辦”

陳文定:寶安是深圳的人口大區,在城市管理上會面對許多複雜的情況,相信在工作中也面臨很多複雜的局面。你認為在治理中最大的難點是什麼,怎麼樣去突破?

姚任:難點,目前大家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交通,但這是表像,更重要的是人的文明素養和行為習慣。

陳文定:你認為最核心還是在人?

姚任:所以在文明城市創建後,我們做了10條具體標準和11條措施,儘管面還是有點窄,但我們還是要從道路掃乾淨、市場整潔、廁所無異味等窄的、具體的做起。

陳文定:這兩天我聽電臺,每天都在放《寶安有嘻哈》那首歌,這其實就是文明標準。

姚任:《五要五不要》,看來你很關心寶安。其實素質的養成要一個長期過程。我們希望創建文明城市後的成果能夠固化,比如公共場所搞活動,首先我們希望大家別那麼吵鬧,聲音要低些。另外,人走了後,要把喝的水、墊座的紙拿走,這其實不是很高大上的事情,但很多人做不到,為什麼?因為沒有養成習慣,這也要基層政府做大量工作。最近我們在做文明的快閃活動,到公園裡唱幾首歌,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潤物無聲,引導大家形成好的習慣。

陳文定:你之前也提到,寶安定位是“共用家園”,這其實也是社區治理的一個思路。

姚任:是的,寶安540萬人,來自五湖四海,各地文化不同、習慣不同,流動性大,是個陌生人社會,要管理好、服務好,必須要做好社區治理。其實,社區就是黨委、政府的基層末梢,和老百姓最貼近。現在我們要強化社區黨委,要打造成“准街道辦”,我們已在試點,明確社區“六定”,就是定位、定責、定員、定崗、定費、定薪,賦予統籌、管理、服務、聯動功能,發揮社區黨委整合各類組織作用。

陳文定:目的還是提升政府管理的精細化。

姚任:就是要越來越精細化,哪裡有問題,哪裡有困難,我們的基層組織第一時間知道、第一時間響應。好比我們的黨員幹部回到家裡,也有義務促進鄰里和睦。

陳文定:所以說寶安進步的空間還很大,而且從土地空間上來說,寶安相對其他區是比較寬裕的。

姚任:沒錯,我認為還有很大的空間。我們也在琢磨,面對低、中、高各類不同的企業,相關措施都在同步推進。最近我們出了一個“1+5”檔,重點解決空間問題,解決新引進企業的落地問題。我們要求每個街道每年至少騰出一萬平方米的空間,引進新型企業,因為寶安這塊土地,需要把穩定本地企業和引進新企業相結合。畢竟,生產要素是流動的,對於很多好企業,它在全球格局中流動,那我們一定要引進這些好企業,歡迎好的企業到寶安來,所以要騰挪空間。

對於在寶安成長的好企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感情、有情懷、有品質、有速度”的企業,比如說在這三五年間,生產產值在五億元以上、成長較快的,我們要堅決留住。它們剛來都是租廠房,一旦做大後,沒空間,就會往外搬。所以,我們給每個街道下了任務,一定要想辦法騰挪空間,把好企業留住。

談區域競爭

有一定的同質化競爭並不奇怪

陳文定:在產業發展上,寶安這兩年在創新上狠下功夫,也提出打造“品質型”、“創新型”的產業名城,會不會擔心和南山這樣的創新強區產生同質化競爭?

姚任:寶安和南山的產業有一定的同質化,這不奇怪,它本身發展的路徑是一樣的,我們都是往更高的品質、更高的創新這個路徑走,這是不矛盾的。但是南山和寶安又有所不同,目前南山的空間更加受限,它可能更多地偏重於研發,寶安不僅僅是研發,也不僅僅是製造,我們是研發、製造同時並進。

陳文定:對工業企業來講,這是寶安目前比南山更有優勢的部分。但從區域競爭的角度來看,寶安最大的短板在哪裡?

姚任:寶安的企業品質還要提升,2017年寶安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3030家,總數全市第一,但我們不能沾沾自喜。我們的經濟品質還是偏低,所以我們現在在推進產值5億元以上企業的研發機構全覆蓋、3億元以上的達到70%,加大研發投入,促進轉型升級,這是寶安要努力做的。另外,我們的產業結構還不是特別理想,比如我們的第二產業對經濟的貢獻達到51%,綜合性服務業、文創、金融的貢獻率還偏低。假如寶安的文創、金融比例再提升20%,那就不得了。

陳文定:寶安經濟一直以來外向度比較高,這會不會讓寶安經濟受到國際經濟的影響較大?

姚任:現在的經濟是開放型經濟,消費人群也是國際化的,這是一個現狀,也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潮流。這對寶安來說,既是優勢,也是挑戰。

陳文定:怎樣破解?

姚任:首先我們要把握住國際經濟的動態,另外我們還要加強自己的研發,只要有品質,就能經得起風浪。在擴大內需的背景下,我相信深圳的製造、創造一定在國內是一流的。我們現在就是抓緊時間,把品質和研發提升上去,只要有品質,就能天下無敵。

談粵港澳大灣區

打造深圳西部中心與東莞濱海灣新區對接

陳文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被寫入十九大報告,上升為國家戰略,寶安也適時提出了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的定位。核心和引擎看起來野心不小,寶安的底氣何在?

姚任:你提到的“核心”和“引擎”,我認為寶安當之無愧。為什麼說是“核心”?第一,寶安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核心,天生麗質。第二,寶安是樞紐核心,這裡是航空、海港、高鐵、地鐵、城際交通、高速公路六位一體的交通樞紐,這是別的區、別的市所沒有的。此外,寶安還是產業之核,未來我們還將打造創新之核,讓“產、學、研、用”在寶安整合,讓研發在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把產業做得更牢。

陳文定: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區都有很大熱情,也都有自身定位,你認為大家要如何共處?

姚任:這是個很大的命題,在粵港澳大灣區,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受行政區劃影響,而是要創新體制機制,實現抱團共贏。前海的定位很清楚,就是要加強深港合作,特別是金融和現代服務業的合作。南山則是側重于科技創新,而寶安則是產業創新加智慧製造,更多的是轉化,只有揚長避短才能形成一個產業生態。產業生態不是一根獨苗、一棵樹的概念,而是一片森林,也因此,現在我們也提出了深中莞惠城市組團的概念,提出了深中產業拓展走廊。

陳文定:深中產業拓展走廊?

姚任:深中通道的開通意味著珠三角城市群格局發生變化,原來我們是廣佛肇、珠中江、深莞惠,而伴隨著深中通道的建設,珠三角的城市格局在空間上已經發生了改變,空間的改變必然引起產業生產要素的流動,產業佈局一定馬上就變,未來就是“深中莞惠”。以後我們30分鐘就能到中山,到東莞半小時,到惠州1個小時,所以我們說,珠江東西岸的產業融合大幕已經拉開,深中通道的作用不能低估,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陳文定:那寶安準備如何迎接深中通道的到來?

姚任:作為寶安,我們時刻準備著,提前籌畫。我們目前也在佈局,空港新城重點打造臨空經濟圈、會展經濟圈,把福海、沙井、松崗、新橋打造成深圳的西部中心,加強與東莞的濱海灣新區對接。

談民生保障

學校建設力度是“十二五”7倍

陳文定:你之前提到寶安是民生大區,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作為深圳的大基層,寶安如何做好民生工作,緩解這樣的矛盾?

姚任:我們的民生短板很明顯,醫療、學校等,我剛到寶安時面臨學位緊張、車位緊張、醫療床位緊張,我們就要把這些事情一個一個做得很實。在醫院方面,我們做了“6+8”,新建6家醫院,改、擴建8家醫院,新安、沙井分別佈局了3000床、4000床的大醫院。即便這麼努力,到“十三五”,千人床位數還是3 .0張,比起市里的千人床位數4 .2張,我們還是偏低。學校方面,我們做了“17+21”,新建17家學校,改、擴建21家學校,每年增加1.5萬-2萬個學位,否則跟不上老百姓的學位需求。

陳文定:即便這樣,學位依然是供不應求。

姚任:供不應求,所以我們還整備了29塊用地,每個街道至少預備3塊小學用地,這個力度是“十二五”期間的7倍。

陳文定:所以你們希望儘快補齊之前的短板?

姚任:有一次我去《民心橋》做節目,主持人說“我要給寶安扣一分。為什麼呢?多年來沒有解決停車問題,三任領導都被投訴停車位”。我參加完節目就馬上幹,2016年增加了8900個,2017年增加了2.2萬個停車位。

陳文定:為什麼之前解決不了,現在可以了?

姚任:其實一直以來,都比較重視停車場建設,主要是需求增長得快。我們在全市率先出臺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停車位建設的措施,現在是多種途徑解決,比如引進“宜停車”,利用社區的小空地用來做停車場,提高舊改專案停車場的配置,還有些停車場可以錯峰共用,公配設施全部提供停車場。從現在的資料看,寶安機動車保有量在70萬輛左右,而我們擁有的停車位在40萬個左右,就等於每兩部車就有一個車位,大概這個比例。

陳文定:這也是你對民生問題的態度。

姚任:是的,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能“等、靠、要”,要問題導向,能解決問題的措施就是創新。再舉個例子,前不久再上《民心橋》節目,市民打進十幾個電話,微信、短信80多個,對寶安的醫療衛生沒有一個投訴和質疑。

談基層治理

重心下沉把社區打造成“准街道辦”

陳文定:寶安是深圳的人口大區,在城市管理上會面對許多複雜的情況,相信在工作中也面臨很多複雜的局面。你認為在治理中最大的難點是什麼,怎麼樣去突破?

姚任:難點,目前大家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交通,但這是表像,更重要的是人的文明素養和行為習慣。

陳文定:你認為最核心還是在人?

姚任:所以在文明城市創建後,我們做了10條具體標準和11條措施,儘管面還是有點窄,但我們還是要從道路掃乾淨、市場整潔、廁所無異味等窄的、具體的做起。

陳文定:這兩天我聽電臺,每天都在放《寶安有嘻哈》那首歌,這其實就是文明標準。

姚任:《五要五不要》,看來你很關心寶安。其實素質的養成要一個長期過程。我們希望創建文明城市後的成果能夠固化,比如公共場所搞活動,首先我們希望大家別那麼吵鬧,聲音要低些。另外,人走了後,要把喝的水、墊座的紙拿走,這其實不是很高大上的事情,但很多人做不到,為什麼?因為沒有養成習慣,這也要基層政府做大量工作。最近我們在做文明的快閃活動,到公園裡唱幾首歌,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潤物無聲,引導大家形成好的習慣。

陳文定:你之前也提到,寶安定位是“共用家園”,這其實也是社區治理的一個思路。

姚任:是的,寶安540萬人,來自五湖四海,各地文化不同、習慣不同,流動性大,是個陌生人社會,要管理好、服務好,必須要做好社區治理。其實,社區就是黨委、政府的基層末梢,和老百姓最貼近。現在我們要強化社區黨委,要打造成“准街道辦”,我們已在試點,明確社區“六定”,就是定位、定責、定員、定崗、定費、定薪,賦予統籌、管理、服務、聯動功能,發揮社區黨委整合各類組織作用。

陳文定:目的還是提升政府管理的精細化。

姚任:就是要越來越精細化,哪裡有問題,哪裡有困難,我們的基層組織第一時間知道、第一時間響應。好比我們的黨員幹部回到家裡,也有義務促進鄰里和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