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大學智庫哪家強?浙工大在京發佈《中國大學智庫發展報告(2017)》

· 北京 Fri.Jan.19

1月19日, 由浙江工業大學主辦、浙江工業大學全球智庫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大學智庫發展報告(2017)》研究成果發佈會在北京召開。

校長李小年, 原校黨委書記、全球智庫研究中心主任梅新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趙劍英及中國大學智庫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本次發佈會。 發佈會由副校長陳建孟主持。

- 李小年致辭 -

李小年在發佈會上致辭。 他表示, 中國發展正進入新時代,

面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全球問題層出不窮, 要求我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面對國內社會主要矛盾深刻變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需要中國智庫責無旁貸地承擔著以科學諮詢支撐科學決策, 以科學決策引領科學發展的時代責任。 大學智庫建設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大學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成果優勢轉化為服務於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也是新時代大學智庫需要承擔新使命的必然選擇。 李小年指出, 學校十分重視智庫建設和智庫研究, 先後組建了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浙商研究院、浙江省輿情研究中心等智庫研究機構。
2015年5月, 還成立了研究智庫的智庫——全球智庫研究中心, 並組織電腦學院的教師參與智庫研究的資料採擷和計算工作, 為中國大學智庫研究與評價提供入了新的技術和方法。

- 梅新林作報告 -

梅新林作為《中國大學智庫發展報告(2017年)》主編作題為《中國大學智庫評價的‘三維模型’和指標體系研究成果》報告。

梅新林介紹了大學智庫評價“中國標準”的重要意義和團隊關於高校智庫評價“三維(FAC)模型”和指標體系的探索。 梅新林表示, 中國大學智庫建設正處在轉型期、過渡期和探索期, 中國大學智庫建設和發展, 一方面應該立足中國、放眼全球、應對全球性複雜問題和挑戰,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中國主張、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另一方面直面中國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矛盾和新問題, 破解改革發展穩定難題,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通過探索和建構大學智庫評價的“中國標準”, 打造一批“國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進、貢獻重大”國家級高端大學智庫群,
建設好定位明晰、特色鮮明、實力雄厚、形式多樣、佈局合理的大學智庫體系, 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智力支撐, 做出中國大學智庫應有的貢獻。

- 趙劍英致辭 -

趙劍英介紹了《中國大學智庫發展報告(2017)》的主要特點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社智庫”出版品牌的情況。 他認為,《中國大學智庫發展報告(2017)》提出的大學智庫評價的“三維模型”和指標體系為中國大學智庫的建設與發展具有探索性、導向性和規範性意義。

- 會議現場 -

發佈會上,浙江工業大學全球智庫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鮑健強作題為《運用公共資料資源跟蹤和評價中國大學智庫發展狀態和水準》的報告。

- 劉貴今作報告 -

- 戚振宏作報告 -

- 張樹華作報告 -

- 鄭水泉作報告 -

發佈會上,中國政府原非洲事務特別代表、中國亞非學會會長劉貴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戚振巨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情報院院長張樹華,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于鐵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朱旭峰,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副主任李剛,武漢大學世界一流智庫評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楊思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總編助理王茵,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佈中心副主任王斯敏,中國科學院《智庫理論與實踐》編輯部主編呂青等11位專家分別作報告。

- 合影 -

據悉,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來,大學智庫發展開始從自發走向自覺,呈現出百花齊放、層出不窮的狀態。據不完全統計,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擁有一定契合度、活躍度、貢獻度的中國大學智庫有1000多家,具有智庫功能的研究機構數量更多。浙江工業大學全球智庫研究中心遴選了近200家大學智庫,經專題調研、資料收集、實力比較,契合度甄別、活躍度搜索、貢獻度分析,以及分項權重的設置、指標資料的集成,最後形成中國大學智庫的第一次百強排名。

中國新聞社、人民網、澎湃新聞、中國社科院、光明日報、鳳凰網、中國日報等二十餘家媒體到會採訪了發佈盛況,發佈會和智庫排行受到了傳媒廣泛關注和報導。

『中國大學智庫機構TOP30』

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全球智庫研究中心 浙工大黨委宣傳部

圖:浙工大黨委宣傳部

他認為,《中國大學智庫發展報告(2017)》提出的大學智庫評價的“三維模型”和指標體系為中國大學智庫的建設與發展具有探索性、導向性和規範性意義。

- 會議現場 -

發佈會上,浙江工業大學全球智庫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鮑健強作題為《運用公共資料資源跟蹤和評價中國大學智庫發展狀態和水準》的報告。

- 劉貴今作報告 -

- 戚振宏作報告 -

- 張樹華作報告 -

- 鄭水泉作報告 -

發佈會上,中國政府原非洲事務特別代表、中國亞非學會會長劉貴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戚振巨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情報院院長張樹華,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于鐵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朱旭峰,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副主任李剛,武漢大學世界一流智庫評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楊思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總編助理王茵,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佈中心副主任王斯敏,中國科學院《智庫理論與實踐》編輯部主編呂青等11位專家分別作報告。

- 合影 -

據悉,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來,大學智庫發展開始從自發走向自覺,呈現出百花齊放、層出不窮的狀態。據不完全統計,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擁有一定契合度、活躍度、貢獻度的中國大學智庫有1000多家,具有智庫功能的研究機構數量更多。浙江工業大學全球智庫研究中心遴選了近200家大學智庫,經專題調研、資料收集、實力比較,契合度甄別、活躍度搜索、貢獻度分析,以及分項權重的設置、指標資料的集成,最後形成中國大學智庫的第一次百強排名。

中國新聞社、人民網、澎湃新聞、中國社科院、光明日報、鳳凰網、中國日報等二十餘家媒體到會採訪了發佈盛況,發佈會和智庫排行受到了傳媒廣泛關注和報導。

『中國大學智庫機構TOP30』

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全球智庫研究中心 浙工大黨委宣傳部

圖:浙工大黨委宣傳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