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默多克說新段子:紮克伯格,快付錢!

2018年1月23日, 幾乎所有的美國媒體都在報導新聞集團執行董事長魯伯特默多克的一個聲明, 聲明要求 Facebook向“值得信賴”的媒體付費, 付“車馬費”出任首席數位媒體記者。

著名博客網站 Gawker 創始總編輯、《紐約觀察家報》前總編輯, 現在自稱為“家庭婦女”的伊莉莎白·施皮爾斯。 發送本文之前, 傑羅姆通過幾個搜尋引擎查重, 發現 TechCrunch 有關默多克“車馬費”呼籲的文章被譯成了中文, 但認為其建言不切實際的那一大部分沒譯。

默多克手下有數以萬計的新聞記者, 有數不勝數的媒體機構, 他們的報導, 就不說了。 反正, 沒有一個、一篇敢胡鬧的。

傑羅姆在這裡引述上面那麼多意見的意思並非暗示默多克的創意不合理。 不, 很靠譜, 傑羅姆完全贊同默多克先生的觀點。 這正如乘坐通往哈佛廣場的77路公車, 必須付費一樣合理(哈佛尼曼媒體實驗室主任 Joshua Benton 語)。 但是, 合理的, 並不一定可行, 並不一定有意思。 默多克這個“車馬費”建言可笑的原因是, 這個屢試不爽的建言, 從來沒有被任何人當作起哄之外的任何事情認真對待過。

Business Insider 寫了篇很正兒八經的長文評述這個問題, 它的標題為了客觀持平做得很長。 《默多克要求Facebook向媒體公司付費的說法也許是對的, 但那並不意味著那樣的事情將要發生》。

Business Insider 的結論是, Facebook 沒有動力來聽取默多克的意見, 媒體機構沒有什麼制衡的手段來應對 Facebook 和穀歌。 說得很客氣, 但一針見血。

默多克是傳媒業的一代梟雄, 他也是數字時代積極轉型的先驅, 在數位媒體, 甚至社交媒體上砸過老鼻子的錢。 傑羅姆曾研究過默多克的數位化轉型之路, 寫過一篇三五萬字比裹腳布還長的文章《美國傳媒望族的新媒體之路啟示錄》。

默多克花天價買過一個社交媒體, Myspace, 那是社交媒體的開山鼻祖, 曾在相當長時間裡把Facebook甩在幾條大街之外, 曾有機會滅了馬小紮。 但是, 最後 Myspace 被Facebook 掀翻了, 默多克的錢打了水漂。 默多克與馬小紮, 有家仇國恨, 呵呵。 這一回, 默多克是逮著機會給馬小紮穿小鞋?

久經沙場, 吃了穀歌那麼多年虧的媒體英雄默多克, 難道不明白自己的這一紙聲明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嗎?他難道不明白, 自己, 以及他的兩個兒子, 將因為自己把 Myspace 搞砸了, 得繼續吃馬小紮很多年的虧?如果他的 Myspace 最後做成了, “以他人的內容做自己的內容, 賺自己錢”的, 就不是他馬小紮, 而是他默多克父子。

老爺子在逗大家玩呢。

傑羅姆兩年前碰到過更好玩的事情,

寫了篇文章《英國熱門冷笑話:向穀歌、臉書徵稅養活主流媒體》。 那篇文章的導語今天讀起來, 還是挺好玩的:

這已經是一個數字的世界, 但這個世界的數位倫理、數位邏輯並不健全,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數字憲法遙不可及。 這個數字世界, 目前還只不過是一個高級別、新版本的數字叢林。 被穀歌修理得很慘的歐洲媒體如何脫困?英國一個知名智庫最近提出了解決方案:向穀歌、臉書附加徵稅1%養活主流媒體。

別以為只有英國人愛搞笑, 愛搞笑的人多了。 詳情請移步《英國熱門冷笑話:向穀歌、臉書徵稅養活主流媒體》看一堆傑羅姆順手留下的戴圖, 已經或者正在醞釀推出穀歌稅的包括英國、以色列、俄羅斯、印度以及歐盟。

所有這一切稅、費舉措都改變了些什麼?默多克的這一紙聲明, 又能改變什麼?

知道《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為什麼對默多克的“車馬費”聲明一笑置之, 拿一條美聯社通稿來充數了吧?

這依舊是個叢林, 遵循叢林法則。

-----------------------------

背景閱讀:

傑羅姆:2001年3月1日, 《默多克完敗:歐美網路媒體的“絕對隱私”》

傑羅姆:2014年12月16日, 《穀歌新聞預定今在西班牙“關門”, 西班牙人學德國緊急喊停又露怯》

傑羅姆:2015年8月19日, 《美國傳媒望族的新媒體之路啟示錄(上)(下)》

傑羅姆:2015年9月12日, 《穀歌四面楚歌, 何以與全世界為敵?》

傑羅姆:2015年9月27日, 《歐洲最大的媒體集團為什麼對穀歌死纏爛打?》

傑羅姆:2016年7月11日, 《英國熱門冷笑話:向穀歌、臉書徵稅養活主流媒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