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市全方位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

本報訊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 我市緊緊圍繞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西寧總目標, 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落腳點,

堅守“三條紅線”不放鬆, 全市用水總量得到有效控制, 用水效率明顯提高, 水功能區水質向好發展, 城市發展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我市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 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 嚴格規劃管理和水資源論證;嚴格取水許可和區域取用水總量。 從源頭把住取用水關口, 對未通過建設專案水資源論證、不符合節水設施“三同時”要求、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能夠滿足用水需要卻通過自備取水設施取用地下水的建設專案的取水申請, 一律不予批准。 加強用水效率控制紅線管理, 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我市加快推進節水技術改造;加大灌區節水改造力度, 實施湟中縣李家山灌區等灌區節水改造項目19項,
新建和提升改造設施溫室1450棟, 配套各類節水灌溉設備423套, 改善農田灌溉面積6.23萬畝;推進工業節水技術改造, 實施了重點節能低碳專案54項。 同時, 大力加強水功能區限制納汙紅線管理, 嚴格控制入河排汙總量, 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 持續加大汙水處理廠提標改擴建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設, 全市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37.2萬噸, 再生水日生產能力達到5.5萬噸, 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1.08%;進一步鞏固沿湟水河及其一級支流河道兩側500米範圍內211處非法采洗砂場關閉成效, 對已審批砂石企業進行日常監督和管理, 規範其生產行為。 加大湟水流域西寧段的監測預警體制建設, 通過對水體檢測的24項指標進行綜合分析,
湟水河(西寧段)流域水質總體穩定, 重點污染物持續下降, 湟水幹流黑嘴橋達到Ⅲ類水質要求, 新寧橋、報社橋、團結橋及小峽橋斷面水質向好趨勢較為明顯, 氨氮含量同比降低了28.6%、33.7%、52.7%和49%。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