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磅!語文最新課程改革!刷題的快停下,以後高考這麼考!

“高中的課程標準最新的改革如下, 一線教師和關心教育的家長務必仔細看!”

1月16日,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 介紹《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有關情況。 面對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生的巨大變化, 于2003年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導了十餘年的高中課程改革實踐, 需要進行修訂完善。

本次修訂, 落實十九大精神、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等成為關鍵字。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這次課標修訂的重點之一, 語文課標最突出。

1

一是內容更全

在“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 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 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 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 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

2

二是分量更多

明確規定“課內閱讀篇目中, 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占1/2”。

3

三是要求更高

在全面加強的同時,

還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題, 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深入學習研討。 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推薦篇目數量也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提高了學習要求。

語文, 受到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的重視, 由此可見一斑。

根據課標, 現整理一份書單篇目如下。

盲目刷題的請儘快停下, 好好抓閱讀!

01

文學經典著作

1《論語》

集中國文化萬千於一身,

當代世界最經典之儒學。

2《孟子》

樂民之樂者, 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 民亦憂其憂。

3《老子》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4《莊子》

智者,

哲人,

隱士,

天馬行空的思想家,

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鯤鵬。

5《史記》

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

02

詩歌

1《毛澤東詩詞》

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2郭沫若《女神》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3《戴望舒詩集》

悠長, 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4《艾青詩選》

向著太陽的詩人。

5《普希金詩選》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 不要心急!

6惠特曼《草葉集》

那裡沒有奴隸,

也沒有奴隸的主人。

7泰戈爾《新月集·飛鳥集》

“一個人格潔白的詩人”

03

小說

1羅貫中《三國演義》

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2曹雪芹《紅樓夢》

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3吳敬梓《儒林外史》

古代長篇諷刺小說的典範。

4魯迅《呐喊》《彷徨》

有時候仍不免呐喊幾聲,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裡賓士的猛士,

使他不憚於前驅。

5茅盾《子夜》

現代中國變革的羅曼史。

6巴金《家》

我是青年,

我不是畸人,

我不是愚人,

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

7老舍《四世同堂》

人肉不是為鞭子預備著的。

8沈從文《邊城》

一首湘西與人性的詩。

9周立波《暴風驟雨》

1948年東北的歷史,

土地革命的風雲記憶。

10路遙《平凡的世界》

我不啼哭,不哀歎,不悔恨,

金黃的落葉堆滿心間,

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11賽凡提斯《堂吉訶德》

真正的騎士精神。

12雨果《悲慘世界》

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

13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

資產階級的每一個金錢

都充塞著“污穢和鮮血”。

14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

狄更斯“心中最寵愛的孩子”。

15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人們讀了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就不再是原來的人了。

16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我需要一個心明眼亮的英雄,

他該具有相當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有權說話,

具有相當大的嗓門讓別人聽見他的話。

17海明威《老人與海》

"這一輩子所能寫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18《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

莫泊桑,

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量最大

成就最高的作家。

19《契訶夫短篇小說選》

他的舞臺,

有這個時代一切的痛和期待。

20《歐·亨利短篇小說選》

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

04

散文

1

魯迅雜文

《墳》

《熱風》

《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華蓋集續編的續編》

《而已集》

《三閑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花邊文學》

《且介亭雜文集》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附集》

《集外集》

2

朱自清《匆匆》

他的散文,

能夠貯滿一種詩意。

3

葉聖陶散文

文學為人生。

05

劇本

1

關漢卿《竇娥冤》

天地也,

做得個怕硬欺軟,

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2

王實甫《西廂記》

曲詞警人,余香滿口。

3

湯顯祖《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

10

郭沫若《屈原》

把這黑暗的宇宙,

陰慘的宇宙,

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11

曹禺《雷雨》

以一種悲憫的情懷來俯視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12

老舍《茶館》

無一處不經典。

13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

06

語言文學理論著作

1

呂叔湘《語文常談》

2

朱光潛《談美書簡》

3

艾克曼《歌德談話錄》

07

當代文學及科學人文讀物

1

劉克明《尋古閑譚》

2

《中國古代韻文名句類編》

3

海峽兩岸“這世代”書系

海峽兩岸的名家名作。

另外,課標還新增了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我們也幫大家整理了出來:

補充閱讀《語文教材總主編:再不重視閱讀,連試卷都做不完!》。

上下滑動可直接流覽全文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日前,“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甩下了一句“聳人聽聞”的話,讓在場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師嚇了一跳!

自今年9月,全國小學和初中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後,主編溫儒敏就成了家長和老師追逐的對象——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

“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體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繼續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準”。

“教改必須用高考來撬動,來推動閱讀、寫作的教學。”這位全國統一教材的主編的一番話也代表了當下高層進行教育改革的決心。

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現在你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緊跟小學初中教材的是接下來的高中語文教材的變臉!正在著手編高中語文教材的曹文軒說:新的語文教材要對教師學生有制約作用,比如文章後提供書目。“這個書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須看,因為要與教師的語文教學和學生的評估直接掛鉤,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不能只顧眼前的苟且,看的遠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小學生家長關注小升初,初中生家長關注中考,高中生家長關注高考。這邏輯看上去沒毛病。然而,高考全面改革的大幕已經開啟,高中生關注已經來不及,初中生,還有救,小學生,正當時!

那些還沉浸在奧數、杯賽、刷題中難以自拔的小學生家長們,是時候醒醒了!

改2017年教育歷史性變革!

幼升小到高考都要變!

最近,教育部長透露:繼上海、浙江完成第一輪高考改革試點後,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4個省市啟動新高考改革,明年有16個省份啟動新高考改革,2019年將有9個省份啟動新高考改革。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高考制度。2017年,被稱為中國高考改革元年。2017年,全國所有中小學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歷史、和德育教材……

國家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這樣評論這次改革:

“目前全國上下從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入進行的一系列重大歷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頂層設計的結果。這次的新高考改革前後醞釀了整整4年時間,經過了10多輪討論,之後又分別通過了國務院教育改革領導小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最終經中央常委會議、政治局討論,才最終確定了下來!”

由中央拍板的小升初、中考,包括高考,整個基礎教育界又再面臨怎樣的變革?這一次歷史性的“大變革”將會對孩子們造成哪些影響?

(編者:我們的家長真應該從孩子奧數題中,作業堆裡,趕緊抬起頭看看遠處,別走錯了方向,選錯了賽道,耽誤了孩子。)

改變“一考定終身”

從招分轉向招人

2017年起,高考招錄已經採用“兩依據一參考”政策,即依據高考統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準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

即,以後全中國的高考科目採用“3+3”模式,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政治6科中選3科)學生自主選擇的高中學業水準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作為高等學校錄取的基本依據。

新高考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將高中學生的綜合評價內容作為招生錄取時的參考。從“招分”轉向“招人”,打破了過去以分數錄取學生、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所有科目都將考驗閱讀水準

閱讀不行卷子都做不完!

語文為王時代已經不是口號,而是真的來臨了!今後的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了!

原來可能所有的考題題面只有2000多字,以後的題面閱讀量也許會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閱讀、語文水準欠佳,做題速度、理解水準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有的考生甚至連題都沒時間做完。

而語文、閱讀的這一切將反映在今後所有高考科目中。

有趣的是,據瞭解,在北京,原來通過奧數掐尖來的很多知名重點中學正在前所未有地通過多種辦法去迫不及待地提高那些奧數牛孩的語文和人文素養。

(編者:那些一年級就送孩子去奧數班刷題、拼杯賽的雞血媽媽,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該重新審視一下,你的雞血是否用對了地方呢?)

從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勵每個學生增加各學科知識的寬度、廣度而不是深度。

將最大限度地提升全體學生的廣泛閱讀水準,讓每個學生在全程12年的基礎教育中逐步建立感興趣的學科方向。高品質的閱讀需要高水準的語文學習,語文重點突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2017年高考全國卷Ⅱ卷作文題,沒有傳統文化的積累根本無從下筆。

預計未來高考中,命題人會在更大範圍內採取更加靈活多變的題型來考查學生的名著閱讀、文化經典閱讀情況。

中高考無大綱要考小學知識

引導學生從小廣泛閱讀

以後的高考、中考,在小學學的內容也是必考內容,明顯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試難度。

通過中考、高考的強勢變革引導學生從幼升小開始廣泛閱讀、見多識廣,增加考試的範圍、廣度而不是難度,糾正目前全國上下幾十年來早已根深蒂固的課內外教學的“奇、難、偏、怪“問題。

簡單地說就是——學生該掌握的必須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必須掌握,必須掌握的還要掌握牢固。

降低學生平時學習負擔,摒棄在全國普遍存在的9年義務教育畸形掐尖的嚴重現象,構建符合學生成長和年齡階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環境,逐漸修補早已破壞深重的國家教育生態。

國家的決心和實施的力度,從今年9月新學年開學,全國上下中小學學校教材全都採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開始,對接國家教育的重大變革。

今後,主要學科的考試將不再有考試大綱,哪個學生的知識越寬廣、體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艱深,哪個學生就會成為教改重大變革最受益的群體成員。

史無前例的顛覆性教育改革

中央高層已下定決心,你做好了準備嗎?

瞬息萬變的社會,常常有人說到“紅利期”這個詞。有人抱怨,自己錯過了這個那個紅利期,錯失了很多機遇。那是因為,他們只顧一路狂奔,卻不會停下來看看方向。

前幾年,有人趕上了參加奧數競賽升名校的紅利期,於是,無數小學生家長拖著娃盲目地跟著“奧數”大軍一路狂奔,一面刷題、追分……一面抱怨沒有時間閱讀……可是,如果幾年以後,當你發現孩子因為閱讀能力的缺乏,連考試都沒法應付的時候,你是否又會抱怨錯過了閱讀的紅利期呢?

教育改革要徹底改變“應試教育是管用的”這種觀念,雖然改變的過程可能比較漫長,尤其是觀念的轉變非常困難。

眾所周知,中國的應試教育持續了幾十年,產生了錯綜複雜的利益共同體,更形成了幾代人揮之不去的強烈而頑固的應試教育情節,全社會推崇應試教育的觀念、力量、手段目前依然固若金湯。

不過,既然中央最高層下了決心,從幼升小到高考史無前例地不斷推出全方位顛覆性的重大變革以對接上教育的規律和全球教育發展的趨勢,相信即便有最大的掙扎也難撼變革的總方向。

機會,永遠只給有準備的人。孩子的教育也是同樣道理。

近期最熱關注:

【《當代教育家》最新刊物】

2018年,歡迎征訂!歡迎來稿。

【好禮相送】即日起,訂閱2018年度《當代教育家》雜誌(12期),可贈送第十一屆“新經典大講壇”精品演講光碟一張(可根據目錄自選,需在微店完成訂閱)

定價:15元/期,月刊,全年訂閱180元。

刊物被知網全文收錄。

點擊“閱讀原文”,光速搶單

3吳敬梓《儒林外史》

古代長篇諷刺小說的典範。

4魯迅《呐喊》《彷徨》

有時候仍不免呐喊幾聲,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裡賓士的猛士,

使他不憚於前驅。

5茅盾《子夜》

現代中國變革的羅曼史。

6巴金《家》

我是青年,

我不是畸人,

我不是愚人,

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

7老舍《四世同堂》

人肉不是為鞭子預備著的。

8沈從文《邊城》

一首湘西與人性的詩。

9周立波《暴風驟雨》

1948年東北的歷史,

土地革命的風雲記憶。

10路遙《平凡的世界》

我不啼哭,不哀歎,不悔恨,

金黃的落葉堆滿心間,

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11賽凡提斯《堂吉訶德》

真正的騎士精神。

12雨果《悲慘世界》

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

13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

資產階級的每一個金錢

都充塞著“污穢和鮮血”。

14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

狄更斯“心中最寵愛的孩子”。

15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人們讀了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就不再是原來的人了。

16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我需要一個心明眼亮的英雄,

他該具有相當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有權說話,

具有相當大的嗓門讓別人聽見他的話。

17海明威《老人與海》

"這一輩子所能寫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18《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

莫泊桑,

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量最大

成就最高的作家。

19《契訶夫短篇小說選》

他的舞臺,

有這個時代一切的痛和期待。

20《歐·亨利短篇小說選》

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

04

散文

1

魯迅雜文

《墳》

《熱風》

《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華蓋集續編的續編》

《而已集》

《三閑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花邊文學》

《且介亭雜文集》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附集》

《集外集》

2

朱自清《匆匆》

他的散文,

能夠貯滿一種詩意。

3

葉聖陶散文

文學為人生。

05

劇本

1

關漢卿《竇娥冤》

天地也,

做得個怕硬欺軟,

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2

王實甫《西廂記》

曲詞警人,余香滿口。

3

湯顯祖《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

10

郭沫若《屈原》

把這黑暗的宇宙,

陰慘的宇宙,

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11

曹禺《雷雨》

以一種悲憫的情懷來俯視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12

老舍《茶館》

無一處不經典。

13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

06

語言文學理論著作

1

呂叔湘《語文常談》

2

朱光潛《談美書簡》

3

艾克曼《歌德談話錄》

07

當代文學及科學人文讀物

1

劉克明《尋古閑譚》

2

《中國古代韻文名句類編》

3

海峽兩岸“這世代”書系

海峽兩岸的名家名作。

另外,課標還新增了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我們也幫大家整理了出來:

補充閱讀《語文教材總主編:再不重視閱讀,連試卷都做不完!》。

上下滑動可直接流覽全文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日前,“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甩下了一句“聳人聽聞”的話,讓在場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師嚇了一跳!

自今年9月,全國小學和初中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後,主編溫儒敏就成了家長和老師追逐的對象——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

“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體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繼續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準”。

“教改必須用高考來撬動,來推動閱讀、寫作的教學。”這位全國統一教材的主編的一番話也代表了當下高層進行教育改革的決心。

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現在你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緊跟小學初中教材的是接下來的高中語文教材的變臉!正在著手編高中語文教材的曹文軒說:新的語文教材要對教師學生有制約作用,比如文章後提供書目。“這個書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須看,因為要與教師的語文教學和學生的評估直接掛鉤,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不能只顧眼前的苟且,看的遠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小學生家長關注小升初,初中生家長關注中考,高中生家長關注高考。這邏輯看上去沒毛病。然而,高考全面改革的大幕已經開啟,高中生關注已經來不及,初中生,還有救,小學生,正當時!

那些還沉浸在奧數、杯賽、刷題中難以自拔的小學生家長們,是時候醒醒了!

改2017年教育歷史性變革!

幼升小到高考都要變!

最近,教育部長透露:繼上海、浙江完成第一輪高考改革試點後,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4個省市啟動新高考改革,明年有16個省份啟動新高考改革,2019年將有9個省份啟動新高考改革。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高考制度。2017年,被稱為中國高考改革元年。2017年,全國所有中小學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歷史、和德育教材……

國家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這樣評論這次改革:

“目前全國上下從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入進行的一系列重大歷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頂層設計的結果。這次的新高考改革前後醞釀了整整4年時間,經過了10多輪討論,之後又分別通過了國務院教育改革領導小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最終經中央常委會議、政治局討論,才最終確定了下來!”

由中央拍板的小升初、中考,包括高考,整個基礎教育界又再面臨怎樣的變革?這一次歷史性的“大變革”將會對孩子們造成哪些影響?

(編者:我們的家長真應該從孩子奧數題中,作業堆裡,趕緊抬起頭看看遠處,別走錯了方向,選錯了賽道,耽誤了孩子。)

改變“一考定終身”

從招分轉向招人

2017年起,高考招錄已經採用“兩依據一參考”政策,即依據高考統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準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

即,以後全中國的高考科目採用“3+3”模式,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政治6科中選3科)學生自主選擇的高中學業水準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作為高等學校錄取的基本依據。

新高考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將高中學生的綜合評價內容作為招生錄取時的參考。從“招分”轉向“招人”,打破了過去以分數錄取學生、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所有科目都將考驗閱讀水準

閱讀不行卷子都做不完!

語文為王時代已經不是口號,而是真的來臨了!今後的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了!

原來可能所有的考題題面只有2000多字,以後的題面閱讀量也許會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閱讀、語文水準欠佳,做題速度、理解水準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有的考生甚至連題都沒時間做完。

而語文、閱讀的這一切將反映在今後所有高考科目中。

有趣的是,據瞭解,在北京,原來通過奧數掐尖來的很多知名重點中學正在前所未有地通過多種辦法去迫不及待地提高那些奧數牛孩的語文和人文素養。

(編者:那些一年級就送孩子去奧數班刷題、拼杯賽的雞血媽媽,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該重新審視一下,你的雞血是否用對了地方呢?)

從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勵每個學生增加各學科知識的寬度、廣度而不是深度。

將最大限度地提升全體學生的廣泛閱讀水準,讓每個學生在全程12年的基礎教育中逐步建立感興趣的學科方向。高品質的閱讀需要高水準的語文學習,語文重點突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2017年高考全國卷Ⅱ卷作文題,沒有傳統文化的積累根本無從下筆。

預計未來高考中,命題人會在更大範圍內採取更加靈活多變的題型來考查學生的名著閱讀、文化經典閱讀情況。

中高考無大綱要考小學知識

引導學生從小廣泛閱讀

以後的高考、中考,在小學學的內容也是必考內容,明顯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試難度。

通過中考、高考的強勢變革引導學生從幼升小開始廣泛閱讀、見多識廣,增加考試的範圍、廣度而不是難度,糾正目前全國上下幾十年來早已根深蒂固的課內外教學的“奇、難、偏、怪“問題。

簡單地說就是——學生該掌握的必須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必須掌握,必須掌握的還要掌握牢固。

降低學生平時學習負擔,摒棄在全國普遍存在的9年義務教育畸形掐尖的嚴重現象,構建符合學生成長和年齡階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環境,逐漸修補早已破壞深重的國家教育生態。

國家的決心和實施的力度,從今年9月新學年開學,全國上下中小學學校教材全都採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開始,對接國家教育的重大變革。

今後,主要學科的考試將不再有考試大綱,哪個學生的知識越寬廣、體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艱深,哪個學生就會成為教改重大變革最受益的群體成員。

史無前例的顛覆性教育改革

中央高層已下定決心,你做好了準備嗎?

瞬息萬變的社會,常常有人說到“紅利期”這個詞。有人抱怨,自己錯過了這個那個紅利期,錯失了很多機遇。那是因為,他們只顧一路狂奔,卻不會停下來看看方向。

前幾年,有人趕上了參加奧數競賽升名校的紅利期,於是,無數小學生家長拖著娃盲目地跟著“奧數”大軍一路狂奔,一面刷題、追分……一面抱怨沒有時間閱讀……可是,如果幾年以後,當你發現孩子因為閱讀能力的缺乏,連考試都沒法應付的時候,你是否又會抱怨錯過了閱讀的紅利期呢?

教育改革要徹底改變“應試教育是管用的”這種觀念,雖然改變的過程可能比較漫長,尤其是觀念的轉變非常困難。

眾所周知,中國的應試教育持續了幾十年,產生了錯綜複雜的利益共同體,更形成了幾代人揮之不去的強烈而頑固的應試教育情節,全社會推崇應試教育的觀念、力量、手段目前依然固若金湯。

不過,既然中央最高層下了決心,從幼升小到高考史無前例地不斷推出全方位顛覆性的重大變革以對接上教育的規律和全球教育發展的趨勢,相信即便有最大的掙扎也難撼變革的總方向。

機會,永遠只給有準備的人。孩子的教育也是同樣道理。

近期最熱關注:

【《當代教育家》最新刊物】

2018年,歡迎征訂!歡迎來稿。

【好禮相送】即日起,訂閱2018年度《當代教育家》雜誌(12期),可贈送第十一屆“新經典大講壇”精品演講光碟一張(可根據目錄自選,需在微店完成訂閱)

定價:15元/期,月刊,全年訂閱180元。

刊物被知網全文收錄。

點擊“閱讀原文”,光速搶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