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知道這些的我,半夜抱著CPA證書笑醒了

左宗棠曾說過:

自古攻城無良策, 唯有踩著人頭上。

注會考試其實也一樣:

自古注會無良策, 要過全靠時間學。

有學霸說:過了CPA, 人生也算是小圓滿了~

震驚財會圈的“重大事件”——CPA成績在年終時公佈出來了, 各位查到成績的小夥伴們想必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五味雜陳各不同吧。 對於沒有全部通過的小夥伴, 在2018年裡該如何繼續備考呢?

可對於小編這樣人生還暫時“殘缺”的學渣來說, 怎樣做才能儘早和CPA“領證”呢?下面一起來聽聽各路大神是怎麼說的吧~

戰 略 戰 術

如果把註冊會計師考試當成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可以從戰略和戰術兩方面備考註冊會計師考試。

一、戰略方面

1、一定要認真想清楚自己為何要考註冊會計師, 註冊會計師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 在漫長地準備過程中失去熱情就會讓注會準備付諸流水, 貢獻了報名費, 便宜改卷人, 也會耽誤自己的時間。

2、計畫通過幾年來通過註冊會計師。 註冊會計師有五年時間的限制, 有利也有弊。 考生可以用自己的優勢學科來彌補弱勢學科的分數, 也能根據時間自主安排報考科目。

如果報考科目太多, 導致精力分散, 有可能報考科目全部功虧一簣, 被“分而擊之”徒勞無功。 如果報考科目太少, 會拉長備考時間, 產生了惰性。

二、戰術方面

學習無非是兩種能力的集合, 即歸納和總結。

所以正式進入具體複習前, 要先對註冊會計師的科目進行分類, 歸納各科目的不同特點, 總結不同的複習策略, 全面瞭解各科目。

註冊會計師專業階段分為六門, 先評估難度係數。 我心目中的難度係數應該為會計>財管>審計>稅法>戰略>經濟法。 這個難度的前提是我是法學的, 當年考過司法考試, 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具體科目的難度可能會有差異, 但應該不會差太多。

分析完難度係數, 就要分析計算量。 注會的計算量應該是財管>稅法>會計>審計=戰略=經濟法。

分析完計算量, 接著分析六門知識重合度。

會計是審計的基礎, 先會做賬, 才能審賬, 稅法與會計在所得稅一塊有重合, 戰略中內部控制與審計有重合, 財管平衡計分卡與戰略也有重合, 但是重合不大。

分析完知識的重合度, 最後分析各科的特點。 會計計算量不大, 但是內容難理解, 特別是會計分錄, 對於初學者來說實在太難了。 財管計算量大, 內容理解難度較大, 好在內容不算多。 審計計算量幾乎為零, 但是內容好多, 又抽象, 不容易記住。 稅法內容好理解, 計算簡單, 但是計算內容繁雜, 容易算錯。 戰略和經濟法內容不多, 也好理解。

對上述六門進行全面分析之後, 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選擇如何報考和複習。 報考一般都是難易結合、計算量大小結合,

內容多少結合, 把不同性質和特點的學科切換複習, 才能讓自己的大腦保持興奮狀態。 複習的時候也要根據各門特點進行, 對於財管、稅法、會計, 在刷題中記憶相關知識點, 而對於戰略是、審計、經濟法當以記憶為主, 做題為輔的策略。

最後強調一下真題的重要性, 歷史有開啟未來的鑰匙, 真題雖然不會在考場上重現, 但是裡面的重難點都是相似的, 多做真題, 上考場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針對審計、戰略、經濟法這三門主要記憶的科目, 大家可以採取艾賓浩斯曲線的方法去記憶, 到後面要熟悉到一天時間就能看完一本書。

科 目 選 擇

總體而言, 會計、審計、財管偏重理解, 經濟法、稅法、戰略偏重記憶, 根據自己的專業進行選擇搭配是為上策。 建議“3+3模式”,每年報三門,這樣時間比較充裕,也留下足夠的應急時間。

經濟法和戰略作為調劑科目(就是看會計看吐的時候用來洗眼睛,增強自信心的科目),可以在第一年就報考,並且搭配會計來準備。這樣即使你會計掛了,還能通過兩門,大大增強你的自信心。

時 間 安 排

我對注會每門科目的複習都設定了3-4輪的複習時間(經濟法、戰略除外,這兩門至多2輪就好)。

第一輪以聽課為主,跟隨老師視頻來複習,瞭解科目整體內容,做做輕鬆過關的課後練習,每天一章,一個半月的時間足矣。

第二輪以做題為主,因為我以前是理科生,所以習慣了用做題來記憶知識點,第二輪複習時我們一般會把第一輪的東西都忘了,做題肯定錯一片,但是沒關係,慢慢通過做題重新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記憶,然後自己再把每章的知識點進行梳理,畫出一個知識結構圖。這一輪複習我一般將其控制在一個月內。

第三輪以攻克難點為主,將之前複習時不理解和難以記憶的地方再多看幾遍,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不是沒有道理。同時這一輪還要對之前的錯題進行梳理,我有做錯題集的習慣,我會邊做錯題,邊將錯誤的原因找出來,然後將易錯知識點記在一個文檔裡,方便後面的複習。

如果時間還很充裕的話,可以進行第四輪的複習,這一輪主要看的就是你之前總結的知識點和錯題集(任何考試都要學會如何將書變薄),然後間或再做一些模擬題培養題感,重點是訓練自己的打字速度和做題技巧。

各 科 備 考 技 巧

《經濟法》

作為通過了司法考試的法科學子,我在複習經濟法上用的時間比較少,看看考點講義,做了一些題就去考了。這一塊的內容側重在記憶,大家平時多背背關鍵知識點,梳理下知識結構就好了。

《戰略》

純理解記憶性科目,知識點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難,戰略的得分關鍵就在於後面的主觀大題,建議大家可以多做些往年主觀題,看看其主要的考點在哪,重點記憶哪些考點。因為戰略我花的心思也不多,所以備考上只能給這些建議。

《稅法》

我認為稅法是披著法律外衣,實際上是財務計算的大灰狼,稅法的備考說到底就是記住徵稅範圍、計算公式、減免稅等。

每年稅法大題的考點也比較集中,主要就是增值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但是每年CPA出題老師都會玩下非主流,2016年就考了營業稅,還考了國際納稅抵免,所以大家在遇到這些非主流題目時,不要慌,你要相信,你不知道其他人也一定不知道,把握好自己會做的題目就好。

還有一點要提示大家:稅法的難度不在於備考,而在於考試,因為時間完全不夠,題目量又大,全是大金額的計算,所以稅法的通過關鍵就在於考試技巧上。稅法的考試大題是環環相扣的,你最簡單的第一問就計算錯了,後面的幾問絕對全錯,所以每一個小問都要認真對待。稅法做不完是很正常的,捨棄一些可能得不到的分數,牢牢抓住那些有把握的分數才是通過的關鍵。

《會計》

會計考試是CPA的核心和基礎科目,而我認為會計的備考核心就在於會計分錄。

你如果光光只是聽老師的課程,但是從來不自己動手去寫分錄的話,那麼很容易在考試的時候失去主觀題的分數。自己動手寫分錄不僅可以幫助你很快地記憶這個知識點,更能夠幫你查缺補漏,看看你對這個問題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此外,大題一定要反復去做,不要覺得這個題目太長就懶得去看,或者是覺得自己看看答案,只要解題思路一樣就覺得沒問題了,會計的大題一定要自己親手去做,並反復對照答案,看看分錄上是否存在書寫錯誤,只有這樣你才減少正式考試時的丟分點。

會計的難點是企業合併,從單純背分錄開始,然後多做幾遍合併的大題,漸漸地就理解了,事實上在正式考試時合併的題目都不會出的太難,都是按照常規思路去出題,所以如果你實在理解不了,將分錄背下來都是可以的。

《審計》

審計就是只紙老虎,相較于會計、財管而言,它的複習難度就沒那麼大了,審計不僅要理解,有些東西還是要記的。

先搞清楚審計基本概念,腦子裡必須有個大概的樣子,再記憶細節就容易多了。備考審計其實對於非財會專業的同學來說也不會特別吃力,但是我仍舊建議將其放在備考會計之後,或者同時進行,因為審計裡面有些原理和概念還是需要會計作為基礎。

審計的主觀題考試類型不會太多變,主要考的就是判斷一些審計做法是否恰當,偶爾還會結合會計分錄來出題。時間充裕的同學可以再去做一遍習題班的題目,多總結易考點和易錯點。

《財務管理》

財管的核心就是公式,只要你能夠完整、準確地寫出這些公式,那麼你的財管就完成了一半的路程,剩下的一半就要靠你不斷做題來完成,重點章節的題目反復做。

有時候你算了整整一頁的題目,最後結果還是錯的,這是非常常見的,你需要對照答案,一步步核查,找出你的錯誤。考試時,財管的計算量非常大,時間上也很緊張,考試技巧跟稅法一樣,提高打字速度,做題仔細,該捨棄時就要捨棄。

最後,借用美女師姐的一句話,與君共勉~

我並不是個很聰明的人,但我足夠努力。幸運的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所有的努力終有一天會開花結果。世界很大,牛人很多,別管別人怎樣,我們只管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給自己一個目標,拼命努力,會有結果的。

大家來自不同的專業,而注會又是一門比較綜合性的考試,對考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有的小夥伴就慌了,我一個會計專業的,不精通財務;我學經濟的,對法律不太懂。

其實這是正常的,你有這樣的困難,別人也會遇到,而挑戰這樣的困難,是你絕佳的成長機會,恰恰也是你把自己打造為複合型人才的契機。小言建議在新一輪備考注會前,你先分析並評估自己的薄弱點,然後有針對性的進行突破。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才華和內容

點擊右上方關注

頭條號“言職有理”

更多專業職業知識等你共用

建議“3+3模式”,每年報三門,這樣時間比較充裕,也留下足夠的應急時間。

經濟法和戰略作為調劑科目(就是看會計看吐的時候用來洗眼睛,增強自信心的科目),可以在第一年就報考,並且搭配會計來準備。這樣即使你會計掛了,還能通過兩門,大大增強你的自信心。

時 間 安 排

我對注會每門科目的複習都設定了3-4輪的複習時間(經濟法、戰略除外,這兩門至多2輪就好)。

第一輪以聽課為主,跟隨老師視頻來複習,瞭解科目整體內容,做做輕鬆過關的課後練習,每天一章,一個半月的時間足矣。

第二輪以做題為主,因為我以前是理科生,所以習慣了用做題來記憶知識點,第二輪複習時我們一般會把第一輪的東西都忘了,做題肯定錯一片,但是沒關係,慢慢通過做題重新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記憶,然後自己再把每章的知識點進行梳理,畫出一個知識結構圖。這一輪複習我一般將其控制在一個月內。

第三輪以攻克難點為主,將之前複習時不理解和難以記憶的地方再多看幾遍,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不是沒有道理。同時這一輪還要對之前的錯題進行梳理,我有做錯題集的習慣,我會邊做錯題,邊將錯誤的原因找出來,然後將易錯知識點記在一個文檔裡,方便後面的複習。

如果時間還很充裕的話,可以進行第四輪的複習,這一輪主要看的就是你之前總結的知識點和錯題集(任何考試都要學會如何將書變薄),然後間或再做一些模擬題培養題感,重點是訓練自己的打字速度和做題技巧。

各 科 備 考 技 巧

《經濟法》

作為通過了司法考試的法科學子,我在複習經濟法上用的時間比較少,看看考點講義,做了一些題就去考了。這一塊的內容側重在記憶,大家平時多背背關鍵知識點,梳理下知識結構就好了。

《戰略》

純理解記憶性科目,知識點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難,戰略的得分關鍵就在於後面的主觀大題,建議大家可以多做些往年主觀題,看看其主要的考點在哪,重點記憶哪些考點。因為戰略我花的心思也不多,所以備考上只能給這些建議。

《稅法》

我認為稅法是披著法律外衣,實際上是財務計算的大灰狼,稅法的備考說到底就是記住徵稅範圍、計算公式、減免稅等。

每年稅法大題的考點也比較集中,主要就是增值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但是每年CPA出題老師都會玩下非主流,2016年就考了營業稅,還考了國際納稅抵免,所以大家在遇到這些非主流題目時,不要慌,你要相信,你不知道其他人也一定不知道,把握好自己會做的題目就好。

還有一點要提示大家:稅法的難度不在於備考,而在於考試,因為時間完全不夠,題目量又大,全是大金額的計算,所以稅法的通過關鍵就在於考試技巧上。稅法的考試大題是環環相扣的,你最簡單的第一問就計算錯了,後面的幾問絕對全錯,所以每一個小問都要認真對待。稅法做不完是很正常的,捨棄一些可能得不到的分數,牢牢抓住那些有把握的分數才是通過的關鍵。

《會計》

會計考試是CPA的核心和基礎科目,而我認為會計的備考核心就在於會計分錄。

你如果光光只是聽老師的課程,但是從來不自己動手去寫分錄的話,那麼很容易在考試的時候失去主觀題的分數。自己動手寫分錄不僅可以幫助你很快地記憶這個知識點,更能夠幫你查缺補漏,看看你對這個問題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此外,大題一定要反復去做,不要覺得這個題目太長就懶得去看,或者是覺得自己看看答案,只要解題思路一樣就覺得沒問題了,會計的大題一定要自己親手去做,並反復對照答案,看看分錄上是否存在書寫錯誤,只有這樣你才減少正式考試時的丟分點。

會計的難點是企業合併,從單純背分錄開始,然後多做幾遍合併的大題,漸漸地就理解了,事實上在正式考試時合併的題目都不會出的太難,都是按照常規思路去出題,所以如果你實在理解不了,將分錄背下來都是可以的。

《審計》

審計就是只紙老虎,相較于會計、財管而言,它的複習難度就沒那麼大了,審計不僅要理解,有些東西還是要記的。

先搞清楚審計基本概念,腦子裡必須有個大概的樣子,再記憶細節就容易多了。備考審計其實對於非財會專業的同學來說也不會特別吃力,但是我仍舊建議將其放在備考會計之後,或者同時進行,因為審計裡面有些原理和概念還是需要會計作為基礎。

審計的主觀題考試類型不會太多變,主要考的就是判斷一些審計做法是否恰當,偶爾還會結合會計分錄來出題。時間充裕的同學可以再去做一遍習題班的題目,多總結易考點和易錯點。

《財務管理》

財管的核心就是公式,只要你能夠完整、準確地寫出這些公式,那麼你的財管就完成了一半的路程,剩下的一半就要靠你不斷做題來完成,重點章節的題目反復做。

有時候你算了整整一頁的題目,最後結果還是錯的,這是非常常見的,你需要對照答案,一步步核查,找出你的錯誤。考試時,財管的計算量非常大,時間上也很緊張,考試技巧跟稅法一樣,提高打字速度,做題仔細,該捨棄時就要捨棄。

最後,借用美女師姐的一句話,與君共勉~

我並不是個很聰明的人,但我足夠努力。幸運的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所有的努力終有一天會開花結果。世界很大,牛人很多,別管別人怎樣,我們只管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給自己一個目標,拼命努力,會有結果的。

大家來自不同的專業,而注會又是一門比較綜合性的考試,對考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有的小夥伴就慌了,我一個會計專業的,不精通財務;我學經濟的,對法律不太懂。

其實這是正常的,你有這樣的困難,別人也會遇到,而挑戰這樣的困難,是你絕佳的成長機會,恰恰也是你把自己打造為複合型人才的契機。小言建議在新一輪備考注會前,你先分析並評估自己的薄弱點,然後有針對性的進行突破。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才華和內容

點擊右上方關注

頭條號“言職有理”

更多專業職業知識等你共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