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民政“小窗口”彰顯民生大情懷

民政為民、民政愛民。 不斷精細化的老年關愛、不斷完善的養老服務、不斷調整的優撫、低保、醫療救助標準……

翻開青海2017年民政的“民生帳本”, 上面顯示的是一串串鮮活躍動的民生數位, 充盈人心的是一件件體現關懷與溫暖的惠民實事。 民政“小視窗”彰顯民生大情懷, 這裡傳遞的真心為民、真誠便民、真正惠民的民政佳話, 受人稱讚。

傾情救助80萬困難群眾

——大幅提高救助標準, 織牢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網。

去年, 我省共籌集下達各地城鄉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特困供養、“救急難”補助資金24.87億元。 共救助困難群眾80萬人次, 其中納入城鄉低保55萬人(其中城市低保對象13萬人、農村低保對象42萬人), 住院和門診救助13.9萬人次, 納入特困供養2.35萬人, 享受臨時救助8.6萬人, 全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幅度均超過10%。

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取暖救助標準被納入“2017年民生十項實事”和省政府“百日攻堅”目標任務中。

去年3月, 我省提高了全省城鄉低保標準, 城市低保標準由每月400元提高到每月450元, 增幅12.5%;農村低保標準由每年2970元提高到每年3320元, 增幅12%。

——提高並健全困難群眾取暖救助辦法。

去年初, 我省下發《關於健全完善我省城鄉困難群眾冬季取暖救助制度的通知》, 城市低保、城市特困供養物件取暖補助標準提高到每戶1000元。 同時, 首次建立農村困難群眾取暖救助政策, 農村低保和農村特困供養對象取暖救助標準按每年每戶800元發放。

——降低門檻提高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水準。

去年我省重特大疾病共救助552例, 人均救助2.4萬元。 因重特大疾病門檻較高, 政策社會效益不足的問題,

將低保和低收入救助物件重特大疾病起付線從3萬元降到1萬元, 支出型貧困救助對象重特大疾病起付線從8萬元降到5萬元。 同時, 擴大了資助參保範圍和門診慢病救助病種, 提高了14歲以下困難兒童醫療救助比例。

——落實特困供養政策,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水準大幅提高。

全面落實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補助和護理補助政策, 足額兌現落實補助資金, 做到“應保盡保、應養盡養”。

——制定支出型貧困家庭認定辦法, 拓展救助範圍。

去年, 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城鄉支出型貧困家庭認定辦法》, 首次明確支出型貧困家庭的定義、支出範圍、認定標準和程式以及救助內容, 有效促進了我省支出型貧困家庭的認定和救助工作更加規範。

——健全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 規範核對管理。

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的通知》和《青海省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資訊系統安全操作規程》兩個檔, 對規範核對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的方式、流程以及保密措施提出了具體要求。

健全機制 關愛困難兒童

——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機制。 積極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 為14200名留守兒童解決了監護缺失等突出問題, 爭取200萬元資金在西寧市和海東市建成20個“兒童之家”。

——出臺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3.2萬名困境兒童下撥省級補助資金9298萬元, 190名貧困家庭先心病患兒得到醫療救治,

180名貧困腦癱兒童得到康復訓練, 對符合條件的兒童在原醫療救助標準基礎上提高10個點報銷比例, 封頂線提高到6萬元。 印發加快發展康復輔具器具產業的實施意見, 向14萬人次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2.37億元, 為1000名貧困殘障人、殘障兒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配置價值200萬元的康復輔助器具。

全情為老 服務全省老年人

——積極應對老齡化挑戰, 養老服務保障水準明顯提升。

加強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建設, 起草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服務品質、制定和落實老年人照顧服務專案兩個實施意見上報省政府審定, 下發農牧區困難老年人代養服務工作方案、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工作指南、進一步加強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實施意見, 啟動我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修訂工作。

——改革創新機制,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綜合採取財政獎勵、運營補貼、投資補貼、融資費用補貼等多種方式支援養老服務業發展。爭取中央試點補助資金4147萬元,指導海東市制定出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國家級試點工作實施意見,完成9萬名老年人篩查評估,帶動孵化養老服務組織80家,培養服務人員2100名。在圓滿通過國家驗收的基礎上,成功申報西寧市為第二批國家級試點城市。

投資1.01億元,建設城鎮日間照料中心項目30個。安排資金1390萬元,建設農村互助幸福院項目257個。建成醫養結合服務機構10個。將高齡補貼標準在原基礎上月人均提高20元,年發放資金4.2億元,惠及全省約32萬老年人。

啟動我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修訂工作。

——改革創新機制,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綜合採取財政獎勵、運營補貼、投資補貼、融資費用補貼等多種方式支援養老服務業發展。爭取中央試點補助資金4147萬元,指導海東市制定出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國家級試點工作實施意見,完成9萬名老年人篩查評估,帶動孵化養老服務組織80家,培養服務人員2100名。在圓滿通過國家驗收的基礎上,成功申報西寧市為第二批國家級試點城市。

投資1.01億元,建設城鎮日間照料中心項目30個。安排資金1390萬元,建設農村互助幸福院項目257個。建成醫養結合服務機構10個。將高齡補貼標準在原基礎上月人均提高20元,年發放資金4.2億元,惠及全省約32萬老年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