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告別千百年“污染環境”的取暖方式與清潔能源擁抱。

茫茫草原, 因為地廣人稀, 垃圾仿佛有無限寬闊的存在空間;寒冬時節, 因為缺電少氣, 煤乃至牛糞與牧區人們長久相伴。

向垃圾無序堆放、不當處理帶來“髒亂差”開戰, 告別千百年“污染環境”的取暖方式與清潔能源擁抱。 2017年, 青海省投資2.35億元新安排實施500個村莊和遊牧民定居點環境綜合整治專案。 重點解決三江源、東部農業區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和湟水流域城鎮周邊規模較大村莊汙水污染問題, 同時將生活垃圾高溫熱解處理試點範圍擴大至環青海湖、祁連山地區和黃河幹流沿岸城鎮。

剛察縣、雜多縣圍繞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推出多項創新舉措;全國海拔最高的縣瑪多縣城在這個冬季全部實現清潔取暖。

有觀念轉變, 有科技含量, 有攻堅克難, 三個縣在突破傳統、保護環境、改善民生方面的可喜邁步凝結著政府、企業、基層幹部群眾的智慧和付出, 讓我們看到了在自然環境嚴酷的廣大牧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與前景。

清潔能源供電設備。

生活垃圾智慧化連續高溫熱解處理車間。

工作人員在電鍋爐房裡進行日常檢查。

環衛工人將回收的垃圾送到回收站。

分類清點可回收垃圾。

瑪多:清潔取暖好 寒冬人心暖

本報記者 張 浩

冬日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 寒意逼人。 來到瑪查理村牧民桑傑家裡, 客廳裡咕嘟嘟煮著噴香的奶茶。 推開臥室門, 一張電熱炕, 與藏式古樸的建築風格融為一體。 桑傑介紹, 電熱炕的溫度可以隨時調節, 在這寒冷的冬天睡覺時, 蓋上輕薄的被子就可以了。 這是瑪多縣清潔取暖的一個縮影。 得益于實施的清潔取暖專案, 在這平均海拔4300米的高原上,暖意融融。

被譽為“黃河源頭第一縣”的瑪多縣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縣,地處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腹地,這裡年平均氣溫是零下4攝氏度,一年中有10個月需要供暖,高寒缺氧,環境嚴酷。以前,傳統的燃煤採暖取暖方式,產生了碳粉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但現在,清潔能源成了守護綠水青山的“穩流器”。

走進瑪查理村牧民周旦家中,一家七口正看著電視,家裡的溫度錶上顯示21℃。交談中得知,以前家裡生火爐,每年需要買至少5噸的煤和若干的牛糞來取暖,每次燒煤刺鼻的氣味彌漫整個屋子。晚上睡覺還要穿厚衣服,雖然有電熱毯,但是電不穩定,老是跳閘,不穩定的電流還導致了電熱毯的不安全,經常“打電”讓人害怕,但現在好了,有安全又暖和的電熱炕了。

提及電熱炕體驗,周旦臉上滿是喜悅,他介紹,自幼在草原上長大,每逢冬季,寒風刺骨,家中全靠燃燒牛糞來取暖,遇到連續大雪天氣,當地人不得不長途跋涉去外地拉煤來維持取暖。“用電取暖很方便,最主要的是晚上可以睡在溫暖的炕頭,乾淨又省事,再也不用起早貪黑地燒牛糞了,電熱炕真的太好了!”

“現在,清潔能源供暖全覆蓋了,一張電熱炕1400元左右,政府、電網公司、牧民三方共同承擔費用,我們牧民只花了300元左右,真是太實惠了”,周旦說。

瑪多縣委宣傳部部長李忠介紹,按照瑪多縣清潔供暖三年規劃,到2019年,當地將逐步推廣普及電鍋爐、電熱炕、電茶几以及光伏供熱等多種方式進行供暖,目前,試點工作已經啟動。

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在藍天白雪的映襯下格外靜謐。走進教學樓,一股濃厚的學習氛圍迎面而來,“讀書使人充實”“人生在勤”等勵志語貼在走廊裡。教室裡,溫度指標指向21攝氏度,穿著藍色校服的學生臉上洋溢著笑容,朗朗讀書聲回蕩在校園裡。

據介紹,得益于清潔高效的供暖鍋爐,學校全年節省取暖費用近100萬元。

瑪多縣民族寄宿制學校學生達娃紮西說,以前我們學校是用煤燒鍋爐的,不但不熱,而且還很髒。現在教室裡都是暖暖的。

1月22日,隨著青海省瑪多縣清潔供暖第一片區新安裝的2台10千伏直熱式儲能鍋爐發出均勻而持久的“嗡嗡”聲,一股股熱水經供熱管網從這裡流向瑪多縣城的角角落落,為千家萬戶送去抵禦嚴寒的暖流。至此,瑪多縣城煤鍋爐改電鍋爐項目全面投運,標誌著瑪多縣城全部實現清潔取暖。

雜多:垃圾不落地 出門即分類

本報記者 洪玉傑

——公園外的牧民:“現在我們沒法跟你們比。從“草原的人”變身成為“國家的人”,“垃圾不落地,出門即分類”的做法讓越來越多的人都關注著你們,你們那裡快成金窩窩了。”

——公園內的牧民:“那是自然,我們的環境保護得好。牛羊由合作社幫我們照看著。我們騎著馬看看山、看看水就能拿千把塊的工資,好日子還在後頭哩。”

這段簡單的對話,發生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園區、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的牧民之間。

所謂的“垃圾不落地,出門即分類”指的是雜多縣實施“三江源”清潔工程,積極探索“戶分揀、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新型牧區垃圾處理機制,社區垃圾減量再生利用分類處理在縣城推行。

擁有“瀾滄江源第一縣”美譽的雜多,這條江流經的地區,包括國內26個民族、6個國家,直接依靠瀾滄江水生存的有6千萬人。

“對於一個僅有6萬多人口,地方財政收入不足3000萬元的貧困縣來說,雜多縣最大的優勢就是‘生態’”,最大的潛力在於‘生態’,最大的品牌也在於‘生態’。雜多新型牧區垃圾處理機制、社區垃圾分類處理工程在全縣推開,覆蓋超過4萬人。三江源環境整治和垃圾分類處理長效機制初步建立,園區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較好的遏制,野生動物的種群恢復加快。”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園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才旦周介紹說。

跟隨走進昂賽鄉年都村,“垃圾圍城”“垃圾圍村”現象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垃圾不落地,出門即分類”的經驗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讓這裡成為生態環境遊覽觀測的絕佳之地。

不僅如此,保護環境的生態文明自覺讓全村形成人人懂生態、愛生態、護生態、講生態,人人爭做“生態專家”的良好氛圍。在學校,已經把生態州情教育納入教學大綱,使之規範化、經常化,並積極搭建“美麗江源是我家”“我愛三江源”“文明建設手把手”等活動載體,增強青少年群體生態文明建設的行為自覺。尤其全縣6所學校全面開展“垃圾換文具”活動以來,濃厚的校園環保意識,更加有效帶動了社會環保風氣。

驅車走在雜多縣任何一項鄉鎮的道路上,每往前走兩三公里就能看見兩個外形像彩色帳篷一樣的垃圾轉運站,這些轉運站的垃圾也將運到雜多縣城統一回收處理。全縣統一回收的垃圾,按照危害等級和可回收程度將垃圾做填埋和壓縮轉運處理,並引入有能力的企業參與到垃圾處理工作中來,由政府監督企業完成垃圾回收處理工作。

這幾天,園區的環境資源執法大隊的馬玉章正在協調組織第一書記、扶貧駐村工作隊,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下一步全縣將圍繞“生態脫貧”工程,將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政策紅利講清楚、把“垃圾不落地,出門即分類”的經驗推廣的成效和收益講清楚、把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期社會效益講清楚,讓全縣牧民群眾切實明白“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就是保護財富”的道理。

剛察:引進智慧化 清潔大草原

本報記者 丁玉梅

1月22日, 從剛察縣縣城駕車行駛十多分鐘後,我們來到了位於伊克烏蘭鄉的生活垃圾處理場,走進垃圾收集處理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忙著將專車運來的垃圾分類回收。

這些縣城及周邊鄉鎮居民的生活垃圾,每天定時由壓縮式垃圾車運輸至垃圾場,進入垃圾儲存坑等人工回收完成,再由行車抓鬥將不可回收垃圾輸送至熱解氣化消納系統進行焚燒,這樣一來大大減少了生活垃圾填埋和不規範處置對周邊土壤、水體和大氣的污染。

“自從去年6月份,開始運行生活垃圾智慧化連續高溫熱解處理設施,現在垃圾場附近村社,都不怎麼能看見垃圾。”剛察縣城鎮管理局副局長潘海鵬帶著記者前往剛察縣生活垃圾處理場時說道。

為解決農牧區垃圾處理難題,省環境保護廳委託環保部華南環科所牽頭開展技術攻關,針對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點對小型垃圾高溫熱解處理設施進行技術改進,研發了適用于高原環境的小型生活垃圾智慧化連續高溫熱解處理設施,並在雜多縣、瑪多縣和剛察縣率先試點。

“現在垃圾車運來的垃圾,可以直接運送到垃圾收集處理車間內的垃圾儲存坑,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垃圾的‘二次污染’。” 潘海鵬所說的“二次污染”是指以前垃圾處理場是露天的,垃圾運過來之後有時候不能及時處理,被大風一吹或者雨雪浸泡,給周圍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以前315國道邊上垃圾很多,大部分都是周邊村裡的生活垃圾,而且風一吹塑膠袋都掛在了網圍欄上,污染了環境不說,牲畜們吃了塑膠袋救不活,還造成了一定的財產損失,所以大家一有空都會去撿垃圾。”家住泉吉鄉寧夏村的仁青本說。

不過現在仁青本他們不用忙活了,村上的垃圾集中收集後,鄉上的專車會轉運到縣上的垃圾處理場焚燒,每天都處理。“大家都說大風天漫天飛舞的塑膠袋不見了。”城管局監察大隊垃圾清運大隊隊長高海峰告訴記者。剛察縣垃圾多分佈在縣城,而生活垃圾智慧化連續高溫熱解處理設施,24小時內垃圾的處理量能達到2000噸左右,完全可以滿足以及附近鄉村垃圾處理的需求。

有了生活垃圾智慧化連續高溫熱解處理設施後,不僅環境乾淨了,還有一個好處是垃圾經過高溫熱解處理後,產生的灰渣非常少,一噸的垃圾高溫熱解產生的灰也就一小推車的量。

“焚燒產生的煙氣會不會污染環境?”,對此,高海峰解釋道,焚燒產生的煙氣通過煙氣淨化系統達標排放,經初步監測,垃圾場排放的煙塵、二氧化硫等監測結果符合國家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在這平均海拔4300米的高原上,暖意融融。

被譽為“黃河源頭第一縣”的瑪多縣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縣,地處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腹地,這裡年平均氣溫是零下4攝氏度,一年中有10個月需要供暖,高寒缺氧,環境嚴酷。以前,傳統的燃煤採暖取暖方式,產生了碳粉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但現在,清潔能源成了守護綠水青山的“穩流器”。

走進瑪查理村牧民周旦家中,一家七口正看著電視,家裡的溫度錶上顯示21℃。交談中得知,以前家裡生火爐,每年需要買至少5噸的煤和若干的牛糞來取暖,每次燒煤刺鼻的氣味彌漫整個屋子。晚上睡覺還要穿厚衣服,雖然有電熱毯,但是電不穩定,老是跳閘,不穩定的電流還導致了電熱毯的不安全,經常“打電”讓人害怕,但現在好了,有安全又暖和的電熱炕了。

提及電熱炕體驗,周旦臉上滿是喜悅,他介紹,自幼在草原上長大,每逢冬季,寒風刺骨,家中全靠燃燒牛糞來取暖,遇到連續大雪天氣,當地人不得不長途跋涉去外地拉煤來維持取暖。“用電取暖很方便,最主要的是晚上可以睡在溫暖的炕頭,乾淨又省事,再也不用起早貪黑地燒牛糞了,電熱炕真的太好了!”

“現在,清潔能源供暖全覆蓋了,一張電熱炕1400元左右,政府、電網公司、牧民三方共同承擔費用,我們牧民只花了300元左右,真是太實惠了”,周旦說。

瑪多縣委宣傳部部長李忠介紹,按照瑪多縣清潔供暖三年規劃,到2019年,當地將逐步推廣普及電鍋爐、電熱炕、電茶几以及光伏供熱等多種方式進行供暖,目前,試點工作已經啟動。

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在藍天白雪的映襯下格外靜謐。走進教學樓,一股濃厚的學習氛圍迎面而來,“讀書使人充實”“人生在勤”等勵志語貼在走廊裡。教室裡,溫度指標指向21攝氏度,穿著藍色校服的學生臉上洋溢著笑容,朗朗讀書聲回蕩在校園裡。

據介紹,得益于清潔高效的供暖鍋爐,學校全年節省取暖費用近100萬元。

瑪多縣民族寄宿制學校學生達娃紮西說,以前我們學校是用煤燒鍋爐的,不但不熱,而且還很髒。現在教室裡都是暖暖的。

1月22日,隨著青海省瑪多縣清潔供暖第一片區新安裝的2台10千伏直熱式儲能鍋爐發出均勻而持久的“嗡嗡”聲,一股股熱水經供熱管網從這裡流向瑪多縣城的角角落落,為千家萬戶送去抵禦嚴寒的暖流。至此,瑪多縣城煤鍋爐改電鍋爐項目全面投運,標誌著瑪多縣城全部實現清潔取暖。

雜多:垃圾不落地 出門即分類

本報記者 洪玉傑

——公園外的牧民:“現在我們沒法跟你們比。從“草原的人”變身成為“國家的人”,“垃圾不落地,出門即分類”的做法讓越來越多的人都關注著你們,你們那裡快成金窩窩了。”

——公園內的牧民:“那是自然,我們的環境保護得好。牛羊由合作社幫我們照看著。我們騎著馬看看山、看看水就能拿千把塊的工資,好日子還在後頭哩。”

這段簡單的對話,發生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園區、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的牧民之間。

所謂的“垃圾不落地,出門即分類”指的是雜多縣實施“三江源”清潔工程,積極探索“戶分揀、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新型牧區垃圾處理機制,社區垃圾減量再生利用分類處理在縣城推行。

擁有“瀾滄江源第一縣”美譽的雜多,這條江流經的地區,包括國內26個民族、6個國家,直接依靠瀾滄江水生存的有6千萬人。

“對於一個僅有6萬多人口,地方財政收入不足3000萬元的貧困縣來說,雜多縣最大的優勢就是‘生態’”,最大的潛力在於‘生態’,最大的品牌也在於‘生態’。雜多新型牧區垃圾處理機制、社區垃圾分類處理工程在全縣推開,覆蓋超過4萬人。三江源環境整治和垃圾分類處理長效機制初步建立,園區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較好的遏制,野生動物的種群恢復加快。”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園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才旦周介紹說。

跟隨走進昂賽鄉年都村,“垃圾圍城”“垃圾圍村”現象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垃圾不落地,出門即分類”的經驗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讓這裡成為生態環境遊覽觀測的絕佳之地。

不僅如此,保護環境的生態文明自覺讓全村形成人人懂生態、愛生態、護生態、講生態,人人爭做“生態專家”的良好氛圍。在學校,已經把生態州情教育納入教學大綱,使之規範化、經常化,並積極搭建“美麗江源是我家”“我愛三江源”“文明建設手把手”等活動載體,增強青少年群體生態文明建設的行為自覺。尤其全縣6所學校全面開展“垃圾換文具”活動以來,濃厚的校園環保意識,更加有效帶動了社會環保風氣。

驅車走在雜多縣任何一項鄉鎮的道路上,每往前走兩三公里就能看見兩個外形像彩色帳篷一樣的垃圾轉運站,這些轉運站的垃圾也將運到雜多縣城統一回收處理。全縣統一回收的垃圾,按照危害等級和可回收程度將垃圾做填埋和壓縮轉運處理,並引入有能力的企業參與到垃圾處理工作中來,由政府監督企業完成垃圾回收處理工作。

這幾天,園區的環境資源執法大隊的馬玉章正在協調組織第一書記、扶貧駐村工作隊,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下一步全縣將圍繞“生態脫貧”工程,將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政策紅利講清楚、把“垃圾不落地,出門即分類”的經驗推廣的成效和收益講清楚、把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期社會效益講清楚,讓全縣牧民群眾切實明白“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就是保護財富”的道理。

剛察:引進智慧化 清潔大草原

本報記者 丁玉梅

1月22日, 從剛察縣縣城駕車行駛十多分鐘後,我們來到了位於伊克烏蘭鄉的生活垃圾處理場,走進垃圾收集處理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忙著將專車運來的垃圾分類回收。

這些縣城及周邊鄉鎮居民的生活垃圾,每天定時由壓縮式垃圾車運輸至垃圾場,進入垃圾儲存坑等人工回收完成,再由行車抓鬥將不可回收垃圾輸送至熱解氣化消納系統進行焚燒,這樣一來大大減少了生活垃圾填埋和不規範處置對周邊土壤、水體和大氣的污染。

“自從去年6月份,開始運行生活垃圾智慧化連續高溫熱解處理設施,現在垃圾場附近村社,都不怎麼能看見垃圾。”剛察縣城鎮管理局副局長潘海鵬帶著記者前往剛察縣生活垃圾處理場時說道。

為解決農牧區垃圾處理難題,省環境保護廳委託環保部華南環科所牽頭開展技術攻關,針對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點對小型垃圾高溫熱解處理設施進行技術改進,研發了適用于高原環境的小型生活垃圾智慧化連續高溫熱解處理設施,並在雜多縣、瑪多縣和剛察縣率先試點。

“現在垃圾車運來的垃圾,可以直接運送到垃圾收集處理車間內的垃圾儲存坑,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垃圾的‘二次污染’。” 潘海鵬所說的“二次污染”是指以前垃圾處理場是露天的,垃圾運過來之後有時候不能及時處理,被大風一吹或者雨雪浸泡,給周圍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以前315國道邊上垃圾很多,大部分都是周邊村裡的生活垃圾,而且風一吹塑膠袋都掛在了網圍欄上,污染了環境不說,牲畜們吃了塑膠袋救不活,還造成了一定的財產損失,所以大家一有空都會去撿垃圾。”家住泉吉鄉寧夏村的仁青本說。

不過現在仁青本他們不用忙活了,村上的垃圾集中收集後,鄉上的專車會轉運到縣上的垃圾處理場焚燒,每天都處理。“大家都說大風天漫天飛舞的塑膠袋不見了。”城管局監察大隊垃圾清運大隊隊長高海峰告訴記者。剛察縣垃圾多分佈在縣城,而生活垃圾智慧化連續高溫熱解處理設施,24小時內垃圾的處理量能達到2000噸左右,完全可以滿足以及附近鄉村垃圾處理的需求。

有了生活垃圾智慧化連續高溫熱解處理設施後,不僅環境乾淨了,還有一個好處是垃圾經過高溫熱解處理後,產生的灰渣非常少,一噸的垃圾高溫熱解產生的灰也就一小推車的量。

“焚燒產生的煙氣會不會污染環境?”,對此,高海峰解釋道,焚燒產生的煙氣通過煙氣淨化系統達標排放,經初步監測,垃圾場排放的煙塵、二氧化硫等監測結果符合國家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