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收穫幸福 敬畏責任 百姓心懷新期盼

去年, 全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使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惠及各族群眾, 讓民生民心民力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

一年來, 全省上下以“四個轉變”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 讓百姓收穫了穩穩的幸福感。 今年兩會, 百姓又有哪些新期待, 請看本報採訪——

彭娜(西海都市報記者)

見證母親河華麗轉身

祝願西寧更加山清水秀

本報記者 辛文

本報記者彭娜在採訪中。 本報記者 韓晨琛 攝

南北山綠了, 母親河清了, 公園多了, 街道乾淨了。 這是每一位西寧人都看得見的, 感受得到的。

作為一名記者, 彭娜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關注南北山, 關心湟水河和北川河。 “看著山一天比一天秀麗, 河一天比一天秀美, 那種心情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 ”

過去的一年, 光是在北川河濕地公園實地採訪,

彭娜就經歷了三次。 第一次是3 月 29 日, 與南方的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相比, 北川河濕地公園的色彩似乎有些單調, 但看著一輛輛工程車穿梭在湖泊間, 一棵棵小樹迎風招展, 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 一隻只白鷺自由嬉戲, 她看見了山、水、城在那裡完美融合, 看見了一座高原水城初具規模。

再訪北川河濕地公園是 7 月 10 日, 彼時整個公園已完成整體建設的 85%, 湖面碧波蕩漾、魚兒成群, 湖邊綠樹成蔭、花香四溢。

第三次與北川河濕地公園親密接觸已是寒冬。 雖然錯過了秋天的黃葉、紅葉, 但仍然一派生機勃勃。

她對北川河充滿了情感。 它流經她家附近, 她時常推著嬰兒車散步, 楊柳垂岸、河水潺潺、遊人如織, 幸福感油然而生。 “那種幸福感更加自然了,

更加持久了, 就像是甜美的生活讓一個人的內心變得沉靜、安穩。 ”她相信這樣的感覺, 不光她有, 但凡走過這條河的人都會有, 將來她的孩子會感受更加深切。

“希望今後我筆下的山更清麗, 水更清澈, 西寧更加時尚大氣。 ”她說, 省兩會即將召開, 願這些樸實的願望在兩會上能得到呼應, 讓西寧一直美下去。 彭娜將以兩會記者的身份密切關注。

永強

2017 年, 牧民永強創建的囊謙縣毛莊鄉半邊天婦女合作社的 13 名成員幹了三件大事:每人平均增收 1 萬元;產品遠銷省內外, 乃至義大利;到江浙滬地區學習交流手工紡織技術。

囊謙縣毛莊鄉半邊天婦女合作社成立初, 永強只是想把鄉上的婦女們組織起來, 通過編制手工藝品給她們一個就業的機會。

為此, 他說服 13 名婦女加入了合作社。

幾年來, 永強的創業思路也逐步成熟:創辦合作社掙錢, 提高合作社婦女的收入, 此外用合作社的盈利來保護環境。 由此, 他的想法得到了囊謙縣和玉樹州相關部門的支持, 毛莊鄉奔康利民合作社、南傑賽尕合作社相繼成立。

“多條腿走路, 總是好的。 ”永強說, 2017 年上半年, 13 名婦女的平均收入是 2000 元, 下半年在公益慈善機構以及囊謙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 半邊天婦女合作社的訂單不斷增加, 每人平均掙了 8000 元。

合作社掙錢了, 環保工作怎麼搞?永強說, 垃圾換文具是一個長期的做法, 已經在毛莊鄉的幼稚園、小學和中學全面推開。 如今, 環保教育深入學生娃們的心裡。

此外, 在公益組織的説明下, 他的合作社還參與了瀾滄江上游的水質監測計畫, 草原巡護垃圾清理活動, 生態環保工作就這樣開始了。 去年夏季, 在公益組織的説明下, 半邊天婦女合作社生產的手機套、錢包、電腦包等產品成功賣到了義大利。

今年新年的第一天, 半邊天婦女合作社就和青海幾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7萬餘元的手工藝品採購合同。 “合作社的發展, 員工收入的提高, 正是得益於生態的保護。 ”永強說, “以前牧民, 現在進入生態環保的企業工作, 企業的利潤還會致力於當地生態發展, 實現了三贏。 ”

“今年全省兩會, 我最關心的還是生態。 習總書記說, 要加快綠色發展, 我希望省上的兩會要多關注這方面, 實現綠色共用。 ”

冶哈入乃

孩子家門口入託解後顧之憂

希望收到更多教育“大禮包”

本報記者 莫青

楊明明

2017 年,是楊明明一家收穫幸福最多的一年。5 歲的孩子在家門口上了幼稚園,孩子在幼稚園裡快樂成長,家長沒有了後顧之憂,工作生活的愉悅度又提高了一檔。

“孩子到了上幼稚園時間,我們全家陷入困擾:社區附近沒有幼稚園,是送到離爸爸單位近的幼稚園,還是送到離媽媽單位近的幼稚園?這個糾結的難題,隨著城西區光華小學附屬幼稚園的建成投用,徹底解決了。

“從幼稚園修建,我就時常去打探,看什麼時候開始報名,孩子就可以就近入園,減輕我們家長的負擔了。”如今,孩子在漂亮舒適的新幼稚園裡生活了一個學期。用孩子的話說,她現在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來幼稚園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

“元旦包餃子的親子活動,還有中秋節的互動,都是我最難忘的,親子互動拉近了家長、孩子和幼稚園老師的距離,我們一起見證孩子們的成長,孩子每天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我們很放心,很開心。”這是去年一家人最大的收穫和幸福。

去年 6 月,占地 5580 平方米的城西區光華小學附屬幼稚園投入使用,9個教學班在園幼兒 163 名,幼稚園設有繪本館、烘培坊多個功能室,小朋友們有了家門口的幼稚園,家長的負擔輕了,孩子的童年又多了一份快樂。

全省兩會召開在即,楊明明希望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更多地關注幼稚教育這個話題,同時也希望收到更多的教育“大禮包”,讓孩子們的童年更加快樂更加美好。

冶哈入乃

孩子家門口入託解後顧之憂

希望收到更多教育“大禮包”

本報記者 莫青

楊明明

2017 年,是楊明明一家收穫幸福最多的一年。5 歲的孩子在家門口上了幼稚園,孩子在幼稚園裡快樂成長,家長沒有了後顧之憂,工作生活的愉悅度又提高了一檔。

“孩子到了上幼稚園時間,我們全家陷入困擾:社區附近沒有幼稚園,是送到離爸爸單位近的幼稚園,還是送到離媽媽單位近的幼稚園?這個糾結的難題,隨著城西區光華小學附屬幼稚園的建成投用,徹底解決了。

“從幼稚園修建,我就時常去打探,看什麼時候開始報名,孩子就可以就近入園,減輕我們家長的負擔了。”如今,孩子在漂亮舒適的新幼稚園裡生活了一個學期。用孩子的話說,她現在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來幼稚園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

“元旦包餃子的親子活動,還有中秋節的互動,都是我最難忘的,親子互動拉近了家長、孩子和幼稚園老師的距離,我們一起見證孩子們的成長,孩子每天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我們很放心,很開心。”這是去年一家人最大的收穫和幸福。

去年 6 月,占地 5580 平方米的城西區光華小學附屬幼稚園投入使用,9個教學班在園幼兒 163 名,幼稚園設有繪本館、烘培坊多個功能室,小朋友們有了家門口的幼稚園,家長的負擔輕了,孩子的童年又多了一份快樂。

全省兩會召開在即,楊明明希望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更多地關注幼稚教育這個話題,同時也希望收到更多的教育“大禮包”,讓孩子們的童年更加快樂更加美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