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堅定的文化自信推動牡丹江文化繁榮發展

八論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

日報評論員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文化興國運興, 文化強民族強。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力,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黨的十九大報告站在時代和全域的高度, 深刻闡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設的地位作用。 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 在促進牡丹江文化繁榮上實現新提升。 全市上下要按照市委全會要求, 落實“文化強省”部署,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加快發展文體事業, 展現牡丹江文化繁榮新氣象。

文化自信, 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 ”黨的十九大把“文化自信”寫進黨章, 充分展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古以文載道, 今以文聚力。 經濟社會越發展, 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美好需求和嚮往就越高, 改革發展越向前推進, 就越需要正確的文化價值觀的引領, 需要文化軟實力的強力支撐與推動。 牡丹江文化底蘊豐厚, 文化資源獨特, 在這片誕生了鶯歌嶺文化、唐代渤海文化、清代甯古塔流人文化、近代“闖關東”移民文化、開發建設北大荒知青文化等多種文化的沃土上,

文化自信具有堅實根基、強烈感召。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 我們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增強全市人民的文化自信, 大力提升牡丹江振興發展軟實力, 為建設現代化牡丹江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堅定文化自信, 促進牡丹江文化繁榮, 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 我們要把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有機統一起來,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著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引導人們在新的廣度和深度上提高認識,

確立高度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具體而言, 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 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幹部考核、党建責任制和黨組織巡察範圍。 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善於引導輿論, 堅決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牢牢掌握輿論工作主動權。

堅定文化自信, 促進牡丹江文化繁榮, 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我們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 廣泛開展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七進”系列活動, 加強文明養成教育,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龍江“四種精神”,

講好牡丹江故事, 弘揚牡丹江高質高效的“路橋精神”、為民服務的“公安精神”、甘於奉獻的“招商精神”, 用身邊事感動身邊人, 放大“牡丹江好人”示範效應。

堅定文化自信, 促進牡丹江文化繁榮, 要加快發展文體事業。 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是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也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力的必然要求。 我們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 不斷強化大局觀、全域觀, 把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統一于文化建設實踐之中。 堅持鏡頭聚焦群眾, 服務貼近群眾, 加強文藝精品創作, 培育壯大本土作家群體, 推出一批記錄時代、頌揚英雄、引領風尚、獨具牡丹江魅力的精品力作。

深入挖掘牡丹江歷史文化的內涵價值,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利用, 傳承牡丹江歷史文脈。 大力發展體育事業, 以冰雪項目為重點, 吸引牡丹江成長的世界冠軍、體育健將回鄉培養後備人才, 推進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 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中國正從文化大國走向文化強國, 我們應當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 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不斷激發牡丹江的文化創新力、創造力, 用新時代牡丹江文化繁榮發展的偉大實踐,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注入充沛的牡丹江力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