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海迷航」海底兩萬里?獨眼巨人號潛艇詳細解析

前言

人類關於探索大洋深處的設想, 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 在那個天之驕子層出不窮的時代, 著名學者、發明家和藝術家達芬奇, 就是其中之一。 可惜在那個年代, 這樣的設想, 顯得過於不切實際。 人們常說領先一步是天才, 領先十步, 就是瘋子了。

兩三百年後, 一個叫做儒勒凡爾納的法國人寫了一本長篇小說, 講的是關於一個神秘船長和他的潛水器的故事。 這本小說, 就是後來著名的“凡爾納三部曲”之一的《海底兩萬里》。 裡面尼摩船長的座駕——潛水艇鸚鵡螺號, 在很多人看來, 就是現代潛水艇的雛形。

獨眼巨人號

在遊戲《深海迷航》(《Subnautica》)中, 各位玩家最早接觸到的潛水器, 可能就要數輕便小巧, 溫婉可愛的小東西——海蛾號了。 它製造需要的原材料很容易獲取, 又能給玩家提供如氧氣之類的基本生存保障, 讓玩家在探索深海的過程中, 第一次有了那麼一絲安全感。

而隨著遊戲進程的不斷深入, 各位玩家會逐漸擁有屬於自己的海底基地, 這個小小的基本款座駕已經無法滿足探索深海和遠航的需求。 於是, 具備更高強度和更強續航能力的巨型潛水艇——獨眼巨人號, 就成為了廣大玩家在遊戲中後期的必備座駕。

獨眼巨人號從製造開始, 就與之前小小的海蛾號有許多不同。 雖然仍然是用漂浮在海面的可擕式載具平臺“憑空”製造出來, 但是除了必備的原材料之外, 還要準備船體藍圖, 艦橋藍圖和發動機藍圖等獨立組件, 其複雜程度和製造過程的“儀式感”就已經可見一斑了。

獨眼巨人號潛水艇, 可能是玩家目前在遊戲中能駕駛到的最大水用載具了。 甚至有的玩家在還沒有能力建設自己的海底基地之前, 就長期居住在獨眼巨人號內, 索性便把這艘海底巨無霸當作了自己的海底移動堡壘。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這艘富有超強科技感的潛水艇, 所具備的強悍性能和遠洋航行能力了。

在現實世界中, 美國也曾有一艘叫做“獨眼巨人號”的潛水艇, 據說最後不幸折損在了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但是由於這件事年代久遠, 也沒有太多強而有力的佐證, 姑且就當作一個傳說聽聽吧。 不過在《深海迷航》裡面, 獨眼巨人號可就沒有那麼容易折損了。

首先, 獨眼巨人號潛水艇巨大的艇身, 就與之前小巧的海蛾號形成了鮮明地對比, 且帶有一定的水滴流線造型。 隨之帶來的, 則是超高的艇身強度, 更深的下潛深度和更加充足的空間。 有的玩家還曾經在獨眼巨人號裡安裝了充電模組和種植箱, 從而實現自給自足。

一般來說,潛水艇按照驅動動力可以分為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而我們的獨眼巨人號,自然不是柴油等驅動的常規動力潛艇,嚴格意義上也不屬於核動力的範疇,而是直接由六塊動力電池或離子電池驅動,所以,我們也許就只能感歎其為“黑科技”了!

獨眼巨人號之所以能實現自給自足,光有充足的空間而沒辦法利用,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在設計的時候,獨眼巨人號就被設計成了類似於建築物一類的屬性——可以在牆壁上附加一些海底基地裡的配件,例如3D印表機和壁掛儲物櫃之類。而且為了應付一些複雜的海底探索條件,獨眼巨人號甚至能有專門的空間來讓你停放一艘海蛾號,這種“以大帶小”的遠航方式,無疑讓海底的探索之旅,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獨眼巨人號的內部設計,參照了很多現實世界中的潛水艇的設計,包括數量眾多的隔斷門、各種防水隔斷構造、獨立的自動滅火系統、巡航系統、自我保護與武器系統等,都一應俱全。這一切,都比較集中地在獨眼巨人號的駕駛室,得到了比較充分地體現。

要驅動這麼巨大的一艘潛水艇,除了充滿源源不竭“黑科技”的動力系統,獨眼巨人號的艉部構造也很值得一提。巨大的螺旋槳和看似固定的垂直舵,讓人覺得怎麼看都是只存在於想像中的科幻作品。而在艉部左右分佈的兩個水準推進器,又仿佛是現實中潛水艇實用設計的一個縮影。結合艦艇頂部那個類似于指揮艦橋的外形設計,獨眼巨人號既具備了科幻作品一貫地外觀造型,又擁有著較強的真實色彩,也就不外乎那麼多的玩家都成天滋兒哇啦地叫嚷著想要早日擁有一艘屬於自己的獨眼巨人號。

後話

其實作為無意間被遺忘在這顆星球上的人類,各位玩家其實是有機會逃離的。只不過收到求救信號前來營救玩家的“陽光號”不幸被星球上的外星遺跡擊落,最終化作了一團各位玩家競相欣賞的“白日焰火”。在最新的更新中,官方終於露出了一些新的端倪——海王星號火箭。也許最終,玩家要想逃離這顆星球,還是得依靠自己的雙手。當然,獨眼巨人號也只能讓它安靜地沉睡在這篇無垠的汪洋之中了。

全文完,以下為圖賞。

一般來說,潛水艇按照驅動動力可以分為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而我們的獨眼巨人號,自然不是柴油等驅動的常規動力潛艇,嚴格意義上也不屬於核動力的範疇,而是直接由六塊動力電池或離子電池驅動,所以,我們也許就只能感歎其為“黑科技”了!

獨眼巨人號之所以能實現自給自足,光有充足的空間而沒辦法利用,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在設計的時候,獨眼巨人號就被設計成了類似於建築物一類的屬性——可以在牆壁上附加一些海底基地裡的配件,例如3D印表機和壁掛儲物櫃之類。而且為了應付一些複雜的海底探索條件,獨眼巨人號甚至能有專門的空間來讓你停放一艘海蛾號,這種“以大帶小”的遠航方式,無疑讓海底的探索之旅,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獨眼巨人號的內部設計,參照了很多現實世界中的潛水艇的設計,包括數量眾多的隔斷門、各種防水隔斷構造、獨立的自動滅火系統、巡航系統、自我保護與武器系統等,都一應俱全。這一切,都比較集中地在獨眼巨人號的駕駛室,得到了比較充分地體現。

要驅動這麼巨大的一艘潛水艇,除了充滿源源不竭“黑科技”的動力系統,獨眼巨人號的艉部構造也很值得一提。巨大的螺旋槳和看似固定的垂直舵,讓人覺得怎麼看都是只存在於想像中的科幻作品。而在艉部左右分佈的兩個水準推進器,又仿佛是現實中潛水艇實用設計的一個縮影。結合艦艇頂部那個類似于指揮艦橋的外形設計,獨眼巨人號既具備了科幻作品一貫地外觀造型,又擁有著較強的真實色彩,也就不外乎那麼多的玩家都成天滋兒哇啦地叫嚷著想要早日擁有一艘屬於自己的獨眼巨人號。

後話

其實作為無意間被遺忘在這顆星球上的人類,各位玩家其實是有機會逃離的。只不過收到求救信號前來營救玩家的“陽光號”不幸被星球上的外星遺跡擊落,最終化作了一團各位玩家競相欣賞的“白日焰火”。在最新的更新中,官方終於露出了一些新的端倪——海王星號火箭。也許最終,玩家要想逃離這顆星球,還是得依靠自己的雙手。當然,獨眼巨人號也只能讓它安靜地沉睡在這篇無垠的汪洋之中了。

全文完,以下為圖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