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獨家」2017內容營收2.88億,王志國解讀酷開的“非硬體”打法

1月23日, 酷開大屏商業價值新年溝通會在北京舉行, 酷開CEO王志國開篇便坦承2017年“電視行業特別的冷”以及“互聯網電視品牌的沒落”。 而此次, 酷開並不想講硬體怎麼拼, 王志國用諸多資料分享的是酷開的終端規模和價值變現兩件事, 而酷開副總裁封保成則詳細解讀了酷開的廣告操作情況, 僅廣告形式便有11種之多。

“酷開公司定位是傳統的互聯網企業”, 王志國說, 傳統是指發展使用者的模式非常傳統, 互聯網企業是因為變現的方式很互聯網很商業。

前言——OTT行業究竟發生了什麼?

2013年可謂互聯網電視元年, 小米樂視包括酷開都在這一年發佈了互聯網電視。 然而五年過去, 2017年OTT終端量保有量雖然達到2.4億台, 具體到各互聯網品牌卻都難成規模, 不少家在艱難求生, 有的甚至已經黯然退出。

OTT行業究竟發生了什麼?

王志國說, 早期所有人進入電視行業的時候都在想一件事情——把電視的使用者做起來,

把大屏的價值挖掘出來。 但大家卻忽略了一點, 第一使用者是需要慢慢積累的, 沒有足夠多的使用者規模沒有辦法盈利;第二電視這個行業並不是大家想像的做一個電視機就可以賣出去。 電視不像手機這麼新潮, 是放在家裡的產品, 有很強的傳統的屬性。 大量互聯網電視從業者就是在這樣一個認知不對稱的情形下匆匆進入, 現在又慢慢退出。

為什麼互聯網電視很難實現量的爆發?王志國表示, 創維在2009年到2017年是通過八年時間逐步積累, 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所有系統的反覆運算工作, 包括對晶片的相容能力等等。 並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隨便植入影視內容就成為一套系統,

這個系統要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並且能滿足未來一致性運營的需求才有價值。

2013年那個時間節點, 所有人已經看得到OTT行業的價值。 問題是OTT行業從2013, 2014, 2015年發展過程中, 價值並沒有有效發掘出來。 沒有使用者沒有量, 沒有辦法支撐商業模式的。 視窗從這個時候已經基本上關閉了, 不會再有新的視窗打開讓大家重新積累用戶。

酷開發展資料

2017自然年內容營收是2.88億。 2016年時我們對變現思路還不是很明確, 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終端的分成, 先把這部分剔除掉, 整個內容營收增長就是常規通過用戶付費, 增長是255%, 廣告業務的增長是472%, 整個行業趨勢在發生很大的變化。 用戶通過掃二維碼直接付費增長是175%。

酷開思路轉變

靠互聯網品牌銷售終端拓展使用者規模,顯然太慢,一年100萬已經是名列前茅的銷量,要達到千萬的量級卻需要10年。

於是,酷開的發展思路發生重大轉變。

酷開2017年啟動了拓展終端計畫——讓更多的電視機裝載酷開的系統。王志國表示,2017年更多的是在商務談判和系統植入,但終端量在逐步攀升。他強調,這樣做不是用酷開系統把別人的使用者攬為己有,對方的用戶還是屬於對方,但酷開可以幫他們運營帶來更大的價值,這是酷開核心的拓展用戶戰略。

王志國說,拓展一開始就在想兩個大的問題:第一、品牌廠商拓展尋找有一定規模的——規模特別重要。第二、中國市場上還有很多不知名品牌,跟這些品牌去談效率太低,所以直接和板卡廠商合作。

拓展終端計畫,酷開定下兩大基調:開源共用、規模致勝。開源主要是針對合作夥伴,共用的是所有商業模式。王志國說,技術能力、運營能力、商務能力是未來酷開品牌包含的三項核心基本競爭力。還有一項更關鍵的能力就是酷開現在具有的規模,這四項基本能力構建了酷開拓展用戶的門檻。

為什麼酷開系統可以去拓展終端?

王志國表示,創維電視機型號大概364款,涉及到的晶片多種多樣,是唯一能夠幾乎適用所有晶片平臺的系統,而且針對所有晶片平臺能夠升級。他說互聯網運營最重要的是是產品的反覆運算,電視機反覆運算是行業內最糾結的一個問題。如果不能對過去所有機器升級,這些機器就是死的,只能做開機廣告。酷開系統是跨平臺跨終端的,具備模組化配置的能力,能夠適應客戶的各種定制需求,還同步滿足一致性運營的需求。

N計畫

王志國透露,終端入股終端分紅的“N計畫”是2018年的重點計畫,希望拉更多的終端廠商進來。

據悉,這一計畫核心是根據終端占比,給廠家股權。不是酷開公司的股權,是用N計畫拓展模式讓合作夥伴享受這麼多終端未來共同的資本收益。

據介紹,酷開給外部部署系統的時候有靈活的部署方式,提供的是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安全是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壁壘和門檻,安全是要經過實驗的,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平臺就能解決。王志國以酷開與江蘇有線的合作為例,表示酷開系統是基於TVOS2.0,既保證了安全,可管可控,又保障了上層業務的靈活,也是酷開系統能夠在廣電系統落地的最重要原因。

王志國強調,酷開對所有合作夥伴承諾:你的用戶依舊是你的,酷開幫你運營是為了實現價值的最大化。酷開的收益不是從別人的用戶中分成,而是將自己的規模和別人的規模嫁接起來,通過更大規模在跟客戶談判過程之中獲得更大的許可權。我們只享受酷開價值的增值部分。未來在廣告銷售以及運營方面,能賣出去更高的單價也可以從中間做一個廣告銷售公司獲得更大的收入。但絕對不會跟客戶,跟拓展的終端廠商去分他們的這部分。

關於運營商層面的合作,王志國坦言,2018年如果能夠改變環境就大力拓展,如果改變不了不會花太大精力,因為投入產出比未知。

黃金三年與1億OTT終端野望

王志國說,2018、2019、2020三年,是酷開的黃金三年,也是整個OTT行業的黃金三年。第一、在這三年裡營收增長將十分迅速;第二、在這三年之內所有基於OTT的商業模式將會逐步成型,並且具備很高的門檻;第三、在這樣一個過程之中會誕生出很多基於OTT行業的新生產業。

這三年裡,酷開要做的事情是要打造億級的終端俱樂部,希望未來三年使用酷開系統的終端合併起來能夠達到一個億,最後成為OTT大屏家庭共用平臺。

為此,酷開有三大計畫,一個是前邊所說的N計畫,面向的是終端;一個是流量共用計畫,面向內容方;一個是客廳VIP品牌計畫,面向品牌主。所以,接下來酷開會大力拓展終端——面向所有的核心部件、晶片和板卡的代工廠商;努力吸引內容進入媒資庫——2018年希望電視機廠家不再什麼都做,而是把終端流量開放出來,吸引更多合規內容的加入。希望打造的共用平臺能夠讓產業鏈所有人都聚集在平臺上,以公平公正的方式享受平臺給他們帶來最大的價值;再有就是努力實現價值變現。

王志國說,酷開有七大運營能力:第一、資料分析能力。第二、內容包裝能力。第三、媒體行銷能力。第四、活動策劃能力。第五、價格管控能力。第六、運營執行能力。第七、用戶理解能力。希望能夠實現,用人工智慧真正開啟第三次互聯網革命,在客廳裡通過這張大屏能夠切切實實改變大家的生活。

價值變現——OTT廣告爆發

王志國談及OTT廣告幾個變化趨勢。2015,2016,2017年基本處於第一階段,售出率在提升,單價基本上維持比較低的層次。售出率2017年基本上達到了百分之七八十,基本處於不夠賣的狀況。第二個階段從2018年大家會看到,OTT的廣告單價會逐步提升。第三個階段,終端每年能夠拓展的量是有限的。如何再實現進一步的提升?只能再多增加一些廣告形式。前兩點都是由市場在驅動的話,第三點一定要通過技術平臺的統一來驅動——新型廣告一定要在產品形態上形成統一。

酷開副總裁封保成更詳細的分享了酷開的廣告探索,他從“大流量、高淨值、強曝光”幾個層面表述,並認為OTT廣告有四大優勢:1)兼顧數字與傳統媒體;2)獨有人群補充覆蓋;3)可與它屏形成資源整合;4)更多優秀創意和創新空間。

談及廣告創意創新,封保成介紹了酷開目前11種OTT廣告形式:開機廣告、霸屏廣告、頻道入口廣告、推薦位元廣告、彈跳式廣告、屏保廣告、應用入口廣告、全域彈窗廣告、活動廣告、商城廣告以及酷開獨創的專題廣告。他說OTT廣告資源較傳統電視更豐富,並且具備互聯網媒體可定向、強策略、可互動等特點。他最後表示要“整合資源、全力出擊”。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金屏獎詳情!

酷開思路轉變

靠互聯網品牌銷售終端拓展使用者規模,顯然太慢,一年100萬已經是名列前茅的銷量,要達到千萬的量級卻需要10年。

於是,酷開的發展思路發生重大轉變。

酷開2017年啟動了拓展終端計畫——讓更多的電視機裝載酷開的系統。王志國表示,2017年更多的是在商務談判和系統植入,但終端量在逐步攀升。他強調,這樣做不是用酷開系統把別人的使用者攬為己有,對方的用戶還是屬於對方,但酷開可以幫他們運營帶來更大的價值,這是酷開核心的拓展用戶戰略。

王志國說,拓展一開始就在想兩個大的問題:第一、品牌廠商拓展尋找有一定規模的——規模特別重要。第二、中國市場上還有很多不知名品牌,跟這些品牌去談效率太低,所以直接和板卡廠商合作。

拓展終端計畫,酷開定下兩大基調:開源共用、規模致勝。開源主要是針對合作夥伴,共用的是所有商業模式。王志國說,技術能力、運營能力、商務能力是未來酷開品牌包含的三項核心基本競爭力。還有一項更關鍵的能力就是酷開現在具有的規模,這四項基本能力構建了酷開拓展用戶的門檻。

為什麼酷開系統可以去拓展終端?

王志國表示,創維電視機型號大概364款,涉及到的晶片多種多樣,是唯一能夠幾乎適用所有晶片平臺的系統,而且針對所有晶片平臺能夠升級。他說互聯網運營最重要的是是產品的反覆運算,電視機反覆運算是行業內最糾結的一個問題。如果不能對過去所有機器升級,這些機器就是死的,只能做開機廣告。酷開系統是跨平臺跨終端的,具備模組化配置的能力,能夠適應客戶的各種定制需求,還同步滿足一致性運營的需求。

N計畫

王志國透露,終端入股終端分紅的“N計畫”是2018年的重點計畫,希望拉更多的終端廠商進來。

據悉,這一計畫核心是根據終端占比,給廠家股權。不是酷開公司的股權,是用N計畫拓展模式讓合作夥伴享受這麼多終端未來共同的資本收益。

據介紹,酷開給外部部署系統的時候有靈活的部署方式,提供的是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安全是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壁壘和門檻,安全是要經過實驗的,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平臺就能解決。王志國以酷開與江蘇有線的合作為例,表示酷開系統是基於TVOS2.0,既保證了安全,可管可控,又保障了上層業務的靈活,也是酷開系統能夠在廣電系統落地的最重要原因。

王志國強調,酷開對所有合作夥伴承諾:你的用戶依舊是你的,酷開幫你運營是為了實現價值的最大化。酷開的收益不是從別人的用戶中分成,而是將自己的規模和別人的規模嫁接起來,通過更大規模在跟客戶談判過程之中獲得更大的許可權。我們只享受酷開價值的增值部分。未來在廣告銷售以及運營方面,能賣出去更高的單價也可以從中間做一個廣告銷售公司獲得更大的收入。但絕對不會跟客戶,跟拓展的終端廠商去分他們的這部分。

關於運營商層面的合作,王志國坦言,2018年如果能夠改變環境就大力拓展,如果改變不了不會花太大精力,因為投入產出比未知。

黃金三年與1億OTT終端野望

王志國說,2018、2019、2020三年,是酷開的黃金三年,也是整個OTT行業的黃金三年。第一、在這三年裡營收增長將十分迅速;第二、在這三年之內所有基於OTT的商業模式將會逐步成型,並且具備很高的門檻;第三、在這樣一個過程之中會誕生出很多基於OTT行業的新生產業。

這三年裡,酷開要做的事情是要打造億級的終端俱樂部,希望未來三年使用酷開系統的終端合併起來能夠達到一個億,最後成為OTT大屏家庭共用平臺。

為此,酷開有三大計畫,一個是前邊所說的N計畫,面向的是終端;一個是流量共用計畫,面向內容方;一個是客廳VIP品牌計畫,面向品牌主。所以,接下來酷開會大力拓展終端——面向所有的核心部件、晶片和板卡的代工廠商;努力吸引內容進入媒資庫——2018年希望電視機廠家不再什麼都做,而是把終端流量開放出來,吸引更多合規內容的加入。希望打造的共用平臺能夠讓產業鏈所有人都聚集在平臺上,以公平公正的方式享受平臺給他們帶來最大的價值;再有就是努力實現價值變現。

王志國說,酷開有七大運營能力:第一、資料分析能力。第二、內容包裝能力。第三、媒體行銷能力。第四、活動策劃能力。第五、價格管控能力。第六、運營執行能力。第七、用戶理解能力。希望能夠實現,用人工智慧真正開啟第三次互聯網革命,在客廳裡通過這張大屏能夠切切實實改變大家的生活。

價值變現——OTT廣告爆發

王志國談及OTT廣告幾個變化趨勢。2015,2016,2017年基本處於第一階段,售出率在提升,單價基本上維持比較低的層次。售出率2017年基本上達到了百分之七八十,基本處於不夠賣的狀況。第二個階段從2018年大家會看到,OTT的廣告單價會逐步提升。第三個階段,終端每年能夠拓展的量是有限的。如何再實現進一步的提升?只能再多增加一些廣告形式。前兩點都是由市場在驅動的話,第三點一定要通過技術平臺的統一來驅動——新型廣告一定要在產品形態上形成統一。

酷開副總裁封保成更詳細的分享了酷開的廣告探索,他從“大流量、高淨值、強曝光”幾個層面表述,並認為OTT廣告有四大優勢:1)兼顧數字與傳統媒體;2)獨有人群補充覆蓋;3)可與它屏形成資源整合;4)更多優秀創意和創新空間。

談及廣告創意創新,封保成介紹了酷開目前11種OTT廣告形式:開機廣告、霸屏廣告、頻道入口廣告、推薦位元廣告、彈跳式廣告、屏保廣告、應用入口廣告、全域彈窗廣告、活動廣告、商城廣告以及酷開獨創的專題廣告。他說OTT廣告資源較傳統電視更豐富,並且具備互聯網媒體可定向、強策略、可互動等特點。他最後表示要“整合資源、全力出擊”。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金屏獎詳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